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33:39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 二 十 九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七
卷 三 十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八
卷 三 十 一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九
卷 三 十 二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十
卷 三 十 三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十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十二)

目 錄
卷 二 十 九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七 一
卷 三 十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八 六三
卷 三 十 一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九 一二三
卷 三 十 二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十 一八五
卷 三 十 三 十 回 向 品 第 二 十 五 之 十 一 二二四
開 經 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眞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二十九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第七 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你們大家知不知道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平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我現在為大衆解釋一番,請你們注意地聽。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隨所積集一切善根。所謂小善根。大善根。廣善根。多善根。無量善根。種種善根。微塵數善根。阿僧祇善根。無邊際善根。不可思善根。不可量善根。佛境界善根。法境界善根。僧境界善根。善知識境界善根。一切衆生境界善根。方便善巧境界善根。修諸善心境界善根。內境界善根。外境界善根。無邊助道法境界善根。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時時刻刻修行所積集的一切善根。有的是小善根,有的是大善根。可是菩薩不會因為是小善根而不修行,他不管大小的善根,都去修行。菩薩又發大菩提心,修廣大的善根,修多種的善根,修無量的善根,修種種的善根。凡是屬於善的,都去修行。就像微塵數那樣多的善根,阿僧祇(無量數)那樣多的善根,菩薩統統去修行。無邊際的善根,不可思的善根,不可量的善根,菩薩都修行,將此功德皆迴向給法界衆生。
佛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法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僧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善知識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衆生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都去修行,修行一切善巧方便境界的善根,修行一切善心境界的善根。內境界的善根,就是勤修戒定慧;外境界的善根,就是息滅貪瞋癡。貪瞋癡息滅了,自然增長善根。又要修無邊助道法一切境界的善根,助道法就是三十七道品的法門,也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
勤修一切捨善根。立勝志究竟持淨戒善根。一切捨無不受堪忍善根。常精進心無退善根。以大方便入無量三昧善根。以智慧善觀察善根。知一切衆生心行差別善根。集無邊功德善根。勤修習菩薩業行善根。普覆育一切世間善根。
菩薩又勤修一切捨的善根。就是布施波羅蜜,能捨人所不能捨的物品,來集聚善根。又勤修殊勝究競持清淨寳戒的善根,就是持戒波羅蜜。在家持五戒,出家持具足戒。又勤修一切皆捨,沒有不受堪忍的善根,就是忍辱波羅蜜。無論什麼不如意的事,都能接受忍耐。又勤修常精進,心無退轉的善根,就是精進波羅蜜。晝精進、夜精進、身精進、心精進,總之,時時精進,無有懈怠。又勤修大方便法門,入無量三昧的善根,就是禪定波羅蜜。又勤修智慧,善觀察一切因:緣的善根,就是般若波羅蜜。這是六度到彼岸的法門。
菩薩知道一切衆生的思想和行為種種不同的善根。衆生所想的和所作的,菩薩完全曉得。為什麼?因為菩薩有他心通(六神通之一)的緣故。修行集聚無邊功德的善根,勤修學習菩薩所修菩薩行的善根,勤修普徧覆育一切世間的善根。菩薩修這些種種的善根,為衆生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善根。修行。安住。趣入。攝受。積集。辨具。悟解。心淨。開示。發起時。得堪忍心。閉惡趣門。善攝諸根。威儀具足。遠離顚倒。正行圓滿。堪為一切諸佛法器。能作衆生福德良田。為佛所念。長佛善根。住諸佛願。行諸佛業。心得自在。等三世佛。趣佛道場。入如來力。具佛色相。超諸世間。不樂生天。不貪富樂。不著諸行。一切善根悉以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對於在前邊所說種種的善根,都能修行。安住在善根中,趣入在善根中,攝受善根,積集善根,辨具善根,悟解善根,心淨善根,開示善根。發起善根的時候,得到堪能忍受的心,關閉一切惡趣的門戶。善能攝受一切諸根,一切威儀皆具足。遠離顚倒夢想,也就是離開一切不正當的行為。修行正當的行門,得到園滿。堪可作為一切諸佛的載法之器,又能作為衆生種福德的良福田,令一切衆生種無量的善根。為諸佛之所憶念,增長諸佛的善根,住在諸佛的大願,能行諸佛的善業,心中得到自在,等於和三世一切諸佛一樣的快樂。常到十方諸佛道場去,得到諸佛的十力,具足諸佛的色相,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超出世間一切相好。不願生天去享天福,不貪人間的富貴,不著住一切行。而把所修集一切善根,悉皆為衆生迴向,令離苦得樂,這才是菩薩的精神。
為諸生功德之藏。住究竟道。普覆一切。於虛妄道中。拔出衆生。令其安住一切善法。徧諸境界。無斷無盡。開一切智菩提之門。建立智幢嚴淨大道。普能示現一切世間。令除垢染。心善調伏。生如來家。淨佛種性。功德具足。作大福田。為世所依。安立衆生。咸令清淨。常勤修習一切善根。
菩薩作為一切衆生的功德寳藏,住在究竟之道,普徧覆護一切衆生。在虛妄道中,拔出衆生,令一切衆生安住在善法之中。徧滿一切境界,沒有間斷,沒有窮盡。開啟一切智菩提之門,建立智慧之幢,莊嚴清淨一切大道場。普徧能示現百千億化身在一切世間,令衆生除掉一切塵垢和染汚的思想。心善調伏一切妄想,能生在佛的家中,請淨佛的種性。這種功德具足圓滿,作為衆生最大的福田,為世間衆生所依靠。令一切衆生平安而能自力,令一切衆生的心皆清淨無染,時常勤修學習所有一切的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淨志願菩提心力。修諸善根時。作是念言。此諸善根。是菩提心之所積集。是菩提心之所思惟。是菩提心之所發起。是菩提心之所志樂。是菩提心之所增益。皆為憐愍一切衆生。皆為趣求一切種智。皆為成就如來十力。作是念時。善根增進。永不退轉。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以清淨的志願和菩提心的力量,修行一切善根的時候,作這樣的觀想:這一切的善根,都是由發菩提心所積集而有的,都是由發菩提心所思惟而有的。這種種的善根,是從菩提心所修的發起,是從菩提心所立的志願和所求的快樂,是從菩提心所增的利益。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因為憐愍衆生的苦,拔救衆生的苦,所以才發菩提心;為趣求一切種智,為成就諸佛的十力,所以才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簡而言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修行人不發菩提心,等於開花不結果的樹,無有用處。
菩薩作這樣想念的時候,善根又增加很多,菩薩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苦艱難,永遠不會退轉菩提心。菩提心堅固猶如金剛一般,天魔外道無法可以破壞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願我以此善根果報。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悉以惠施一切衆生。悉以廻向一切衆生。普徧無餘。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又作這樣的想念:我願意用這種善根和果報,窮盡未來劫,修行菩薩的行門,把所修得的善根,統統惠施給一切衆生,完全迴向給一切衆生,普徧利益一切衆生,令沒有一個衆生得不到這種善根迴向。所以說普徧無餘。
願令阿僧祇世界珍寳充滿。阿僧祇世界衣服充滿。阿僧祇世界妙香充滿。阿僧祇世界莊嚴具充滿。阿僧祇世界無量摩尼寳充滿。阿僧祇世界妙華充滿。阿僧祇世界上味充滿。阿僧祇世界財貨充滿。阿僧祇世界牀座充滿。蓋以寳帳。敷以妙衣。阿僧祇世界種種莊嚴寳冠充滿。
菩薩發願,願意使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在每個世界中,都充滿奇珍異寳。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都充滿一切衣服。又願令阿僧祇世界,充滿一切妙音。又願令阿僧祇世界充滿莊嚴具。又願令阿僧祇世界,充滿一切妙華。又願令阿僧祇世界,充滿一切上好美味。又願令阿增祇世界,充滿一切財寳和貨物。又願令阿僧祇世界,充滿一切寳牀和寳座。在寳牀上,覆蓋寳帳;在寳座上,敷著妙衣。又願令阿僧祇世界,充滿種種莊嚴寳冠。
假使一人盡未來劫。常來求索。以此等物而惠施之。未曾厭倦而有休息。如於一人。於一切衆生悉亦如是。
假設有個人,從現在到盡未來劫的時候,常來菩薩處求索。菩薩用前邊所說的物品來布施,末曾有厭煩和疲倦的時候,永不休息。對一個衆生是這樣的惠施,乃至對於一切衆生,也是這樣的惠施,絕對不會有厭倦的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無虛偽心。無希望心。無名譽心。無中悔心。無熱惱心。但發專求一切智道心。一切悉捨心。哀愍衆生心。教化成熟心。皆令安住一切智智心。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廻向。盡未來劫常行惠施。住一切智智心。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像這樣布施的時候,是用眞實心來布施。絕對沒有半點的虛偽心,也不希望將來得到什麼好處,才作布施,也不是圖個好名譽,才作布施。布施之後,不生後悔心,不生熱惱心,永遠是快樂,所謂「為善最樂」。為什麼用善根來迴向?因為專求一切智慧的道心,一切布施的慈心,哀愍一切衆生的心,教化成熟衆生的心,令一切衆生安住在一切智慧的智心。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用種種的善根,像這樣來迴向,就是窮盡未來劫時,也是常常慈惠的布施,住在一切智慧沒一有其他一切的希求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為一衆生故。欲令阿僧祇世界寳象充滿。七支具足。性極調順。上立金幢。金網彌覆。種種妙寳而為莊嚴。以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寳馬充滿。如龍馬王。種種衆寳莊嚴之具而嚴飾之。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伎女充滿。悉能敷奏種種妙音。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男女充滿。持用布施。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又作這樣的想念:我為一切衆生的緣故,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寳象皆充滿。這寳象的七支,皆具足而圓滿,性情非常柔和而調順。在寳象的背上,安立金幢,金網彌覆其上。用種種妙寳來莊嚴,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寳馬皆充滿。寳馬猶如龍馬王那樣的猛勇。用種種妙寳作為莊嚴之具,而嚴飾這匹寳馬,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伎女皆充滿,悉能演奏種種的妙音樂,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男女皆充滿,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
菩薩為滿一切衆生的願,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所以菩薩發願,令所有的世界,充滿寳象、寳馬、伎女、男女等。為什麼?因為衆生本性有貪財好色的因素,所以菩薩用一切財寳來滿衆生的貪財願,又用美貌的伎女來滿衆生的好色願。為令衆生聽到微妙的音樂,即刻發菩提心。令衆生雖見美貌少女表演歌舞,但不生淫慾之心。菩薩用心之良苦,而我們衆生不知感恩報德,實在是件遺憾之事。
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充滿。發菩提心而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頭充滿。起不放逸心而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眼充滿。而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血肉及以骨髓充滿其中。心無顧戀。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自在王位充滿其中。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奴僕作使充滿其中。持用布施。
菩薩發願,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自己的身體皆充滿,這種神通變化的身。發菩提心願將己身布施給需要的衆生。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自己的頭皆充滿了。生起不放逸的心,也就是守規矩。願將己頭布施給所需要的衆生。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自己的眼皆充滿其中,願將己眼布施給需要的衆生,而不吝惜的布施。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自己的身、血、肉、骨、髓等充滿其中,心不顧慮,也不貪戀, 願將這一切布施給需要的衆生。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自在國王的位,充滿其中,願將王位布施給需要的衆生。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奴僕和作使,充滿其中,願將他們布施給需要的衆生。
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種種諸物。盡未來劫。安住廣大一切施心。施一衆生。如一衆生。盡衆生界一切衆生。皆如是施。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一世界。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以是等物施一衆生。如是給施一切衆生。皆令滿足。如於一世界。於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中。悉亦如是。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用這種種的諸物,盡未來劫,安住在廣大一切的布施心,布施給一切衆生。如一個衆生是這樣的布施;窮盡衆生界,也是這樣的布施。菩薩盡心竭力來修菩薩道,就是布施迴向的法門。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在一個世界中,盡未來劫,修行菩薩所修的行門。用前邊所說種種的物品,布施給一個衆生。像這樣的情形,亦布施給一切衆生,令他們皆得滿足。如在一個世界中,是這樣的布施;在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中,也是這樣來布施。
大悲普覆。終無間息。普加哀愍。隨其所須,供給供養。不令施行。遇緣而息。乃至不於一彈指頃,生疲倦心。
菩薩用大悲心來普覆一切衆生。從開始到最後,始終沒有停止的時候。普徧加持衆生,哀愍衆生。隨順衆生之所需,供給一切的供養。不會在布施的時候,遇到特殊因緣而停止。換言之,無論遇到什麼障礙,還是照施不誤。乃至於不會在一彈指那樣短的時間內,而生疲倦心。對於布施法門,不會不去修行。
菩薩修行菩薩道,就是難行能行。譬如,有些人做不到的事,他好像也做不到,可是他還要去做,盡力而為。為什麼要這樣來說?你們看看!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為度衆生而捨身家性命,在所不惜。為法忘軀,只為度衆生離苦得樂。在三千大千世界中,都是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捨性命的地方。盡虛空徧法界,十方諸佛國土,沒有一粒微塵之處,不是十方三世諸佛為一切衆生捨身家性命的地方。這種犧牲的精神,多麼偉大呀!
我們衆生有種種執著,放不下身,放不下心。所行所作,皆是自私自利。顚倒妄想,一刻也不停止。這個妄想過去,那個妄想又來,好像走馬燈一樣。所以十方諸佛,說我們衆生是可憐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生於此心。所謂無著心。無縛心。解脫心。大力心。甚深心。善攝心。無執心。無壽者心。善調伏心。不散亂心。不妄計心。具種種寳性心。不求果報心。了達一切法心。住大廻向心。善決諸義心。令一切衆生住無上智心。生大法光明心。入一切智智心。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用這種種諸物來布施的時候,生出十九種心。所說的①無著心:就是不著住於心。能把一切看空,看破了,而不執著。所謂「如鳥行空空無跡,如刀斬水水無傷。」空中沒有鳥飛的道路,所以鳥在空中飛行,沒有留下痕跡。又好像用刀斬水,但水不會受傷。這種是自然的現象,不可執著。②無縛心:就是沒有束縛的心。縛,就是自己把自己綁起來。這樣就不能空,而有所依。四祖道信大師去拜見三祖僧璨禪師時,開口便求解脫。三祖便問:「是誰把你綁起來?」四祖聞言豁然大悟,疾得解脫,也就是明心見性。③解脫心:就是自在的心,也就是無縛心。解脫識根本不著住,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④大力心:其力量能破一切迷惑。⑤甚深心:就是菩提心。⑥善攝心:善於攝受一切衆生的心。⑦無執心:沒有一切執著的心。⑧無壽者心:不會說我作了什麼功德,有什麼壽者的果報?菩薩沒有這種思想。只知為一切衆生利益著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⑨善調伏心:菩薩善於調伏自己的狂心野性。妄想一生,馬上把它調伏,令他不起作用,不會興風作浪。降伏剛強心、瞋恨心,不能忍耐的心。這時,心中一點麻煩也沒有了,循規蹈矩,不犯一切戒律。
善調伏心,就是善忍耐心。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種忍耐心。這種忍耐心,就是任勞任怨。怎叫任勞?就是勞苦也要忍耐。怎叫任怨?就是怨恨也要忍耐。例如有人惡意批評你,吹毛求疵說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總之,說你一言一行、一擧一動,都是錯誤。這時候,自己要迴光返照,如果眞的錯了,就要改過來。若是沒有錯,就要忍耐,不發脾氣。修行人必須有這種忍耐的功夫,也是必經之路,就是來考驗自己定力夠不夠,能轉境界,或被境界所轉。
⑩不散亂心:就是定心。如果散亂,精神不集中,妄想紛飛,那就是沒有禪定的功夫。?不妄計心:就是不妄求的心。所謂「勿貪意外之財」,凡是不合乎義的財,不可貪取。假若為目的不擇手段將人的錢財,拿到自己手中,這就是妄計心。?具種種寳性心:就是佛性、法性、僧性,具足這些寳性的心。?不求果報心:我現在布施,將來應得什麼好果報?不求這種心。?了達一切法心:明瞭通達一切諸法實相的心。眞空妙有,中道了義的道理。?住大廻向心:常修大迴向的功德。?善決諸義心:善能決了一切經義。無論什麼義理,一看便知,而能決定它的義理是怎回事。?令一切衆生住無上智心:使令一切衆生,都得到無上智慧的心。?生大法光明心:生出一種根本大法,就是智慧光明的心。?入一切智智心:就是入到一切智慧之中的智慧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所集善根。於念念中。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衆生財寳豐足。無所乏少。願一切衆生成就無盡大功德藏。願一切衆生具足一切安隱快樂。願一切衆生增長菩薩摩訶薩業。願一切衆生成滿無量第一勝法。願一切衆生得不退轉一切智乘。願一切衆生普見十方一切諸佛。願一切衆生永離世間諸惑塵垢。願一切衆生皆得清淨平等之心。願一切衆生離諸難處得一切智。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用所集聚的善根,在念念之中,都是這樣來迴向給衆生。發這樣的十種願心,就是所說的①願一切衆生,都能得到財寳,十分豐足,誰也不會缺乏或短少。各位想一想,菩薩發這種願,是不是能滿願?是不容易滿願。你我他的財寳豐足嗎?不豐足。菩薩發這種願,雖然不能滿願,可是他願意發這個願。為什麼?為成就他的大菩提心的緣故。②又願一切衆生,成就無窮盡的大功德藏。③又願一切衆生,具足一切的安穩和快樂。④又願一切衆生,增長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種種的善業。⑤又願一切衆生,成就圓滿無量第一殊勝之法。⑥又願一切衆生,得到不退轉一切智慧之乘,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⑦又願一切衆生,普徧見到十方諸佛,聆聽佛法,供養於佛。⑧又願一切衆生,永遠離開世間的一切迷惑和塵垢。⑨又願一切衆生,皆得到清淨本源,平等之心。⑩又願一切衆生,離開八難之處。八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長壽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這八處之衆生,不見佛,不聞法,不覩僧。但願他們都得一切種種的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發歡喜心。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這樣迴向的時候,發生歡喜心。為使令一切衆生歡喜,而發一百一十個願心。前七十二句,令成行布,修因至果。行布就是按次第來修行,也就是一步一步修到佛位。先從十信開始修行,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而到妙覺(佛位)。後三十八句,令成圓融,因圓果滿。圓融就是菩薩在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就是在初信地位發菩提心,即到妙覺地位。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因地的時候,已將十信等五十一個地位,修成圓滿,所以到果位時,一證便成佛。因此,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此二無礙,為迴向意。
為令一切衆生得利益安樂故。為令一切衆生得平等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能捨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一切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歡喜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永離貧窮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一切財寳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無數財寳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普施。無量施。一切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盡未來劫無斷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利益和安樂的緣故,所以菩薩才行布施,把所得到功德迴向給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平等心,沒有分別心的緣故,所以菩薩才行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能捨心的緣故,也就是能布施的心,所以菩薩才行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一切捨心,一切都能布施,沒有捨不得的心。因為這緣故,菩薩行布施,絕對沒有吝惜的思想。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歡喜布施心的緣故,所以才行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永離貧窮布施心的緣故,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一切財寳布施心的緣故,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無數財寳布施心的緣故,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普徧施、無量施、一切施心的緣故,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盡未來劫無間斷施心的緣故,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住一切悉捨無悔無惱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悉捨一切資生之物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隨順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攝取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廣大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捨無量莊嚴具供養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無著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平等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如金剛極大力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如日光明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住攝如來智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一切悉捨的境界,沒有後悔的布施心,沒有煩惱的布施心。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一切悉捨的境界,將所有資生之物,皆來布施。用生活必需品,施與一切衆生,例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等。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隨順衆生施心。凡是有所求索,都能布施,沒有厭倦的時候。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攝取施心,也就是使令所有一切衆生都具有布施心。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廣大施心,也就是廣大心來布施,不分種族、國籍,一視同仁。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捨無量莊嚴之具,供養一切諸佛,布施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無著施心。在布施的時候,令心常存「三輪體空」的思想。也沒有一個能捨,也沒有一個所捨,中間也沒有一個能受者和所受施物。這才是無執著的布施心。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平等施心。可是衆生的心是很難平等,而是有厚有薄,有是有非,有好有壞,不能一律平等。菩薩為令衆生有平等布施之心,乃不選擇富貴貧賤而行布施。凡是有人來乞求什麼?菩薩就布施什麼,不存親疏的觀念。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金剛極大力施心。菩薩的施心,如同金剛一般的堅固,光明無比,力量又特別大。菩薩有這種大力的布施心,乃作為示範,令衆生學習。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如同太陽光明的智慧中,來求布施法門。凡是陽光所照之處,皆能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攝受如來的智慧中,來求布施法門。凡是佛光普照之處,皆能布施。
因為這樣種種的緣敵,所以菩薩才行布施,令衆生得到安樂。菩薩積集種種善根,來為衆生迴向,這是為令所有衆生,得到大利益。這就是菩薩的慈悲心腸。
為令一切衆生善根眷屬具足故。為令一切衆生善根智慧常現在前故。為令一切衆生得不可壞淨心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最勝清淨善根故。為令一切衆生於煩惱睡眠中得覺悟故。為令一切衆生滅除一切諸疑惑故。為令一切衆生得平等智慧淨功德故。為令一切衆生功德圓滿無能壞者故。為令一切衆生具足清淨不動三昧故。為令一切衆生住不可壞一切智智故。
為令一切衆生,善根眷屬具足的緣故,家庭和順而快樂,沒有爭爭吵吵的事件發生。
為令一切衆生,善根智慧常現前的緣故。有了智慧,才能學習佛法;否則,無有成就。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不可壞清淨心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最殊勝最清淨的善根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在煩惱睡眠中,得到覺悟的緣故。愚癡的人,常生煩惱。為什麼?因為被無明所惑。如得到清淨的智慧,覺悟無明是煩惱的導源,而設法消滅無明,便無煩惱。
為令一切衆生,滅除一切懷疑和迷惑的緣故。即是得到眞正的信心,眞正的覺悟,恢復本來面目。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平等的智慧,清淨的功德的緣故。換言之,智慧和功德都要清淨,都要平等,才算完人,合乎標準。
為令一切衆生,所有的功德皆圓滿,沒有能破壞者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具足清淨不動定的緣故。清淨定由坐禪中獲得,無論見到什麼境界也不動心。所謂「泰山崩前而不驚,美女當前而不動。」到這種程度,便能轉境,不為境所轉。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不可壞一切智慧中之智慧的緣故,所以菩薩修迴向的法門。
為令一切衆生成滿菩薩無量清淨神通行故。為令一切衆生修集無著善根故。為令一切衆生念去來今一切諸佛心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出生清淨勝善根故。為令一切衆生滅除一切魔所作業障道法故。為令一切衆生具足無礙清淨平等功德法故。為令一切衆生以廣大心常念諸佛。無懈廢故。為令一切衆生常近諸佛勤供養故。為令一切衆生廣開一切諸善根門。普能圓滿白淨法故。為令一切衆生無量心廣大心最勝心悉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圓滿菩薩無量清淨神通行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修行集聚無所著住無量善根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念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心清淨的緣故。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36:36

续-《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為令一切衆生,出身一切最清淨最殊勝這種善根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滅除一切魔所作的業力,能障礙道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具足圓滿無礙清淨平等功德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廣大的菩薩心,常常憶念諸佛,沒有懈廢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常常親近十方諸佛,勤加供養十方諸佛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廣開一切善根之門,普徧能圓滿清淨無染汚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有無量心、廣大心、殊勝心,都得到清淨的緣故。
菩薩所修種種善根,都是為著衆生。我們衆生的一擧一動,一言一行,沒有為著菩薩著想過。沒有想菩薩對我們這樣好,我們應該怎樣發菩提心?沒有一個人能這樣想過。好像父母對子女,盡心竭力來養育,令他們長大成人。可是多數子女沒有對父母盡孝心,連百分之一那樣誠心也沒有,甚至認為父母對自己是應該這樣的盡義務,而自己對父母則不應該有什麼表現。衆生就是這樣子,不管菩薩發什麼願,與我沒有關係。衆生所以為衆生,關鍵就在這個地方。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清淨等施心故。為令一切衆生奉持諸佛尸波羅蜜等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得大堪忍波羅蜜故。為令一切衆生住精進波羅蜜常無懈故。為令一切衆生住無量定能起種種神通智故。為令一切衆生得知一切法無體性般若波羅蜜故。為令一切衆生圓滿無邊淨法界故。為令一切衆生成滿一切神通清淨善根故。為令一切衆生住平等行積集善法悉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善入一切諸佛境界悉周徧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清淨等施心的緣敵。一切布施都得清淨,便到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奉持諸佛清淨戒的緣故。一切戒律都得清淨,便到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大堪忍的緣故。一切忍辱都能圓滿,便到彼岸。堪忍什麼?就是他人對我不好,甚至虐待我,也要忍可於心。
菩薩對待我們衆生如同子女一樣的慈愛,而我們若無其事。認為菩薩這樣做是應該的,而我們對菩薩則不必有所表示,不必有所報答,這是衆生的思想。菩薩願意衆生得到堪忍波羅蜜。可是衆生不聽這個,你教我忍,我偏不忍。衆生就這樣古怪,你看多麼厲害!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精進波羅蜜,不懈怠,不放逸。如果晝夜六時常精進,便到彼岸。
菩薩悲心切切,苦口婆心的規勸,令衆生改過向善。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雖然發這種大願,可是我們不理不睬,我行我素,辜負菩薩一片至誠之心。好像我們現在雖然在聽大方廣佛華嚴經,可是不經過大腦,當作耳邊風。我們就是懶惰不精進,始終不聽菩薩的忠告,這多麼可憐!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無量禪定中,能生種種神通變化,有種種智慧現前。求智慧有兩種法門。一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二為參禪打坐基本智慧現前,也就是智慧解脫,而到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得知一切法,沒有自己的本性,常自寂滅相。得到般若智慧,不是世智辯聽的智慧,才能照了諸法實法,到達般若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能圓滿無量無邊法界,都得到清淨的緣故。我們在法界之中,猶如一粒微塵那樣渺小。不但人像微塵,就是世界也是這樣。法界有成住壞空四相。成的時候,是一點一點的成就。住的時候,人類一天比一天進化,一天比一天文明。可是要知道,進化和文明達到極點,世界就要毀壞。為什麼?那時的人,不需要飛機,人人有神通,可以在虛空中飛行,而無障礙。在人的身上所有毛孔,都會講話,又會聽各種聲音,不需要電話。二人無論相離多遠,彼此能互相談話,如同在面前。到了這種程度時,世界(地球)自然會沒有了,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宇宙的秘密被揭開,無法生存,所以會毁滅。
淺言之,我們人類彼此之間,互相有貪瞋癡的三毒,因為有了三毒,所以製造戾氣,充滿虛空。虛空被染汚而不清潔,人類吸之,便慢性中毒,自然而然使人類絕種。這等於地球毁滅一樣。
因為有貪瞋癡的關係,人與人互相鬥爭,家與家互相鬥爭,國與國互相戰爭,地球與星球互相戰爭。搞得宇宙烏煙瘴氣,同歸於盡,等於三大災降臨一樣的危險。
再擧一例,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成為電鈕戰爭。彼此的殺人武器,同時出發。例如原子彈、核子彈、死光等,這些厲害的武器,可以把地毁滅。這時,地球變成火焰,將一切有情和無情的衆生,統統燒光。尤其是「死光」這種武器,十分厲害,殺人不見血,被其光所輻射,死了也不知道為何而亡。
因為這種關係,所以法界不清淨。幸虧有菩薩發願,令法界不會毀壞,而且又圓滿又清淨,把一切戾氣化為吉祥。
又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圓滿一切的神通。怎能有神通?首先要勤修戒定慧,修到圓滿的時候,就息滅了貪瞋癡。這時候,便具足六神通的境界。當知神通是由清淨善根所成就的。
為令一切衆生,住在平等的行為,修行種種善根,積集圓滿,迴向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善能入到十方諸佛的境界之中,悉皆周徧。入一佛境界,即入一切佛境界。所謂「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就是華嚴經的圓融無礙之境界。
為令一切衆生身口意業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善業果報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了達諸法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了達實義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修諸勝行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成就一切菩薩大願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證得一切功德智慧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成就一切同體善根。廻向出生一切智乘,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嚴淨一切諸佛國土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見一切佛而無所著。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身口意三業都得到清淨的緣故。身業清淨,沒有殺盜淫。口業清淨,沒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業清淨,沒有貪瞋癡。總之,三業淸淨,就是十善;三業汚濁,就是十惡。
為令一切衆生,善業清淨,果報圓滿。也就是不起惑、不造業、不受報,沒有因果報應 。學佛法要相信因果,不可錯因果,更不可撥無因果。
為令一切衆生,明瞭通達一切諸法實相的義理,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各位注意!學習佛法,目的為求智慧。要一天比一天聰明,不可一天比一天糊塗。有的人,越學越貢高,越修越我慢。對於同參道友表示不可一世,誰也不如我高明。這種思想要不得,如有這種想法,趕緊改過來,否則,墮地犾定有你一份。
甚至有的人,聽師父講經,越聽越煩。天天這樣的囉嗦,講來講去講不出所以然來,越聽越不耐煩。若是不來聽經,又不好意思,故勉強來聽經。可是身在佛堂,心在市場,妄想紛飛,收不住心,所謂「心猿意馬」。天天聽「為令一切衆生」,越聽越沒有意思。布施!布施!總是不離這幾句話。如果有這種思想的人,應該迴光返照,反看自己的善根是否具足。佛法是百萬劫難遭難遇,我現在很幸運遇到佛法,為什麼不實實在在去學習,競打些沒有意思的妄想?
