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25:31

千年官贵不迭,清代中国第一村--黄埔邨梁、冯、黄、罗族宗祠考察

在广州,黄埔可是每个居民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到黄埔区;小到黄埔港、黄埔军校。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它其实源自一个古邨;这个邨目前也不属黄埔区,而在一江之隔的海珠区琶洲。黄埔古称黄木之湾, 其地名由来,一说环绕南海神庙前的珠江河段,古称为黄木之湾,亦称为黄木河;由于客家乡音原因,“黄木”遂念成“黄埔”。另一说法出自黄木河南岸的黄埔邨。 据《重修北帝庙碑记》记载,黄埔邨里有冯、梁、胡、罗四大姓;还有关、黄、卫、陈等小姓。最早的罗氏北宋嘉佑年间就已定居这里;冯氏迁于南宋,胡氏于元代,最晚的梁氏也是在明初。自南宋始,古邨已成海舶聚集之地,因水边名浦,水中陆地曰洲,因传说凤凰飞临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所以得名“凤蒲”、“凰洲”。原邨南北门各立有一块碑石,南刻“凤浦”,北刻“凰洲”,原来的天后宫也刻有门联:“迹著甫田恩流凤浦,德敷海国泽被凰洲”。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飞来起舞,仪态优美;古代用以比喻吉祥的征兆和祥瑞的感应。《汉书》:“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尚书》:萧韶九成,凤凰来仪。明清时期,原南海神庙前的扶胥江因淤塞而衰落,广州海上丝路的港口西移至琶洲岛,一个乡邨渡口逐渐成为外国商船聚集停泊的港口;也许因为发音问题,“鳯蒲”就成了“凰蒲”。为了适应发音,通俗常见的“黄埔”,代替了笔画繁杂的“凰蒲”。清康熙24年(1685年)全国设江、浙、闽、粤四海关,其中粤海关在黄埔邨设黄埔挂号口和税馆,所有外国商船必须在这里交纳关税后方可通过珠江航道进入广州,“黄埔口”因此而闻名。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23年(1758年)到道光17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累计达5107艘。   黄埔邨,它位于海珠岛东部,濒临珠江,北与天河区、东与黄埔区、南与番禺区隔江相望,面积2.5平方公里,下有新洲、东围、杨青3个自然邨。小谷围岛及长洲岛如龟蛇镇守珠江,珠江蕤气于琶洲一带潆洄。正如明.谢廷柱《堪舆管见》所云:洋洋悠悠,顾我欲流;其来无源,其去无流,此云水之善也。黄埔邨内林木葱茏,生气茂盛。堪舆学认为,善观山者观其气;气足则肤肌丰盛,容色充悦。黄埔邨并非一般的中国乡邨模式,而是古城镇的格局,至今仍保留过往的街、坊、里、巷的建置名称。除现有黄埔邨外,还包括石基乡;而12坊的名称,如申明居、盘石、石门、碧沙洞、柳塘、大道、泰来、西浦、北浦等字里间,渗透出水乡的富润;街、里、巷的建置,如汇源街、敦庸街;太平里、青云里;副魁巷、桂芬巷等名称,则彰显水乡书香门第的绝代风华。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29:07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32:00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29

黄埔邨有东市、西市之分,东市即今黄埔邨直街,西市在今石基邨的海滂街。很显然,这是昔时商业汇集之地。洪圣王殿、天后圣母宫和城隍庙,乃是古港口城镇之特征。洪圣王和天后圣母皆为海神,是沿海居民经常出海和过洋谋生,为祈求海神保佑而设立。当今石基乡沿海堤岸原酱油码头的海滂街,顾名思义,即海滨街道,是黄埔古港最繁荣的一条街巷。设在这条街上的海关和酱油铺,遗迹可寻、旧芳萌发。街上还有铁铺、木铺和石铺,是专为来往海舶提供服务的。还有与黄埔古港隔江相望的马鞍岗,据说是清代在广州死去的外国官员、商人、海员的墓地。可见,今日的黄埔邨,就是昔日盛极一时的黄埔古港。胡璇泽在新加坡开办黄埔公司而后被人称为黄埔先生,盖因家乡黄埔邨之故。凤浦邨是多个姓聚居地,整个邨庄并没有统一的规划,但每个宗族的聚居范围都有严格的界限,如至今仍保留一块书有“此墙系墙心为界”的胡、梁二姓的界碑;每个宗族分别在各自界限内实施规划;宗祠、家塾、里弄街巷,钩连成景,一应俱全。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34:11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32
黄埔邨有东市、西市之分,东市即今黄埔邨直街,西市在今石基邨的海滂街。很显然,这是昔时商业汇集之地 ...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40:23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34


