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山深浅有讲究吗?
山有大小、高低、厚薄,龙虎也有高低大小,堂局有大小,葬法有无深浅讲究呢?请各位高手发表意见。 本帖最后由 滄海璇龍 于 2014-4-24 11:19 编辑風水寶典《 葬經》開宗明義即曰:「葬者,乘生氣也。」內文中又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故葬之「深淺」,實為風水第一要義也。而在《地理人子須知》一書針對這個重要議題,有一篇「淺深論」之專文,現全文照抄如下,以供參考。
淺深論
經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蔡氏云:「宜淺而深、則氣從上過,宜深而淺、則氣從下過,雖得吉地而效不應;蓋當深而淺、當淺而深,差之咫尺之間,則接脈不著,反吉為凶矣。」故牧堂曰:「淺深者,言乎其準的也;誠以淺深為風水第一義,諸家所論不一,有以界水定者,有以合襟定者,有以小明堂定者,有以九星分寸尺定者,有以八卦分陰陽定者,有以四應定者,有以朝之遠近、度以玉尺而乘除定者,有以繩記標準、於暈心暈弦定者,皆非至當。」周氏曰:「淺深本于支壠,支壠本於郭氏之葬經;經曰:藏於涸燥者宜淺,藏於坦夷者宜深。二謝(子逸、志道)、鄭(彥淵)、洪(天與)及顧(乃德)諸人俱錯解郭氏經旨,謂涸燥為壠、脈浮宜淺,坦夷為支、脈沈宜深,殊不知經曰:支葬其巔、壠葬其麓。又曰:卜支如首、卜壠如足。郭氏之意,誠以平支卑濕而巔獨乾,故云涸燥,涸燥豈指高壠乎?所謂宜淺者,正以平支不可深葬也;高壠崎嶇而麓始平,故云坦夷,坦夷豈指平支乎?所謂宜深者,正謂高壠不可淺葬也;支以突為正、壠以窩為正,陰來必陽受、陽來必陰受也。」司馬頭陀曰:「近以花果譬之,抽條發葉者、氣之行也,開花垂實者、氣之止也;萼之開花者,豈非氣發於外乎?窩鉗陽、可知矣;果之垂實者,豈非氣藏於內乎?乳突陰、可知矣;是知陽發乎外、淺以乘之;陰藏於內、深以取之。」達僧亦曰:「何謂開窩?鉗是也;何謂合乳?突是也;形開則陽發於外、其氣浮,故屬陽;形合則陰蓄於內、其氣沈,故屬陰;陽則淺以乘之、合以聚之,陰則深以取之、闢以通之;此支壠分陰陽、定淺深,一定之理也。但支壠體段不一,窩鉗乳突、大小闊狹各殊,況南方土薄而多石,氣浮宜淺;北方土厚而無水,氣沈宜深;宜深者即司馬頭陀所謂「乳脈粗大、陽藏於深」,必須深取壙以通之;宜淺者即朱子所謂「興化漳泉」間,棺只浮於土,土深者僅以一半入地,所以上封土甚厚,後來見福州人舉移舊墓,稍深者無不有水,方知興化漳泉葬淺者,乃防水耳;是蓋地土有厚薄之殊,氣脈有浮沈之異,地土厚、氣脈沈,有葬之數丈者,不謂之過深;地土薄、氣脈浮,有安柩土皮之上,用客土封培成塜者,不謂之過淺;況六尺之軀、裹而葬之,卧於地下、高不盈尺,而於數寸之間,察其生氣以乘之,使枯骸得氣、遺體昌榮,非至人哲師,奚可輕議哉。」
有讲究,葬地如在炉子上架锅煮食,架高了火力不达,架低了压熄灭了火。 田大叔 发表于 2014-4-24 12:02
有讲究,葬地如在炉子上架锅煮食,架高了火力不达,架低了压熄灭了火。
这个比喻太好理解了,就是不知道深浅的掌握方法。 当然要讲究了,什么样的龙穴应该挖多深?这些都需要计算的。 古文难理解,看了也不很清楚。 高山居士 发表于 2014-4-24 12:33
这个比喻太好理解了,就是不知道深浅的掌握方法。
这是廖金精的穿圹法:用小绳于晕心标准量至晕下弦标准,得玉尺几尺,即浅深之法,此为定法。 最简单做法去表土,再去龙土即可下 。 乌蒙山人 发表于 2014-4-24 19:11
最简单做法去表土,再去龙土即可下 。
说实在的,这方面土工师傅最有发言权。 田大叔 发表于 2014-4-24 20:15
说实在的,这方面土工师傅最有发言权。
土工师傅知土层结构当不怀疑,深浅还是自己把握恰当点。 开矿深浅与龙脉凝聚精华有关,适可而止,即可乘气,宜浅而深,龙穴遭到破坏,福主及地师都会受到搏击!
