天人合一與中醫
<FONT size=2>天人合一法則是通過天人相應來體現的。<BR>美國人類學家沃森在《生命潮流》一書中指出:我們血液中的納、鉀、鎂和原始海洋裡的成分是相同的。<BR><BR>婦女月經期大多數與月亮的節律同步,排卵期較多靠近月滿期。<BR>科學家證明:婦女生子品質若要更好,懷孕時間最好就在酉時,即下午57點。<BR>每個月在陰曆十五滿月期間,人的血管比其他時間容易破裂,心臟病的發作頻率增高,謀殺案件也較平時多,車禍多等等。<BR><BR>中藥取材有植物、動物、礦物三大部分,受各種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藥物形成四氣五昧,天為陽,氣生於天,故亦為陽,隨季節氣候變化,藥物有了寒熱溫涼之分。<BR>地為陰,昧生於地,故亦為陰,隨地氣五行及方位所屬,於是,藥物有了酸苦辛咸甘之分。<BR>五運六氣有一定的週期性變化,古代醫家不失時機地根據當年的司天之氣儲備相應的藥物,這種藥材得專氣,效力專注,以從其根。<BR>現代藥理實驗證明:五月開花前採捕的梧桐葉,降壓作用強,<BR><BR>開花後作用弱,八月左右降壓成分含量最高。<BR>一日之內,中藥的有效成分亦有不同,以水仙為例,有效成分最低的時間是上午十點及晚上十點,含量最高的時間是清晨六點或下午兩點。<BR>因此醫中高手按季節、掐著點采藥是恃合中醫至理的。<BR><BR>地域有東西南北中之分,由於每個地區的特定條件,五昧亦隨之有所偏屬,東方聚酸,南方聚苦,西方聚辛,北方聚咸,中央聚甘。<BR>所以古代醫家講究「道地藥材」,這一點亦為當代研究所證明,如當歸揮發油含量,甘肅山民縣出產的含1.4%,四川汶縣出產的含0.7%等等。<BR><BR>用藥取象類比是醫、易互通的另一個要點。<BR>凡藥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有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有因性相從者,如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BR>有因氣相求者,如香氣入脾,氣焦入心;有因質相同者,主頭入頭、入人身、枝入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哪兒補哪兒。<BR>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BR>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BR><BR>有的中藥材還運用河圖、洛書、後天八卦之數和卦象來解釋其性味功效,如人參,三五葉藥,三之數為陽數,三數主離卦,以藥煎水,水屬坎,正是取以坎填離,水火既濟之意。<BR><BR>人體陽氣的一天變化規律,在白天運行於外、推動著人體的各種機能活動。<BR>早晨陽氣初生,寅、卯、辰(3--9E時-)三時辰為木為春,中午陽氣最盛。<BR>中午陽氣最盛,巳、午、未(9-15時)三時辰為夏為夏為火。<BR>下午陽氣收斂,申,酉,戌(15-21時)三時辰為夏為金為秋。<BR>晚上陽氣內藏,亥、子、丑(21-3時)三時辰為水為冬。<BR>春(風)氣通於肝、夏(火)氣通於心、長夏(風)氣通於脾、秋(燥)氣通於肺、冬(寒)氣通於腎。<BR><BR>春易患:中風、高血壓、眩暈;夏易患:腦血管、腦溢水、卒中;長夏易患:泄瀉、嘔惡:秋易患:肺病、氣管炎;冬易患:腎衰、炎性水腫仁、<BR>從風水學而言,我陽南方氣候偏濕熱,所以人體消耗大,多屬氣陰虧為主;北方氣候偏於保寒,多要補陽氣以潤燥等等。<BR><BR>時間、空間、地理環境影響人的健康。<BR>什麼是陽環境?<BR>向陽、朝南、開闊、溫暖、氣足、氣聚、生氣足等是陽環境;<BR><BR>什麼是陰環境?<BR>背陽、朝北、挾窄、位低、朝寒冷、陰氣囤聚等是陰環境。<BR>人住不同的環境確實會有不同的影響。自古人們都是擇地而居的。<BR><BR>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買一隻烏龜放在一間空房中,你就會發現它轉幾圈,最後找個位置不動了,然後就一直在那兒果著。<BR>可見,烏龜找到適合自己的氣場才不動,人也應找合適的環境才能更好好地生存。<BR><BR>一棵樹上的位置不同,果子好壞就不一樣,這說明果子與地理方位有關係。<BR><BR>從時間上來說,人人都有生物鐘,每個人的生物鐘又不同。生物鐘打破了人就不舒服,所以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BR><BR>女子月經受潮水漲落、月亮圓缺的影響。<BR>月經前一段:雌激素漸多,陰性成分重,主靜、質重、運動慢、肢重、人困;<BR>月經後一段:雌激素漸少,陽偏高,主動、質輕、運動快、身輕、靈動、興奮性高。<BR>處於共同環境,如學校同寢室的女生,月經週期會漸漸靠攏電陰陽週期會慢慢趨於一致。<BR><BR><BR>《周易》講「易者。變也」,變者辨也<BR>《周易‧繫辭》:「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BR><BR>有諸內,必形諸外。內心喜,臉上就樂呵。這個道理顯而易見。<BR>「有諸內,必形諸外」中醫看面相、看手相、看舌相、參卦相,和合五運六氣、九州、八方之時空來看病,都是基於這個理。<BR>天人要合一,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要因病施治,因人施治。<BR><BR>五運六氣有:「年之所加,氣之成盛,虛實之所起。」<BR>故中醫講「因時、因地制宜,強調個體差異來辨証施治。</FONT><BR><FONT size=2></FONT><BR>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主流。天人合一的思想,見於孔子關於天的思想,也見於老莊關於道和自然的思想。
在《易》裡,象傳對之已有部分論述。
系辭傳特別強調,天人合一思想是易的核心,是易的主流精神。
這是極具特色的。而且,天人合一思想又與儒家的道義說教聯系在一起了。
這種明確地表現出,對於自然的強烈傾斜的理論。
與其說是儒家的理論,其如說它是老莊的思想,或者說它是被稱為,陰陽家的自然哲學家們的思想。
因此,可以說,系辭傳使《易》自古益之書,變成了儒學之書,同