玉虚宫坐丙向壬正向,内堂水出辛口。
北帝庙所在的黄埔直街古称西市,曾是邨里的商业街。北帝庙,供奉着岭南人信奉的水神北帝,它始建于北宋,是邨里得以保存下来最古老的一座建筑,如今成了宋代开基立邨的见证。北帝庙始建于宋代,清代以来历经多次重修。主体建筑前有明堂旷地、风水林。庙内供奉玄武大帝、观音娘娘、张王爷三位神灵。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邨内各姓族人联合在此地筹办大型庙会。内容包括上匾、舞龙、出色、搭棚做大戏等。农历三月初三,邨里凡在40岁以上、年龄尾数为一的男子都会在当天到北帝庙举行朝拜仪式,把名字刻在同一块牌匾上,并把牌匾高挂在北帝庙内。据悉,北帝又称玄武、真武、玄天上帝、黑帝等,珠三角民间习惯称北帝。位于黄埔邨的玉虚宫(北帝庙)兴建于北宋年间,是黄埔邨人心中的守护神邸;每年北帝诞,邨中都会举办隆重而热闹的庆典,至少也兴盛了几百年。每隔10年,符合条件的男性邨民名字就会被刻到匾上,如果是91岁的老人,就可以在6块匾上都找到自己的名字。“上匾”其实是一种祝寿和祈福仪式,同时也成为了黄埔邨独具特色的风俗。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53:32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40
玉虚宫坐丙向壬正向,内堂水出辛口。
北帝庙所在的黄埔直街古称西市,曾是邨里的商业街。北帝庙,供 ...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57:03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1 20:53

坐落在夏阳大街荣西里祠堂一条街最右边的左垣家塾。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锅耳山墙三进院落,因梁经国号左垣而得名。在家塾边的是晃亭梁公祠。祠坐乙向辛兼辰戌(坐东向西)。在祠内我们有幸遇上了热心的梁氏后人,详细地介绍了梁氏家族的历史。家塾是一座三间两进的古老大宅,门楣上书写的“左垣家塾”四个端正大字,可揣想其敦厚恭谨的家风。这里便是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天宝行行商梁经国的故居。梁经国发迹后,出资延请名师教授族中子弟。从左垣家塾里,走出了梁纶枢、梁同新、梁肇煌、梁肇晋等一门七代名人。梁经国的曾祖父于明洪武初年由番禺北亭乡迁来黄埔邨,梁家就一直住在荣西里。清乾隆25年(1760年)梁经国在这里出生,父亲是一位乡邨私塾先生,但仅“授徒童蒙数十人,日不暇给”而生活艰辛。7岁时父亲去世,梁经国母子相依为命,并从此靠做小贩来养家糊口。清乾隆43年(1778年)黄埔“一口通商”鼎盛时。据梁庆桂《先曾祖左垣光实禄公家传》记载,18岁的梁经国进入冯氏洋行做伙计,很快入门上手,当冯氏赴海外10年间执掌洋行商务,生意蒸蒸日上颇有赢余,当冯氏回广州后如数交代,使得行主十分感激。清嘉庆13年(1808年),冯氏帮梁经国请旨创立天宝行,获准遂得列十三洋行之一,在中英关系恶化,行商纷纷破产倒闭的情况下,却逆境兴盛,后来居上,到嘉庆末年成了十三行中的巨富。(明天继续)