真正的穴点,大部分穴下有见物,有石屏,石板及不同颜色的土层等。 初学 发表于 2014-4-24 13:00
当然要讲究了,什么样的龙穴应该挖多深?这些都需要计算的。
请问先生,怎样计算呢?可否说说。 田大叔 发表于 2014-4-24 18:45
这是廖金精的穿圹法:用小绳于晕心标准量至晕下弦标准,得玉尺几尺,即浅深之法,此为定法。
谢谢先生点醒!学习了。 张山山 发表于 2014-4-25 08:33
开矿深浅与龙脉凝聚精华有关,适可而止,即可乘气,宜浅而深,龙穴遭到破坏,福主及地师都会受到搏击!
问题是如何掌握其深浅?这是难点。 田大叔 发表于 2014-4-24 18:45
这是廖金精的穿圹法:用小绳于晕心标准量至晕下弦标准,得玉尺几尺,即浅深之法,此为定法。
有请田大叔上传廖金精穿壙法则及应用心得,供大家研究参考!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4-24 11:10
風水寶典《 葬經》開宗明義即曰:「葬者,乘生氣也。」內文中又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故葬之「深淺 ...
您总结的真好,省去我们很多力气查书了 张山山 发表于 2014-4-27 20:00
有请田大叔上传廖金精穿壙法则及应用心得,供大家研究参考!
在下不是业者,作的都是家里的事,凭这点道行不敢出去闯,这穿圹法在宋廖瑀的《泄天机》或《金戈玄文》里,网上随便能搜到,在下用的主要还是看炉底看土色土质土味,炉底就是穴前微茫合水,若合水在深处,穴一般要深,合水若浅,穴一般就浅,这是初定,主要还是看土,土质要变,土质不变还是表土,土色变,土色变则土质变,土味变,若开穴闻到甜香气味,就恭喜了,找到好穴了,不要再掘,整理好就可用了。
这是在下的一点心得,希望能跟各位交流。也晒晒自己的心得体会。 如果你觉得复杂,就操作简单些吧,我了解的有60、80、1.2米和1.8米的。再深的就不知道了。我这边以1.8米为深葬论了。 当然有,脉缓而吞,脉急而吐,向矮护矮而沉,向高护高而浮。总而言之浮沉吞吐因地制宜。 本帖最后由 滄海璇龍 于 2014-4-28 07:18 编辑
田大叔 发表于 2014-4-27 20:52
在下不是业者,作的都是家里的事,凭这点道行不敢出去闯,这穿圹法在宋廖瑀的《泄天机》或《金戈玄文》里 ...
大叔的《壙底就是穴前微茫分合水》之說,實乃確論也!配合表土、裡土之變化以定深淺,更是風水要訣,末學謹此致上拜服之意!
在風水實務操作上,「深淺」之說可分為二個層面,一個是《葬經》所言「支葬其巔、壟葬其麓」所衍生「涸燥宜淺、坦夷宜深」的《穴位》深淺,另一個就是《壙位》放棺的深淺,二者皆為得地之根本,不容有絲毫之差誤也。 田大叔 发表于 2014-4-27 20:52
在下不是业者,作的都是家里的事,凭这点道行不敢出去闯,这穿圹法在宋廖瑀的《泄天机》或《金戈玄文》里 ...
感谢田大叔公开自己的心得体会,受益了! 半岛易友 发表于 2014-4-27 21:14
如果你觉得复杂,就操作简单些吧,我了解的有60、80、1.2米和1.8米的。再深的就不知道了。我这边以1.8米为 ...
60、80属于浮葬法吧,我们这里山地一般都要1.2米或1.8米才行。 八荒六合 发表于 2014-4-27 21:40
当然有,脉缓而吞,脉急而吐,向矮护矮而沉,向高护高而浮。总而言之浮沉吞吐因地制宜。
受教了。谢谢! 葬山60公分怎么葬啊,金瓮都不止60高呢。 “葬山60公分怎么葬啊,金瓮都不止60高呢。”各位同道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主要看地气 深浅肯定有讲究 实践性很强的帖子!这个问题好像要多上手,积累感性经验。好像有吞吐沉浮之说,但是到底如何处理,每块地情况不同,难以一概而论。有经验者可以开转帖论述,配上图片。 济阳道人 发表于 2014-5-20 08:43
主要看地气 深浅肯定有讲究
谢谢兄台!同意兄台观点。 易道岐黄 发表于 2014-5-20 09:15
实践性很强的帖子!这个问题好像要多上手,积累感性经验。好像有吞吐沉浮之说,但是到底如何处理,每块地情 ...
兄台所说非常正确。谢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