有人說:「華嚴經的經文,重複來重複去,實在無意思。」這是你的德行不夠,善根不深的緣故,才有這種思想。若是業障清淨,時時聽法,如飲甘露。總而言之,聽經睡覺的人,自己要迴光返照,審察為什麼?必有原因。
菩薩的行為和思想,與我們凡夫不同。凡夫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可是菩薩只知利益衆生,不知利益自己。凡夫認為菩薩很笨,是天字第一號大傻瓜。有人說:「人不自私,天誅地滅。」這才是沒有慈悲心的表現。眞正學佛法的人,能為法忘軀,有無畏施的精神。
為令一切衆生,瞭解通達一切眞實的義理,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修行一切殊勝的行為,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我們的行為,有時合理,就是清淨。有時不合理,就是不清淨。清淨屬於白淨法,不清淨屬於染汚法。菩薩的行為,清淨無染。為什麼?因為菩薩所修的是清淨行。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菩薩所發的大願,就是利益衆生,令離苦海。好像四宏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略釋之,衆生雖然無邊,可是菩薩發願要度,度不完也要度。煩惱是無窮無盡,人人都有煩惱。有多少呢?有八萬四千之多,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可是菩薩願意斷盡了它。佛法之門,有無量那樣多,菩薩誓願都要學習。佛的果位是無上的,菩薩誓願成就佛位。
菩薩的大願,普徧清淨。
為令一切衆生,證得一切功德,一切智慧,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一切同體善根,也就是同體大悲,視人如己,彼此沒有分別。將此功德,迴向實際,迴向菩提,迴向衆生。生出一切智慧之乘,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莊嚴清淨一切諸佛國土,普徧得到圓滿的程度。
為令一切衆生,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不著住於佛,普徧得到圓滿的境界。
為令一切衆生具諸相好。功德莊嚴。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得六十種音聲。發言誠諦。皆可信受。百千種法而以莊嚴。如來無礙功德妙音。悉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十力莊嚴無礙平等心故。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佛無盡法明。一切辯才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得無上無畏人中之雄。師子吼故。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智。轉不退轉無盡法輪故。為令一切衆生了一切法。開示演說。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以時修習清淨善法。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導師無上法寳。等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於一莊嚴。無量莊嚴。大莊嚴。諸佛莊嚴。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等入三世所有境界。悉周徧故。
為令一切衆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用無量功德來莊嚴,普徧得到圓滿。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如來六十種音聲。說出的話,十分誠諦,眞實不虛,令人相信,令人接受。用百千種妙法來莊嚴一切妙音,以及如來沒有障礙之功德妙音,都得到圓滿。
何為六十種音聲?就是流澤聲、柔軟聲、悅意聲、可樂聲、清淨聲、離垢聲、明亮聲、甘美聲、樂聞聲、無劣聲、圓具聲、調順聲、無澁聲、無惡聲、善柔聲、悅耳聲、適身聲、心生勇銳聲、心喜聲、悅樂聲、無熱惱聲、如教令聲、善了知聲、分明聲、善愛聲、令生歡喜聲、使他如教令聲、令他善了知聲、如理聲、利益聲、離重復過失聲、如師子音聲、如龍音聲、如雲雷吼聲、如龍王聲、如緊那羅妙歌聲、如迦陵頻伽聲、如梵王聲、如共命鳥聲、如帝釋美妙聲、如振鼓聲、不高聲、不下聲、隨入一切音聲、無缺減聲、無破壞聲、無染汚聲、無希取聲、具足聲、莊嚴聲、顯示聲、圓滿一切音聲、諸根適悅聲、無譏毀聲、無輕轉聲、無搖動聲、隨入一切衆會聲、諸相具足聲、令衆生心意惟喜聲、說衆生心行聲、入衆生心喜聲、隨衆生信解聲。
在世界上的一切法,都是對待法。出世法是絕對的,世間法是相對的。相對者:善與惡對,是與非對,陰與陽對,明與暗對,晝與夜對。總之一切與一切,都是相對。所謂「無善不顯惡,無逆不顯孝,無陰不顯陽,無是不顯非。」世間法都是相對法。修出世法的人,要超出相對法。所以六祖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個時候,才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這是超出對待法。在無善無惡的時候,便是絕對法。我們都在相對法中轉。前一念生善念,後一念生惡念;前一念生是念,後一念生非念;前一念生陽念,後一念生陰念;前一念生正念,後一念生邪念。就在對待法中循環無端,未能超出這個數之外。
可是善到極點便生惡念,惡到極點便生善念。是到極點又該非,非到極點又該是。陽到極點又該陰,陰到極點又該陽。明極生暗,暗極生明。都是在相待法中變化,萬事萬物都在演說妙法。不過,我們被無明所遮蓋著,認識不清楚這種境界。始終在這裏邊浮沈著,漂流著,不能停止。若想停止這種對待業果報應,那就要修不思善、不思惡的行門。
在佛法中有不可思議的境界出現。若是離開對待法,沒有法子可以明白它是怎囘事?最近住在洛杉磯,有位胡果相太太,她的丈夫是醫生。她生一種奇怪的病症,在皮內肉外長些疙瘩,徧滿全身。早晨起牀時,必須活動一番,然後才能起牀。她的丈夫也醫治不好,在無可奈何之情況下,她便到台灣求醫。經名醫診斷,乃屬於奇異雜症,使用針炙治療,也得一段時期,否則難得痊瘉。最低限度需要一年,才能恢復健康。
她在台灣接受針炙治療,已有三個多月,但不見效果,於是又回到美國。可是行動不方便,擬坐輪椅代步。這時候,有位友人介紹,皈依三寳,奇跡立刻出現。她來到三藩市金山寺參加禪七,在禪堂打坐時,感覺有百千萬燈光射照身上,有一股熱力從頭透到足,十分舒服。從禪堂到廚房時,這種熱力就沒有了。回到禪堂時,又有了熱力,很多次都是這種境界。結果她的病不藥而瘉,眞是不可思議,妙不可言。因此,人不可用凡夫的思想來研究佛法的眞實義。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佛的十力,來莊嚴清淨,圓滿無礙這種大慈悲大喜捨平等心的緣故,所以菩薩要修菩薩道。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諸佛無盡法之光明藏,一切辯才無礙,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無上的果位,一切無所畏,在人中是大英雄,登師子寳座,作大師子吼演說妙法,教化衆生。令其覺悟世間一切的一切,皆是苦、空、無常、無我。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一切的智慧,常轉不退轉無盡大法輪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明瞭一切佛法,開示一切佛法,演說一切佛法,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用一切時來修習清淨的善法,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導師(佛)無上法寳,又平等又清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或在一種莊嚴,或在無量種莊嚴,或在最大莊嚴,或在諸佛道場清淨莊嚴,普徧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平等入三世一切所有的境界,都周徧而圓滿。
菩薩的願心是平等,愛人如己,所修的一切善根,為一切衆生迴向,而自己不保留。這種精神,我們應該學習,向菩薩看齊。
為令一切衆生悉能往詣一切佛剎。聽受正法。無不徧故。為令一切衆生智慧利益。為世所宗。與佛等故。為令一切衆生以一切智。知一切法。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行不動業。得無礙果。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所有諸根。咸得神通。能知一切衆生根故。為令一切衆生得無差別平等智慧。於一相法。普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與理無違。一切善根悉具足故。為令一切衆生於一切菩薩自在神通。悉明達故。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佛無盡功德。若福若智。悉平等故。為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解一切法。平等一相。無遺缺故。
為令一切衆生,都能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刹土去,聽受一切正法,沒有不周徧加入禮敬諸佛法會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有智慧能利益衆生,為世間衆生所仰望,與佛一樣,受人的尊敬。
為令一切衆生,使用一切智慧,知道一切佛法,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修行定業,不為一切境界所搖動,得到無障礙的果位,普徧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所有的諸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神通妙用,能知一切衆生的根性的緣故。知了之後,便用通常的法門來對治,所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沒有分別平等的智慧,在一相法,普徧清淨的緣故。就是在每一種相法,也都得到清淨。
為令一切衆生,對於眞理沒有違背,也就是實相理體。所有一切善根,悉皆具足圓滿和清淨。
為令一切衆生,對於一切菩薩的自在神通,統統明瞭通達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一切諸佛的無盡功德法藏。福也具足,慧也具足,悉皆平等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瞭解一切法,平等一相,沒有餘相,沒有不圓滿的地方。
為令一切衆生了達正法。為世最上福德田故。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平等清淨大悲。為諸施者大力田故。為令一切衆生堅固第一。無能沮壞故。為令一切衆生見必蒙益。無能摧伏故。為令一切衆生成滿最勝平等心故。為令一切衆生善能了達一切諸法。得大無畏故。為令一切衆生放一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故。為令一切衆生普修一切菩薩精進行無懈退故。為令一切衆生以一行願。普滿一切諸行願故。為令一切衆生以一妙音。普使聞者皆得解故。
為令一切衆生,明瞭通達正法眼藏,作為世間最上的福田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平等清淨的大悲心,為一切布施的人,作為大力福田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信心堅固第一。這種信心,不能被沮壞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無論見到什麼?必定獲得大益處。這種益處,無能摧伏的緣故。
學佛法,聽佛法,還要行持佛法。如果只是學和聽,不去躬行實踐,等於說食和數寳一樣,無有是處。所謂「終日數他寳,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其過亦如是。」在佛法中,最注重躬行實踐。例如學布施的法門,就要布施。學持戒的法門就要持戒。學忍辱的法門
,就要忍辱。學精進的法門,就應該勤精進。學禪定的法門,就該修禪定。學般若的法門,就應該有智慧。這一切的一切,要躬行實踐,不是學而不行。行還要眞行,不可有絲毫的馬虎,這樣的用功,才能得到受用。
我常對你們說:「一切是考驗,看爾怎樣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練。」學佛法就是要去實行,不是單單說的。所謂「說的有一丈,不如行一尺。」各位!留意這一點為要為切!要有信解行證的功夫!還要有慈悲喜捨的精神,才算是眞正學佛法的人。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圓滿最殊勝平等布施心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善能明瞭通達一切諸法的義理,得到大無畏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放出一種大光明,能普照十方世界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修一切菩薩精進行,沒有懈退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一種行願圓滿,一切行願皆圓滿。因為這種關係,所以菩薩修集種種善根,皆廻向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以一種妙音,普徧使令聞到妙音的衆生,皆得到瞭解一切諸法眞實義。
為令一切衆生悉能具足一切菩薩清淨心故。為令一切衆生普得值遇諸善知識。咸承事故。為令一切衆生修菩薩行。調伏衆生。不休息故。為令一切衆生以妙辯才。具一切音。隨機廣演無斷盡故。為令一切衆生能以一心。知一切心。以一切善根。等廻向故。為令一切衆生常樂積集一切善根。安立衆生於淨智故。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智福德智慧清淨身故。為令一切衆生善知一切衆生善根。觀察廻向。普成就故。
為令一切衆生,悉能具足圓滿一切菩薩的清淨心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徧能遇所喜願的善知識,完全承事而供養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修行菩薩所修的行門,調伏一切衆生,永不休息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微妙的辨才,具足一切的音聲,隨順衆生的機宜,所謂「觀機逗教,因人說法。」廣泛演說無盡的義理。義理猶如大海的波浪,沒有斷盡的時候。
一音具足一切音,一法具足一切法,一義具足一切義!這是華嚴大法圓融無礙的境界。
為令一切衆生,能以一個衆生心,能知一切衆生心。用所集聚的種種善根,平等為衆生迴向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常常歡喜集聚一切善根,安立衆生,在清淨智慧之中。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一切智慧,一切福德,得到智慧清淨身。
為令一切衆生,善於知道一切衆生的善根,觀察為衆生迴向,普徧得到成就圓滿。
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智。成等正覺普圓滿故。為令一切衆生得具足神通智。於一處出興。一切諸處皆出興故。為令一切衆生得普莊嚴智。嚴淨一衆會。一切衆會皆嚴淨故。為令一切衆生於一佛國土普見一切佛國土故。為令一切衆生以一切莊嚴具。不可說莊嚴具。無量莊嚴具。無盡莊嚴具。莊嚴一切諸佛國土。普周徧故。為令一切衆生於一切法。悉能決了甚深義故。為令一切衆生得諸如來最上第一自在神通故。為令一切衆生得非一非異一切功德自在神通故。為令一切衆生具足一切平等善根。普為諸佛灌其頂故。為令一切衆生悉得成滿清淨智身。於諸有中最尊勝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一切智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普徧圓滿而成佛。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具足神通的智慧。在一處出興於世,一切世界同時出興於世。這種神通是任運自在,不可思議。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普徧莊嚴的智慧。莊嚴清淨一個大衆法會,一切大衆法會,皆能清淨莊嚴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生在一位佛的國土,就能普徧見到一切諸佛的國土。能親近一位佛,等於親近一切諸佛。供養一位佛,也就是供養一切諸佛。為什麼?因為諸佛共同一法身。
為令一切衆生,用一切莊嚴之具,用不可說莊嚴之具,用無量無盡莊嚴之具,來莊嚴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國土,令其周徧而無遺漏。
為令一切衆生,對於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門,悉能決定明瞭法的甚深義理。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一切諸佛最上第一自在神通妙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到非一非異一切的功德,而有自在神通妙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具足一切平等善根,普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來灌頂,授記將來在何世界成佛?佛號是什麼?壽命有多少劫。
為令一切衆生,悉得成就圓滿清淨的智慧身,在三界二十五有中,最尊貴最殊勝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悲愍利益安樂一切衆生。咸令清淨。遠離慳嫉。受勝妙樂。具大威德。生大信解。永離瞋恚及諸翳濁。其心清淨。質直柔軟。無有諂曲迷惑愚癡。行出離行。堅固不壞。平等之心。永無退轉。白淨法力。具足成就。無惱無失。善巧廻向。常修正行。調伏衆生。滅除一切諸不善業。修行苦行一切善根。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修菩薩道的大菩薩,像前邊所說悲愍一切衆生,願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利益一切衆生,安樂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都得到清淨,遠離慳貪妒嫉的思想,將來定能受到殊勝微妙的快樂。具足大威德力,生出大信解心,永遠離開一切的瞋恚和一切的翳濁。其心清淨而無妄想,又很質直、很柔軟:沒有剛強的心,沒有諂媚的心,沒有彎曲的心,沒有迷惑的心,沒有愚癡的心。智慧光明,常常現前。修行出離三界的行門,堅固如金剛,不會被破壞。平等之心,永遠不會退轉。修行白淨法的力量,具足成就
,圓融無礙。沒有煩惱,沒有損失,用善巧方便法門來為衆生迴向。為令一切衆生,常修正行的法門,也就是正法。菩薩用善巧方便法門,來調伏一切剛強的衆生,滅除衆生一切不善業,令善業增長。修行一切苦行,才能得一切善根。
善業就是十善,身口意三業清淨,就具足十善,身口意三業染汚,就具足十惡。一般所說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癡,反過來就是十惡。這是佛法的基本。在家的居士,要修「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出家的法師,要修「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又勸衆生。令其修集。普為含識。具受衆苦。以大智眼觀諸善根。知其悉以智慧為性。方便廻向一切衆生。為令一切衆生悉得安住一切清淨功德處故。為令一切衆生悉能攝受一切善根。知諸功德性及義故。為令一切衆生普淨一切諸善根故。為令一切衆生於福田境界中。種諸善法。心無悔故。為令一切衆生普能攝受一切衆生。一一皆令趣一切智故。為令一切衆生普攝一切所有善根。一一皆與平等廻向而相應故。
菩薩又勸告一切衆生,令衆生修集正法。普徧為一切蠢動含識的衆生,代替他們具受一切苦惱。用大智慧之眼,觀察衆生的善根,知道一切衆生以本有般若智慧為性,而用善巧方便法門來為衆生迴向。
為令一切衆生,悉得安全住在一切清淨功德之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能積集、攝受、愛惜一切善根,知道一切功德性和一切義理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徧清淨所有種種善根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在於福田,種植一切善法,就是布施一切內財和外財,心無後悔之時。我們為什麼沒有福報?就因為在往昔沒有種福田的緣故。如果曾種下善根,今生就有福報。
為令一切衆生,普能攝受一切衆生,每個衆生,都能得到一切智慧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徧攝受一切所有的善根。每一個善根,都用平等心迴向給衆生。不分彼此,一律平等,互能相應,就是感應道交的力量。
又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衆生究竟安隱。願一切衆生究竟清淨。願一切衆生究竟安樂。願一切衆生究竟解脫。願一切衆生究竟平等。願一切衆生究竟了達。願一切衆生究竟安住諸白淨法。願一切衆生得無礙眼。願一切衆生善調其心。願一切衆生具足十力,調伏衆生。
菩薩又以所修種種善根,如是為衆生迴向,而發十個大願,願一切衆生都能得到大利益。所說的①願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安隱。②願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清淨。③願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安樂。④願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解脫。⑤願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平等。⑥願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了達。也就是了達境界,人能轉境界,境界不能轉人。所謂「性定魔伏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⑦願一切衆生,得到究竟安住在白淨法,也就是清淨法。⑧願一切衆生,得到無障礙的智慧眼,能明白眞理。⑨願一切衆生,善能調伏其心而無煩惱。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會生煩惱。為什麼?因為沒有調伏其心的緣故。若能把心調伏,一切煩惱都沒有了。修行最要緊的地方,就是調伏其心。打禪七或打佛七,就是調心調身,令心沒有貪瞋癡,令身沒有殺盜淫。這是最好修行的方法。⑩願一切衆生,具足佛的十力,調伏九法界的衆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不著業不著報。不著身。不著物。不著剎。不著方。不著衆生。不著無衆生。不著一切法。不著無一切法。
諸位佛的弟子!修菩薩道的大菩薩,如是迴向的時候,不著住善業或惡業,不著住善報或惡報。終而言之,一切不著住。為什麼?菩薩看業性及報性皆空,所以不著住。也不著身,也不著物。所謂「內不著於身心,外不著於事物。」也不著於刹,也不著於方。換言之,不著住十方刹土,不著住一切的方。也不著住一切衆生。也不著住沒有衆生。也不著住有一切法,也不著住沒有一切法。這就是菩薩無著的境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以此善根。普施世間。願一切衆生成滿佛智。得清淨心。智慧明了。內心寂靜。外緣不動。增長成就三世佛種。
諸位佛的弟子!修菩薩道的大菩薩,如是迴向的時候,用這種修行所積集的善根,普徧布施給世間所有的衆生。願一切衆生,成就圓滿一切諸佛的智慧,得到清淨無垢的心。有了智慧,才能明瞭諸法實相的眞諦。內心清淨而寂靜,遇到外境而不動心,處之泰然。增長成就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種性。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廻向之時。超出一切。無能過者。一切世間所有言辭。悉共稱讚。亦不可盡。普修一切菩薩諸行。悉能往詣一切佛土。普見諸佛。無所障礙。又能普見一切世界菩薩所行。以善方便。為諸衆生。分別諸法甚深句義。得陀羅尼。演說妙法。盡未來劫。無有斷絕。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38:08

续-《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修行如是迴向法門的時候,超過出世間一切的功德,再沒有比它再大的。一切世間所有的言辭,統統共同來稱揚讚歎菩薩所修迴向的功德,不但用一種言辭和文字來稱讚而不能窮盡,就是所有種種的言辭和種種的文字來稱讚,也是不能窮盡。普徧修行菩薩所修六度萬行的行門。又能往十方一切諸佛國土去,普徧見到無量諸佛,而無一切障礙。又能普徧見到一切世界諸大菩薩所修行的行門。以善巧方便為一切衆生,分別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法、無為法這五種法的義理。每一句的義理是什麼?每一字的義理是什麼?詳詳細細的解釋。得到陀羅尼的義理,為一切衆生演說妙法,窮盡未來諸劫,常常演說而不斷絕。為衆生轉大法輪,不怕困苦艱難,終不休息。
為衆生故。念念於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猶如影像。普現其身。供養諸佛。念念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悉令周徧。修行嚴淨佛剎智慧。而無厭足。念念令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衆生。清淨成就。平等滿足。
菩薩為一切衆生的緣故,在每一念之中,於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猶如影像一樣,普徧示現其身,供養一切諸佛。在念念之中,莊嚴清淨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諸佛國土,完全令其周徧。修行莊嚴清淨諸佛刹土,增加一切智慧,沒有厭足的時候。在念念之中,令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衆生,都能得到清淨、成就、平等、滿足,統統圓滿。
於彼一切諸國土中。勤修一切諸波羅蜜。攝取衆生,成就淨業。得無礙耳。於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世界。一一如來所轉法輪。聽聞受持。精勤修習。不生一念捨離之心。住無所得。無依止。無作無著菩薩神通。於一剎那一彈指頃。分身普詣不可說諸佛世界。與諸菩薩等同一見。
在所有一切諸佛國土中,勤修一切到彼岸的法門。攝取一切衆生,都能成就清淨的道業。得到無所障礙的耳根,在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諸佛世界中,於諸佛所轉的妙法輪,聽聞這種法,能受持這種法,精勤修習這種法。什麼法?就是六度萬行。就在一念之中,也不捨離一切妙法之心。菩薩雖然修行,可是沒有一切執著,沒有所依靠,也沒有一個所作者,也沒有一個所著住。菩薩的神通,在一刹那之間,或一彈指的時間,能分身到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諸佛世界去教化衆生,能和十方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大菩薩,都有同一樣的見解。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習菩薩行時。尚能成滿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清淨功德。憶念稱讚所不能盡。況復得成無上菩提。一切佛剎平等清淨。一切衆生平等清淨。一切身平等清淨。一切根平等清淨。一切業果平等清淨。一切衆會道場平等清淨。一切圓滿行平等清淨。一切法方便智平等清淨。一切如來諸願廻向平等清淨。一切諸佛神通境界平等清淨。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如是修習菩薩行的時候,尚且還能成就圓滿無量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清淨功德,憶念稱讚諸佛的功德,就是窮盡未來劫,也稱讚不盡。何況菩薩又得到成就無上覺道,成就佛的果位呢!