补充内容 (2013-9-2 10:35):
卫星图为祠坐乙向辛兼卯酉(坐东向西)。

jiji7203469 发表于 2013-9-1 23:13:28

山版主辛苦了,謝謝您

罗汉 发表于 2013-9-2 08:48:03

整体观此风水是凤凰落在聚宝盆。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12:57


梁氏后人介绍其族谱

清道光七年(1827年)梁经国退出行务交由次子梁纶枢接办,因调停英法联军收回广州有功而“由海运使衔赏加二品衔,再赏戴花翎”,成了清朝商人得以获取的最高官衔。荣西里的左垣家塾却还一直流传着梁经国后裔“一门七杰”的故事:梁经国的四子梁同新和孙子梁肇煌、梁肇晋“一门三进士”,分别官至清朝顺天府尹、两江总督和礼部主事,而第四代梁庆桂光绪20年(1894年)参与梁启超“公车上书”,后赴北美创办侨民学校12所,人称“华侨教育开山祖”。第五代梁广照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出任清廷法部主事,最知名的是光绪30年(1904年)上谕收回粤汉铁路权自修铁路,从而引发了全国废约保路运动,被视为“此举首功”。第六代梁方仲和梁嘉彬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梁方仲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作研究,后担任岭南大学经济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中大校务委员会委员;而梁嘉彬则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文学博士,后担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从梁经国的十三行巨富到其后“一门七杰”读书当官做学问,这梁嘉彬还专门写了一首“清贫”诗:“高祖京兆尹,未余一粒粟;曾祖布政使,护理两江督;身后亦萧条,只剩两破屋;四世三卿位,粤中一名族;水清濯我缨,水浊不濯足;家贫莫须忧,境苦莫需哭。”——左垣家塾几乎就是这古村落的一个缩影。另外,位于吉辰大街5号之一的梁家清代古屋,也出了两位清末知名的外交官梁诚、梁询两兄弟。其中哥哥梁诚12岁考取清廷第四批留美学生,1902年至1907年出任清廷驻美公使并出访美洲诸国,曾敦促美国总统罗斯福减免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兴建清华大学。另外他还和梁广照一起,协助张之洞从美国手中争回粤汉铁路的筑路权。弟弟梁询又名梁恒,曾担任过清廷驻墨西哥领事和驻菲律宾公使,回国后出任广东汕头银行行长——如今其故居门面进行了修复,而位于埠康里的梁氏宗祠修缮后被改为博物馆,其中就展出了这兄弟俩外交官的故事。在梁氏宗祠博物馆里还有一幅长31米、高1.5米的汉白玉描金壁画,描绘了当年黄埔古港“一口通商”时万船来埠的繁荣景象,著名的瑞典“歌德堡号”、美国“中国皇后号”等都位列其中。据说这幅壁画是在一些外国人写生留下的图稿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堪称村里的经典之作。梁经国之所以能在行商纷纷倒闭的形势下创立天宝行,是与他的诚实能干、忠诚老实和冯氏行商的帮助扶持有密切关第的。据梁庆桂《先曾祖左垣光实禄公家传》记载,经国约于乾隆45年(1780)入十三行冯氏洋行做伙计,诚实能干,毫无私心。特别是在冯氏赴外洋的10多年期间,由其一人执掌行商业务,生意仍然蒸蒸日上,颇有赢余。待冯氏回广州,经国如数向冯氏交代,使行主十分感激。于是冯氏给予帮助,使之得以请旨创立天宝行,让其独立经营。史称:“嘉庆13年(1808),受于主助,请旨自设天宝行(Tienpow Hong),获准,遂得列十三洋行之一。”
  清廷官吏视粤海关为肥缺,又持许行商垄断对外贸易,自然要行商捐输,或充盈财政,或中饱私囊。这一点,梁经国是有非常清醒认识的。为了得到清政府官吏的眷顾,他“宁负饷欠,咎在一身”,踊跃捐输。例如嘉庆24年(1819年),“以武陟兴办大工(河工),踊跃输捐,奉旨给帑建坊旌表。同年祝嘉庆六旬万寿,贡二万余两,为各行之冠”。因此,得到清政府的嘉奬,并晋加官衔,“由州同议叙盐课提举,加同知衔,再加运司衔,晋加知府衔,叠加道衔,由道衔加1级,请封诰授通奉大夫(文职从二品官阶)”。
  同时,梁经国亦十分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的捐输,从《广州西关下九甫文澜书院碑记》可知,天宝行于嘉庆16年(1811)7月19日,与其他两个行商捐款建筑公产房屋一所,下九甫南向住屋一所,平排九间各深六进,价值银8000两;花园书厅1所,平排4间,各深4进,价值银3820两以创建文澜书院。又为澳门重修妈祖阁捐银105元。因此,甚得社会人士的称道,“由是经国德孚遐迩”。这对于天宝行的兴盛自然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在行务日落西山的情况下,66岁的梁经国于1827年(道光7年)10月,“以年老多病、贸易折阅为名,禀呈粤海关核准,诿其第三子(应是次子)纶枢换名承禧接办行务”。但当时行商要退出行务,也不是易事。幸好梁经国向粤海关纳款3万元,遂以顺利退出行务,交由其次子梁纶枢(又名梁承禧,1790-1877)接办行务,支持10多年。梁纶枢接管行务后,为了取得清政府的支持,于道光8年(1828)“捐输河南工费银9万5千两,繇训导议叙道员职衔”。但到了道光19年(1839)二月,天宝行欠清政府饷银已达到20.866万两,占行商欠饷的50%。结果被清政府革去“训导议叙道员”职衔,并限一年内缴完欠款。但一年之后,天宝行仍欠饷银7.3447万两。于是,清政府发出警告:
  屡催罔应,实属任意延玩,未便再俟姑容,相应请旨将已革训导衔天宝行商人梁承禧发交南海县监追,予限一年,勒令扫数清款,如届期不完,即行奏以定地发遣,未完银两,着落各商摊缴。
  由此可见,天宝行已面临破产的危险。幸好梁纶枢又以调停英法联军收回广州有功,加上道光22年(1842)在本省捐输海疆经费二万两,奉旨议叙道员由海运使衔赏加二品衔,再赏戴花翎(清制:商人获取官衔以二品为极限)。从而使天宝行化险为夷,继续经营行务,并在省中建立相当威信,“每有大事,大府造庐谘询,纶枢于时局利弊,民生病苦,知无不言,言无不中,故为大府倚畀”。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英国政府于道光22年(1842)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十三款,其中第五款规定: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清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这么一来,行商垄断经营对外贸易事务的特权被弃除了。直至1856年(咸丰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同年12月14日夜11时,广州人民痛恨英国人的侵略行为,放火焚烧十三夷馆,火蔓延至十三行商馆。至15日下午5时许,具有170多年历史的广东十三行除剩下一栋房子外,全部化为灰烬。从此,广东十三行在历史舞台中消失了。行商各奔前程,有的变成买办商人,有的充当外商雇员,有的转业他途。而天宝行的后人则弃商从政为官和弃商从学为士。
  梁经国之四子梁同新(原名梁纶机),生于嘉庆5年(1800),嘉庆23年(1818)中戊寅恩科举人。道光十六的(1836),考取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散官授编修,历充任内阁侍读、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道光24年(1844),殿试封官;道光26年(1846),提督湖南学政;道光30年(1850),补山东道监察御史,充会试外省监试官;咸丰7年(1857)擢升通政司副使;同年11月,晋升顺天府尹〔顺天府辖19县5州,治所在大兴县、宛平县(今北京市)〕,卒于咸丰10年(1860)。
  梁肇煌(1827-1887),梁同新之次子,字振侯,少年聪颖,道光22年(1842)县试第一名,补县学生。咸丰元年(1851)中恩科举人,咸丰3年(1853)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6年(1856)散官授编修。咸丰9年(1859)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大考翰詹钦取二等第六名,授侍讲。同治2年(1863),补侍读充讲起居注,3年(1864),充湖北正考官,同治六年(1867),补翰林院侍讲侍读,同治七年(1868),补詹事府詹事;同治九年(1870),调补顺天府尹。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补福建布政使,光绪六年(1880)扺任履新。光绪7年(1881),左宗棠出任两江总督,命梁肇煌总其成治理江南朱家山河工,自浦口至张家堡,接通滁河,共长120多里,凡二年竣工。使沿河圩田均受其利,而粮艘仓船,亦可由河内通行,农工商贾同享其利。深得左宗棠赞扬,并向清廷奏知:
  金陵兴修水利,十四宗,皆乏成绩,此举实贻皖吴百数十年之乐利,论功以梁藩司为最,应请从优叙,奉旨交部议行。
  光绪八年(1882)8月,肇煌代理两江总督。
  梁肇晋(1843-1882),字振廉,号少亭,梁同新第三子,同治九年(1870)乡试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考取进士,授礼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病卒。
