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羅盤有24山及磁偏角的證據-《管氏地理指蒙》
《管氏地理指蒙》書中一有關磁偏角及磁針史料的考證[原文]《管氏地理指蒙》: 「磁者母之道,針者鐵之戕。母子之性以是感、以是通。受戕之性以是復、以是完,體輕而徑所指,必端應一氣之所召,土曷中而方曷偏,較軒轅之紀,尚在星虛、丁癸之躔,惟歲差之法,隨黃道而占之,見成象之昭然」。
《管氏地理指蒙》手抄本下載: 《管氏地理指蒙》
[考證]
[*]按《管氏地理指蒙》古籍內容云:『土曷中而方曷偏,較軒轅之紀,尚在星虛、丁癸之躔!』這一句是唐代已有磁偏角的專業記錄。"土曷中而方曷偏"此句自古以來並未有人正確解釋。
《說文解字》云: 曷,何也(為何)。按《管氏地理指蒙》原書【乾流過脈第九】云: 『山曷為龍,得水有躍淵之義,城何以水限龍,無走腳之蹤,山或行而未住,氣亦隨而未鍾。』, 亦可證明原書以【曷】通【何】,即"為何"之意。
因此,土曷中而方曷偏的白話解釋是:
立極之地測量為何是已確認為【中】位(臬影測量後而得之中位), 而磁計指向為何是【偏】呢?
這不正是古人對於【磁偏(磁北)】與【臬影測量(正北)】有差異之感歎!!
【星虛】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宿】及【虛宿】,按羅盤二十四山之【癸山】乃對應【虛宿】、【丁山】乃對應【星宿】。此句話更是證明唐代晚期的羅盤乃是八干四維加十二支的二十四山。
心細的易友,更可發現: 若現代羅盤中的去比對,只有【xx盤】的【癸山】乃對應【虛宿】、【丁山】乃對應【星宿】。
這其中的玄奧留給大家去思考!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data/attachment/forum/day_090919/0909191806eee546a6acdf5146.gif
《管氏地理指蒙》原書中之註解,應是明朝(或更晚)時期所加註,證據如下: 郭守敬乃元朝時期之天文曆學家,原書註解引用郭守敬之歳差數據,代表應是晚於元朝之註解。同時,冬至在【箕宿三度】,按鄙人推算,西元1700年左右,冬至日纏在【箕宿三度右】,但考慮古人所用二十八星宿之距星不同、古人測量工具準確度不如當今準確,故應加減約1度(76年), 即西元 1623年左右之人所註角),故目前《管氏地理指蒙》木刻版原書之註解是【明朝以後時期】也。
按古籍《管窺輯要》出版於清順治癸巳年(西元1653年), 其書中云: 「...冬至在箕四度....」(如下書影所示),
故可證明《管氏地理指蒙》之部份註解乃明末或清初之人所註.
因此,要詳《管氏地理指蒙》不能只看註解而不看原文、更不能只看註解而不去思考,否則古文基礎不札實,容易被誤導,人云亦云也!!
[*]《管氏地理指蒙》原書中亦記載"何京房之臆鑿,捨四正之深悲" ,此句亦可證明京房曾經以臬影校對磁針,而發現有磁偏,古人認為磁針乃大地之菁華,體現天地之規律,京房深諳天象及大自然災異之占,京房以臬影校對磁針,竟發現四正(子午卯西)有偏,悲痛認為當時因得罪朝中權貴而歎世道之不正(原帖錯判因王莽竄位, 經wls 先生指正),連天都不正。京房捨棄磁針之四正方位,而採臬影之真北也。
根據古籍的記載,我們也可大膽假設: 中國在西漢京房時期(西元前77年~ 西元前37年),就已經發現【磁偏角】的效應。只可惜,並沒有出土的文物,否則便可以支持此一說法!
京房諳通天文,把磁偏的現象,導引到"當權者無道,連天道皆不正"。此京房以大自然之現象作為災異之佐證,而對當代朝中權貴之嘲諷。竟古今皆有人把【何京房之臆鑿,捨四正之深悲】之【深悲】二字, 另作他解,實令人(此處省略 2 個字)!