菩薩令十方一切佛刹,統統平等的清淨,平等的莊嚴。一切衆生,也得到平等清淨。一切身也得到平等清淨。一切根也得到平等清淨。一切業果也得到平等清淨。一切佛的道場及一切衆會,也得到平等清淨。一切圓滿行門,也是平等清淨。一切法的方便智,也是平等清淨。一切諸佛所發的一切大願,迴向衆生的法門,也是平等清淨。一切諸佛所有的神通境界,也是平等清淨。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得一切功德清淨歡喜法門。無量功德。圓滿莊嚴。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如是迴向的時候,得到一切功德清淨歡喜的法門。所得無量的功德,又圓滿又莊嚴。
如是廻向時。衆生不違一切剎。剎不違一切衆生。剎衆生不違業。業不違剎衆生。思不違心。心不違思。思心不違境界。境界不違思心。業不違報。報不違業。業不違業道。業道不違業。法性不違相。法相不違性。法生不違性。法性不違生。剎平等不違衆生平等。衆生平等不違剎平等。一切衆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衆生平等。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衆生安住平等。一切衆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
菩薩修這迴向的時候,刹土也是空,衆生也是空。沒有執著,所以沒有相違背。衆生不違背一切刹,刹也不違背一切衆生。一切諸佛的刹土,一切衆生的業果,互相不違背業,業也不違背佛刹和衆生。衆生的思想不違背心,心也不違背思想。思心不違背境界,境界不違背思心。一切遂心所欲,互相不違背,各不障礙。這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
衆生因為迷惑,便造種種的業。有了種種的業,便受種種的果報。所造什麼業,便受什麼報,不會相違背。所造的業,不會違背所受的報;所受的報,不會違背所造的業。這都有連帶的關係。業不會違背業道,業道不會違背業。所謂「如是因,如是果。」也就是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的道理,一切不相違背。
法的性不違背法的相,法的相不違背法的性,互相隨順,互相幫助。法的生起不違背法的性,法的性不違背法的生起。佛刹平等不違背衆生平等,衆生平等不違背佛刹平等,互相不違背。一切衆生的平等,不違背一切法的平等;一切法的平等,不違背一切衆生的平等。
離欲際(超出三界)平等,不違背一切衆生安住平等;一切衆生安住平等,不違背離欲際平等。
過去不違未來。未來不違過去。過去未來不違現在。現在不違過去未來。世平等不違佛平等。佛平等不違世平等。菩薩行不違一切智。一切智不違菩薩行。
過去不違背未來,未來不違背過去。過去未來不違背現在,現在不違背過去未來,互相不違背。世間平等不違背佛平等,佛平等不違背世間平等。菩薩所修的法門,不違背一切智慧,一切智慧,不違背菩薩所修的行門。互相幫助,互不違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業平等。得報平等。得身平等。得方便平等。得願平等。得一切衆生平等。得一切剎平等。得一切行平等。得一切智平等。得三世諸佛平等。得承事一切諸佛。得供養一切菩薩。得種一切善根。得滿一切大願。得教化一切衆生。得了知一切業。得承事供養一切善知識。得入一切清淨衆會道場。得通達一切正教。得成滿一切白法。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如是迴向的時候,得到所造的業,也是平等。得到所受的果報,也是平等。得到衆生的身,也是平等。得到善巧方便的平等。得到所發願的平等。得到一切衆生的平等。得到一切刹土的平等。得到一切行門的平等。得到一切智慧的平等。得到三世諸佛平等。
得到承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得到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菩薩。得到種植一切善根。得到圓滿一切大願。得到教化一切衆生。得到了知一切所造的業。得到承事供養一切善知識。得到入於一切清淨衆會道場。得到通達一切正教(正法眼藏)。得到成滿一切白法(清淨無染)
。總之,一切的一切,都得到平等。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在前邊所說的道理,就是修菩薩道的大菩薩所修的第七種迴向。名叫平等隨順一切衆生迴向的法門。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廻向。則能摧滅一切魔怨。拔諸欲刺。得出離樂。住無二性。具大威德。救護衆生。為功德王。神足無礙。往一切剎。入寂滅處。具一切身。成菩薩行。於諸行願。心得自在。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悉能徧生一切佛剎。得無礙耳。聞一切剎所有音聲。得淨慧眼。見一切佛。未嘗暫捨。於一切境界。成就善根。心無高下。於一切法。得無所得。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等隨順一切衆生如是廻向。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成就這種迴向,則能摧滅所有天魔外道的怨恨,拔出一切欲念的毒刺。得到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快樂,住在唯一實性,沒有二性。具足大威德,救護一切衆生。為功德中之王,有神足通,圓滿無障礙。能往一切諸佛刹土去,入到寂滅之處,也就是寂滅快樂之境界。具足一切的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化身,成就菩薩所修的行門。對於一切行願,心得到自在。分別明瞭一切諸法實相的道理,完全能普徧生在一切佛刹。得到無所障礙的耳根,能聽到一切佛刹所有的音聲。得到清淨智慧之眼根,能見到十方一切諸佛,一時一刻也捨不得離開佛。對於一切的境界,成就一切的善根,心是平等,沒有高下的分別。對於一切法,都是得無所得。所謂「無智亦無得」的境界。菩薩中的大菩薩,用所修集的一切善根,平等隨順一切衆生的根性,這樣迴向給衆生。所以修持一切布施的法門。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金剛幢菩薩,仰承著釋迦牟尼佛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一切衆生的機緣,而說出下邊二十一首偈頌,把前邊經文的義理再說一遍,令在華嚴法會中的大衆,能更進一步的瞭解。也是為著未來的你我他著想,希望都能明白這種甚深微妙法。
菩薩所作諸功德 微妙廣大甚深遠
乃至一念而修行 悉能廻向無邊際
佛是怎樣成佛的?是不是本來就是佛?不是的。佛當初和我們一樣是凡夫,不但和所有人一樣,而且也和所有一切衆生一樣。佛做過種種的衆生,做過餓鬼,做過畜生,也在地獄中受過苦,做過善良的修羅,做過仁慈的善人,也在諸天中受過樂。然而他能一心修行,發菩提心,求無上果位,然後成佛。
我們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成佛?就因為不願意把「無明」打破,不願意把「煩惱」斷絕。雖然在往昔的時候,曾經和佛作為朋友,曾經和佛作為同類的衆生。可是佛努力破「無明」,故現出本有的智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菩薩和我們更是一樣,菩薩做人的時候,專行菩薩道。就是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他雖然是上求佛道,但是他也下化衆生。因之,才發大菩提心,修一切智慧,破一切無明。希望現出大光明藏,成就無上佛果。所以行人所不能行的,做人所不能做的,忍人所不能忍的,受人所不能受的,讓人所不能讓的,捨人所不能捨的。總之,人不能放下的他能放下,人不能看破的他能看破。因為這個緣故,菩薩上求佛道,念念發菩提心;下化衆生,處處利益衆生。所修種種的善根,所集種種功德,自己不留著,完全迴向給法界衆生。
菩薩是衆生之中一位有大智慧者,我們捨不得的東西,他能捨得布施於人。菩薩所行所作,都是功德。他不捨少善而不為,也不行少惡而造罪。菩薩所作的功德,都是很微妙,很廣大、很深遠,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瞭解。乃至於在一念之中,所修行的功德,完全迴向給無邊際的衆生。
菩薩所有資生具 種種豐盈無限億
香象寳馬以駕車 衣服珍財悉殊妙
菩薩所有一切的資生之物品,有很多的種類,皆已豐盈,沒有數量之限。他用香象或寳馬來駕車,這種名貴的寳車,可以布施。所有的衣服,所有的珍財,都是特別殊勝,莊嚴而妙好,菩薩皆能布施予衆生。
或以頭目並手足 或持身肉及骨髓
悉徧十方無量剎 普施一切令充徧
菩薩為救度衆生,如有人需要他的頭目,或者需要他的手足。他絕不吝惜的布施。或者有人需要他的身和肉,需要他的骨和髓,無論什麼人?只向他索取,他一定滿這個人的心願,不會令索求的人失望。
各位注意!我們衆生天天吃菩薩的肉,天天喝菩薩的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菩薩行菩薩道,把身體變化為山河大地,生長萬物,供養衆生,故等於間接吃菩薩的肉,喝菩薩的血。可是我們不知菩薩對我們有這樣的恩惠。
菩薩將所有的內財布施與衆生,又將所有的外財布施與衆生。在十方無量刹土,都能如是的布施。普徧布施一切,令布施法門充滿一切刹土,周徧一切法界。
無量劫中所修習 一切功德盡廻向
為欲救度諸群生 其心畢竟不退轉
菩薩在無量劫中所修習一切的功德,統統迴向實際,迴向菩提,迴向衆生。菩薩時時刻刻不忘救衆生,念茲在茲不忘度衆生,菩薩的心永遠是慈悲喜捨,絕對不向後退轉。
菩薩為度衆生故 常修最勝廻向業
普令三界得安樂 悉使當成無上果
菩薩一擧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為度化衆生的緣故。所以常常修習最殊勝迴向的德業。普徧使令三界的衆生,皆得安樂。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菩薩能令三界衆生得到清涼,將來成就無上之覺果。
菩薩普興平等願 隨其所集清淨業
悉以廻施諸群生 如是大誓終無捨
菩薩普徧同起平等的願,隨其所集聚清淨業,也就是善功德,皆迴向給一切衆生。這樣的大誓願,始終不捨棄。
菩薩將所作的功德,迴向衆生,而自己不居功。菩薩好像是水,水對於一切衆生及一切生物都有利益。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生物?就因為沒有水的緣故,所以不生長一切生物。為什麼沒有水?因為當初文明特別發達,科學發達到極點,反而發生毁滅。
菩薩發願,希望衆生沒有這種不幸的災難。但是衆生的業力太大,勝過菩薩的願力。菩薩悲心切切、苦口婆心的勸導,令衆生改惡向善,消滅貪瞋癡。衆生不聽話!要起惑,要造業,結果要受果報,菩薩也無可奈何。
菩薩願力無限礙 一切世間咸攝受
如是廻向諸群生 未曾暫起分別心
菩薩所發的願力,沒有限度,沒有障礙。菩薩所發的願力,不但能攝受一個世界的衆生,同時也能攝受一切世界的衆生。將這種功德,迴向一切衆生,未曾在一念之中,而生分別心。你是衆生,我是菩薩,我們之間,沒有什麼關係。他沒有這種思想,一視同仁,平等布施,平等迴向,不分彼此,這就是菩薩的思想境界。
普願衆生智明了 布施持戒悉清淨
精進修行不懈廢 如是大誓無休息
菩薩發願,普願一切衆生,都得到清淨的智慧。有了智慧,才能明瞭一切法門,應該怎樣修行。不但令一個衆生明瞭一切法,也令九法界中的一切衆生也明瞭一切法,更令三世的衆生也明瞭一切法。過去的衆生,已經修行了。未來的生,將來會修行。現在的衆生,正在修行。現在的衆生,包捨你我他在內。不要以為經上所說的法,為三千年前的衆生所說的,不是對我們所說的。若是這樣想,那就不對了,辜負諸佛菩薩的慈悲心,也辜負一切護法善神一片慈悲心。他們擁護經典,受持經典,此功德無可限量。
我們雖然生在佛後,可是有機會聽到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法,等於釋迦牟尼佛親口對我們說的。若有這樣的感覺,當下就會得到利益。希望大家至誠懇切來聽經,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眞實義。」
菩薩修布施的法門,非常清淨。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又有內施和外施。財施就是所有的財產都能布施,不是教人布施給我,而是我要布施給人。能布施就到彼岸。
如果受人的布施,自己不布施,人家能到波羅蜜的彼岸,而自己却到不了波羅蜜的彼岸。所以布施是向外施,不是向內施。這一點,大家要瞭解,要清楚。
法施就是講經說法,循循善誘,教導衆生,令其聞法開悟,早成佛道。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一切供養,以法供養為最殊勝,為最第一。
無畏施就是人在困難危險中,要安慰他,令他不生恐懼心。或者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去救他出危境,可是要知道拯救的方法,否則,同歸於盡,無謂犧牲,成為匹夫之勇,那是於事無益。
內施就是自己的頭目腦髓,外施就是自己的國城妻子。都可布施於所求者,絕對沒有捨不得的思想。能布施就沒有貪心,貪是萬惡之首,無論什麼罪惡?都由貪而起。
持戒的法門,修到圓滿清淨,能到波羅蜜的彼岸。我們現在修禪,坐在禪堂中,就是持戒。這是不持之持,不戒之戒。為什麼?我們每天跑香坐香,跑香是運動身體,坐香是安定心念。運動能令血氣調和,百病不生。安定能令妄想不生,智慧現前。所以修行人要調身調心,雙管齊下,才有效果。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在禪堂打禪七,就是修行第一法門,也就是用功的法門。可是沒有善根的人,在禪堂覺得受不了,甚至坐一支香,覺得周身不自在,不是腿痛,便是腰痛。要知道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萬丈高樓是從平地建築起來,萬德圓滿是從基本戒建立起來。我們打禪七,就是建築堅固的基礎。好像蓋房子,一定要把地基打好,否則,便有傾斜的危險。
參禪打坐,就是建立基礎。如何能建立堅固呢?首先要持戒,持戒要從身口意三業作起。身不犯殺盜淫,口不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不犯貪瞋癡。三業清淨,戒定慧自然圓滿,這就是持戒的要訣。
精進修行就是不懈廢。若是不精進修行,無論什麼法,也不會有所成就。精進有多種,有身精進,心精進,有晝精進,夜精進。總而言之,時時刻刻都精進,不懈怠、不荒廢。
在精進之內,包括忍辱。用功要有忍耐心,若是不能忍苦耐勞,一用功便覺不舒服,忍受不了;不能忍耐,就不能精進;不能精進,就沒有禪定的功夫;沒有禪定的功夫,就不會有智慧。這六度法有連帶的關係,布施、持戒、忍辱,這是屬於身的修行法;精進、禪定、般若,這是屬於心的修行法。六度是菩薩所修的法門。我們所學大乘法,一定要修六度法門。
像在前邊所說的大誓大願,只有精進,沒有休息。這樣才是眞正佛的弟子!眞正修行人,精進又精進,絕不懈廢。那有時間去打閑岔,障礙他人修道。好吃懶做的人,他的基礎可想而知,不會堅固。所蓋的房子,經不得風吹,經不得雨淋,不能持久,就會坍塌。
我們修道人,一定把基礎打好。基礎打好,可以建築高樓大廈,無論多高,不會出問題。不然的話,等於混光陰,依佛穿衣、賴佛吃飯,始終一無所得,辜負修道一番的心意。
菩薩廻向到彼岸 普開清淨妙法門
智慧同於兩足尊 分別實義得究竟
菩薩二字是簡稱,具足是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就是覺有情,或為有情覺。意思大同小異。覺有情,就是覺悟中的有情者。有情覺,就是有情中的覺悟者。無論是覺有情,或有情覺,總之他在我們人類之中,是一位覺悟者。在一切衆生之中,是一位先覺者。我們衆生是沒有覺悟的菩薩,菩薩是已經覺悟的衆生。因為已經覺悟的衆生,故菩薩所行所作,都存大道心,所以又叫大道心的衆生。
菩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的賢聖人,所以將所修的種種善根,迴向給衆生。有此功德圓滿,而到達涅槃彼岸。菩薩普徧開演無上清淨妙法門。菩薩的智慧,等於佛的智慧。兩足尊就是佛,佛的福也具足,佛的慧也具足,福慧雙圓。菩薩分別諸法實相的義理
,得到究竟圓滿的答案。
菩薩言辭已通達 種種智慧亦如是
說法如理無障礙 而於其中心不著
菩薩有大智慧,能通達世間各國的言辭和文字,各類衆生的言語,亦皆明瞭。對於一切的義理,通達無礙。種種衆生的智慧,種種衆生的思想,種種衆生的行為,菩薩通達到圓滿的境界。菩薩所說的一切法,如理不虛,無有障礙。菩薩對一切法,心無所著,也就是離開法執。菩薩二執皆空。二執就是我執和法執。二乘人,已無我執,但仍有法執,菩薩是我法二執俱遣。
常於諸法不作二 亦復不作於不二
於二不二並皆離 知其悉是語言道
菩薩明白一切法,本來是寂滅的。所謂「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凡是能說出來的法,都是從因緣所生出來的。所以才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菩薩常對一切諸法,不作第二想。所為一切法,都是第一義諦。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常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為什麼要這樣的說?因為每一種法,是對每一類衆生的機而說的。只要對機,就是第一;若是不對機,就談不到第一,但它也不是第二。它在它的法本身的作用上,還是第一。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是第一。
菩薩對於諸法不作二想,是不是作一想?也不是。因為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所以沒有第一,也沒有第二。本體是空的,離開二和不二這兩種思想。為什麼?因為知道二和不二,都是能說出來的法。凡是能說出來的法,都是屬於語言範圍之內。說不出來的法,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把言語的道路已經斷了,心裏所想那個地方也沒有了。這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門,也是不可思議法門。因此之故,才說:「不作二想,也不作不二想。」
知諸世間悉平等 莫非心語一切業
衆生幻化無有實 所有果報從茲起
菩薩知道一切世間的衆生,自性完全平等,都有佛性。但因為無明不覺,生出三種細的業相。就是業相、現相、轉相。這三種相是由衆生心所造出來的,由衆生語所造出來的,一切業都是由身口意所造出來的。若能將身口意三業清淨,那麼,一切業都沒有了。衆生是虛妄而生,虛妄而滅,是幻化而不眞實。
人的身體是由四大(地、水、火、風)和合而生,等到四大分張時,那就死了。人體堅硬的部分,屬於地大。濕潤的部分,屬於水大。溫暖的部分,屬於火大。吸呼的部分,屬於風大。等到臨死的時候,四大各歸本位。地就歸於地大,水就歸於水大,火就歸於火大,風就歸於風大,各有所歸。所以說由虛妄幻化而成,沒有眞實。所有的果報,都是從緣而起。所謂「起惑,造業,受報。」這就是因果的定律,萬古不變的法則。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得什麼!
一切世間之所有 種種果報各不同
莫不皆由業力成 若滅於業彼皆盡
一切世間所有各類的衆生,各有各類的果報。所受果報各不相同。例如狗為何做狗?因為往昔時,盡做狗的事情,造狗的業,就受做狗的報應。猪為何做猪?因為在往昔時,盡做猪的事情,造猪的業,就受做猪的報應。無論那一類衆生的果報,都是由自己的業力所造成的。
由此觀之,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絲毫不爽。所謂「種麥得麥,種稻得稻。」這是自然的道理。古德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菩薩畏因不畏果,在種因的時候,十分謹慎,深恐錯因果。等到受果報時,無論是善報或惡報,心安理得,樂而受之。衆生怕果不怕因,在因地的時候,隨便造業,什麼也不怕。等到受果報時,才知駭怕,甚至怨天尤人,埋怨佛菩薩不加被,埋怨護法善神不保佑。這是菩薩和衆生不同之處。我們要學習菩薩,多種善因,將來一定會結業果。若能把業力滅盡,則不受諸苦,而得衆樂。
菩薩觀察諸世間 身口意業悉平等
亦令衆生住平等 猶如無等大聖尊
菩薩觀察一切世間所有的衆生,皆是起惑、造業、受報。起惑:就是起了迷惑,不明事理,因無明而起。無明生出業相,就是所作的業。無明生出現相,就是惑的相。無明生出轉相,就是轉變了。無明生出這三種細相,然後成了惑。這個惑,有粗惑、細惑、塵沙惑。粗惑就是見惑,對境界起貪愛。細惑就是思惑,迷理起分別。塵沙惑就是如塵沙之惑,也就是很微細的惑。造業:衆生為什麼造業?因為身口意三業不清淨而造業。愛殺生便造殺生的業。愛偷盜便造偷盜的業。愛邪淫便造邪淫的業。愛妄言便造妄言的業。愛綺語便造綺語的業。愛惡口便造惡口的業。愛兩舌便造兩舌的業。愛貪的人,貪而無厭,無論什麼東西,越多越好。所謂「出家人不愛財的越多越好」。愛瞋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瞋恚心。對所有的人都不滿意。愛癡的人,自覺有智慧,可是做事顚倒,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愚癡到了這種程度。愛觀花的人說:「好花常令朝朝艶」。愛賞月的人說:「明月何妨夜夜圓」。愛喝灑的人說:「大地有泉皆化酒」。愛金錢的人說:「長林無樹不搖錢」。這就是愚癡幻想曲!
還有愚癡人的想法,在春天不到田中播種,到了秋天,坐在家中想收割五穀,眞是癡人妄想。又有愚癡人的想法,根本沒有讀書,就想得愽士學位。多麼可笑呀!又有愚癡人的想法,沒有錢去買馬票,竟想中了頭獎。這是辦不到的事,簡直異想天開。
受報:就是作何種業,受何種業報。有貪心的人,死後變餓鬼。有瞋心的人,死後轉畜生。有癡心的人,死後墮地獄。這是自作自受的果報。
身口意三業清淨,就是平等。三業平等,就是空。空能消滅十惡。菩薩也令一切衆生皆清淨?住在平等境界上,猶如無等大聖尊,也就是佛。
菩薩善業悉廻向 普令衆生色清淨
福德方便皆具足 同於無上調御士
菩薩所作種種的功德,所修種種的善業,自己不保留,完全迴向衆生。普令一切衆生的色身清淨。菩薩自己有種種福德,有種種方便,皆具足而圓滿。也希望一切衆生,福德具足,方便具足,智慧具足,同於無上調御師(佛)一樣。佛能調御三界衆生,為三界調御師。
菩薩為令一切衆生,得到大利益,所以為衆生而修行,為衆生而修功德,為衆生而修善業。總之,一切為衆生而不為己。菩薩有相好莊嚴和圓滿功德。普令一切衆生,也有相好莊嚴,也有圓滿功德。是不是能這樣?菩薩不管這個問題。只願一切衆生好,就大歡喜。用大慈心和大悲心來教化衆生,對待衆生。衆生的過錯是菩薩的,菩薩的功德是衆生的。菩薩這種悲天憫人的精神,令人敬仰。菩薩不捨棄一個惡衆生,非常愛護他,用慈悲心,善良心來感化他,將他攝受過來,轉為善的衆生。菩薩用誠懇的眞心,來教化一切衆生,來調伏一切衆生。可惜難調難伏的剛強衆生,誤認菩薩多管閒事,說菩薩太愚癡,無事找事幹。可是菩薩願做愚癡的事。衆生不願做的事,菩薩來做;衆生願做的事,菩薩就不做。菩薩的思想多麼高尚,我們應當見賢思齊。
菩薩利益諸群生 功德大海盡廻向
願使威光特超世 得成勇猛大力身
菩薩向來沒有為自己著想,一擧一動皆為衆生設想。為令衆生了生脫死,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度衆生,令能離苦得樂。菩薩為利益衆生,乃將大海一樣的功德,盡量迴向給一切衆生,自己一點也不要。菩薩對我們太慈悲啦!簡直沒有法子報答菩薩的恩德。唯一報答的方法,就是努力參禪,明心見性,就是報萬分之一的恩。菩薩又發願,願一切衆生,皆得大威德大智慧的光明,特別超出世間一切人,得到大英雄大勇猛大丈夫大金剛不壞身。
凡所修習諸功德 願使世間普清淨
諸佛清淨無倫匹 衆生清淨亦如是
菩薩凡是所修習一切諸功德,願使一切世間普徧清淨,沒有一切惡濁。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有圓滿清淨的法身,沒有可以比擬的。菩薩發願,願一切衆生的色身皆清淨,如同佛的法身一樣的無二無別。
菩薩於義得善巧 能知諸佛最勝法
以衆善業等廻向 願令庶品同如來
菩薩得到辯才無礙的智慧,善巧方便來教化衆生。所有經中的一切義理,菩薩能明白其所以然。教義通達無礙,教理圓融無礙。從一種道理能生無量種道理;無量種道理仍歸一種道理。所謂「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就是華嚴妙法的境界!