一時又吸收了老莊思想和陰陽家的思想,明確地提出了,形成中國傳統思想主流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庸》的立場與這種立場非常相似。
在《中庸》的卷首有一句著名的話 :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它明確地提出了,作為人類道德根源之自然秩序。
這種思想又明確地,反映於這樣一句話中:「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在人類的道德活動充分完成之後,立即又助長了天地之生成。
「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是道德活動的目標。
儒家道德從天人合一思想中,獲得了強有力的基礎,並擁有了更高的目標。
系辭傳和文言傳同《中庸》的關條,由其詞句的類似,也可以得到證明。 李申:什麼叫“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這些年來,學界談論甚多,在一定範圍內,它已經被作為易學甚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
因此,弄清這個概念的本來含義,對於易學研究和傳統文化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然而,要弄清這個概念的意義,不能根據我們當代學者對它的望文生義的理解,而應該求助於古人自己的言論。
看一看,在古人的觀念中,這個概念到底是什麼含義。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義,關鍵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麼意義。
本人從《四庫全書》中共找到二百餘條明確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
發現“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著如下內容:
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
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物件;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
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
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為自然界,因而認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的內容,則一條也沒有找到。
本人現在把這些材料公佈出來。供關心此事者研究、討論。需要說明的是:
1,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標點,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為研究者都有相當的古文水準,也用不著我去推敲;
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複的,或是觀點已經明確、無須再重複引證的。
好在《四庫全書》現在不是難找的書,如對這個資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說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現在所能查到的出處,是張載的《正蒙》。
然而和張載同時的程頤就不認可,他說:“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二程遺書?卷六》)
依本人理解,張的“合一”,程的“無二”,其內容是說,天人同此一氣,或同此一理,人的仁義禮智本性乃是天的賦予。
在他們的著作中,這個賦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個人們必須敬事的天,是一個可以和人感應的天,是可以給人以吉凶禍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則此一思想的發明者可以歸於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
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在董仲舒那裡,天是一個有喜怒哀樂的天。
當然,也是一個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應、能夠給人以吉凶禍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裡,“天人一”的“一”,是“一類”的意思。
因為在董仲舒當時,由於自然科學新的發現,人們知道,物與物在不接觸的情況下是可以發生感應的。
比如磁石可以吸鐵,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們認為,感應的發生,是由“氣”在做著它們的仲介。
同時人們還發現,以氣為仲介的感應,是有條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鐵,但不能吸銅;
琴弦的共振,也是宮弦和宮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鳴牛應、馬鳴馬應一樣。
於是得出結論:只有同類的事物可以互相感應。董仲舒為了論證天人可以感應,首先需要論證天與人同類。這是天人合一的現實背景。
董仲舒論證天人同類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貝”。
比如,天是圓的,所以人的頭圓;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腳方。人為什麼有兩隻眼睛?