[*]《管氏地理指蒙》相傳是魏管輅所著,按考證應是唐代(九世紀中葉)成書的。按《宋史·藝文志補》載:“《管氏地理指蒙》二冊,謂管輅之書集隋蕭吉、唐袁天綱丶李淳風,宋王伋注~不知集者名"。
[*]管輅(209~256)字公明,三國時平原(今山東平原)人,年幼仰觀星辰,及長,於風角、占相之術無不精微,清河太守華表召為文學椽·正元初(254)為少府丞,旋逝,年四十八。據潘吉星先生考證《管氏地理指蒙》一書內容表明為唐人托名管輅,集本朝及前朝堪輿作品寫成作注者的王伋(0一1050在世)為宋初堪輿師,則《管氏地理指蒙》此書當成於晚唐(九世紀)。
[*]《新唐書藝文志》載《管氏指略》二卷與《管氏地理指蒙》為同一本書《管氏地理指蒙》的注者王伋,字肇卿,為去唐未遠的宋初堪輿師,有家學,其祖父王處訥(914一98D、父王熙元(961一1018)均善天文占候之術,且任司天官職,《宋史》中有傳可查王伋約生于宋太宗淳化元年(990),襲父之業·他个人在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寫的《針法詩》中也明確提到了磁偏角。
谢谢天机兄提供了参考依据。
天机阐述现代科技发现与古贤论述同指一处,说明最晚在唐时已有人注意磁偏现象。
“京房諳通天文,把磁偏的現象,導引到"為君無道,連天道皆不正"。此京房以大自然之現象作為災異之佐證,而對當代天莽竄位之嘲諷。”
西漢京房時期(西元前77年~ 西元前37年)
王莽生卒:西元前45年-西元23年10月6日
京房死时王莽才8岁!
“《管氏地理指蒙》原書中亦記載"何京房之臆鑿,捨四正之深悲" ,此句亦可證明京房曾經以臬影校對磁針,而發現有磁偏,古人認為磁針乃大地之菁華,體現天地之規律,京房深諳天象及大自然災異之占,京房以臬影校對磁針,竟發現四正(子午卯西)有偏,悲痛認為當時因王莽竄位,連天都不正。京房捨棄磁針之四正方位,而採臬影之真北也。”
古代文献最怕“后古”附会“前古”,鉴别真伪确属不易!而今中华能读古书的已经寥寥。天机老大好学,如能持之以恒,必能独步古今!
wls 发表于 2015-12-21 18:58
“京房諳通天文,把磁偏的現象,導引到"為君無道,連天道皆不正"。此京房以大自然之現象作為災異之佐證,而 ...
謝謝 wls 前輩指正,鄙人仍應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為是。
原文應改為【京房】因得罪朝中權貴而歎世道之不正也! 已在原帖標註錯誤之處。
但仍不影響本帖的主要訴求: 唐代羅盤有二十四山及磁偏角的證據
天機 发表于 2015-12-21 19:42
謝謝 wls 前輩指正,鄙人仍應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為是。
原文應改為【京房】因得罪朝中權貴而歎世道之不 ...
同好相参而已,不必客气。{:3_252:}{:3_252:}
最近翻閱六愚的「風水論」,有提到羅盤似乎是由六壬式占而來,所以看六壬的盤式,跟羅盤很相像。
而六壬的盤裡,中間有勺,應該就是磁針設置的由來。所以,磁偏的發現,很有可能可以上推到漢代。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本帖最后由 海边的贝壳 于 2016-1-4 23:35 编辑看来本坛的帖子大家肯翻的还是不多哦,看看下面这本书里,比用古书自证好多了。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源流、外傳及世界影響(指南針部分)
如果还不满足,我上传本书的全部。{:3_230:}
謝謝天機樓主又一"正"文. 謝謝.
由此帖来看,的确是应该以磁北为正了。
唐时已有人注意磁偏现象,他们是怎么样知道和证明呢
maximefr 发表于 2016-5-27 15:11
由此帖来看,的确是应该以磁北为正了。
本帖之目的
(1) 唐代羅盤有二十四山及磁偏角的證據史料及推論
(2) 漢代京房已用臬影測量(正北) 校對磁針,竟發現四正(子午卯西)有偏 (用正北來校正羅盤)
至於羅盤要用【磁北】抑或【正北】,留待各門各派去決定,
鄙人則是按個人實踐而決定!
海边的贝壳 发表于 2016-1-4 23:33
看来本坛的帖子大家肯翻的还是不多哦,看看下面这本书里,比用古书自证好多了。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源流 ...
現代國內出版的書,有些專家學者的現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知識,都不如本網許多會員,
他們看的書也未必會比鄙人多,因此,引用【古籍】來證明,是最好的方式。
憑什麼您認為管理員沒有看過該帖或該書? 別人沒有引用您看過的書,就是比您沒知識? 沒好好看帖?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6-5-29 11:25 编辑
天機 发表于 2016-5-29 04:47
本帖之目的
(1) 唐代羅盤有二十四山及磁偏角的證據史料及推論
(2) 漢代京房已用臬影測量(正北) 校對磁 ...