善巧方便的法門,就是對那一種的衆生,便說那一種的法。例如對多貪的衆生,教他修不淨觀的法門。不淨觀就是九孔常流不淨。眼有眼屎,耳有耳垢,鼻有濃涕,口有涎痰,這都是不淨之物,再加上大小便,更是不淨之物。凡是貪愛身體的人,則對他說不淨觀的法門
:身體是個臭皮囊,在裏邊裝滿了膿血和屎尿。作如是觀,就覺得身體不可愛了。貪漸轉淡,但是要借假修眞,不可故意糟蹋身體,就是不要過份執著它,把它當作什麼寳貝。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39:30

续-《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對多瞋的人,教他修慈悲觀。對一切衆生要有慈悲心;也就是憐愍一切衆生,所謂有「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同情心。凡是修行人,要有「慈悲為懷,方便為門」的心腸,否則,一切枉然,沒有成就。
對多癡的人,教他修因緣觀。觀十二因緣的道理,而能悟生死流轉的道理。知道前因後果的道理。相信因果,不錯因果。
菩薩能知諸佛所說最殊勝法的義理,以積功累德的善根,平等廻向衆生,願令庶品(衆生)得到同佛一樣智慧和果位。
菩薩了知諸法空 一切世間無所有
無有造作及作者 衆生業報亦不失
菩薩明瞭知道一切諸法,本來是寂滅的,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諸法本體是寂滅的根本,說不出來。一切世間無所有,因為是空的。沒有造作世間的神,或者作世間的衆生。雖然沒有一個造作者,沒有一個所作者,可是外道主張宇宙有主宰的神——上帝。在佛教否認有主宰的神,認為萬事萬物是由因緣而生滅,是自然的現象。淺言之,沒有人教你去造善或造惡,乃是你自己選擇為善或造惡,與他人無關。自己種善因,將來結善果;自己種惡因,將來結惡果。善惡不是神給的,而是自作自受。因此,要擇善而從,不善而改。如果不是這樣的情形,則可以隨便造惡業,反正不受果報嘛!就因為有果報,所以要做善事,不做損人利己的惡事。衆生的果報雖然是有,但並不是旁人來主宰,乃是自己種因結果的報應,而受報時亦無人來代替。
諸法寂滅非寂滅 遠離此二分別心
知諸分別是世見 入於正位分別盡
諸法的本體,雖然是寂滅,但是由因緣所生。如果明白諸法實相的道理,就把寂滅和非寂滅的思想都消滅了。為什麼有分別心?因為分別世間的知見。分別這個,分別那個;分別是,分別非;分別黑,分別白;分別善,分別惡。到了菩薩的境界,就遠離寂滅非寂滅的分別心。知道一切分別都是世間的知見,而入到眞正智慧之位,就是成佛之果位。一切分別心就沒有了。
如是眞實諸佛子 從於如來法化生
彼能如是善廻向 世間疑惑悉除滅
能這樣來思惟一切諸法,才是眞正佛的弟子。這是從佛法中化生。菩薩能如是將所集聚的善根和所有的功德,統統迴向法界衆生。使世間的疑惑,都除滅無餘。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三十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第八 眞如相廻向
佛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眞如相廻向。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你們知道不知道什麼是修菩薩道大菩薩的眞如相迴向?如果不知道的話,請大家注意的聽,我現在為大家解釋一番。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其心堅住。遠離迷惑。專意修行。深心不動。成不壞業。趣一切智。終不退轉。志求大乘。勇猛無畏。植諸德本。普安世間。生勝善根。修白淨法。大悲增長。心寳成就。常念諸佛。護持正法。於菩薩道。信樂堅固。成就無量淨妙善根。勤修一切功德智慧。為調御師。生衆善法。以智方便。而為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他常有正念,沒有邪念。他有大智慧,明瞭一切因果的報應。他的心非常堅固,住在一切佛法上,遠離一切無明,一切迷惑,專一其心來修行佛法。心常在定中,不為外境所動搖。成就一切定業,也就是不壞之業。趣向一切智慧,無論在什麼時候,始終不退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不退轉無上正等正覺。他的志願,專門求大乘佛法,勇猛向前精進,不畏懼一切困苦艱難。種植一切德行之根本,普令世間的衆生,得到安寧,沒有一切災難,生出最殊勝的善根,修行最清淨的白法,也就是沒有染汚的法門。他的大悲心時常增長,悲能拔苦,把衆生所有的苦,都能拔除乾淨,令衆生沒有煩惱,沒有妄想。心寳成就,能生一切智慧。菩薩又常常憶念十方諸佛,又常常護持正法眼藏,對於一切菩薩所修的菩薩道,又信受又快樂,其心堅固如金剛,不會被天魔外道所破壞
。成就無量清淨而微妙的善根,才能離開一切的染汚心,才能得到一切的妙智慧,這種善根是成就佛果的基礎。修行菩薩道要勤修,時時刻刻不懶惰;若是不勤修,則不能成就一切功德和智慧;若想有圓滿的功德和無上智慧,必須勤修。勤修是學佛法唯一的法寳。
擧出一個譬喩,好像學生讀書,若想成績優良,一定要勤加學習,用功研究。如果懶惰,不求上進,或者不求甚解,等到考試的時候,就手忙腳亂,所答非所問,一定不會及格。我們修道也是這樣,要勤修一切功德和智慧。所謂「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善事雖然小,也去作功德;惡事雖然小,也不造罪孽。古人說:「泰山不攘土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修功德學智慧,乃是一點一點集少成多,慢慢成就的。我們要用內邊的功,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時刻刻把心地掃乾淨,也就是沒有妄想。心如同明鏡,能照萬事萬物。妄想如同塵埃,能將鏡中的光明遮住。如果不時時拂拭,久而久之,鏡子便失去光明,沒有什麼作用。所以要勤拂拭,不要有塵埃。我們的心,有了塵埃,將本來的智慧遮障了,現不出大光明藏。
若能勤修一切功德,勤學一切智慧,就能作為衆生的調御師。調是調和,御是駕御。古時趕馬車的人,現在駕駛汽車的人,都叫做御。總而言之,凡是能令車前進者,皆為御。調御是三界一切衆生的導師。也就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十號就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為調御師,生出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惡法,用大智大慧善巧方便的法門,來教化一切衆生,而為迴向。菩薩不自私,將所修集的善根,自己不保留,迴向衆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
菩薩爾時。慧眼普觀。所有善根。無量無邊。其諸善根。修集之時。若求緣。若辨具。若治淨。若趣入。若專勵。若起行。若明達。若精審。若開示。如是一切有種種門。種種境。種種相。種種事。種種分。種種行。種種名字。種種分別。種種出生。種種修習。其中所有一切善根。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所建立。皆悉廻向一切種智。唯一無二。
菩薩在這個時候,用他的智慧眼來觀察三世一切衆生的因緣。看看這個衆生與他有什麼關係?再看看那個衆生與他有什麼關係?觀察的結果,這個衆生是他無量劫以前的父親,那個衆生是他無量劫以前的母親,乃至六親眷屬,他們在受罪,為救他們出苦海,菩薩發願
:「凡是見我面,或聞我名,皆發菩提心,皆成無上道。」菩薩的職業,專為衆生工作,將一切衆生救到彼岸,離開三界六道之苦。雖然衆生度也度不完,化也化不盡,可是菩薩不灰心,再接再厲來度化衆生,好像地藏菩薩,悲心切切,為拯救地獄衆生,犧牲自己。他發願
:「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或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多麼偉大呀!我們應該見賢思齊,向菩薩學習,向菩薩看齊,不要再自私了。
菩薩用智慧眼觀察衆生的善根,有無量無邊之多。所有的善根,在修集的時候,或者求一切的因緣,所種的善根,或者辦具很圓滿;所種一切善根,或者好像治病一樣,令習氣毛病一點一點清淨,令貪欲心、瞋恚心、愚癡心,完全沒有了;所種一切善根,或者趣入一切智慧之中;所種一切善根,或者專一勉勵自己,令自己發菩提心;或者生起修行善根的心,或者明瞭通達一切義理;所種的善根,或者精密審查這件事,如何辦理?所種的善根,或者開示衆生,如何種善根。
如是提倡為衆生種善根,有種種的法門、有種種的境界、有種種的相貌、有種種的事務、有種種的分數、有種種的修行、有種種的名字、有種種的分別、有種種出生、有種種修習,在其中所有一切的善根,完全是趣向於佛的十力大乘心之所建立,皆悉迴向于一切種智。也就是唯有一乘,沒有二乘。
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得圓滿無礙身業。修菩薩行。願得清淨無礙口業。修菩薩行。願得成就無礙意業。安住大乘。願得圓滿無障礙心。淨修一切諸菩薩行。願起無量廣大施心。周給無邊一切衆生。願於諸法心得自在。演大法明。無能障蔽。願得明達一切智處。發菩提心。普照世間。願常正念三世諸佛。諦想如來常現在前。願住圓滿增上志樂。遠離一切諸魔怨敵。願得安住佛十力智。普攝衆生無有休息。
菩薩用種種的善根,這樣迴向給衆生。並且又發二十個大願,不但願自己是這樣,而且也願一切衆生這樣。就是所說的①願得到一切圓滿沒有障礙的身業。有障礙就是染汚,沒有障礙就是清淨,身業清淨,就不會犯殺、盜、淫這三種惡業。常常修行菩薩所修行的行門。②願得到一切清淨沒有障礙的口業。口業清淨,就是不會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這四種惡業。修行菩薩行的人,不可說謊話,不可談論男女之間不正當的事,不可挑撥是非,不可出口傷人。③願得到一切成就沒有障礙的意業。意業清淨,就是不會生貪、瞋、癡這三種惡業,安隱住在大乘佛法中。菩薩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食,不貪睡,總之,不貪一切的享受,又不生瞋恨的心。無論誰對他不好,他會原諒,而去反省自己,檢討自己:「呃!因為我在往昔的時候,對他不好,所以他現在對我不好;如果我對他好的話,現在他就不會對我不好!」菩薩是有慈悲心腸的人,絕對沒有報復的心理,時時迴光返照,常常反求諸己,不怨天、不尤人。一切不如意的事,自己承當,心安理得,處之泰然。菩薩是有大智慧的人,對事對理分析清清楚楚,不會被境界所轉,而做愚癡的顚倒事;愚癡的人,只知自私,不知利人,見利忘義,為達私人目的不擇手段,奪為己有。④願得到圓滿無障的心,清淨修行菩薩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逆境,不退轉菩提心。⑤願生起無量廣大的布施心。能將內財(頭目腦髓)和外財(國城妻子)統統布施給需要的人。總之,將所有財物布施一切衆生。換言之,衆生需要什麼?菩薩就布施什麼。菩薩發大心,周徧供給一切衆生,凡是來索求的衆生,皆大歡喜。⑥願對一切諸法皆明白瞭解,心得自在,演說大乘妙法,令一切衆生明白。天魔外道無有能力來障礙,或者來遮蔽。⑦願得到明瞭通達一切智慧之處,發大菩提心,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世間。⑧願常常正念三世諸佛, 審諦憶念如來, 若常對自己作這種觀想,諸佛自然現前。⑨願住在圓滿法門中,增加無上的志願,遠離一切諸魔怨敵。諸魔有天魔、地魔、人魔、鬼魔。魔就是令你心亂,沒有定性。又有煩惱魔,令你妄想紛飛,自找苦惱。又有自心魔,自己心中生愚癡,不明事理,不辨善惡,愛做顚倒事,也就是自造麻煩。又有病魔,令你周身不自在,行動不方便。總而言之,令你心煩意亂,就是魔。怨敵就是怨恨的仇敵。⑩願得到安住在佛的十種力量智慧之中,就是知覺處非處智力,知三世業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有了這十種智慧,普徧攝受一切衆生,沒有休息的時候。菩薩是乘願再來的人,為救衆生出離苦海,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
願得三昧。遊諸世界。而於世間無所染著。願住諸世界。無有疲厭,教化衆生。恒不休息。願起無量思慧方便,成就菩薩不思議道。願得諸方不迷惑智。悉能分別一切世間。願得自在神通智力。於一念中。悉能嚴淨一切國土。願得普入諸法自性。見一切世間。悉皆清淨。願得生起無差別智。於一剎中。入一切剎。願以一切剎莊嚴之事。顯示一切。教化無量無邊衆生。願於一佛剎中示無邊法界。一切佛剎。悉亦如是。願得自在大神通智。普能往詣一切佛土。
菩薩又發願?願得到三昧(正定正受),在定中徧遊一切世界。可是對於世間的財色名食睡的五欲,無所染著。不會被色聲香味觸的境界所迷惑。?願住在一切世界。為什麼?因為要教化衆生。沒有疲倦,沒有厭煩的時候。令衆生返本還原,早成佛道,因為衆生是從佛處而來,還要歸佛的性中。為教化衆生,晝夜不休息。?願生起無量思惟之慧。慧有聞慧、思慧、修慧三種。聞到佛法之後,便生智慧;自己要思惟,便生智慧;再要修行,便生智慧。有了聞、思、修三慧之後,再用善巧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成就菩薩所修的不可思議的菩薩道。?願得到諸方不迷惑的智慧。對於一切法門,明瞭通達而無障礙。悉能分別一切世間衆生的善根,或深或淺,或成熟或不成熟。?願得到任運自在神通的智慧之力。神通分為有形和無形。有形的神通,是人為的;無形的神通,是自然的。例如火箭、飛機、雷達、電視、電話等等,這是人所造的,可以看到的物資,這是有形相的神通;至於無形相的神通,人人具足這種條件,只要努力修行,用功參禪,就會得到五眼六通的境界。五眼就是天眼、肉眼、法眼、慧眼、佛眼。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外道可得五通,而得不到漏盡通。只有佛教精進修行者,才能得到漏盡通。有了神通,在一念之間,悉能莊嚴清淨十方一切諸佛國土。?願能普入一切諸法自性之中,能見一切世間,悉皆清淨。所謂「一世界即是一切世界,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看見一個世界,便見一切世界;看見一切世界,仍歸一世界。這就是華嚴的境界。?願得到沒有分別的智慧。在一刹中,能入一切刹;在一切刹中,能歸一刹。這是圓融無礙的境界。?願用一切佛刹所莊嚴之事,顯示一切,教化無量無邊衆生。?願在一個佛刹中,示現無邊法界。在一切佛刹中,也是示現無邊法界。?願得到任運自在大神通的智慧,普徧到十方諸佛刹土,親近諸佛,供養諸佛;教化衆生,度化衆生。以上是菩薩所發二十個大願。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願得莊嚴一切佛國。願得周徧一切世界。願得成就智慧觀察。如為己身。如是廻向。如是而為一切衆生。所謂願一切衆生永離一切地獄畜生閻羅王趣。願一切衆生除滅一切障礙之業。願一切衆生得周普心平等智慧。願一切衆生於怨於親。等心攝受。皆令安樂智慧清淨。願一切衆生智慧圓滿。淨光普照。願一切衆生思慧成滿。了眞實義。願一切衆生以淨志樂。趣求菩提。獲無量智。願一切衆生普能顯示安隱住處。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用他所修集的善根的力量來迴向。願得莊嚴十方諸佛國土,悉皆清淨;願得周徧到十方世界;願得成就智慧的觀察,如同為自己的身,這樣來迴向,也像這樣的情形,來為法界衆生迴向。令一切衆生,能得到八種利益。就是所說的①願一切衆生,永遠離開一切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地獄的苦,不堪設想。上刀山下油鍋,苦不堪言。畜生的苦,更不用說,互相殘殺,弱肉強食,不能和平相處。食肉的畜生,其性殘暴;食草的畜生,其性溫順。人類亦復如是。食葷者愛鬥爭,食素者較仁慈,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相差不遠。閻羅王所管的餓鬼,有想不到的苦,肚大如鼓,咽細如針,食物到口中之時,變成火炭,不能咽下,始終吃不到食物,所以叫做餓鬼。②願一切衆生,除滅一切障礙道的業果,沒有惡業,只有善業。③願一切衆生,得到周徧法界的普心,凡是普心所在,智慧平等,也就是和佛的智慧一樣平等。④願一切衆生,怨親平等,對怨恨的人,對親愛的人,一視同仁,不分彼此。用平等心來攝受,令他們得到輕安快樂,沒有一切危險。令他們得到清淨智慧,沒有一切妄想。這種智慧,好像鏡子,事來則映,事去則淨;物來則照,物去則無。⑤願一切衆生,得到圓滿無礙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清淨智慧的光明,普照一切處,所謂「盡虛空,徧法界」,都有這種智慧光明。⑥願一切衆生,思惟的智慧,又成就又圓滿,瞭解眞實義的道理,也就是第一義諦。⑦願一切衆生,以清淨的志願和樂趣,而求無上菩提,獲得無量的智慧。⑧願一切衆生,普徧顯示安隱的住處。以上八願,菩薩為衆生而發的。菩薩不但為自己發願,而且又為衆生發願。為什麼?菩薩希望衆生共同得到善根迴向的利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恒以善心如是廻向。為令一切衆生遇清涼雲。霔法雨故。為令一切衆生常值福田。勝境界故。為令一切衆生皆能善入菩提心藏。自護持故。為令一切衆生離諸蓋纒。善安住故。為令一切衆生皆獲無礙神通智故。為令一切衆生得自在身。普示現故。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最勝一切種智。普興利益。無空過故。為令一切衆生普攝群品。令清淨故。為令一切衆生皆能究竟一切智故。為令一切衆生心不動搖。無障礙故。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常常用善心的思想,這樣為衆生迴向。為什麼?因為想令一切衆生得到大利益。
為令一切衆生,遇到清涼的雲,降霔廣大法雨,滋潤一切衆生的菩提心苗。
為令一切衆生,常植福田。衆生為什麼沒有福田?因為不種福田的緣故。那麼,到什麼地方去種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寳面前種。在佛的面前供養佛,在法的面前供養法,在僧的面前供養僧。總而言之,供養三寳,就是種福。供養三寳,有殊勝不可思議的境界。
為令一切衆生,皆能入到菩提心藏,自己護持自己的菩提心。
為令一切衆生,能脫離五蓋和十纒。五蓋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這五法能複蓋心性,而不生善法。十纏就是無慚、無愧、嫉妒、慳貪、悔、睡眠、掉擧、昏沉、瞋恚、覆,這十種妄惑,纏縛衆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證湼槃。五蓋十纏這種種不正當的思想,遮蓋你的智慧,纏縛你的法身;如果離開蓋縛,善能安隱住在菩提道上。
為令一切衆生,獲得沒有障礙神通的智慧。何為神通?不測為神,無礙為通。有了神通,可以任運自在,沒有一切的阻礙。
為令一切衆生,都能得到自在身,願到何處去,便到何處去,不受任何的限制,十分方便。也就是有神通,能普徧示現到十方世界。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最殊勝一切種的智慧。普徧興起利益衆生,無論那個衆生,皆得利益,沒有一個衆生而得不到利益,所以說,無空過。
為令一切衆生,能普徧攝受群品(衆生),令一切衆生,恢復清淨本源,妙眞如性。
為令一切衆生,皆得到究竟的智慧,也就是佛的智慧。二乘人有一切智,菩薩有道種智,佛有一切種智。
為令一切衆生,常有定力,心不搖動。住在三摩地的境界上,為什麼心不動搖?因為得到圓滿菩提,到了沒有障礙的程度。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可愛樂國土園林草木華果。名香上服。珍寳財物。諸莊嚴具。或見可樂村邑聚落。或見帝王。威德自在。或見住處。離諸諠雜。見是事已。以方便智。精勤修習。出生無量勝妙功德。為諸衆生勤求善法。心無放逸。廣集衆善。猶如大海。以無盡善。普覆一切。為衆善法所依之處。以諸善根方便廻向。而無分別。開示無量種種善根。智常觀察一切衆生。心恒憶念善根境界。以等眞如平等善根。廻向衆生。無有休息。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有時候,見到非常可愛,十分歡喜的國土、園林、草木、華果、名香、上衣、珍寳、財寳,以及最莊嚴一切的物資;或者見到可喜樂的村邑、聚落;或者見到帝王有大威德大自在。或者見到人所居之處,非常清淨,沒有一切喧嘩之雜聲。菩薩見到這樣種種境界之後,以權巧方便的智慧,精勤的修習一切佛法,出生無量無邊最殊勝最微妙的功德。菩薩為一切衆生,殷勤誠懇來求最佳的善法,心不放逸,廣集一切的善,猶如大海一樣之多,以無窮盡的善業,普徧覆護一切衆生,為一切善法所依靠之處。
菩薩為一切衆生,得到眞實的智慧,得到圓滿的佛果,所以心甘情願受一切苦,修一切難修的法門,所集聚種種的善根,方便迴向衆生,而沒有分別,一律平等。以一種善根開示無量種善根。在無量種善根中,再生無量種善根。無量無量!重重無盡,開示一切衆生,令發菩提心。菩薩用妙觀察智來觀察一切衆生的因緣,心中常憶念一切衆生的善根境界,以平等眞如的善根,為衆生迴向,沒有休息的時候,為什麼?因為令一切衆生,早日離苦得樂,了生脫死。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衆生得諸如來可愛樂見。見法眞性平等平等。無所取著。圓滿清淨。願一切衆生見諸如來甚可愛樂圓滿供養。願一切衆生往生一切無諸煩惱甚可愛樂清淨佛剎。願一切衆生得見諸佛可愛樂法。願一切衆生常樂護持一切菩薩可愛樂行。願一切衆生得善知識可愛樂眼。見無所礙。願一切衆生常見一切可愛樂物。無有違逆。願一切衆生證得一切可愛樂法。而勤護持。願一切衆生於一切佛可樂法中。得淨光明。願一切衆生修諸菩薩一切能捨可愛樂心。
什麼是菩薩?菩薩是半梵語,具足叫菩提薩埵。譯為中文,就叫做覺有情,或叫做有情覺,又譯為大道心的衆生。怎叫覺有情?就是覺悟一切有情的衆生。怎叫有情覺?因為在有情衆生中是位覺悟者。也可以說,他是我們衆生中一位明白的人。明白人不做顚倒事,所行所作,合理合法。這是菩薩第一個意思。還有第二個意思,就是大道心的衆生。他的道心非常大,難捨他能捨,難行他能行。他能捨內財,就是頭目腦髓和皮血肉筋骨。只要衆生需要什麼,菩薩就布施什麼,絕對沒有捨不得的思想。菩薩為救護衆生,而忘掉自己,所謂「只知有衆生,不知有自己」,所以才叫菩薩。他又能捨外財,就是國城妻子和金銀財寳。無論什麼物品,衆生來索求時,菩薩一定滿衆生的心願,統統布施,為什麼能這樣不吝惜的布施?因為菩薩無所執著,一切皆空,所謂「看破放下,得到自在」,這是菩薩發菩提心的表現。
菩薩在這個時候,用他所修集種種的善根,如是迴向。菩薩念念不捨衆生,念念關懷衆生。所以又發三十一個大願,皆願一切衆生得到可愛樂的利益,見到可愛樂的境界,生起可愛樂的善根,究竟是那些天願呢?就是所說的①但願一切衆生,得到十方諸佛可愛樂的見解,見到一切諸法的眞如自性,一切法的本體,都是平等。對於一切法,也不取著,也不執著,不但對法無取著,而且對我也無取著,我執也空,法執也空,只剩下圓滿清淨的大智大慧。②但願一切衆生,見到十方諸佛,都生出可愛樂的心,圓滿供養一切諸佛。③但願一切衆生,皆能往生到沒有一切煩惱的世界,也就是甚可愛清淨諸佛刹土。諸佛刹土,只有衆樂,沒有諸苦。④但願一切衆生,得見十方諸佛,聆聽可愛樂的法音。⑤但願一切衆生,常歡喜護持一切菩薩,學習菩薩可愛樂的行門。⑥願一切衆生,常親近善知識,恭敬善知識,供養善知識,跟著善知識學習可愛樂的佛法,證得可愛樂的法眼,無論見到什麼?都是無所障礙。⑦但願一切衆生,常見一切可愛樂的物資,沒有違逆自己心的時候。⑧但願一切衆生,證得一切可愛樂的佛法,勤加護持佛法,績佛慧命。⑨但願一切衆生,在一切諸佛可愛樂法中,得到清淨智慧的大光明。⑩但願一切衆生,修習菩薩一切能捨可愛樂的心。
願一切衆生得無所畏。能說一切可愛樂法。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極可愛樂甚深三昧。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陀羅尼門。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善觀察智。願一切衆生能現菩薩甚可愛樂自在神通。願一切衆生能於諸佛大衆會中。說可愛樂甚深妙法。願一切衆生能以方便開示演說甚可愛樂差別之句。願一切衆生常能發起甚可愛樂平等大悲。願一切衆生念念發起甚可愛樂大菩提心。常令諸根歡喜悅豫。願一切衆生能入一切甚可愛樂諸如來家。
?但願一切衆生,得到無所畏的力量,能為一切衆生演說可愛樂的佛法。?但願一切衆生,得到一切菩薩極可愛樂甚深的定力,常在定中。?但願一切衆生,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的陀羅尼的法門。陀羅尼譯為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得到這種智慧之門。?但願一切衆生,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的妙觀察智,能觀察一切諸法實相的道理。?但願一切衆生,能現出菩薩甚可愛樂的自在神通妙用。?但願一切衆生,能在十方諸佛大衆法會中,演說可愛樂甚深微妙法。?但願一切衆生,能以方便法開示演說甚可愛樂差別的句義。?但願一切衆生,常能發起甚可愛樂平等大悲心,也就是「怨親平等」的意思。?但願一切衆生,在念念之中,發起甚可愛樂的大菩提心,常令諸根歡喜和悅豫。?但願一切衆生(包括九法界的衆生),能入一切甚可愛樂諸佛家中。換言之,已成就佛位。九法界就是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
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能調伏行。調伏衆生。無有休息。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無盡辯才。演說諸法。願一切衆生於不可說不可說劫。住於一切可樂世界。教化衆生。心無厭倦。願一切衆生以無量方便。普能悟入甚可愛樂諸佛法門。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無礙方便。知一切法無有根本。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知一切法畢竟無二。斷一切障。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知一切法平等眞實。願一切衆生。具足成滿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無戲論法。願一切衆生得金剛藏精進之心。成可愛樂一切智道。願一切衆生具可愛樂無礙善根。摧伏一切煩惱怨敵。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一切智門。普於世間現成正覺。
菩薩悲心切切,不怕麻煩。發了一願,又發一願,願願都為衆生好。發一個願,覺得不理想,衆生得不到圓滿的利益。再發一個願,什麼時候覺得功德圓滿,便算是成就發願之心。
但願一切衆生,得到可愛樂調伏衆生的行門。娑婆世界的衆生十分剛強,實在難調難伏。對他們講眞實法,他們反生懷疑心。對他們講眞正法,他們不相信。菩薩為調伏剛強的衆生,為感化他們的思想,故晝夜不休息。但願一切衆,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樂辯才無礙的智慧,演說一切諸法。菩薩說法,有四種無礙,就是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但願一切衆生,在可說不可說那樣長的劫中,住在一切可愛樂的世界,教化一切衆生,心無厭倦。也不討厭衆生,也不疲倦工作。但願一切衆生,以無量方便,普能悟入甚可愛樂十方諸佛的法門。但願一切衆生,得到可愛樂沒有障礙的方便,知道一切法是空的,本來沒有根本,不需要有所執著。但願一切衆生,得到可愛樂離開貪欲的邊際,知道一切法,畢竟無二,都是第一義諦,斷了一切的障礙。但願一切衆生,得到可愛樂離開貪欲的邊際,知道一切法平等眞實,沒有虛妄,沒有假造。但願一切衆生,具足成就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的無戲論之法。凡是說出來的法,皆是眞實不虛之法,是實法而不是權法。何謂戲論?非理、無義之言論。戲論有六種:顚倒戲論、唐捐戲論、諍兢戲論、與他人分別優劣戲論、分別工巧養命戲論、耽著世間財食戲論,能對佛法不起疑惑,修戒修定修慧,便能永斷一切戲論。我們修道人,一定要離開戲論。但願一切衆生,得到金剛堅固的心,精進之心,成就可愛樂一切智慧之道。但願一切衆生,具足可愛樂沒有障礙的善根,能摧伏一切煩惱和怨敵,也就是永遠沒有脾氣,也沒有無明,瞋恚,心平氣和,笑臉常開。但願一切衆生,得到可愛樂一切智慧之門,普於十方世界示現成佛。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40:57

续-《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習如是諸善根時。得智慧明。為善知識之所攝受。如來慧日。明照其心。永滅癡冥。勤修正法。入諸智業。善學智地。流布善根。充滿法界。以智廻向。盡諸菩薩善根源底。以智深入大方便海。成就無量廣大善根。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他修習這種善根的時候,得到眞正的智慧,放出大光明,為善知識所攝受。佛的智慧光,如同千日之光,佛光普照衆生之心,永遠把無明、煩惱、愚癡等,完全消滅無餘。勤修正法,勇猛精進,而不懈怠,入一切智慧之業,善學智慧之地。善根流布到十方,甚至盡虛空徧法界,都是善根所流布之處,以智慧迴向,能窮盡一切菩薩善根源底。以智慧深入大方便法門,猶如大海一般的廣闊,成就無量廣大的善根。
修迴向的法,要有大智慧,不存自私心;若無大智慧,便生自私心,有了自私心,不會為衆生迴向,為什麼?捨不得,留著自己用。如果心無染著,才能得到解脫智慧,才能為衆生迴向。菩薩的思想:「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不著世間。不取衆生。其心清淨。無所依止。正念諸法。離分別見。不捨一切佛自在慧。不違三世一切諸佛正廻向門。隨順一切平等正法。不壞如來眞實之相。等觀三世。無衆生相。善順佛道。善說於法。深了其義。入最勝地。悟眞實法。智慧圓滿。信樂堅固。
諸位佛的弟子!修菩薩道的大菩薩,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怎樣迴向呢?所謂不著在世間一切衆生,也不取一切衆生的相。菩薩的心,不著在一念,所以清淨。菩薩不會說:「我所有的善根,迴向衆生。我對衆生有什麼功德?」如果執著住這種功德,那就是依止。菩薩無所依止,菩薩是正念諸佛所說一切法,離開分別的見解,也就是凡夫一切的妄見。不捨棄一切佛的自在慧,不違背三世諸佛正迴向門,隨順八萬四千平等的正法,不破壞佛的眞實之相。平等觀察三世,沒有執著衆生的相,善於隨順佛道而修行,善於演說一切諸法實相的法門,
甚深明瞭諸法之眞實義,入到最殊勝地位,覺悟一切眞實的佛法,智慧也圓滿,信樂也堅固。
雖善修正業。而知業性空。了一切法皆如幻化。知一切法無有自性。觀一切義及種種行。隨世言說而無所著。除滅一切執著因緣。知如實理。觀諸法性皆悉寂滅。了一切法同一實相。知諸法相不相違背。與諸菩薩而共同止。修行其道。善攝衆生。入去來今一切菩薩廻向之門。
菩薩雖然善於修行一切正業,知道一切業性本空。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知道一切法,沒有自性。觀察一切諸法的義理,對於一切法,及應修種種行門,隨順世間的言說,可是不著住世間法,所謂「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除滅所有執著的因緣,也就是看不破、放不下的境界。知道眞如理體是眞實不虛,觀察諸法的自性,都是空寂。明瞭一切法,都是同一實相,由一實相,而生無量法。知道一切諸法的相,互相不違背,與一切菩薩而共同止,修行其道,善於攝受十方衆生,深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迴向之門。
於諸佛法。心無驚怖。以無量心。令諸衆生普得清淨。於十方世界。不起執取我我所心。於諸世間。無所分別。於一切境界。不生染著。勤修一切出世間法。於諸世間。無取無依。於深妙道。正見牢固。離諸妄見。了眞實法。
菩薩對於一切諸佛所說法,心中沒有驚慌恐怖。為什麼?因為明瞭諸法實相的道理。以無量無邊廣大心,令一切衆生,普得清淨本源,妙眞如性。對於十方世界,不起執著心,不會說這個世界是我的,那個世界是我所有的。菩薩對於一切世間,為什麼沒有執取呢?因為無所分別的緣故,對於十方世界的一切境界,不生染著的心,勤修一切出世間的法,對於一切世間,無取無依,也就是沒有取著心,也沒有依賴心,對於甚深不可思漢的菩提妙道,有正知正見,非常堅固,牢不可破。離開一切妄見(就是邪知邪見),就能明白通達眞實的義理,若有一切妄見,則不能明瞭眞實之法。
修行就要修出世間法,在世間的人,染苦為樂,流連往返,不知超出三界的妙處,也不願意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因為受無明所累贅,在三界六道輪迴中,流轉不息。六道就是天道、人道、修羅道、這是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這是三惡道。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離開輪回之苦,得到湼槃之樂,也就是為了生脫死。
我們衆生在輪迴中轉來轉去,頭出頭沒,永不休息,忽然而天,忽然而人,忽然而修羅,忽然而畜生,忽然而餓鬼,忽然而地獄,這是隨業受報,沒有一定的規則。欲想出離三界,必須修出世法,以禪定法門,最為直截了當。修行一定要斷欲去愛,否則,修十萬大劫,
