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食膠細菌曝光 6周內分解低質量塑料
【明報專訊】日本科研人員發現全球首種能有效分解地球其中一種應用最廣塑膠材料的細菌,它可於6個星期內幾乎完全分解質量較低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成效高於之前發現的、有類似功能的細菌和真菌。PET常用於飲品膠樽等物件,新發現或可幫助解決地球急速擴大的塑膠污染問題。微生物學家吉田昭介的研究團隊掃描從回收場蒐集的250份PET塑膠樣本後,發現有名為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的細菌(圖)依附於劣質PET薄膜上。通過生物化學測試,證明這種細菌利用兩種酶,可於6周內把結構較鬆散的PET塑膠,幾乎完全水解成兩種無害於環境的物質作為食糧。
培育強化版可望助治污染
吉田昭介認為,理論上這種PET消化細菌或有助解決大量塑膠垃圾的問題。不過由於大多數塑膠瓶皆用結構較緊密的PET製作,要以這種細菌進食仍有難度。因此,要想大規模應用這種食膠細菌清除污染,可能要先培育出強化版細菌。
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生物化學家博恩朔伊爾(Uwe Bornscheuer)評論稱,高質PET塑膠分子結合得非常牢固,此前從不知道有微生物能將其分解。原則上來講,可在堆填區添加這種細菌加速分解塑膠,不過尚需進一步研究。PET是常見塑料,約佔全球年均3.11億噸塑膠製品的六分之一。世界經濟論壇早前發表專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塑料僅得14%會收集循環再用。相關研究周五刊於學術期刊《科學》雜誌。
(華爾街日報/衛報)
這
馬上就能培養後將全球垃圾場的膠處理掉呢
【轉載】英美團隊改變「食塑細菌」酵素結構 分解塑膠快2成
日本有科學家在前年發現一種可以產生酵素分解塑膠的新細菌品種,一個由英國及美國專家組成的團隊,近日研究該種細菌的結構及它如何進化,意外發現在調整該種細菌的結構後,它們分解塑膠的速度加快20%,研究結果有望協助解決處理日趨嚴重的塑膠廢料問題。
英國樸茨茅斯大學與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組成的研究團隊,早前研究日本科學家於兩年前發現的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的細菌。該種細菌在攝氏30度的環境下,能產生名為PETase的酵素分解塑膠。
團隊利用比太陽光強100億倍的密集X光射線,給上述細菌製作超高解像3D模型,再透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它所產生的PETase酵素內部晶體結構,結果發現該酵素跟在真菌與細菌中發現的角質分解酵素(cutinase)相似。
研究人員因此假設,這特性就是可以分解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膠的東西。他們於是嘗試改變PETase的活性位(active site),讓它變得較像角質分解酵素,無意間發現這種變異酵素,在分解PET塑膠比天然的PETase更有效,分解速度快20%。領導研究的樸茨茅斯大學結構生物學家麥吉漢(John McGeehan)表示,他們正研究進一步改善這種酵素,希望最終能將分解塑膠工作提升到工業用層面。
【轉載】乏配套政策鼓勵 全球膠樽回收率14%
【明報專訊】英國一項研究顯示,七成飲料樽都由較具回收價值的PET製造,但在缺乏配套及鼓勵政策下,目前回收塑膠樽成效並不顯著。現時全球每分鐘約售出100萬個膠樽,當中只有14%被回收,香港情况更令人慘不忍睹。就算這些膠樽被回收,都因為現行技術不足而只會被分解成低級塑膠,用於其他用途。換言之,生產商仍要不停利用石油生產新的飲料膠樽應付需求。如果今次酵素分解PET能達到工業級運作,將大大有利環保事業。
BBC科學編輯舒赫曼(David Shukman)指出,今次改造酵素的發現要真正落實應用仍有很多挑戰,包括如何令酵素食膠能力達至工業級,以及如何低成本大量生產。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化學家瓊斯(Oliver Jones)說,酵素能夠大量生產,而且無毒,但要利用酵素大量分解塑膠,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現時最可取的仍是應盡量減少生產膠樽。
利潤低 港逾八成回收商拒收
香港環保組織「綠惜地球」去年引述環保署資料指出,2015年被棄置的PET膠樽約5萬噸,被回收的只約4000多噸,回收率只有7.6%,較2014年的14%大跌。綠惜地球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廢膠回收商拒絕回收膠樽。環保署指出,廢膠回收率偏低主要源於國際油價近年處於低水平,塑膠原材料價格下降,令回收商對廢膠回收意欲減少。
不少論者指出,政策及完善的回收配套是改變消費者習慣的關鍵。歐盟今年初便推出《歐盟塑膠策略》,策略其中一個目標是改善塑膠的生產、使用及棄置方式,改革產業鏈,並設立新的循環再造設施及統一系統,務求令循環再造變得有利可圖。
(綜合報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