  梁庆桂(1856-1931),梁肇煌之次子,号小山。光绪2年(1876)举于乡。历任内阁中书、侍读。光绪20年(1894)参与梁启超的各省公车上书之事。光绪24年(1898),参与京师保国会。光绪32年(1906)12月,庆桂奉学部命赴美洲筹办侨民教育。光绪34年(1908)2月,取道香港经檀香山,3月2日扺达美国三藩市,又到沙加免度(Saermento)、洛杉矶(Los Angeles)、华盛顿(Washington)、纽约(New York)、芝加哥(Chicago)和加拿大的域多利亚(Victoria)、温哥华(Cancouver)等城市筹办侨民教育,历时约一年,至清宣统元年(1909)。宣统2年(1910年)回国。计共办起侨民学校12所。其后,海外侨校纷纷效法建立,蔚然成风。他对海外华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功不可没。所以,刘伯骥在《美国华侨史》一书给予梁庆桂高度评价,称梁氏为华侨教育的开山祖:
  梁庆桂来美推动侨学,任务非常艰巨,但美洲的侨教,梁氏实为开山祖。经其一番苦心提倡和鼓励,造成一种风气,各埠热心兴学的华侨,遂先后设校。
  与此同时,梁庆桂于光绪30年至34年(1904-1906),曾参与向美国收回粤汉铁路修筑权,建树功勋,被公众推选为粤汉铁路副总办(其族人梁诚为总办)。
  梁广照(1877-1951),号长明,梁庆桂之长子。光绪22年(1896)进痒,次年仲冬奉派充肇庆端溪书院监院。光绪25年(1899)报捐主事,签发刑部,旋东渡日本东京法政速成科留学。回国后仍任刑部主事。光绪32年(1906),刑部改为法部,广照充任法部典狱司主事、宥恤司司副,升授举叙司员外郎,以主事员外郎总督提牢,总办秋审。光绪30年(1904),因美国合兴公司(American China Development Company)不遵守与中国原订承建筑粤汉铁路合同,私自以铁路股份的三分之二卖给比利时公司。广照得知此事后,奋起具奏,力争废约,收回路权。于光绪30年(1904)10月,以法部主事身份上谕军机大臣,条陈粤汉铁路一事,主张收回粤汉铁路权自修铁路。引起全国废约保路运动。此举首功实为梁广照发端。民国改元以后,广照弃官去东北,后到唐山铁路学堂任监学及国文教员。之后又南到香港自办灌根、长明两所中学,凡15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回广州任教于广州私立知用中学及国民大学,1951年卒于广州。
  梁方仲(1908-1970),原名梁嘉官,是广照之第三子。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后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经济史组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5月,晋升为副研究员。1937年6月,被派遣赴日本进行学术考察,后因卢沟桥事发,提前于8月回国,仍在中央研究院工作。1939年9月,曾进入陕甘宁边区调查解放区的土地情况。1942年晋升为研究员。1943年,得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于1944年10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做研究工作,被聘为该校经济系研究员。1946年,离美赴英国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从事研究工作。期间,曾被聘为中国文化代表团的专员前往法国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第一次大会。1947的离英回国,仍在中央研究院工作,兼任中央大学教授。1948年,因陶孟和所长患病,梁方仲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代理所长。1949年3月,南返应聘为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被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出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广州市政协委员。
  梁嘉彬(1910-1995),梁广照之第四子。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回广州被聘为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编辑员,专心研究广东十三行的历史。1934年写成《广东十三行考》一书,于1937年2月由国立编译馆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1934年,梁嘉彬赴日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读书,获文学博士学位。1945年赴台湾,曾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其他梁氏后人,没取得同意,不录。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17:30