也通不過三關,仍是凡夫俗子!必須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是修行人的目標,要從基本法修起,就是三十七助道品。①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②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③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④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⑤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⑥七菩提分:擇法、精進、喜、輕安、捨、定、念。⑦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思惟、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以上是出世法,無論大乘和小乘,必修之法,乃是佛法之基礎。
譬如眞如。徧一切處。無有邊際。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徧一切處。無有邊際。譬如眞如。眞實為性。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眞實為性。譬如眞如。恒守本性。無有改變。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守其本性。始終不改。譬如眞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眞如。無相為相。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相為相。
何謂眞如?眞是眞實,如是如如。諸法本性,眞實不變,如如不變。眞如就是自性,不需要去修行,而是本來具有的,若是明白眞如妙法,就明白一切佛法。為什麼不明白眞如妙法?因為被無明所遮障,如果破了無明,眞如自然現前。換言之,眞如是菩提的根本;無明是煩惱的根本。菩提是覺悟,煩惱是不覺悟。不覺悟就執著,執著就想不開,放不下。覺悟就解脫,無束無縛,任運自在。
金剛幢菩薩,悲心切切,深恐在大衆會中,有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不厭其煩擧出一百個例子。用眞如來比喻善根,說明它的功能和作用。在下邊一連串說出一百個譬如,每一譬如都能說明眞理。所謂「譬如雖然不是眞理,可是它能說明眞理」。
①譬如眞如,眞如的自性,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眞如實相的理體,能徧滿一切處,沒有邊際。菩薩所修集的善根,迴向衆生,也是這樣,徧滿一切處,無有邊際。②譬如眞如,眞如以眞實為性,沒有虛妄的相。菩薩所修集的善根,迴向衆生,也是這樣,明瞭一切法,皆以眞實為本性。③譬如眞如,它常不離自性,無論在什麼時候,眞如不會改變的;天地能改變,世界能改變,人類能改變,唯獨眞如自性,始終不改變。菩薩所修集的善根,迴向衆生,也是這樣,守其本性,始終不會改變。④譬如眞如,它以一切法無性為性,就是遠離自性,沒有自己的一個體性。菩薩所修集的善根,迴向衆生,也是這樣,了知一切法,沒有自己體性為體性。⑤譬如眞如,它沒有自己的相為相。菩薩所修集的善根,迴向衆生,也是這樣,明瞭一切諸法,沒有自己體相為它的體相。
譬如眞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若有得者。於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眞如。一切諸佛之所行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行之處。譬如眞如。離境界相。而為境界。善根廻向。亦復如是。離境界相。而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境界。譬如眞如。能有安立。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悉能安立一切衆生。譬如眞如。性常隨順。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盡未來劫。隨順不斷。
⑥譬如眞如,若有所得者,只有向前進,始終不會退轉。善根迴向,也是這樣的情形。若有得到的人,對一切諸佛所說的法,永不退轉。⑦譬如眞如,它是一切諸佛所行之處。善根迴向,也是這樣的情形,眞如善根是一切諸佛所到的地方。⑧譬如眞如,眞如是實相無相的理體,因為離開境界相,所以沒有一切境界可表達;雖然離開境界相,可是又現境界,眞是妙不可言的境界。善根迴向,也是這樣的情形。離開一切境界,而現出一切境界,這是圓融無礙的境界。已經離開境界相。又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的境界。⑨譬如眞如,能有安立在世間一切的一切。善根迴向,也是這樣的情形,悉能安立一切衆生。⑩譬如眞如,它的性能常隨順一切境界。善根迴向,也是這樣的情形,窮盡未來劫,這種善根隨順衆生,不會斷絕。
譬如眞如。無能測量。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等虛空界。盡衆生心。無能測量。譬如眞如。充滿一切。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譬如眞如。常住無盡。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究竟無盡。譬如眞如。無有比對。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普能圓滿一切佛法。無有比對。譬如眞如。體性堅固。善根廻向。亦復如是。體性堅固。非諸惑惱之所能沮。
眞如是沒有相,和實相是一樣。不過,名詞不同而已。但是意思相同,沒有分別。眞如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實相是無相,無所不相,一切的一切,都包括在實相之內,沒有什麼不是實相,也沒有什麼不是眞如。
眞如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常隨緣而常不變,常不變又常隨緣。因此之故,所以叫眞如,也有自在的意思,所以眞如是法的本體。
?譬如眞如,它究竟是什麼樣子?沒有人能測量出它的相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等虛空界,窮盡衆生的心,也沒有法子可以測量。?譬如眞如,它能盡虛空徧法界,充滿一切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在一刹那之中,能普徧周滿法界。?譬如眞如,因為眞如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緣故,所以常住無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無窮無盡。?譬如眞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和它比較,它是絕對而又相對;出世法是絕對的,世間法是相對的。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徧圓滿一切佛法,沒有可比對。?譬如眞如,它的體性,非常堅固。猶如金剛,無法破壞。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根的體性,也很堅牢,不是一切惑惱所能沮遏。
譬如眞如。不可破壞。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切衆生。不能損壞。譬如眞如。照明為體。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以普照明而為其性。譬如眞如。無所不在。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一切處。悉無不在。譬如眞如。徧一切時。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徧一切時。譬如眞如。性常清淨。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住於世間。而體清淨。
?譬如眞如,它是無體無相,雖然它是無所不在,可是不可破壞。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衆生,沒有辦法可以破壞眞如和善根。?譬如眞如,它以光明照耀三千大千世界作為體相。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以普徧照明,為它的體相。?譬如眞如,它是無在無所不在;換言之,沒有一個地方不是眞如所在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在一切處,都有眞如的存在。?譬如眞如,它能徧一切時,無論空間和時間,都能充滿。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徧一切時,徧一切處。?譬如眞如,它的本性是清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在世間,而本體是清淨,又無染汚。
華嚴經擧出眞如作種種譬如,為令衆生明白善根迴向的道理。可是有人說:「這些譬如的道理,非常淺顯,不用講解,我已經都明白了。」也可以這樣說,不講你也明白,因為眞如就是你的自性。本來不用講,但是衆生被無明所遮蓋太深,眞心明鏡不發光。若是講了,比較能懂一點,實際沒有眞正明白。若是眞明白,證得眞如自性的本性,就能豁然貫通,照天照地。這些譬如,沒有超出自己的自性,這是教我們把本有的智慧恢復出來,令其現前,也就是智慧解脫——開悟。
譬如眞如。於法無礙。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周行一切而無所礙。譬如眞如。為衆法眼。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能為一切衆生作眼。譬如眞如。性無勞倦。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修行一切菩薩諸行。恒無勞倦。譬如眞如。體性甚深。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其性甚深。譬如眞如。無有一物。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了知其性無有一物。
譬如眞如,它對於一切佛法,沒有障礙。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周行一切處,而無障礙。譬如眞如,它能為衆生的法眼。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為一切衆生作為眼睛,令見光明之路,直達彼岸。譬如眞如,它沒有一個體性,可是還能徧一切處,沒有疲勞,沒有倦怠。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修行一切菩薩所修行的一切行門,始終沒有勞倦。譬如眞如,它的體性甚深,不易明白。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其性甚深,不易瞭解。譬如眞如,因為它具足一切,不是單單某一物為眞如,所以沒有一物在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根不過是名詞而已,了知其性,沒有一物,為什麼?因為沒有執著的緣故。
譬如眞如。性非出現。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其體微妙。難可得見。譬如眞如。離衆垢翳。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慧眼清淨。離諸癡翳。譬如眞如。性無與等。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成就一切諸菩薩行。最上無等。譬如眞如。體性寂靜。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善能隨順寂靜之法。譬如眞如。無有根本。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能入一切無根本法。
譬如眞如,它的性是無出無入,不會出現一個眞如來。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根的本體,很微妙很難見,因為它是無體無相,根本就看不到。譬如眞如,它的體性是清淨,離開一切塵垢,沒有眼翳,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智慧眼是清淨,沒有眼翳。譬如眞如,它的自性,無能可比,無能可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成就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最為上乘,無法可比擬。譬如眞如,它的體性,寂然不動,靜而不震。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根隨順寂靜之法,沒有什麼表現。譬如眞如,它沒有根本,因為徧一切處,不能說定那個地方是眞如的根本。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入一切無根本之法。
譬如眞如。體性無邊。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淨諸衆生。其數無邊。譬如眞如。體性無著。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畢竟遠離一切諸著。譬如眞如。無有障礙。善根廻向。亦復如是。除滅一切世間障礙。譬如眞如。非世所行。善根廻向。亦復如是。非諸世間之所能行。譬如眞如。體性無住。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切生死。皆非所住。
譬如眞如,它的體性是沒有邊際,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衆生得到清淨,其數量沒有邊際。譬如眞如,它的體性,沒有一切的執著。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畢竟遠離所有的執著。譬如眞如,沒有一切的障礙。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除滅一切世間的障礙。譬如眞如,不是世間一般人所能行的。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不是一般衆生所能作得到的。譬如眞如,它的體性無所住,不住生死,不住湼槃。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生死,皆無所住。
譬如眞如。性無所作。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切所作。悉皆捨離。譬如眞如。體性安住。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安住眞實。譬如眞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與諸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應。譬如眞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修平等行。譬如眞如。不離諸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不捨世間。
譬如眞如,它的本性,無所造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凡是一切有所造作,完全捨離。譬如眞如,它的體性,安住於眞實。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安住在眞實。譬如眞如,它和一切法共同相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一切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應。譬如眞如,於一切法之中,其性常平等,不偏不倚。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在一切世間,修行平等的行門。譬如眞如,不離一切法,一切法都是眞如的表現。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不捨離開世間一切法。
譬如眞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諸衆生。廻向無盡。譬如眞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不違三世一切佛法。譬如眞如。普攝諸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盡攝一切衆生善根。譬如眞如。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與三世佛同一體性。譬如眞如。與一切法不相捨離。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攝持一切世出世法。
譬如眞如,在一切法中,重重無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在一切衆生中,迴向無盡。譬如眞如,它和一切法,沒有相違背,因為眞如能生一切法,能圓滿一切法的關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不違背三世諸佛所說的法。譬如眞如,它能普攝一切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盡攝一切衆生的善根。譬如眞如,它和一切法,共同一個體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三世諸佛,共同一體性。譬如眞如,它和一切法,互相不捨離。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攝持一切世出世間的諸法。
譬如眞如。無能映蔽。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無能映蔽。譬如眞如。不可動搖。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切魔業。無能動搖。譬如眞如。性無垢濁。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修菩薩行。無有垢濁。譬如眞如。無有變易。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湣念衆生。心無變易。譬如眞如。不可窮盡。善根廻向。亦復如是。非諸世法所能窮盡。
譬如眞如,它的光明,無能映蔽。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的光明,無能映蔽這種善根。譬如眞如,它是寂滅性,不可動搖。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魔業,不能動搖這種善根。譬如眞如,它是圓陀陀火灼灼,沒有一切的塵垢,沒有一切的汚濁。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修習菩薩行,沒有一切的垢濁。譬如眞如,它沒有變易,常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湣念衆生,大慈悲心,永不變易。譬如眞如,它是不可窮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是一切世間法所能窮盡善根的源頭。
譬如眞如。性常覺悟。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普能覺悟一切諸法。譬如眞如。不可失壞。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諸衆生。起勝志願。永不失壞。譬如眞如。能大照明。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以大智光。照諸世間。譬如眞如。不可言說。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一切言語所不可說。譬如眞如。持諸世間。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能持一切菩薩諸行。
譬如眞如,它的自性能常覺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普徧覺悟三世諸佛所說的法。譬如眞如,不可遺失,不可損壞。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對於一切衆生,生起殊勝的志願,永遠不會壞失。譬如眞如,它能生智慧大光明,照耀一切衆生。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以大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世間的衆生。譬如眞如,不可言說,說也說不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言語無法可形容。譬如眞如,它能支持世間,能令一切世間有所成就。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修持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
譬如眞如。隨世言說。善根廻向。亦復如是。隨順一切智慧言說。譬如眞如。徧一切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徧於十方一切佛剎。現大神通。成等正覺。譬如眞如。無有分別。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無所分別。譬如眞如。徧一切身。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徧十方剎無量身中。譬如眞如。體性無生。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方便示生而無所生。
譬如眞如,它能隨順世間的言說。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隨順一切智慧言說。譬如眞如,它能徧一切法,一切法都是眞如的表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根能普徧於十方一切佛刹,現出種種大神通,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譬如眞如,它是沒有分別。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根在世間是無分別,而能成就菩提道。譬如眞如,能徧一切衆生身,沒有一個衆生的身沒有眞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徧滿十方佛刹,無量衆生的身中,都有善根。譬如眞如,它的體性,無生無滅。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方便示生,方便示滅。在本來是無所生。不動道場,周徧十方。
譬如眞如。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十方三世諸佛土中。普現神通而無不在。譬如眞如。徧在於夜。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一切夜。放大光明。施作佛事。譬如眞如。徧在於晝。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悉令一切在晝衆生。見佛神變。演不退輪。離垢清淨。無空過者。譬如眞如。徧在半月。及以一月。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次第時節。得善方便。於一念中。知一切時。譬如眞如。徧在年歲。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住無量劫。明瞭成熟一切諸根。皆令圓滿。
譬如眞如,它是無在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在十方諸佛刹土中,普現一切神通,而無所不在,無論什麼地方,都有善根的。譬如眞如,它徧在於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在一切夜中,放出大光明,施做種種佛事。譬如眞如,它徧在於晝。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在白天的時候,見到十方諸佛神通變化,演說不退轉的妙法輪,令一切衆生離開塵垢,得到清淨,沒有一個衆生空過,而得不到利益。譬如眞如,它徧在半月及一月,就是一切空間和一切時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在一切世間,依照次第的時節,得到善巧方便;在一念之中,能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時。譬如眞如,它徧在於年歲。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無量劫,等到智慧圓滿,明瞭成熟一切諸根的時候,令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得圓滿。
譬如眞如。徧成壞劫。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住一切劫。清淨無染。教化衆生。咸令清淨。譬如眞如。盡未來際。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修諸菩薩清淨妙行。成滿大願。無有退轉。譬如眞如。徧住三世。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令諸衆生。於一剎那。見三世佛。未曾一念。而有捨離。譬如眞如。徧一切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超出三界。周行一切悉得自在。譬如眞如。住有無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了達一切有無之法。畢竟清淨。
譬如眞如,它徧在於成劫和壞劫。一增一滅為一劫。從人壽十歲開始增加,每隔一百年加一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減,也是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為止,這是一劫的時間。世界(地球)的壽命,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二十個小劫為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換言之,地球的壽命只有一個大劫,也就是有八十個小劫。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在一切劫中,清淨而無染,教化衆生,令其清淨成佛。譬如眞如,它能窮盡未來際。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未際,修習一切菩薩所修的清淨妙行,成就菩薩所發的大願,永不退轉正等正覺。譬如眞如,它徧住於三世。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在一刹那之間,能見到三世諸佛,但未曾在一念之中,有捨離諸佛的感覺。譬如眞如,它徧一切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超出三界,同行一切處,無論到什麼地方,
皆是任運自在。譬如眞如,它能住在有法,也能住在無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明瞭一切有法,通達一切無法,畢竟皆清淨。
譬如眞如。體性清淨。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能以方便。集助道法。淨治一切諸菩薩行。譬如眞如。體性明潔。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令諸菩薩。悉得三昧明潔之心。譬如眞如。體性無垢。善根廻向。亦復如是。遠離諸垢。滿足一切諸清淨意。譬如眞如。無我我所。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以無我我所清淨之心。充滿十方諸佛國土。譬如眞如。體性平等。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獲得平等一切智智。照了諸法。離諸癡翳。
譬如眞如,它的體性,常常清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以方便,集助道法,清淨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譬如眞如,它的體性,甚為光明而清潔,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菩薩,悉得正定正受,光明清潔之心。譬如眞如,它的體性,沒有塵垢。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遠離一切染汚和濁垢,滿足一切清淨意,就是沒有貪瞋癡的惡業。譬如眞如,沒有一個我,也沒有一個我所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也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有。清淨之心,充滿十方諸佛國土。譬如眞如,它的體性,非常平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獲得平等一切智的智慧,照了一切諸法,遠離一切癡翳,也就是離開黑暗,得到光明。
譬如眞如。超諸數量。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與超數量一切智乘。大力法藏而同止住。興徧十方一切世界廣大法雲。譬如眞如。平等安住。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發生一切諸菩薩行。平等住於一切智道。譬如眞如。徧住一切諸衆生界。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滿足無礙一切種智。於衆生界。悉現在前。譬如眞如。無有分別。普住一切音聲智中。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具足一切諸言音智。能普示現種種言音。開示衆生。譬如眞如。永離世間。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普使衆生永出世間。
譬如眞如,它是超出一切數量,不會被數量所拘。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超數量一切智慧之乘,與大力的法藏,共同在一起,興起普徧十方一切世界廣大的法雲。譬如眞如,它能平等安住一切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發生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平等住在一切智慧之道。譬如眞如,它能徧住在一切衆生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滿足沒有障礙一切種智,於衆生界,完全出現在其前。譬如眞如,它是沒有分別,普住於一切音聲智慧之中。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具足一切言語音聲之智慧,能普現種種的言語和音聲,開示一切衆生。譬如眞如,它能永離世間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徧使令一切衆生,永遠出離世界,超出三界。
譬如眞如。體性廣大。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悉能受持。去來今世廣大佛法。恒不忘失。勤修一切菩薩諸行。譬如眞如。無有間息。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為欲安處一切衆生於大智地。於一切劫修菩薩行。無有間息。譬如眞如。體性寬廣。徧一切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淨念無礙。普攝一切寬廣法門。譬如眞如。徧攝群品。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證得無量品類之智。修諸菩薩眞實妙行。譬如眞如。無所取著。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皆無所取。除滅一切世間取著。普令清淨。