因為天有日月;人為什麼有四肢?因為天有四季;人為什麼有喜怒哀樂?因為天有陰有晴。
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頭有三百六十節。如此等等。類似的思想發展到宋代,就出現了明確的“天人合一”說。
周敦頤的《太極圖》,邵雍的先天圖,都被認為是講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
那裡講的也是,人的仁義禮智本性是天所賦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後,天人合一思想就成為解讀《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學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來了;
天人合一也成為解讀古代其他經典的基本思想,在對於其他經典的解讀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來了。
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為中國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並在相當大的範圍內被賦予了它從來不曾有過的人與自然和諧、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等意義。
《周易》在歷史上和自然科學曾經有過各種各樣的糾葛。
和天文、數學,和物理學的分支“音律學”,和醫學、生物學,和古代化學,都有過糾葛。
然而就本人所見的材料,則是應受批評著居多。
在正史的天文律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謂“易數”去掩蓋曆法資料的真正來源的事例,也有用陽動陰靜的所謂“易理”去否定天文學對日月視運動的觀測資料的事例。
而借助《周易》推動某項科學成就的誕生,或者推動某類科學發展的情況,則沒有見到。
近二十年來,所謂“科學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說是“豐富多彩”。
但未見這項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項確切的根據,說明中國古代某項科學成就的出現,某門新的學科或者分支的誕生,是由於《周易》介入的結果。
或許,在“科學易”的研究者看來,中國古代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
所以他們從《周易》中,從河圖、洛書中,從太極圖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國人所發明的成就。
比如二進位,比如相對論、互補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學易”的研究者看來,凡是科學已經發現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
科學尚未發現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著我們去發現。
因此,有人宣稱,依賴《周易》,中國將稱霸世界;依賴《周易》,將使二十一世紀成為中國的世紀。
“科學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術也成了科學:預測學。
於是,算命術就堂而皇之的混進了科學殿堂。而那位造謠說“黨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謂“易學泰斗”、實際不過是算命先生的邵偉華。
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與預測學”。可以說,“科學易”的研究,對科學的發展沒見什麼成效,倒是為算命術提供了理論支援和學術保護。
“科學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認為用《周易》可以預測地震。十多年過去了,不見他們的研究有什麼進展?也有的“科學易”研究者宣稱,中醫師必須懂得《周易》。
也是十多年過去了,不知是否有中醫師借助《周易》獲得了新的成就。
本人不懂地震學,也不是中醫師。但對《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沒有這樣的功能,也深信這樣的所謂研究不會有什麼實際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熱”和“科學易”的研究,和偽氣功,和特異功能熱的發展,是同步的。
一些特異功能或者偽氣功大師,紛紛自稱或被稱為易學大師。
一些所謂易學大師,也紛紛自稱或被稱為特異功能或者氣功大師。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楊振寧教授講話了。他說,不,不是這樣的。
《周易》中沒有人們所說的那些科學成果,《周易》也不是促進科學發展的動力,甚至還起到了一種阻礙的作用。
這對於長期沉溺于“《周易》熱”、“科學易”氛圍中的人們,無疑於石破天驚。
於是引來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對。有人甚至不無輕蔑地說,楊教授缺乏易學的基本常識。
楊教授是物理學家,缺乏易學常識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許多自稱為易學專家的人們,幾乎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天人合一。
但是他們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值得懷疑。
因此,他們不僅缺乏易學常識,更缺乏楊教授對於科學和《周易》相互關係的清醒意識,缺乏一個學者對待科學問題的那份真誠。
《周易》是促進還是阻礙了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是個可以爭論的問題。
然而楊教授的講話,對於二十年來的“《周易》熱”,無疑是一種振聾發聵的聲音。
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對於科學究竟是什麼關係?
《周易》在傳統文化中究竟處於什麼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麼意思,它在傳統文化中又究竟處於什麼地位?
進而,我們究竟應當如何對待《周易》和我們的傳統文化。 歷代中醫格言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篇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解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一日分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晝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夕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於身,故夜甚。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解釋】
「五常」,此指風暑濕燥寒五氣。人稟自然五氣,而生長存活。「因風氣而生長」,指出了生命與自然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四時風氣流行,便能生長萬物;若風氣太過或不及,則能害物,故有「風為百病之長」之說,就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樣。
●凡治病不察五方風氣,服食居處,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藥不中竅,醫之過也。
─清‧喻昌《醫門法律‧申明內經法律》
【解釋】
五方,指東、南、中、西、北五個方位。治病不了解病人所在地區的氣候、環境、飲食習慣、風土人情,一概而論,不加區分地投藥,必至藥不中病,這是醫生的過失。故治病當因人、因地、因時制宜。
●謹候氣宜,無失病機。 ─《素問‧至真要大論》
【解釋】
人與天地相應,疾病與氣候的變化有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醫者要依據氣候變化的情況而不錯過病情的轉機,不失時機地對病人予以治療。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紀‧擊壤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