本帖最后由 山里人家好 于 2013-9-2 11:11 编辑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12
清道光七年(1827年)梁经国退出行务交由次子梁纶枢接办,因调停英法联军收回广州有功而“由海运使衔赏 ...

□ 梁经国
    十三行天宝行行主
  □ 子辈:
  梁纶枢:继承天宝行,获二品官衔,这也是清代商人能获取的最高官衔。
  梁同新(原名梁纶机):曾任顺天府尹、湖南学政等。
  □ 孙辈:
  梁肇煌:曾任福建布政使、江宁布政使等,并受聘主持越华书院讲学。
  梁肇晋:考取进士,授礼部主事。
  □ 曾孙辈:
  梁庆桂: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参与梁启超的各省公车上书之事。在美国开办十几所海外侨校,为“侨校开山祖”。
  □ 第五代孙:
  梁广照:曾任刑部主事、法部典狱司主事。民国改元以后,到唐山铁路学堂任监学及国文教员。之后又南到香港自办灌根、长明两所中学。
  □ 第六代孙:
  梁方仲:历史经济学家,中山大学教授。
  梁嘉彬:历史学家,在台湾任教。
  □ 第七代孙:
  从第二代起就开始弃商从政.梁经国是十三行里的后起之秀,其子梁纶枢继承天宝行后获二品官衔(清代商人能获取的最高官衔)。但身家再丰厚,梁经国始终以“未能读书为恨”。受父亲从事乡村私塾教职的影响,梁经国虽然幼年丧父后因家境艰难辍学,但在冯氏洋行做伙计时“每日日暇,辄看古人格言,有疑必问,地理医学著书,无不涉猎”,进而“学习洋务商理”,以致“高通商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何况“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一向都不列入主流社会之列。因此梁经国发家后,聘请名师在家乡黄埔村开办了“左桓家塾”管教子弟读书。先人对教育的重视冥冥中成为梁家的根基,子辈梁同新(原名纶机),孙辈梁肇煌(曾代左宗棠行代理两江总督)、梁肇晋(礼部主事)皆为进士,曾孙辈梁庆桂与康有为是拜把兄弟,一起公车上书。一直到第五代后人、刑部主事梁广照,75年内代代为官。到当代,这个重教育的家族转变为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家庭。第六代后人梁方仲在上世纪50年代与陈寅恪、刘节、岑仲勉并称中大历史系四大名教授,梁嘉彬是十三行历史研究奠基人,在台湾任教授30多年。二百年书香门第,这一数就是大半天,但一路下来,梁家先人有做商人的,有当官的,有做经济学、史学方向学术研究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仿佛是先祖早就刻在基因里的,那就是离不开教育这根线索。梁经国创办左垣家塾,聘请名师管教子弟读书考试,就是因为遗憾“吾族自前明宅处黄埔,岁祀四百,读书砥行者不乏人,顾为有以科第起家者”。几个儿子里,梁纶枢继承了天宝行,人称“红顶商人”,梁纶焕也当过一段时间商人,但他们曾花费大量时间考取功名,其中梁纶枢一共考了14次,读书实在不行,所以才做生意。从梁经国四子梁同新起,梁家四代人开始代代为官,梁经国后裔“一门七杰”。梁同新做过湖南提督学政,儿子梁肇煌、梁肇晋分别主持过广东越华书院、广州禺山书院。参加过“公车上书”的第四代梁庆桂后赴北美创办侨民学校12所,人称“华侨教育开山祖”。第五代梁广照收回粤汉铁路后,在香港也办理两所中学。  昔日梁经国在如今荔湾广场一代的府邸,曾有三四座大宅子,每座三四进,大概有100米长,人称“下九甫梁家”,但民国时早就拆了。梁家今天在广州的影子,只剩下坐落在黄埔村的左垣家塾,这也是十三行行商主自建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物。  □家族轶事  梁肇煌代左宗棠行两江总督常务  与父亲梁同新一样,一生为官。同治九年(1870年),清廷调补梁肇煌为顺天府府尹(正三品),其时的顺天府辖今河北长城以南,遵化、丰南以西,马河、大河清、海河以北,辖管范围比今天的北京市管辖的地区要大得多,因此,顺天府尹比一般地方的府尹的地位更为重要,仅次于直隶总督。光绪六年(1880年),抵江宁任布政使,大兴水利工程。由于梁肇煌行政有方,政绩显著,每逢左宗棠因病因事请假,皆奏报清廷由肇煌代行两江总督常务。后又支持左宗棠抵抗法军,东南七省会力抗法,自福建至滇、桂等地,粮饷军装,皆由肇煌筹度供应不匮。  梁庆桂与康有为结拜兄弟  梁庆桂19岁乡试中举,后任官内阁中书。29岁时父丧,居乡潜心文史,与同邑梁鼎芬、康有为等时相往来,为兰契之交。  《梁经国天保行史迹》中写道,康有为读书勤奋,常自南海县西樵乡到广州西关下九甫梁庆桂家借书阅读,有时在梁家住下读书,而且康有为入京考试的费用也常由梁家供应,梁家晚辈幼时曾称康有为“二叔公”。  梁庆桂还参与了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入强学会,请求朝廷议和变法。被查封后,康有为再倡保国会,梁庆桂参与。另外,在粤汉铁路自办权斗争中,当时,美国不遵守与中国原订承筑粤汉铁路合同,私自以铁路股份的三分之二卖给比利时公司。梁庆桂之子梁广照时任刑部主事,他以法部主事身份上谕军机大臣,主张收回粤汉铁路权自修铁路。父子俩还联合广东士绅集股作赎路准备,奏请收回路权。  后来铁路收回自办,在官办还是商办间又出现矛盾,心灰意冷的梁氏父子开始走上教育路线,梁庆桂以内阁侍读身份赴美洲筹办华侨学校教育事宜,在美国创办了十四所学校,梁广照则在香港自办中学两所。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4:29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17
□ 梁经国
    十三行天宝行行主
  □ 子辈: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6:55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4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7:29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6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8:16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7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36:25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28
梁公祠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39:20