譬如眞如,它的體性,廣大無邊際。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悉能受持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廣大的佛法,恒常不會忘失一切佛法,勤修一切菩薩所修的諸行。譬如眞如,它是沒有休息,無論在什麼時候,也不間斷。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為想安住一切衆生在大智慧之地,在一切劫中,修菩薩行,沒有間斷,永不休息。譬如眞如,它的體性,無量無邊的寬廣,徧一切法,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有眞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清淨無礙的念,普攝一切寬廣的法門。譬如眞如,它能普攝群品的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證得無量品類的智慧,修一切菩薩所修的眞實微妙行門。譬如眞如,它對一切法,無所取著。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對於一切法皆無所取,除滅一切世間的取著,普令清淨,得到清淨本源,妙眞如性。
譬如眞如。體性不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安住普賢圓滿行願。畢竟不動。譬如眞如。是佛境界。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令諸衆生。滿足一切大智境界。滅煩惱境。悉令清淨。譬如眞如。無能制伏。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不為一切衆魔事業。外道邪論之所制伏。譬如眞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捨離一切妄想取著。於修不修無所分別。譬如眞如。無有退捨。善根廻向。亦復如是。常見諸佛。發菩提心。大誓莊嚴。永無退捨。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42:24

续-《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譬如眞如,它的體性,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安住普賢菩薩的圓滿行願中,畢竟不動,普賢菩薩有十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衆生,十者普皆迴向。譬如眞如,它是佛的境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滿足一切大智慧的境界,除滅一切大煩惱的境界,令衆生皆得清淨。譬如眞如,它不會被天魔外道所制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不為一切衆魔事業,以及外道邪論所制伏。譬如眞如,它不是可修,也不是不可修。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捨離一切妄想,拋棄一切取著。修行或不修行,沒有分別,就是不執著。譬如眞如,它沒有向後退轉的情形,一直是勇猛前進。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常見十方諸佛,發大菩提心,大誓願來莊嚴,永遠不退捨。
譬如眞如。普攝一切世間言音。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能得一切差別言音。神通智慧。普發一切種種言辭。譬如眞如。於一切法無所希求。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令諸衆生。乘普賢乘而得出離。於一切法無所貪求。譬如眞如。住一切地。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捨世間地。住智慧地。以普賢行而自莊嚴。譬如眞如。無有斷絕。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得無所畏。隨其類音。處處演說。無有斷絕。譬如眞如。捨離諸漏。善根廻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成就法智。了達於法。圓滿菩提無漏功德。
譬如眞如,它能普攝一切世間的言音。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得一切不同的言辭和音聲。有神通的智慧,普徧發出種種的言辭。有了神通,便有智慧;有了智慧,便有神通,彼此有連帶的關係。神通是智慧之用,有智慧便知用神通;若無智慧,縱有神通也不會用。譬如眞如,對一切法,沒有希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能乘普賢菩薩行願之乘,而得出離三界,對於一切法,無所貪求。譬如眞如,它是住在一切地。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捨離世間的知見,住在智慧之地,就是出世的正知正見,用普賢菩薩大行願,來莊嚴自己。譬如眞如,它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沒有斷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對於一切法,得到無所畏,沒有恐懼。隨順衆生的種類和音聲,到一切地方為衆生演說妙法,永不斷絕。譬如眞如,它的體性是無漏,眞實如如,遠離捨棄一切諸漏。諸漏就是所有的習氣毛病,有貪欲心,有瞋恚心,有愚癡心,這都是漏;凡是有財色名食睡五欲的享受,就是漏;歡喜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的漏;一言以蔽之,不守規矩,也是漏,而最大的漏,就是慾念。修行人要返本還原,就是恢復童眞之體。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衆生,成就法門的智慧,明瞭通達所有的法,圓滿菩提的覺道,成就無漏的功德。
譬如眞如。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非是覺悟。善根廻向。亦復如是。普令開悟一切諸法。其心無量徧周法界。譬如眞如。過去非始。未來非末。現在非異。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為一切衆生。新新恒起菩提心願。普使清淨。永離生死。譬如眞如。於三世中。無所分別。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現在念念。心常覺悟。過去未來皆悉清淨。譬如眞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善根廻向。亦復如是。發起一切大願方便。成就諸佛廣大智慧。譬如眞如。究竟清淨。不與一切諸煩惱俱。善根廻向。亦復如是。能滅一切衆生煩惱。圓滿一切清淨智慧。
譬如眞如,沒有少少的法,而能破壞擾亂眞如,想令眞如有一點點不覺悟的地方,也辦不到。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令一切衆生,開悟一切諸法,其心無量,普徧周滿法界。所謂「其心寬大可包太虛,其量彌廣而周法界」。譬如眞如,過去不是開始,未來不是終了,現在也沒有不同,都是平等的。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為一切衆生,心心常生菩提心,常發菩提願,普令清淨,永離生死,超出三界。譬如眞如,它在三世中,沒有什麼分別。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現在念念之中,心常覺悟,過去也清淨,未來也清淨,一切都是平等清淨。譬如眞如,它能成就一切諸佛和一切菩薩,諸佛菩薩乃由眞如所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發起一切大願方便,成就一切諸佛和一切菩薩的廣大智慧。(100)譬如眞如,它是究境清淨,沒有染汚,不和一切諸煩惱在一起。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根能消滅一切衆生的煩惱,能圓滿一切清淨的智慧。我們人為什麼有煩惱?皆因德行不夠,所以有無量的煩惱,所幸煩惱是無體無相;否則,盡虛空徧法界也裝不了煩惱,若是德行具足圓滿,那就遠離一切煩惱。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得一切佛剎平等。普嚴淨一切世界故。得一切衆生平等。普為轉無礙法輪故。得一切菩薩平等。普出生一切智願故。得一切諸佛平等。觀察諸佛體無二故。得一切法平等。普知諸法性無易故。得一切世間平等。以方便智善解一切語言道故。得一切菩薩行平等。隨種善根盡廻向故。得一切時平等。勤修佛事於一切時無斷絕故。得一切業果平等。於世出世所有善根皆無染著咸究竟故。得一切佛自在神通平等。隨順世間現佛事故。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如是迴向的時候,得到這樣十種平等。就是①得到廣大的智慧,觀察十方諸佛的刹土,都是平等,能普徧莊嚴清淨一切世界故。②得到一切衆生平等,普徧為衆生常轉無礙妙法輪故。③得到一切菩薩平等,普徧生出一切智慧和一切誓願故。④得到一切諸佛平等,觀察一切諸佛,體無二故,所謂「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⑤得到一切法平等,普徧知道法性是不變易故。⑥得到一切世間平等,以方便的智慧,善解一切言語道故。⑦得到一切菩薩行平等,隨所種的善根,迴向衆生故。⑧得到一切時平等,勤修佛事,而不懶惰,無論在什麼時候,也不斷絕故。⑨得到一切業果平等,在世出世所有的善根,沒有染汚,沒有執著,完全得到究竟清淨故。⑩得到一 切諸佛自在神通平等,隨順世間而現出世的佛法故。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八眞如相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在前邊所說種種的道理,就是修菩薩道的大菩薩所修第八種迴向,名叫眞如相迴向。
菩薩摩訶薩住此廻向。證得無量清淨法門。能為如來大師子吼。自在無畏。以善方便。教化成就無量菩薩。於一切時。未曾休息。得佛無量圓滿之身。一身充徧一切世界。得佛無量圓滿音聲。一音開悟一切衆生。得佛無量圓滿之力。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得佛無量圓滿神通。置諸衆生於一塵中。得佛無量圓滿解脫。於一衆生身。示現一切諸佛境界。成等正覺。得佛無量圓滿三昧。一三昧中。普能示現一切三昧。得佛無量圓滿辯才。說一句法。窮未來際而不可盡。悉除一切衆生疑惑。得佛無量圓滿衆生。具佛十力。盡衆生界。示成正覺。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將所修集的善根,迴向給衆生的時候,得到佛這十種無量圓滿,就是①證得無量清淨的法門,能為如來大師子吼,為衆生說法,自在而無所畏。用善巧方便法門,教化一切衆生,令修菩薩行,成就無量菩薩,在每個時候,未曾休息。②得到佛圓滿的報身,有三十二相,有八十種好的莊嚴身,雖然是一身,可是能充滿十方一切世界。③得到佛的無量圓滿音聲。佛有八音:就是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善慈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竭音。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一音能開悟一切衆生。④得到佛的無量圓滿之力,也就是神通妙用。在一根毫毛孔之中,普徧能容納一切國土。⑤得到佛的無量圓滿神通妙用,能將所有一切衆生,安置在一粒微塵之中。⑥得到佛的無量圓滿解脫,在一個衆生的身,能示現一切諸佛的境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⑦得到佛的無量圓滿三昧,能在每一個三昧之中,普徧示現一切三昧。三昧譯為正定正受。⑧得到佛的無量圓滿辯才,辯才有四種:就是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樂說無礙辯。就是說一句法,窮盡未來際,也說不盡,完全能除滅一切衆生的疑惑。⑨得到佛的無量圓滿衆生,具足佛的十種大威神通之力,就是身命不可壞力、毛孔容持力、定用自在力、毛持大小力、常徧演法力、德相降魔力、圓音徧徹力、心無障礙力、法身微密力、具足行智力。這十種力,窮盡衆生界,示現成正等正覺。換言之,所有一切衆生皆堪成佛。為什麼?因為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的緣故。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順眞如相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這就是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將所修集的一切善根,隨順眞如相,迴向衆生,一切的一切,要往眞的來做,不存自私心,才有功德,有功德便有善根。
怎樣能得到善根?就是眞誠來護持道場,虔誠來擁護佛教,絕對沒有企圖成分在內。在家居士,若是不護持道場,不擁護佛教,就不是眞正的佛教徒。若想積聚種種善根,就要恭敬三寳,親近三寳,供養三寳,這樣才能種善根。各位注意!不可破壞道場!不可破壞三寳!不可破壞佛教!否則,一定墮落到十八層地獄中,受無間斷的苦。
學佛法的人,不要為自己打算,要為整個佛教著想,不存自私自利的思想,不要有爭名奪利的行為;大家同心協力為佛教而努力,令其發揚光大,流通到全世界各角落,這就是續佛慧命。千萬不可勾心鬥角,明爭暗奪,手拿念珠,却不做佛事。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金剛幢菩薩,仰承著釋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世界一切衆生的因緣,深恐在華嚴法會中的大衆,以及未來的衆生,聽了前邊長行經文之後,不知所以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金剛幢菩薩,悲心切切,不厭其煩,說出下邊二十九首偈頌。
菩薩志樂常安住 正念堅固離癡惑
其心善軟恒清涼 積集無邊功德行
菩薩的志願,歡喜常常安住在眞如實相中。正念非常堅固,離捨愚癡和迷惑。什麼是正念?就是應作而作,應得而得;換言之,合理才做,不合理不做。什麼是愚癡?就是不應做而做,應做而不做,顚倒是非。什麼是迷惑?就是迷而不覺,惑而不悟。
菩薩的心,又善良,又柔軟,又清涼。對任何人,以慈悲心相待,令親近他的人,有清涼之感。菩薩所修集無邊的德行,自己不保留,完全迴向衆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
菩薩謙順無違逆 所有志願悉清淨
已得智慧大光明 善能照了一切業
菩薩非常謙順,沒有貢高我慢的行為。菩薩雖然有神通、有道德,可是對衆生很客氣、很和藹。菩薩自己還說:「我沒有道德,我是平凡的人。」他不會自我宣傳,到處賣廣告:「你們知道我是菩提薩埵?你們要尊敬地對待我!」菩薩不會說這種無聊的話。菩薩很慈悲,不會違背一切衆生的願望。
菩薩的志願,非常清淨,毫無染汚。菩薩是大公無私的聖人,不是求名求利的自私者。菩薩所做的事情,完全為衆生而做,所得的功德,自己不要,迴向給一切衆生。我們要迴光返照,能不能這樣?將所有的好處,統統給衆生,不好的自己留著,如果能,則嘉之;不能,則勉之。以菩薩為規範師。
菩薩已經得到妙觀察智的大光明藏,善能照了一切業。他知道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的道理,所以菩薩畏因不畏果。在種因時,十分小心,謹愼又謹愼,深恐錯因果。受果報時,不論是順境或逆境,心安理得來承當,處之泰然來接受。無論怎樣苦,不怨天,不尤人,自己承認這是自作自受。
菩薩思惟業廣大 種種差別甚希有
決意修行無退轉 以此饒益諸群生
菩薩的思惟業,廣大無有邊際。所種的善根,有種種差別,甚為希有。菩薩一擧一動,皆為修行,沒有退轉的意念。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饒益一切衆生,絕對不為自己設想。
諸業差別無量種 菩薩一切勤修習
隨順衆生不違意 普令心淨生歡喜
諸業分別起來有無量的種類。菩薩對於一切善業,勤加修習,對於像毫毛那樣細的善業,也不放棄,努力去做;對於像微塵那樣小的惡業,絕對不做。
菩薩有慈悲心腸,隨順衆生,不違衆生。令衆生的心,又清淨又歡喜,心要清淨,一點欲念也沒有,將貪瞋癡三毒,拋到九宵雲外去。
我們人為什麼有煩惱?為什麼有憂愁?為什麼不高興?就因為自私心在作怪!染汚心在作怪!貢高我慢在作怪!習氣毛病在作怪!因之,心不清淨,心不歡喜,就有了煩惱,就有了憂愁。甚至拜佛也不高興,聽經也不高興。無論做什麼事?敷衍了事,不認眞去做。這才是眞正的苦事,絕對不會快樂。
善知識們!要深深的覺悟。研究佛法,要身體力行,不是聽聽而已。抱著聽聽而已的心情來聽經,不如不聽。為什麼?把不聽經的時間,可以做旁的事情。既然來聽經,若不能躬行實踐,來聽它作什麼!勉強的聽,一點用處也沒有。
我今天講經外之法,是什麼法呢?這個法妙不可言,請大家注意聽:我要讚歎金山寺,我不怕旁人瞧不起,也不怕旁人亂批評,總而言之,金山寺是第一。什麼第一?愚癡第一。人家為名為利,你爭我奪,金山寺這些愚癡人,也不為名,也不為利,心甘情願在金山寺
修苦行,日中一食,就是一天一餐;夜不倒單,就是不躺睡覺。三衣一鉢,身無一文,因為持銀錢戒的緣故。這是多麼愚癡,所以我說金山寺愚癡第一。
為什麼這樣笨呢?因為金山寺的家風:「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願意修菩薩行,將所有的善事,迴向給法界衆生。所有的苦,留著自己來受。按一般人的眼光來觀察,這種行為,簡直笨到極點。不錯!我承認,就因為愚癡到極點,所以才能有大智慧,所謂「苦盡甘來」。
各位!不妨來金山寺,學一學,試一試。所謂「金山寺是大冶洪鑪,專鍊眞金。眞金不怕火鍊,越鍊越光亮」,不要站在外邊看,那不能瞭解金山寺的情形。凡是進金山寺大門的人,一定要遵守金山寺的規矩。嚴守戒律的人,我敢保證你將來會成佛或菩薩,絕對不會墮地獄。
各位!誰願成佛誰就成佛,誰願墮地獄誰就墮地獄,選擇在於你自己,任何人也無法干涉。做佛事就成佛,做菩薩事就成菩薩,做人事來生為人,做畜生事來生為畜生,做墮地獄事,死後便墮地獄,這是因果律,絲毫不爽,信不信在你!反正我已說明白,任你選擇,愛走那條路便走那條路,可是指路牌寫得非常清楚,這是光明大道,直達湼槃;那是黑暗小路,直達地獄。
金山寺是教人了生脫死的地方,教人反迷歸覺的地方。教人認識世間法,是苦空無常無我;教人認識出世法,是常樂我淨湼槃四德。你一定不聽,我也沒辦法,隨你便吧!
已升調御人尊地 離諸熱惱心無礙
於法於義悉善知 為利群生轉勤習
菩薩修行種種善根,一定上升到調御人尊的地位,就是佛的果位。若想離一切熱惱,就是不發脾氣,要想不發脾氣,首先需沒有自私心,有自私心的人,一定會有脾氣。沒有熱惱的人,心中沒有一切障礙。
有人在打妄想:「師父愛發脾氣」。因為我的自私心太大,我的自私心,願意所有皈依我的弟子,都能早日成佛,如果弟子不成佛,我誓不成佛,這不是講笑話,也不是口頭說說而已,我是眞眞實實要這樣做,往這個方向進行,所以我和任何人走路時,我願意走在後邊。為什麼?因為我發願,我願在所有弟子後邊成佛,我不願意跑到弟子前邊成佛。
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人,自動來昄依我做弟子。那時想:「我這樣年輕,收人做徒弟,德行不夠,學問不足,怎能對人呢!」於是在佛前發誓願,凡是皈依我而有信心求法的人,令其先成佛,他們如有一人不成佛,我絕對不成佛。因為這個緣故,我不得不有脾氣,若是沒有脾氣,皈依我的弟子,胡為亂作,錯了因果,豈不是害了他。
菩薩對於一切法,一切義理,知道得很清楚。為利益群生,勤加學習,晝夜六時勤精進。菩薩為度衆生,勤學佛法。
菩薩所修衆善行 無量無數種種別
於彼一切分別知 為利群生故廻向
菩薩所修種種的善行,有無量無數種種的分別。對於善行的一切分別,皆能知道明白。為利益群生,迴向衆生。菩薩不是自私人,將所修的善行功德,自己不留著,而完全迴向。我們聽到菩薩這種的作風,應生大慚愧心。菩薩討我們這樣的慈悲,我們對待菩薩的恩惠,却置之不理,豈不是辜負菩薩一片慈心。
以妙智慧恒觀察 究竟廣大眞實理
斷諸有處悉無餘 如彼眞如善廻向
菩薩以妙觀察智來觀察一切萬事萬物。妙觀察智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智慧,乃是不觀而觀,觀而無觀的境界。何謂不觀而觀?一般人認為他不知道,可是他能知道。何謂觀而無觀?他雖然知道,還像不知道一樣。菩薩的妙觀察智,不需要作意(想一想,定一定),便知前因後果。阿羅漢要觀察一件因緣,必須作意(在定中觀察)才能知道。
菩薩用妙觀察智,來觀察究竟廣大最眞實的道理。能斷盡三界二十五有;斷欲界十四有;斷色界七有;斷無色界四有;就是四惡趣、四大洲、六欲天、四禪天、大梵天、無想天、五不還天、四空天。把一切有斷了,沒有剩餘,這樣所修的善根,譬如眞如實相理體,悉皆迴向衆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
譬如眞如徧一切 如是普攝諸世間
菩薩以此心廻向 悉令衆生無所著
好像眞如,它能徧一切處,這樣普攝一切世間。菩薩以此心迴向,希望一切衆生無所執著。不要執著這個是我,那個是我所有,要把一切放下,能放下就解脫。
菩薩願力徧一切 譬如眞如無不在
若見不見念悉周 悉以功德而廻向
菩薩所發的願力,徧滿一切處,好像眞如理體,沒有不在的地方。或者能看見,或者不能看見,菩薩的念,周徧一切衆生的心。菩薩把自己所修的功德,來為衆生迴向。
夜中隨住晝亦住 半月一月亦隨住
若年若劫悉住中 眞如如是行亦然
眞如又住於夜,又住於晝;眞如也住於半月,也住於一月,都是隨著時間而住。或者是年,或者是劫,眞如悉住其中。眞如是這樣,所修集善根的行門,也是這樣,住於一切處。
所有三世及剎土 一切衆生與諸法
悉住其中無所住 以如是行而廻向
所有三世及諸佛刹土,一切衆生與所有佛法,住而不住,不住而住,所以悉住其中,而無所住。以這樣無著無縛的解脫心,迴向一切衆生。
譬如眞如本自性 菩薩如是發大心
眞如所在無不在 以如是行而廻向
好像眞如,就是衆生本有的自性,善根也是衆生本有的自性,人人具有,可惜不知去用。菩薩發大菩提心,修集種種善根。眞如是徧一切處,所在無不在。菩薩以這種廣大無邊所修的善根,為衆生迴向。
譬如眞如本自性 其中未曾有一法
不得自性是眞性 以如是業而廻向
好像眞如,它是衆生的自性,在眞如之中,沒有少法生,沒有少法滅。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眞如實相理體,沒有一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那就有所執著,所謂「一法不立,萬法皆空」。所以不得自性,這就是善根的眞實之性。菩薩以這種清淨業,為衆生迴向。
如眞如相業亦爾 如眞如性業亦爾
如眞如性本眞實 業亦如是同眞如
好像眞如的相,是無相的。善業如同眞如相一樣。善業本來沒有,惡業本來沒有。可是衆生心生,業也生出來;衆生心滅,業也滅亡了。所謂「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我為什麼在往昔的時候,造了很多的惡業?仔細的分析,皆因為在無始劫以來,由貪瞋癡三毒所生出來。從身生出殺盜淫的業,從口生出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的業,從意生出貪瞋癡的業。所有的業,我現在都要懺悔。所謂「瀰天大罪,一懺便消。」有首偈頌:「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無;心忘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眞懺悔。」罪從心生,罪從心滅,所以將心懺。用眞心來懺悔所造的業,心裏把所造的過錯忘掉,罪業也沒有了。所謂「過能改歸於無」。如果有過不改,把它藏起來,不教人知道,那才是罪上加罪。古時大英雄、大豪傑,勇於改過。古人雲:「君子之過,如日月蝕,人皆見之。即時更正,人皆仰之。」君子有了過錯,好像日蝕和月蝕一樣,人人皆能看見。若能及時改之,人人皆敬仰而羡慕。聰明人,有過必改。愚癡人,有過不改。古人又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憚改,善莫大焉。」有智慧的人,勇於改過,歡喜改過,所以人人仰慕他,讚歎他,知道他是君子。古時子路聞過則喜,大禹聞善則拜,我們作為寳鑑。
眞如的性是徧一切處,人所造的業,若是不改,也會徧一切處。越長越大,越集越多,無論善業或是惡業,都是這樣的情形。好像眞如的性,本來是眞實不變。業也是這樣,和眞如的道理相同。
譬如眞如無邊際 業亦如是無有邊
而於其中無縛著 是故此業得清淨
譬如眞如,它是無有邊際。衆生所造的業,也是這樣的情形,而無有邊際。雖然沒有邊際,可是在其中,沒有束縛,沒有執著,若能無縛無著,就得到解脫,解脫就是清淨,清淨就是沒有一切塵垢。因為這個緣故,業得到清淨。
如是聰慧眞佛子 志願堅固不動搖
以其智力善通達 入於諸佛方便藏
像這樣的聰明和智慧,才是眞正的佛子。志願是非常堅固,猶如金剛,不會動搖,不會破壞。以其智慧的力量,善於通達一切諸法,能入於十方諸佛方便藏。
附錄:今天(一九七六年農曆冬月十七日)是阿彌陀佛耶誕。我在今天對十方諸佛發個誓願。發什麼誓願?我所發的願,關於楞嚴經眞偽問題的願。近來有幾個博士和學者們,批評楞嚴經不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的,而是後人偽造的。彼大事宣傳其事,大事破破其事,引起對佛法不求甚解的佛教徒,生起懷疑之心,人云亦云,跟著人家後邊呐喊,實在可憐。
今天我對大家保證楞嚴經是眞的,不但楞嚴經是眞的,就是楞嚴咒也是眞的。楞嚴經是佛的眞身,是佛的舍利,任何人也破壞不了。有楞嚴經就有正法;沒有楞嚴經就沒有正法。如果楞嚴經是假的,我願墮拔舌地獄,受無間斷的苦。
我希望大家以後要有擇法眼,不要再跟著垃圾的博士或者垃圾學者去研究楞嚴經是偽造的問題,不要被垃圾的境界所轉,要有定力,來轉垃圾的境界。
他們為什麼說這部經是假的?因為他們的心,邋遢到極點,不願正法住世,不教人修行,故意破壞。在楞嚴經上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就從這兩句來證明,該經千眞萬確是佛所說的妙理,若是不除掉淫欲心,就不能超出三界,也就是說,不斷欲去愛,根本不能證果。楞嚴經上又說:「若不斷慾,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無有是處。」由此觀之,就知正法眼藏所在之處。
凡是眞正佛教徒,一定要擁護楞嚴經,楞嚴是了義經,依教修持,必獲果證;要誦持楞嚴咒,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這是我親身的經驗。我再發願,特別強調楞嚴經是正經,而不是偽經,如果有錯誤,我願墮拔舌地獄,希望大家認清這個問題,自己要有正見,不要辜負我這番苦心,並希望謗毀者,捨邪歸正。
覺悟法王眞實法 於中無著亦無縛
如是自在心無礙 未曾見有一法起
覺悟就是佛,迷惑就是衆生。覺悟什麼?覺悟以前所行所作,皆是不對。迷惑什麼?迷惑以前所行所作,不知道是不對。覺迷之間,只在一念。一念覺,衆生便是佛;一念迷,佛便是衆生。覺悟能入聖人法性流;迷惑能入凡夫六塵流。法性就是眞如。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換言之,能在六塵上覺悟,就是佛;迷於六塵境界,就是衆生。
菩薩覺悟法王的眞實法,也就是眞如實相的法,也是無在無不在的法;可是還不能執著這種法。對於眞實法,要無所著住,也要無所束縛,若是有著縛,就有障礙;反之,無障礙,就是解脫,能這樣的自在,心無障礙。在眞實法上,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得到無生法忍的境界。
如來法身所作業 一切世間如彼相
說諸法相皆無相 知如是相是知法
佛的法身是無相的,所作的業,也是無相的。沒有相,才是眞實相。在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世間,皆是空的。說一切法相,本來是無相。若能明白無相的道理,就能明白法是不生不滅。
菩薩住是不思議 於中思議不可盡
入此不可思議處 思與非思皆寂滅
菩薩住是不思議的境界,也就是實相無相之理。在實相無相的道理之中,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議,心思言議不能窮盡,若入這種不可思議之處,能思議和不可思議,皆是寂滅。
如是思惟諸法性 了達一切業差別
所有我執皆除滅 住於功德無能動
這樣思惟一切諸法的法性,明瞭通達一切善業和一切惡業的差別性。把所有我執和我所執,皆能除滅。所有我執和法執,也沒有了。沒有我執,我相空了;沒有法執,法相空了。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住在善根積聚的功德,天魔外道無能動搖你的心。
菩薩一切業果報 悉為無盡智所印
如是無盡自性盡 是故無盡方便滅
菩薩所有起惑造業所受的果報,沒有窮盡的智慧所能印證,這樣無盡智慧,無盡自性,若能窮盡,也是無盡方便的寂滅法。
菩薩觀心不在外 亦復不得在於內
知其心性無所有 我法皆離永寂滅
菩薩觀察自己的心,既不在外,亦不在內。知道心性本來是空的,因為無所有的緣故,所以我執也沒有,法執也沒有,常離我法二執,永遠是寂滅。
彼諸佛子如是知 一切法性常空寂
無有一法能造作 同於諸佛悟無我
一切諸佛的弟子!應該這樣知道,所有一切法性,常是空寂。沒有一種法,自己可以造作自己。一切法是寂滅相,同諸佛所覺悟的道理是一樣,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
了知一切諸世間 悉與眞如性相等
見是不可思議相 是則能知無相法
菩薩明瞭知道一切世間法,都和眞如自性相等,並無分別。見到這種不可思議的法相,因此之故,則能知道衆生是空的,法也是空的,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是無相而相這種法。
若能住是甚深法 常樂修行菩薩行
為欲利益諸群生 大誓莊嚴無退轉
若能知道一切世間法,都是眞如相的表現,就是甚深法,就是無相法。雖然無相,可是常樂修菩薩行,常樂行菩薩道。菩薩為想利益一切群生,竟把自己忘了。菩薩發大誓願,莊嚴六度萬行,永不退轉正等正覺。
我們人,儘想到利益自己,不去利益其他的人,雖然活著,還不如死的好;若能常常利益他人,不為自己著想,活著才有意義。我們修行人,要發大菩提心,要發大誓願心。修行大行門,修行大法門,也就是勤修六度萬行,勤修慈悲喜捨法門。
是則超過於世間 不起生死妄分別
了達其心如幻化 勤修衆行度群生
菩薩修行大誓莊嚴無退轉的法門,這種法門,就會超過一切世間法,不會生起再生死的妄念,不會妄分別一切諸法。明瞭通達這種無相法,用不退轉的菩提心,可以明白其心如幻如化,勤修六度萬行,教化衆生,救度衆生。
菩薩正念觀世間 一切皆從業緣得
為欲救度修諸行 普攝三界無遺者
菩薩用無我的正念,觀察世間一切諸法,明瞭一切諸法,皆是由因緣所生。所謂「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所以一切法,皆從業緣所得。菩薩為救度衆生,才修菩薩所修的行門——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就是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
捨無量。又以四宏誓願及六度等,普攝三界一切衆生,沒有一個衆生不被攝受。菩薩的心,大慈大悲,看衆生如同自己一樣,衆生受苦,等於自己受苦。所以勤修一切行門,度衆生出離三界,這是菩薩的志願。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43:51

续-《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衆生是起惑造業受報,種什麼因,便結什麼果?這是自然的道理。如種佛因,便結佛的果;如種菩薩因,便結菩薩的果;如種緣覺因,便結緣覺的果;如種聲聞因,便結聲聞的果,這是四聖道。尚有六凡道,就是三善道——天、人、修羅,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總之,種三善因,便結三善道的果;種三惡道因,便結三惡道的果,這個道理,絲毫不爽,千眞萬確,絕無迷信色彩。
愚癡的人,不知因果的厲害,隨便錯因果,甚至不相信因果,撥無因果。有智慧的人,知道因果報應的厲害,就怕錯因果,無論做什麼事情,三思而後行。出世聖人,修行為了因果。一般凡夫,只會造因果。沒有罪過要造罪過,造出罪過,自己還不承認是罪過,認為理所當然,沒有慚愧之心,這是罪上加罪,不可饒恕。
衆生有種種的異別,包括善惡的種子,各有不同。各造各的業,各受各的報。都在色受想行識五蘊法中,所分別而成就的。若能在種科業果報應之中,觀察明白,便了知一切法性而又不破壞它。
了知衆生種種異 悉是想行所分別
於此觀察悉明瞭 而不壞於諸法性
有智慧的人,明白瞭解諸佛所說的法,以如是修菩薩行,所積聚的善根,而為衆生迴向。為什麼為衆生迴向?因為哀湣一切衆生。菩薩看衆生太愚癡,所做的事,顚顚倒倒。怎樣的教化,也不明白;教他捨己為人,捨末求本,擁護正法,令正法住世,他不相信,所以衆生是可憐者,勸他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對於眞實法,應該往對的來做。怎樣是不對?應該反省一下,仔細想一槐,不但想一次,而且時時要想,自己是不是錯了因果?自己是不是對佛教沒有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反而造出種種罪過呢?因之,時時刻糾迴光返照,反省又反省,檢討再檢討,這樣,才算是個眞正佛教徒。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三十一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九
第九 無著無縛解脫廻向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無著無縛解脫廻向。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你們知道不知道!怎樣叫做修菩薩道積聚種種善根,為衆生迴向,為菩提迴向,為實際迴向的大菩薩,所修無所執著無所束縛清淨解脫迴向呢?