的确,正北和磁北有偏差,只能根据方法来确定。
没有罗盘,天以正北为正,地以隅为正。
有罗盘,天以隅为正,地以磁北为正。
并非对此帖有疑虑。
天机先生此帖并未做出地理用正北还是磁北的结论。
用磁北,是小弟的观点。罗盘只用于地理,天文在罗盘出现以后,还只用北辰。
“天体圆如弹丸,地处天之半,而阳城为中。周礼,日至之景,尺有5寸,谓之地中。以句股法言,......”
此帖,“天不正者,地有倾也”——“地贵定倾”、“天有南北2极,地亦有之(此句当在宋代或以后)”
倾,是土地大小的测量单位
maximefr 发表于 2016-5-29 16:59
的确,正北和磁北有偏差,只能根据方法来确定。
没有罗盘,天以正北为正,地以隅为正。
謝謝 maximefr 先生關注。
小弟水平有限,只能按照己學判斷,鄙意也不一定正確。
天機 发表于 2016-5-29 16:12
謝謝 maximefr 先生關注。
小弟水平有限,只能按照己學判斷,鄙意也不一定正確。
都是在学习,没人敢说真的领会到古人的思路。
唯有“交流”,才有“认识”。
小弟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古人,对于天体模型也是不停讨论。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后来又有更多学说,都是在反复讨论,不认为单纯的盖天说或浑天说能解释清楚所有问题。
补充内容 (2016-6-1 10:25):
自古说天有6,1曰浑天(张衡),2曰盖天(周髀),3曰宣夜,4曰安天(虞喜),5曰晰天,6曰穹天。
补充内容 (2016-6-1 10:28):
....尝闻浑天之事,與地则方如棋局,天则圆如弹丸,天之运也。1北而生物,1南而物死,地之平也。...部之以三门,张之以八纪,其周天也。.....
PS:三门,小弟所疑有关于此:高彪传“天有太一五将三门。“
补充内容 (2016-6-1 10:30):
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三门开、休、生,五将天目、文昌等。 本帖最后由 海边的贝壳 于 2016-5-30 23:27 编辑
天機 发表于 2016-5-29 10:53
現代國內出版的書,有些專家學者的現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知識,都不如本網許多會員,
他們看的書也未 ...我引用这本书是因为,此书与lh1041老前辈这位业内人士在本坛的帖子内容及结论很一致。可以作为实证看。
毕竟古史辨学派好多结论逻辑充分,最后都被出土文物推翻了。
至于,有无知识之类,天机老大,我觉得你会错了意吧。我所言,只是一个看法而已。 {:3_252:}{:3_252:}
都是在学习,没人敢说真的领会到古人的思路。
唯有“交流”,才有“认识”。
个人认为:磁偏角这个问题从风水小布局方面考虑就没有必要了。
支持真北定位 管氏地理指蒙是否属于唐代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毕竟属于孤证,不过宋朝用二十四山是肯定了的,假如有更多的资料能佐证,这个就能确凿了。 踏古 发表于 2017-5-27 14:07
管氏地理指蒙是否属于唐代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毕竟属于孤证,不过宋朝用二十四山是肯定了的,假如有更多的 ...
謝謝踏古先生點評指導。
現在確實是【孤證】,仍需我輩及前輩的共同努力。
鄙人雖班門弄斧,畢竟,所有的研究,踏出第一步是最難的,若沒有提出可信服的證據,是難以成立的。
二十四山最迟汉代。磁偏及指南最早可查为北宋《地理新书》 以前我也相信风水正北才是对的,但后来我就用磁北去验了两间都是骑逢的阳宅,发觉如果调了正北,那两间屋就不是骑逢了,但居我了解就两间屋出的人的性格都如合骑逢的断法。而我发觉之前我去验那些老宅的磁北数据换算成正北后就无一间合发福的。现在我放弃正北而用磁北,因为风水本来就是靠磁场来做出发福效果的 其实罗盘上的天地人三盘错开了十五度就已经将磁北自动调了,如果单用地盘一就要调磁偏 从来地理谈立向,未有听人说立磁。
磁偏角是要调节的,不然落差很大的
CHENSTAR 发表于 2016-6-1 23:46
个人认为:磁偏角这个问题从风水小布局方面考虑就没有必要了。
在南方,磁偏二三度,小局用卦或可忽略磁北正北,但如果 在东北,磁偏十度有多,那就要认真考虑是用正北,还是磁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