本帖最后由 山里人家好 于 2013-9-2 11:15 编辑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36


黄埔古邨保存最好的当属有“四水归源”之称的胡氏大宗祠。半亩方塘一鉴开,胡氏大宗祠是胡姓的初迁祖祠堂。胡姓本籍祸建崇安,其先人到南雄保昌县,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到广州濠畔街,后迁至黄埔邨。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头门两侧的门联上写着“派溯崇安积厚流光绵世祚”、“基开黄埔根培本固大宗烦忙”。胡旋泽是19世纪中前期名噪一时的新减坡侨领,中国驻外领事第一人,同时又是国际交际史上第一个身兼三国领事的交际官,曾前后被澳大利亚国启为男爵、被英国授与CMG三等宝星爵位。因为他的卓尽奉献,人称"黄埔老师"。现胡氏家属从头做了"钦命新加坡发事胡旋泽"的横式挂匾吊挂在宗祠内。
    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黄埔邨胡氏家族的开基祖祠,始祖文达公祖籍福建崇安,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而来。祠堂占地500多平方米,坐子向午兼癸丁(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堂前石雕龙、凤,头门两侧门联“派溯崇安源远流长绵世祚,基开黄埔根培本固大宗祊”,两边侧门分别为“入孝”、“出第”。 胡氏族人说,该祠堂的排水设计得很巧妙,下雨天时由屋檐流下的雨水会从这个出口流到天井处,再汇聚排出屋外,这叫“肥水不流别人田”的建筑格局。走进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堂上最抢眼的是两幅竖式挂匾,一书“钦命新加坡领事胡璇泽”,一书“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胡栋朝”,记述的是邨里胡氏家族的两位名人,17世宏根公的长子和孙子。19世纪中期名噪一时的新加坡侨领,人称“黄埔先生”的胡璇泽,清嘉庆21年(1816年)出生在黄埔,14岁随父亲全家移居新加坡,18岁帮助父亲打理公司商务而兴盛,成为新加坡巨富和华侨领袖,清光绪三年(1877年)被清廷任命为驻新领事,而且还“代理”俄、日两国领事,成了国际外交史上罕见的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官。他还被英国女王授予CMG三等宝星爵位,澳大利亚封为男爵,由于他在新加坡的公司叫“黄埔公司”,又修建了一座占地4.7万平方米的“黄埔园”,而被当地人尊称为“黄埔先生”。清光绪六年(1880年)去世,各国公使馆均下半旗致哀,清廷特加赠太仆寺卿衔,落叶归根,灵柩运回家乡安葬。胡璇泽早年在黄埔邨曾修建过10多座大屋和1个占地十余亩的胡氏花园,如今仍有两座得以幸存。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42:02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39
黄埔古邨保存最好的当属有“四水归源”之称的胡氏大宗祠。半亩方塘一鉴开,胡氏大宗祠是胡姓的初迁祖祠堂 ...


胡氏大宗祠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45:19

本帖最后由 山里人家好 于 2013-9-2 10:47 编辑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0:42
胡氏大宗祠

胡栋朝是胡璇泽的侄子,清同治11年(1872年)出生在黄埔,天津北洋大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铁路桥梁,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清光绪32年(1906年)参加学部考试赐进士衔工科翰林——祠堂前还立有他“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的旗杆石。后来胡栋朝曾先后参与四川的汉川铁路、南京宁湘铁路、广东粤汉铁路和韶关坪石公路的修筑,民国时期亲自规划修建了广州惠爱路(今中山四、五、六路)、永汉路(今北京路)、长堤大马路等,民国21年(1932年)任广九铁路局局长,是岭南著名的铁路公路专家。1955年退休后回黄埔邨安度晚年,1957年病逝。胡栋朝故居“栋园”位于吉辰大街,由胡栋朝自己设计,原为3层,后拆去顶层小屋。近年由其孙子胡仲化捐出维修后被辟为胡栋朝纪念馆,而此屋还是邨内仅存的一间蚝壳屋,修缮时还专门保存了一堵墙。(明天继续)

屋里看山 发表于 2013-9-2 14:02:21

很久没看到山大的牛贴了

aniusg 发表于 2013-9-2 16:48:24


大骑缝





aniusg 发表于 2013-9-2 16:50:24

更多骑缝案例: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244&highlight=%C6%EF%B7%EC


亨利.元贞 发表于 2013-9-2 17:27:14

辛苦楼主了,能打这么多的字,佩服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2 19:45:39

aniusg 发表于 2013-9-2 16:50
更多骑缝案例: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244&highlight=%C6%EF%B7%EC
...