沒有執著,沒有束縛,才能得到清淨的解脫心。解脫就是解除惑業的繫縛,脫離三界之苦果。所謂「不繫為解,自在為脫。」迴向就是迴轉趣向的意思。
佛子。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所謂於出生死。心生尊重。於攝取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希求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悔諸過業。心生尊重。於隨喜善根。心生尊重。於禮敬諸佛。心生尊重。於合掌恭敬。心生尊重。於頂禮塔廟。心生尊重。於勸佛說法。心生尊重。於如是等種種善根。皆生尊重。隨順忍可。
諸位佛的弟子!修菩薩道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對於所有的善根,生九種非常尊重的心。就是所說的①對於出生死法門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②對於攝受一切善根的時侯,生特別尊重心。③對於希求一切善根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④對於懺悔自己所造過錯和罪業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⑤對於隨喜他人善根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⑥對於禮敬十方諸佛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⑦對於合掌恭敬三寳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⑧對於頂禮塔廟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⑨對於勸請佛說法的時候,生特別尊重心。對於前邊所說種種的善根,皆生謹慎尊重的心,隨順一切善根,忍可而去修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善根皆生尊重隨順忍可時。究竟欣樂。堅固信解。自得安住。令他安住。勤修無著。自在積集。成勝志樂。住如來境。勢力增長。悉得知見。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對於一切善根,皆生尊重的心,隨順忍可的時候,心中特別欣樂,得到堅固的心,信解的心。自己得到安住,令他人也得到安住。勤修無有執著的善根。自在積集一切善根。成就殊勝的志願和快樂。住在如來的境界。所有神通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增長,悉得正知正見的妙智慧。
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身業。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清淨普賢語業。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圓滿普賢意業。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發起普賢廣大精進。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用所修一切善根如是迴向的時候,有六十一門,門門之中,皆攝法界自在德用。或者是理,或者是行,或者是智,或者是境,或者自行,或者化生,或者是體,或者是用,或者是因,或者是果,或者是人,或者是法。皆各總攝一切法,故不可相從。
菩薩用無著無縛,無掛無礙,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業無報,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的身業,沒有殺盜淫,身業清淨。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清淨普賢菩薩的語業,沒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語業清淨。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圓滿普賢菩薩的意業,沒有貪瞋癡,意業清淨。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發起普賢菩薩廣大精進的行門。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具足普賢無礙音聲陀羅尼門。其聲廣大。普徧十方。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具足普賢見一切佛陀羅尼門。恒見十方一切諸佛。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解了一切音聲陀羅尼門。同一切音。說無量法。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一切劫住陀羅尼門。普於十方修菩薩行。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具足普賢菩薩沒有障礙音聲陀羅尼門。陀羅尼譯為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其音聲廣大,能普徧十方,廣播三千大千世界。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具足普賢菩薩所見一切諸佛陀羅尼門,常能見到十方諸佛。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解了一切音聲陀羅尼門,在同一切音聲中,能演說無量法。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一切劫住陀羅尼門,普於十方,修菩薩所修的行門。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衆生身中。示修一切菩薩行。盡未來劫。常無間斷。如一衆生身。一切衆生身。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普入一切衆道場。普現一切諸佛前。修菩薩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一門中。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衆生。皆得悟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種種門中。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衆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現一切佛前。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在一個衆生的身中,示現修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盡未來劫,常是這樣的修行,始終沒有間斷。如在一個衆生身中是這樣的情形,就在一切衆生身中,也是這樣的情形。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普徧入於十方諸佛道場衆會中,能普徧現於諸佛的面前,修習菩薩所修的行門,積集種種善根,而為一切衆生迴向。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在一個法門之中,示現經過不可說不可說劫那樣長的時間,也沒有窮盡。令一切衆生,皆能夠悟入自在神通力之中。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在種種法門之中,示現經過不可說不可說劫那樣長的時間,也沒有窮盡。令一切衆生,皆得悟入自在神通力之中,其身普現於十方諸佛的面前。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念念中令不可說不可說衆生。住十力智。心無疲倦。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切衆生身中。現一切佛自在神通。令一切衆生。住普賢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一衆生語言中。作一切衆生語言。令一切衆生。一一皆住一切智地。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一衆生身中。普容納一切衆生身。令皆自謂成就佛身。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能以一華。莊嚴一切十方世界。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在念念之中,令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衆生,住於佛的十力智慧中,時時精進,心中沒有疲倦。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在一切衆生身中,示現十方諸佛的自在神通力。令一切衆生,住在普賢菩薩的大行中。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在一一衆生語言中,作為一切衆生語言,來說一切法,令一切衆生,一一皆住於一切智慧之地位。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在一一衆生身中,普徧容納一切衆生身,令每個衆生覺得自己快要成就佛身。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能用一朵大蓮華,普徧莊嚴十方諸佛刹土。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出大音聲。普徧法界。周聞一切諸佛國土。攝受調伏一切衆生。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盡未來際不可說不可說劫。於念念中。悉能徧入一切世界。以佛神力。隨念莊嚴。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盡未來際所住之劫。常能徧入一切世界。示現成佛出興於世。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發出大音聲,普徧於法界,一切諸佛刹土,皆能周聞,能攝受一切衆生,調伏一切衆生。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盡未來際,不可說不可說劫那樣長的時間,在念念之中,悉能普徧於一切世界。以佛的大威神力,隨著一念,而能莊嚴十方諸佛刹土。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自在神通之力。盡未來際,所住之劫,常能普徧入於一切世界,示現成佛,出興於世間。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一光普照盡虛空界一切世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得無量智慧。具一切神通。說種種法。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入於如來盡一切劫不可測量神通智慧。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住盡法界諸如來所。以佛神力。修習一切諸菩薩行。身口意業。曾無懈倦。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的大行。以一種智慧光明,普徧照耀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的大行。得到無量的智慧,具足一切神通變化,能演說種種無礙的法。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的大行。入於如來,窮盡一切劫,也不可以測量出佛的神通智慧。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的大行。住在窮盡法界諸如來的道場中,以諸佛神通之力,修行學習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身語意三業,永遠清淨,絕無染汚。樂說諸法,永無懈倦。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不違於義。不壞於法。言辭清淨。樂說無盡。教化調伏一切衆生。令其當得一切諸佛無上菩提。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入一法門時。放無量光。照不思議一切法門。如一法門。一切法門。皆亦如是。通達無礙。究竟當得一切智地。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菩薩行。於法自在。到於普賢莊嚴彼岸。於一一境界。皆以一切智觀察悟入。而一切智亦不窮盡。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的大行。不違背諸法的義理,不破壞諸法的實相。演說妙法的言辭,非常清淨。樂說諸法,沒有窮盡的時候。教化一切衆生,調伏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應當得到十方諸佛一切覺道。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門。入一個法門的時候,放出無量智慧之光,照了不可思議那樣多的法門。如一法門是這樣的情形,一切法門,也是這樣的情形。對於一切法門,通達沒有障礙。將來究竟當得一切智慧之地位,即是成就佛果。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住於菩薩所修的行門。對於一切諸法,得到自在無礙的境界,能到普賢菩薩的莊嚴彼岸。對於一一境界,皆能用一切智慧來觀察悟入,一切智慧沒有窮盡的時候。所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始從此生。盡未來際。住普賢行。常不休息。得一切智。悟不可說不可說眞實法。於法究竟。無有迷惑。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業。方便自在。得法光明。於諸菩薩所行之行。照了無礙。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一切方便智。知一切方便。所謂無量方便。不思議方便。菩薩方便。一切智方便。一切菩薩調伏方便。轉無量法輪方便。不可說時方便。說種種法方便。無邊際無畏藏方便。說一切法無餘方便。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從這一生開始,盡未來際,住于普賢菩薩大行法門之中,時常精進,而不休息。得到一切的智慧,悟解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眞實法。對於一切諸法,究竟明瞭,沒有不解之處。以般若智慧,照了諸法實相,沒有迷惑的時候。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行普賢菩薩所修的行業,又方便又自在,得到諸法的光明。對於一切菩薩所修行的行門,照了一切,沒有障礙。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行晉賢菩薩所修的行門,得到一切方便的智慧,知道一切方便的法門,有十種方便——就是所說的①沒有數量的方便。②不可思議的方便。③菩薩所修一切的方便。④一切智慧的方便。⑤一切菩薩調伏一切衆生的方便。⑥轉無量不退轉法輪的方便。⑦不可說時的方便。⑧說種種法的方便。⑨無邊際無畏藏的方便。⑩說一切法,沒有剩餘的方便。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普賢行。成就身業。令一切衆生。見者歡喜。不生誹謗。發菩提心。永不退轉。究竟清淨。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了一切衆生語言清淨智。一切言辭。具足莊嚴。普應衆生。皆令歡喜。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住在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門中,成就普賢菩薩的清淨身業。令一切衆生,見者生大歡喜心,不生誹謗心。發大菩提心,永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得到清淨。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行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能得了一切衆生語言清淨的智慧。一切的言辭,皆具足莊嚴,普徧應化衆生,令衆生皆生歡喜。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普賢行。立殊勝志。具清淨心。得廣大神通。廣大智慧。普詣一切廣大世間。廣大國土。廣大衆生。所說一切如來不可說廣大法。廣大莊嚴圓滿藏。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住在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門中,立定殊勝的志願,具足清淨的智心,得到廣大的神通,得到廣大的智慧。普徧到廣大世界去,教化一切衆生;普徧到廣大國土去,教化一切衆生;普徧到廣大衆生的處所,教化一切衆生。
演說一切如來不可說廣大的法門,廣大莊嚴圓滿藏。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滿普賢廻向行願。得一切佛清淨身。清淨心。清淨解。攝佛功德。住佛境界。智印普照。示現菩薩清淨之業。善入一切差別句義。示諸佛菩薩廣大自在。為一切衆生。現成正覺。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圓滿普賢菩薩所修迴向的行願,得到一切佛淸淨的法身,清淨的智心,清淨的解脫。攝持十方諸佛的功德,住在佛的境界,智慧之印,普照一切衆生。示現菩薩所修清淨之業,善入一切分別每句的義理;示現十方諸佛菩薩廣大自在神通之力,為教化一切衆生,示現成佛。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勤修普賢諸根行願。得聰利根。調順根。一切法自在根。無盡根。勤修一切善根根。一切佛境界平等根。授一切菩薩不退轉記大精進根。了知一切佛法金剛界根。一切如來智慧光照金剛燄根。分別一切諸根自在根。安立無量衆生於一切智根。無邊廣大根。一切圓滿根。清淨無礙根。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勤修普賢菩薩諸根的大行大願,得到聰明而銳利的善根,又得到很調和而平順的善根,又得到一切諸法任運自在的善根,又得到無窮盡的善根。勤修所有一切善根的根,又得到佛的境界,佛的神通,佛的平等,這樣種種的善根。又得到佛授一切菩薩不退轉的記,大精進的根。明瞭知道一切諸佛所說金剛法的善根。一切諸佛的智慧光明,能普明金剛燄的根。能分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任運自在的善根。能令一切衆生,安立在一切智慧的善根,又得到廣大無邊的善根,又得到一切圓滿的善根。
又得到清淨無礙的善根,將此種種善根,迴向於衆生。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一切菩薩神力。所謂無量廣大力神力。無量自在智神力。不動其身普現一切佛剎神力。無礙不斷自在神力。普攝一切佛剎置於一處神力。一身徧滿一切佛剎神力。無礙解脫遊戲神力。無所作一念自在神力。住無性無依神力。一毛孔中次第安立不可說世界。徧遊法界諸佛道場。示諸衆生皆令得入大智慧門神力。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得到一切菩薩所加持十種的神通力量。就是所說的①得無量那樣多廣大力的神通力量。②得無量自在智慧的神通力量。③得不需要動其身,普現一切佛刹的神通力量。④得圓融無礙不間斷任運自在的神通力量。⑤能將一切諸佛刹土,普攝於一處的神通力量。⑥能將一身化為無量身,偏滿一切佛刹的神通力量。⑦能圓滿無礙,清淨解脫,遊戲三界的神通力量。⑧能無所造作,在一念之間,便有任運自在的神通力量。⑨住在無性無依的神通力量。⑩能在一毛孔之中,很有次第安立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能徧游法界諸佛的道場,指示一切衆生,皆令得入大智慧門的神通力量。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入普賢門。生菩薩行。以自在智。於一念頃。普入無量諸佛國土。一身容受無量佛剎。獲能嚴淨佛國土智。恒以智慧。觀見無邊諸佛國土。永不發起二乘之心。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方便行。入智慧境界。生如來家。住菩薩道。具足不可說不可說無量不思議殊勝心。行無量願。未曾休息。了知三世一切法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清淨法門。於一毛端量處。悉包容盡虛空徧法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國土。皆使明見。如一毛端量處。徧法界虛空界。一一毛端量處。悉亦如是。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入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中。生出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願。用自在的智慧,於一念之間,普入十方一切諸佛國土。在一個身中,能容納無量諸佛刹土,獲得莊嚴清淨十方諸佛國土的智慧。常用這種沒有束縛的智慧,能觀見無邊諸佛國土,永遠不起二乘的心,不退失大菩提心。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行普賢菩薩的方便行,能入于智慧境界之中,能生在如來的家中,住在菩薩所行的道路。具足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無量不可思議的殊勝心,行無量廣大願,未曾休息,了知三世一切法界。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清淨的法門。就在一根毫毛端量處,悉能包容盡虛空徧法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國土在內。每個國土,皆能明見清清楚楚。如一毛端量處是這樣的情形,盡虛空徧法界,一一毛端量處,都是這樣的情形。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深心方便。於一念心中。現一衆生。不可說不可說劫念心。如是乃至現一切衆生爾許劫念心。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入普賢廻向行方便地。於一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身。而衆生界無所增減。如一身。乃至周徧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大願方便。捨離一切想倒。心倒。見倒。普入一切諸佛境界。常見諸佛虛空界等清淨法身。相好莊嚴。神力自在。常以妙音。開示演說。無礙無斷。令其聞者。如說受持。於如來身。了無所得。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能成就普賢菩薩大行的深心,大願的方便。在一念心之中,現出一個衆生,經過不可說不可說劫那樣長時間的念心。像這樣的情形,乃至現出一切衆生,都是在一念心中,具足不可說不可說劫念心。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能入於普賢菩薩所修迴向行門這種方便之地。在一個衆生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衆生身。可是在衆生界中,也沒有增多,也沒有減少。如一個身是這樣的情形,乃至周徧法界一切身,都是這樣的情形。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能成就普賢菩薩所修大願方便,捨離一切妄想顚倒,心裏顚倒,見解顚倒,而普徧入於十方諸佛的境界之中。常見一切諸佛與虛空界相等的清淨法身,相好非常莊嚴,神力任運自在。常用微妙的音聲,開示衆生,演說諸法。圓融法門,沒有一切的障礙,也不會有斷絕的時候。令聽法的人,皆能如法受持。對於佛身,明瞭不可得。為什麼?因為佛的法身,乃是盡虛空徧法界,無在無不在的緣故,所以無所得。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住菩薩地。於一念中。入一切世界。所謂入仰世界。覆世界。不可說不可說十方網一切處廣大世界。以因陀羅網分別方便。普分別一切法界。以種種世界。入一世界。以不可說不可說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法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虛空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而亦不壞安立之相。悉令明見。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門,住於菩薩的地位。在一念之中,能普入十方一切世界,就是所說的①能入仰的世界。②能入覆的世界。③能入不可說不可說十方網一切處,廣大無邊的世界。④以因陀羅網非常微細的分別方便,普徧分別一切世界。⑤能將種種世界,放在一個世界中。⑥以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入於一世界中。⑦以一切法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於一世界中。⑧以一切虛空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於一世界中,可是各各世界的自體,仍然存在,不會被破壞或者被毀滅。所以說不壞安立之相,令一切衆生皆能明白見到每個世界的存在。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行願。得佛灌頂。於一念中。入方便地。成滿安住衆行智寳。悉能了知一切諸想。所謂衆生想。法想。剎想。方想,佛想。世想。業想。行想。界想。解想。根想。時想。持想。煩惱想。清淨想。成熟想。見佛想。轉法輪想。聞法解了想。調伏想。無量想。出離想。種種地想。無量地想。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大願,得到十方諸佛用甘露水灌頂,受法王之位。在一念之中,能入方便的地位,成就圓滿安住一切行的智慧之寳,完全瞭解一切觀念、希求諸妄想,所謂:「衆生」、「法」、「刹土」、「方位」、「佛」等觀念,前世後世等「世」的觀念,「業報」、「修行」、「三界」、「解脫」及「六根」、「時間」等觀念,「受持」觀念,「煩惱」或「清淨」的觀念,「修行成功」的觀念,希望「見佛]、「轉法輪]等觀念,以及「聽法了知」、「能調伏身心、衆生」的希望,有所謂「無量」、「出離」、「種種佛地、菩薩地、無量地」等觀念。
菩薩了知想。菩薩修習想。菩薩三昧想。菩薩三昧起想。菩薩成想。菩薩壞想。菩薩沒想。菩薩生想。菩薩解脫想。菩薩自在想。菩薩住持想。菩薩境界想。劫成壞想。明想。暗想。晝想。夜想。半月一月一時一歲變異想。去想。來想。住想。坐想。睡想。覺想。如是等想。於一念中。悉能了知。而離一切想。無所分別。斷一切障。無所執著。一切佛智。充滿其心。一切佛法。長其善根。與諸如來等同一身。一切諸佛之所攝取。離垢清淨。一切佛法。皆隨修學。到於彼岸。
所謂「菩薩的所知、修行、三昧、出三昧」等觀念,和「菩薩的成、壞、歿、生」,「菩薩的解脫、自在、住持、境界」等觀念。「一切世界的劫、成、壞」的觀念,「明、暗、晝、夜」的分別觀,「半月或一月一季一年的時令變化」觀念,及所謂「去、來、住、坐、睡、醒」等觀念……。如此種種觀念、分別心共五十二種念頭,菩薩在一念中,都能瞭解,於是拋離一切觀念,不生分別心,斷除一切觀念所生的障礙,毫無執著。一切佛智充滿心中,一切佛法滋長了他的善根,於是和諸如來相等相同合為一身,被一切諸佛所攝取,離垢得到清淨,對一切佛法都隨喜修行、學習,到達彼岸。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為一切衆生修普賢行。生大智寳。於一一心中。知無量心。隨其依止。隨其分別。隨其種性。隨其所作。隨其業用。隨其相狀。隨其思覺。種種不同。靡不明見。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大願智寳。於一處中。知於無量不可說處。如於一處。於一切處。悉亦如是。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為一切衆生,修普賢菩薩的大行,生出大智慧之寳。在每個衆生心中,知道無量衆生的心。隨著一切衆生的依止心,隨著一切衆生的分別心,隨著一切衆生的種性,隨著一切衆生的所作,乃至隨著一切衆生的業用、相狀、思覺等,雖然有種種不相同的境界,可是沒有不明見。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成就普賢菩薩的大願智慧之寳。在一處中,能知在無量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之處。在一處是這樣的情形,在一切處中,也是這樣的情形。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行業智地。於一業中。能知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業。其業各以種種緣造。明瞭知見。如於一業。於一切業。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知諸法智。於一法中。知不可說不可說法。於一切法中而知一法。如是諸法。各各差別。無有障礙。無違無著。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普賢菩薩行業智慧之地位。在一業中,能知無量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業。所有一切業,各有各的因緣,隨緣而造成,都能明瞭清楚,而能祥細知見。如在一種業是這樣的情形,在一切業,也是這樣的情形。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知道諸法的智慧。在一法中,能知道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法;在一切法中,能知道一法,像這樣的諸法,各不相同,可是沒有一切的障礙,也不違背,也不執著,互相不干涉。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菩薩行。得具普賢無礙耳根。於一言音中。知不可說不可說言音。無量無邊種種差別。而無所著。如於一言音。於一切言音。悉亦如是。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住於菩薩所修的行門中,得到具足普賢菩薩沒有障礙的耳根。在一言音之中,能知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言音。如在一言音中是這樣的情形,在一切言音中,也是這樣的情形。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6-7-26 18:45:18