此例不属你所说的骑缝

罗汉 发表于 2013-9-3 08:28:44

骑峰,是什么骑什么峰,要有具体的实例。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32:53

罗汉 发表于 2013-9-3 08:28
骑峰,是什么骑什么峰,要有具体的实例。

胡公祠 坐子向午兼癸丁(坐北向南)。此次考察与慕羲前辈一同前往,经询问其后人,胡氏宗祠有出人短命,英年早逝情况。
第三进三内堂水口乾,门口天井水口在哪?请猜猜看?A坤;B巽;C丙;门前风水堂与内堂排水如何关联?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48:20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32
胡公祠 坐子向午兼癸丁(坐北向南)。此次考察与慕曦前辈一同前往,经询问其后人,胡氏宗祠有出人短 ...

一般而言,在岭南乡村,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否则是不会陪以水塘的,一个村里面不会有太多池塘,中国人的观念里面总有水为贵的念头,有水便有财,所以这是一种风水局,在黄埔村,池塘随处可见,村中池塘有21口,填了两个,现在还有19个,其中8个在村外,分别被称为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些略带书卷味的古朴巷名:清风里、去燕里、淳庸巷、横辰里、中正里、声名大街;细看镬耳屋,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镬耳屋的山墙砌成镬耳状,故称"镬耳屋"。镬耳状的建筑防火和透风机能;火警时,挺拔的山墙可禁止火势的舒展和侵入;轻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经由过程门、窗流进屋内。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55:16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48
一般而言,在岭南乡村,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否则是不会陪以水塘的,一个村里面不会有太多池塘,中国 ...

与其他岭南古邨一样,黄埔邨邨落布局以祠堂为中心,各姓聚落在呈局部棋盘式分布的同时,顺应山岗、河流和水塘的形态走势,自然布局,不拘一格,在规划上呈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邨间水系道路,邨头门坊榕树,邨中庙宇民居,均安排有序,体现出岭南传统儒学文化影响下的乡邨设计理念。邨中巷道规整有序,邨落呈平面网格规划,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在小路两侧,一个院落套一个院落,即所谓广府邨落梳式结构。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59:16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55
与其他岭南古邨一样,黄埔邨邨落布局以祠堂为中心,各姓聚落在呈局部棋盘式分布的同时,顺应山岗、河流和 ...

始建于清康熙58年(1719)的云隐冯公祠,规模宏大,单是进出的门就有99个。在正门两边青云巷的门额上,分别刻有“入孝”、“出悌”四大字,提醒子孙时时刻刻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青砖石脚镬耳屋都建得高大轩昂,通常高约有十米,小处装修也十分精致,例如檐下的灰塑或彩画,门楣的砖雕或灰塑,砖雕通花窗棂等。走进黄埔古邨,仿佛走进一座岭南民居的博物馆。麻石巷、镬耳屋、祠堂街、蚝壳墙,在这座博物馆里陈列了黄埔邨建邨1000年的记忆。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1:00:30

本帖最后由 山里人家好 于 2013-9-3 11:07 编辑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3-9-3 10:59
始建于清康熙58年(1719)的云隐冯公祠,规模宏大,单是进出的门就有99个。在正门两边青云巷的门额上,分 ...
黄埔邨人冯肇宪于1912年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广东黄埔海军学校。1922年初,冯肇宪在广东江海防司令陈策荐举下,由孙中山亲自委任为永丰舰舰长。同年6月15日,陈炯明背叛活动的消息传到舰队后,广东江海防司令陈策立即召开舰长秘密会议,商讨警戒任务。当时,冯肇宪和永丰舰广大官兵表示坚决拥护孙中山。孙中山在永丰舰避难的55天,冯肇宪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主张,并出色地完成了保护孙中山的任务。此后,冯肇宪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回广州担任广东海军总司令,配合陆军部队彻底平息陈炯明的叛乱。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官贵不迭,清代中国第一村--黄埔邨梁、冯、黄、罗族宗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