续-《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智。起普賢行。住普賢地。於一一法中。演說不可說不可說法。其法廣大。種種差別。教化攝受。不可思議。方便相應。於無量時。於一切時。隨諸衆生所有欲解。隨根隨時。以佛音聲而為說法。以一妙音。令不可說道場衆會無量衆生。皆悉歡喜。一如來所。無量菩薩。充滿法界。立殊勝志。生廣大見。究竟了知一切諸行。住普賢地。隨所說法。於念念中。悉能證入。一剎那頃。增長無量不可說不可說大智慧聚。盡未來劫。如是演說。於一切剎。修習廣大虛空等行。成就圓滿。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的大智,生起普賢菩薩的大行,住在普賢菩薩等覺的地位。在一一法中,能演說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法。在一種法中演為無量法,無量法還不違背於一法。所謂「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無量和一,是二而不二的道理。
這種法門,極廣大又微細,有種種的分別,教化一切衆生,攝受一切衆生,不可思議,方便相應。在無量時,在一切時,就是沒有空間和時間的分別,隨順一切衆生,所願的欲望,來為解脫。隨一切衆生的根性,隨一切時間,用方便相應法,教化衆生,以佛的音聲,而為說法。用一種不思議的妙音,令不可說道場衆會中,有無量衆生,皆大歡喜。在一佛的道場中,有無量菩薩,充滿法界。立殊勝的志願,生廣大的見解,究竟了知一切諸行的法門。住在普賢菩薩的等覺位。隨著所說一切佛法,在念念之中,悉能證入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之中。在一刹那之間,增長無量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大智大慧。窮盡未來劫,這樣為一切衆生說法。在一切諸佛刹土中,修習廣大無邊的行門,盡虛空徧法界相等的法門。得到成就,得到圓滿,到了無欠無餘的程度。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諸根行門。成大行王。於一一根中。悉能了知無量諸根。無量心樂。不思議境界所生妙行。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一切諸根的行門,成就大行之王。在每一根中,悉能了知無量諸根,無量心樂。得到不可思議的境界,所生一切的妙行。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普賢行大廻向心。得色甚微細智。身甚微細智。剎甚微細智。劫甚微細智。世甚微細智。方甚微細智。時甚微細智。數甚微細智。業報甚微細智。清淨甚微細智。如是等一切甚微細。於一念中。悉能了知。而心不恐怖。心不迷惑。不亂不散。不濁不劣。其心一緣。心善寂定。心善分別。心善安住。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住在普賢菩薩行願的大迴向心,得到十種極微細的智慧,才能清清楚楚的明瞭。①得一切色甚微細的智慧。②得一切身甚微細的智慧。③得一切刹甚微細的智慧。④得一切劫甚微細的智慧。⑤得一切世界甚微細的智慧。⑥得一切方向甚微細的智慧。⑦得一切時間甚微細的智慧。⑧得一切數目甚微細的智慧。⑨得一切業報甚微細的智慧。⑩得一切清淨甚微細的智慧。這樣一切甚微細,在一念之中,能完全清清楚楚的明瞭,知道之後,心不生恐怖和迷惑之感覺,也不散亂,也不顚倒,也不汚濁,也不下劣。專一其心,為甚細微的智慧。其心善入寂靜之定,其心善於分別甚微細的智慧,其心善於安住甚微細的境界。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菩薩智。修普賢行。無有懈倦。能知一切衆生趣甚微細。衆生死甚微細。衆生生甚微細。衆生住甚微細。衆生處甚微細。衆生品類甚微細。衆生境界甚微細。衆生行甚微細。衆生取甚微細。衆生攀緣甚微細。如是等一切甚微細。於一念中。悉能了知。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住在菩薩所修的智慧中,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沒有懈怠的時候,也沒有厭倦的時候。能知一切衆生十種甚微細,才能明白這種情形。這是所說的①能知一切衆生,所趣向甚打為微細。②能知一切衆生,所死亡甚為微細。③能知一切衆生,所出生甚為微細。④能知一切衆生,所住處甚為微細。⑤能知一切衆生,所居處甚為微細。⑥能知一切衆生,所有品類甚為微細。⑦能知一切衆生,所思境界甚為微細。⑧能知一切衆生,所行甚為微細。⑨能知一切衆生,所取著甚為微細。⑩能知一切衆生,所攀緣甚為微細。像這樣一切甚微細,菩薩於一念之中,悉能了知清清楚楚,沒有不知道的事情。菩薩修六度萬行,證得智慧眼,普觀一切衆生心。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立深志樂。修普賢行。能知一切菩薩從初發心為一切衆生修菩薩行甚微細。菩薩住處甚微細。菩薩神通甚微細。菩薩遊行無量佛剎甚微細。菩薩法光明甚微細。菩薩清淨眼甚微細。菩薩成就殊勝心甚微細。菩薩往詣一切如來道場衆會甚微細。菩薩陀羅尼門智甚微細。菩薩無量無畏地一切辯才藏演說甚微細。菩薩無量三昧相甚微細。菩薩見一切佛三昧智甚微細。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立深遠的志願,得無比的快樂,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願。要能有菩薩二十一種甚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白知道這種的境界。
①能知一切菩薩從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為一切衆生的利益,而修菩薩所行的行門,甚為微細。②能知一切菩薩所居住之處所,甚為微細。③能知一切菩薩的神通妙用,甚為微細。④能知一切菩薩遊行無量佛刹,甚為微細。⑤能知一切菩薩所修的法,得到智慧光明,甚為微細。⑥能知一切菩薩得清淨智慧眼,甚為微細。⑦能知一切菩薩所成就的殊勝心,甚為微細。⑧能知一切菩薩到十方諸佛道場衆會,甚為微細。⑨能知一切菩薩所得總持法門的智慧,甚為微細。⑩能知一切菩薩無量無畏的音詞,有一切無礙辯才的智慧,演說甚深微妙法,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修無量正定正受三昧的妙相,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見一切諸佛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
菩薩甚深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大莊嚴三昧智甚微細。菩薩法界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大自在神通三昧智甚微細。菩薩盡未來際廣大行住持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出生無量差別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出生一切諸佛前。勤修供養恒不捨離三昧智甚微細。菩薩修行一切甚深廣博無障無礙三昧智甚微細。菩薩究竟一切智地。住持行智地。大神通地。決定義地。離翳三昧智甚微細。如是等一切甚微細。悉能了知。
?能知一切菩薩甚深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大莊嚴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法界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大自在神通1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盡未來際,修廣大行住持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出生無量不同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出生一切諸佛前,勤修供養諸佛的行門,常不捨離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修行一切最高深最廣愽,沒有障礙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能知一切菩薩究競一切智慧二之地,住持修行智慧之地,得到大神通智慧之地,決定一切義理智慧之地,去除障翳三昧的智慧,甚為微細。如是所說一切甚為微細的智慧,菩薩能知一切的道理,完全明瞭,徹底曉得這種的境界。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悉知一切菩薩安立智甚微細。菩薩地甚微細。菩薩無量行甚微細。菩薩出生廻向甚微細。菩薩得一切佛藏甚微細。菩薩觀察智甚微細。菩薩神通願力甚微細。菩薩演說三昧甚微細。菩薩自在方便甚微細。菩薩印甚微細。菩薩一生補處甚微細。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淸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門。能知一切菩薩有四十一種甚為微細的智慧。就是所說的①菩薩安立境界的智慧,甚為微細。②菩薩的地位,甚為微細。③菩薩所修無量行門,甚為微細。④菩薩出生迴向,甚為微細。⑤菩薩得一切佛藏,說一切法,甚為微細。⑥菩薩妙觀察的智慧,甚為微細。⑦菩薩具有神通和願力,甚為微細。⑧菩薩演說正定正受,甚為微細。⑨菩薩任運自在方便之力,甚為微細。⑩菩薩印證一切法門,甚為微細。?菩薩一生補處,即候補佛位,甚為微細。有了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這種境界。
菩薩生兜率天甚微細。菩薩住止天宮甚微細。菩薩嚴淨佛國甚微細。菩薩觀察人中甚微細。菩薩放大光明甚微細。菩薩種族殊勝甚微細。菩薩道場衆會甚微細。菩薩徧一切世界受生甚微細。菩薩於一身示現一切身命終甚微細。菩薩入母胎甚微細。菩薩住母胎甚微細。菩薩在母胎中自在示現一切法界道場衆會甚微細。菩薩在母胎中示現一切佛神力甚微細。
?菩薩生兜率天內院的境界,甚為微細。?菩薩住止兜率天宮的時候,甚為微細。?菩薩莊嚴清淨十方諸國土,甚為微細。?菩薩觀察人中甚為微細。?菩薩放智慧大光明,甚為微細。?菩薩種族殊勝,特別高貴,甚為微細。?菩薩的道場衆會,甚為微細。?菩薩徧一切世界受生,甚為微細。?菩薩在一身能示現一切命終,甚為微細。菩薩入母胎的時候,甚為微細。菩薩住母胎的時候,甚為微細。菩薩在母胎中,自在示現一切法界道場衆會,甚為微細。菩薩在母胎中,示現一切諸佛的神通力,甚為微細。要有甚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白這種八相成道的境界。
菩薩示現誕生事甚微細。菩薩師子遊行七步智甚微細。菩薩示處王宮巧方便智甚微細。菩薩出家修調伏行甚微細。菩薩菩提樹下坐道場甚微細。菩薩破魔軍衆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微細。如來坐菩提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甚微細。如來示現無量神變甚微細。如來師子吼大涅槃甚微細。如來調伏一切衆生而無所礙甚微細。
菩薩示現誕生的事,甚為微細。菩薩示現師子遊行七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種智慧,甚為微細。菩薩示處王宮,善巧方便的智慧,甚為微細。菩薩出家修道,修調伏衆生的行門,甚為微細。菩薩在菩提樹下坐道場,甚為微細。菩薩降伏魔女,摧破魔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甚為微細。如來坐菩提法座,放大光明,照明十方世界,甚為微細。如來示現無量神通變化,甚為微細。如來師子吼,大轉法輪,入大湼槃,這種境界,甚為微細。如來調伏一切衆生,無有障礙,甚為微細。要有微細的智慧,才能清清楚楚的明白。
如來不思議自在力。如金剛菩提心甚微細。如來普護念一切世間境界甚微細。如來普於一切世界施作佛事。盡未來劫而無休息甚微細。如來無礙神力周徧法界甚微細。如來於盡虛空界一切世界。普現成佛。調伏衆生甚微細。如來於一佛身,現無量佛身甚微細。如來於去來今三世中。皆處道場自在智甚微細。
如來不思議的自在力,猶如金剛菩提心,甚為微細。如來普護念一切世間的境界,甚為微細。如來普徧在一切世界,大做佛李,盡未來劫,也不休息,甚為微細。如來無所障礙的神通之力,周徧法界,甚為微細。如來在盡虛空界一切世界,普現成佛,調伏衆生,甚為微細。如來在一佛身中,現出無量佛身,甚為微細。如來在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之中,常處道場,自在的智慧,甚為微細。
如是等一切微細。悉能了知。成就清淨。普能示現一切世間。於念念中。增長智慧。圓滿不退。善巧方便。修菩薩行。無有休息。成就普賢廻向之地。具足一切如來功德。永不厭捨菩薩所行。出生菩薩現前境界。無量方便。皆悉清淨。普欲安隱一切衆生。修菩薩行。成就菩薩大威德地。得諸菩薩心之樂欲。獲金剛幢廻向之門。出生法界諸功德藏。
像這樣所說一切微細,菩薩完全能了知,成就而清淨,普徧示現一切世間。在念念之中,能增長大智慧,特別圓滿,而不退轉。善巧方便,修菩薩所修的行門,永遠不休息。成就普賢菩薩迴向之地位,具足一切諸佛的功德,永遠不會厭捨菩薩所修的行門。出生菩薩現前的境界。無量方便,皆悉清淨。普徧安穩一切衆生,修行菩薩行,成就菩薩大威德的地位,得到一切菩薩心之樂欲,獲得金剛幢菩薩迴向之法門,出生法界一切諸功德之藏。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入諸菩薩深妙法門。演說一切眞實之義。於法善巧。無所違失。起大誓願。不捨衆生。於一念中。盡知一切心非心地境界之藏。於非心處。示生於心。遠離語言。安住智慧。同諸菩薩所行之行。以自在力。示成佛道。盡未來際。常無休息。一切世間衆生劫數妄想言說之所建立。神通願力,悉能示現。
常為十方諸佛所護持憶念,能入一切菩薩深妙的法門,演說一切眞實的義理。對於一切法,善巧方便,不會違背法的道理。發起大誓願,不捨棄一切衆生,能在一念之中,悉知一切衆生心和非心地境界之藏。在非心處(無情衆生),示現生於心,這是眞空生妙有的道理。遠離一切語言的道路,安住在智慧之中,同一切菩薩所行之行是一樣的,以自在神通之力,示現成佛道,盡未來際,也不休息。一切世間的衆生、劫數、妄想、言說之所建立,乃是神通和願力,悉能示現。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一切衆生界甚微細智。所謂衆生界分別甚微細智。衆生界言說甚微細智。衆生界執著甚微細智。衆生界異類甚微細智。衆生界同類甚微細智。衆生界無量趣甚微細智。衆生界不思議種種分別所作甚微細智。衆生界無量雜染甚微細智。衆生界無量清淨甚微細智。
菩薩用沒有執著,沒有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法門,得到一切衆生界極微細九種的智慧,才能瞭解,就是所說的①衆生界就是九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人法界、修羅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這九法界的衆生,有種種不同的分別,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分別清楚。否則沒有辦法能分別清楚。②衆生界的衆生,各有各的言說,有很多的分別,單單以人類而言,已經有各種的語言、文字,以中國為例,除了國語之外,還有很多種地方的方言。各界衆生的語言,說不能盡,所以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懂得其語言。③衆生界的衆生,各有各的執著。若是沒有執著,便得解脫。在菩薩法界中的菩薩,尚有一分生相無明的執著。何況其他八法界的衆生,各有所執著,不過不同而已。若想知道九法界的衆生,為什麼要有執著?非得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詳細的瞭解。④在衆生界中有異類的衆生,有種種不同的種類,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白知道。⑤在衆生界中有同類的衆生,雖然是同類,可是也有種種不同的種族,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白知道。⑥在衆生界的九法界衆生,各趣向的道不同,例如菩薩趣向菩薩道,乃至地獄衆生趣向地獄道。他們趣向不同的道,乃是前因後果所感,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分析清楚。⑦在衆生界中,每一類的衆生,皆有不可思議種種分別所做的事。每個衆生,也有不可思議種種分別做的事,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分析清楚。⑧在衆生界中,每一類的衆生,有每一類的果報。因為業感不同的緣故,所以種清淨的因,便結清淨的果;種染汚的因,便結染汚的果。這種善惡夾雜的業,有時善業中加惡業,有時惡業中加善業。有時清淨業中,參雜染汚業;有時染汚業中,參雜清淨業。將來善業成熟,便生三善道;將來惡業成熟,便生三惡道。不是被他人所壓迫,而是自己所造的業,報應所招感的境界。所謂「自作自受」,旁人是幫不上忙。就是送紅包,賄賂閻羅王,也辦不到。為什麼?因為閻羅王大公無私,辦案清明,只講善惡,不講人情,實係定不可轉故。
我們學佛的人,要和世間一般人不同,他們所好,我們不好(這個好是愛好);他們所貪,我們不貪。世間人所有的毛病,我們要沒有。如果和世間人生活習慣完全一樣,那就不是要出家人。人家能忍,你能忍;人家能受,你能受,那不是出家人的本色。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受人所不能受的苦,行人所不能行,那才是眞正出家人的本色。
有了雜染思想之後,想要聽經,而心不能清靜;想要自在,而心不能自在。學佛的人,應該沒有煩惱。可是遇到煩惱的時候,比吃餡餅還要香,津津有味,不肯放筷。這種雜染,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分別清楚。⑨在衆生界中,有無數無量的清淨,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分別清楚。
如是等一切衆生界境界甚微細。於一念中,能以智慧,皆如實知。廣攝衆生,而為說法。開示種種清淨法門。令修菩薩廣大智慧,化身無量,見者歡喜。以智日光,照菩薩心。令其開悟,智慧自在。
像這樣一切衆生界的境界,甚為微細。在一念之中,能以眞實的智慧,才能如實的知道這種眞實的境界。廣攝一切衆生,而為演說佛法,開示種種清淨的法門,令一切衆生,修菩薩廣大的智慧,變化無量無邊的身,令見者皆生歡喜心。以智慧的光,如同千日,照了修菩薩道行者的心,令其開悟,得到自在的智慧。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為一切衆生。於一切世界。修普賢行。得盡虛空界法界一切世界甚微細智。所謂小世界甚微細智。大世界甚微細智。雜染世界甚微細智。清淨世界甚微細智。無比世界甚微細智。種種世界甚微細智。廣世界甚微細智。狹世界甚微細智。無礙莊嚴世界甚微細智。徧一切世界佛出現甚微細智。徧一切世界說正法甚微細智。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為一切衆生,在一切世界中,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門。得到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二十一種極甚微細的智慧。就是所說的①極小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②極大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③雜染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④清淨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⑤無比的世界,這個世界,超出一切世界,沒有其他世界可比較的。這種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⑥種種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⑦廣大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⑧狹窄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⑨無礙莊嚴的世界,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⑩徧滿一切世界,佛出現於世,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徧滿一切世界,佛說正法眼藏,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認識。
徧一切世界普現身甚微細智。徧一切世界放大光明甚微細智。盡一切世界示現諸佛自在神通甚微細智。盡一切世界以一音聲示一切音甚微細智。入一切世界一切佛剎道場衆會甚微細智。以一切法界佛剎作一佛剎甚微細智。以一佛剎作一切法界佛剎甚微細智。知一切世界如夢甚微細智。知一切世界如像甚微細智。知一切世界如幻甚微細智。
?菩薩有大神通,可以普徧一切世界,在一切微塵中,普現其身,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徧滿一切世界,放大光明,照了三千大千世界,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窮盡一切世界,示現十方諸佛自在神通力量,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窮盡一切世界,以一種音聲說法,能示現一切種種音聲。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也就是用一種法門,能演說無量法門,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入一世界的道場衆會和一切諸佛的道場衆會,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以一切法界佛刹,作為一佛刹。菩薩有神通變化,可以在小中現大,又可以在大中現小;又能一中現多,多中現一,這是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圓融無礙,任運自存的境界,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以一佛刹,變化一切法界佛刹,這種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的境界,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菩薩知道一切世界如夢一樣,虛妄不實,有這種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
人在作夢的時候,在夢境出現榮華富貴的享受,又升官又發財,有嬌妻有美妾,享盡人間的福。在這個時候,在夢中出現一個人,對他說:「先生!你現在所有的功名利祿、金銀珠寳、名譽地位等,不是實在的,是假的。你現在是作夢哪!」他一定不會相信。等夢醒時 , 自己才曉得在作夢。所謂「人生如夢」,不但在晚間睡覺時作夢,就是在白天不睡覺時,也是在作夢,所謂「醉生夢死」,沒有清醒的時候。
人在世上,都是在作夢。不過,這個夢,有人早醒,有人晚醒,也有人不醒。有智慧的人,就能早醒;愚癡的人,就會晚醒,或者不醒。我們修道,就是叫夢醒,早點覺悟人生是苦多樂少,提高警覺,不可作白日夢,不可妄想紛飛,不可睡懶覺,認清自己是修道人,應守本分不放逸。所謂「暮鼓晨鐘」,警惕人少睡覺。為什麼名念經時,要敲木魚?因為魚的眼睛晝夜不閉著,警惕修道人不要貪睡覺,要時刻覺悟,有這種作用。
?菩薩知道一切世界,如同影像一樣,沒有眞實性,有這種極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瞭這種境界。菩薩知道一切世界,如同幻化一樣,沒有眞實體,有這種極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白這種境界。
如是了知出生一切菩薩之道。入普賢行。智慧神通。具普賢觀。修菩薩行。常無休息。得一切佛自在神變。具無礙身。住無依智。於諸善法。無所取著。心之所行。悉無所得。於一切處。起遠離想。於菩薩行。起淨修想。於一切智。無取著想。以諸三昧而自莊嚴。智慧隨順一切法界。
像這樣了知出生一切菩薩之道,入於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門,得到普賢菩薩的智慧和神通,具足普賢菩薩的妙觀察的智慧,修菩薩所修的行門,時時勤精進,刻刻不休息。得到十方諸佛的自在神通變化,具足無所障礙的法身。住在無所依賴的智慧中。勤於一切善法,無所取著,所謂「無智亦無得」,不但對惡法不取著,就是對善法也下取著。心想到的地方,悉無所得。對於一切處所,也不執著,生起遠離之想。對於菩薩行門,生起清淨修行之想。對於一切的智慧,生起無所取著之想。用一切三昧之定,莊嚴自己的法身,以眞正般若的智慧,隨順一切法界,教化一切衆生。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入普賢菩薩行門。得無量法界甚微細智。演說一切法界甚微細智。入廣大法界甚微細智。分別不思議法界甚微細智。分別一切法界甚微細智。一念徧一切法界甚微細智。普入一切法界甚微細智。知一切法界無所得甚微細智。觀一切法界無所礙甚微細智。知一切法界無有生甚微細智。於一切法界現神變甚微細智。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入於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願之門。得到法界十一種甚微細的智慧,才能了解法界的情形。就是所說的①得到無量法界甚為微細的智慧。②能演說一切法界甚為微細的智慧。③能入於廣大法界甚為微細的智慧。④能分別不可思議法界甚為微細的智慧。⑤能分別一切法界甚為微細的智慧。⑥能在一念中,徧一切法界甚為微細的智慧。⑦能普入一切法界甚為微細的智慧。⑧能知一切法界無所得甚為微細的智慧。⑨能觀察一切法界無所障礙甚為微細的智慧。⑩能知一切法界無有生甚為微細的智慧。?能在一切法界現神通變化甚為微細的智慧。
如是等一切法界甚微細。以廣大智。皆如實知。於法自在。示普賢行。令諸衆生皆悉滿足。不捨於義。不著於法出生平等無礙之智。知無礙本。不住一切法。不壞諸法性。如實無染。猶若虛空。隨順世間。起於言說。開眞實義。示寂滅性。於一切境。無依無住。無有分別。明見法界。廣大安立。了諸世間。及一切法。平等無二。離一切著。
像前邊所說一切法界甚為微細,用廣大的智慧,皆能如實的知道。對於一切法,任運自在,毫不造作。指示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令一切衆生,皆能圓滿所求,不捨棄一切義,不執著一切法,出生平等沒有障礙的智慧,知道沒有障礙的根本法。不著住一切法門,不破壞一切法性,眞實不虛,沒有一切染著法,猶如虛空一樣的清淨。隨順一切世間法,生起言說,開示演說眞實的道理。指示衆生寂滅自性的境界,對於一切境界,沒有依賴,沒有住止,沒有分別,明瞭一切眞實的法界,見到一切眞實的法界。廣大安立一切衆生,明瞭一切世間及一切法,平等無二法門,離開一切執著,所謂「無罣無礙」,在心經上說:「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顚倒夢想,究竟湼槃。」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生諸劫甚微細智。所謂以不可說劫為一念甚微細智。以一念為不可說劫甚微細智。以阿僧祇劫入一劫甚微細智。以一劫入阿僧祇劫甚微細智。以長劫入短劫甚微細智。以短劫入長劫甚微細智。入有佛劫無佛劫甚微細智。知一切劫數甚微細智。知一切劫非劫甚微細智。一念中見三世一切劫甚微細智。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所修的大行願。出生一切劫,要有這十種甚微細的智慧。就是所說的①以不可說劫為一念,甚微細的智慧。②一念為不可說劫,甚微細的智慧。③以阿僧祇(無量數)劫能入一劫中,甚微細的智慧。④以一劫能入阿僧祇劫中,甚微細的智慧。⑤以最長的大劫能入最短的小劫中,甚微細的智慧。⑥以最短的小劫能入最長的大劫中,甚為微細的智慧。⑦入有佛劫,入無佛劫,甚為微細的智慧。⑧知一切劫數,有長劫、短劫、大劫、小劫,所謂「一念為無量,無量為一念」,甚為微細的智慧。⑨知一切劫的時間和一切非劫的時間,甚為微細的智慧。⑩在一念中,能見三世一切劫,甚為微細的智慧。
如是等一切諸劫甚微細。以如來智。於一念中。皆如實知。得諸菩薩圓滿行王心。入普賢行心。離一切分別異道戲論心。發大願無懈息心。普見無量世界網。無量諸佛充滿心。於諸佛善根。諸菩薩行。能聞持心。於安慰一切衆生廣大行。聞已不忘心。能於一切劫現佛出世心。於一一世界。盡未來際。行不動行。無休息心。於一切世界中以如來身業充滿菩薩身心。
像這樣一切諸劫甚微細,以如來的智慧,在一念之中,皆能眞實的知道,得到一切諸菩薩圓滿行王的心,普入普賢菩薩所修的行心。離開一切的分別心,外道戲論的心。發大誓願,沒有懈怠,沒有休息的心。能普見無量無邊世界網,無量無邊十方諸佛充滿的心。對於十方諸佛的善根,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能聽聞而受持的心。對於安慰一切衆生廣大行,聽聞之後,而不忘的心。能在一切劫中,示現十方諸佛岀現於世的心。在每個世界之中,盡未來際的時間,修行堅固不動的行門,沒有休息的心。在一切世界中,以如來的身業,充滿菩薩的身心。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成不退轉。得一切法甚微細智。所謂甚深法甚微細智。廣大法甚微細智。種種法甚微細智。莊嚴法甚微細智。一切法無有量甚微細智。一切法入一法甚微細智。一法入一切法甚微細智。一切法入非法甚微細智。無法中安立一切法而不相違甚微細智。入一切佛法方便無有餘甚微細智。
菩薩用無所執著,無所束縛,這種清淨的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的大行門。成就不退轉菩提心,得知一切法,需要有極甚微細的智慧,才能明知通達無礙。就是所謂的①甚深法的甚微細智慧。②廣大法的甚微細智慧。③種種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法、無為法)的甚微細智慧。④莊嚴法(莊嚴道場,清淨衆會。)的甚微細智慧。⑤一切法,沒有數量的甚微細智慧。⑥一切法能入一法中的甚微細智慧。⑦一法能入一切法中的甚微細智慧。⑧一切法能入非法中甚微細智慧。⑨在無法中安立一切法,而不相違背的甚微細智慧。⑩無法能入一切法中,非常方便,沒有餘剩的法,甚微細的智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