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ye
发表于 2019-3-31 18:37:28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3-31 18:28
你能证明地轴进动解岁差正确吗?
这是张飞打岳飞了
天機
发表于 2019-4-1 09:01:16
抱歉,回复有点晚。
为了怕误解王金甲先生理论背后的思路,所以花一些时间快速浏览过去王先生的发帖。
鄙人资质驽钝,只能简要的把王金甲先生的思路简述如下:(如有转述不准确,请王金甲先生给予更正)
牛顿的岁差理论基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因为有月球的引力吸引形成章动,导致地球的自转轴会如陀螺一般的偏移旋转。牛顿这个结论王金甲先生认为是错误、是伪科学。
王金甲先生认为,岁差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地球內核与地幔旋转速度不一致所形成,即固体潮汐导致地壳西移。
王金甲先生透过自己的实验装置,並引用中国宇航员在太空舱上面的小型陀螺仪视频,下结论:地球的自转轴不会如陀螺一般的偏移旋转。
王金甲先生也认为”二十四节气并未产生向西移动的现象,二十四节气是在黄道上永远固定不动的点。” 。王金甲宣称他有自己的观测数值,来支撑这个论点,但是在王先生过去的发帖内容,并未有详细的说明或数据,或许鄙人快速浏览当中有所疏忽,没有找到,也请王金甲先生补充。
王金甲认为能够直观的确定24节气是在黄道上永远不动的这个结论,可以从他在本帖的第1楼所发的这张照片来确定。这张图片当中有显示秋分在0度、冬至在290度(也是地球近日点所在)、春分180度,夏至270度(也是地球远日点所在)。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A5NTIzMnxmZGExMDk3NXwxNTU0MDgwNjQxfDI1NHwxNTUzNTc%3D
梳理一下王金甲先生整个理论有几项重要的基础:
1. 地球自转轴在公转轨道上,不会像陀螺一般的偏移旋转。因此岁差形成的原因,不会是像牛顿所谓的地球自转轴会如陀螺偏移旋转的现象,而是固体潮汐导致地壳西移。
2. 24节气在黄道上是永远不动的固定点。即王金甲先生在第一楼的发帖帖文说明是:地球每年公转到黄道180°(天秤宫)此时太阳对应在黄道0°(白羊宫)这就是春分!节气点是固定在黄道固定的点!无论地轴是否有进动,都不能指挥节气点进动(西移)。【天机注】:根据黄金甲先生第一楼的发帖照片、及发帖文的理解,其图中所画的圆圈就是黄道。
以上是鄙人梳理王金甲先生理论的简要内容,水平有限,若有疏漏,请您先给予釜正。
等王金甲先生确认之后,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学术讨论。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09:13:50
本帖最后由 王金甲 于 2019-4-1 09:28 编辑
天機 发表于 2019-4-1 09:01
抱歉,回复有点晚。
为了怕误解王金甲先生理论背后的思路,所以花一些时间快速浏览过去王先生的发帖。
鄙 ...
您分析的很正确!
下一步我们应该讨论什么是“进动”?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09:30:01
天機 发表于 2019-4-1 09:01
抱歉,回复有点晚。
为了怕误解王金甲先生理论背后的思路,所以花一些时间快速浏览过去王先生的发帖。
鄙 ...
王金甲的说法是这样的。
地球的地核和地幔的自转轴保持惯性始终不变。行星潮汐使地壳与(地幔+地核)产生相对位移,这就是所谓的固体潮汐。
地壳差动引起岁差,很难有理论和检测数据来支持,唯一的办法就是拍倒地轴进动这个说法。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09:43:21
本帖最后由 王金甲 于 2019-4-1 09:52 编辑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09:30
王金甲的说法是这样的。
地球的地核和地幔的自转轴保持惯性始终不变。行星潮汐使地壳与(地幔+地核)产生 ...
我们可以用计算与分析的方法证明地球差异自转导致岁差。
首先根据地球公自转周期计算地球在恒星年自转131852.444176222°。
那么根据太阳日与恒星日的正确画法计算地球每回归年应该自转131492.444176222°。
我计算的恒星年地球自转131852.444176222°,回归年地壳应该自转131492.444176222°。没错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回归年用的是地壳表面真太阳时!(下左图)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09:58:09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09:30
王金甲的说法是这样的。
地球的地核和地幔的自转轴保持惯性始终不变。行星潮汐使地壳与(地幔+地核)产生 ...
不破不立!破就是为了立!!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00:48
本帖最后由 越王剑 于 2019-4-1 10:02 编辑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09:43
我们可以用计算与分析的方法证明地球差异自转导致岁差。
首先根据地球公自转周期计算地球在恒星年自转13 ...
整个太阳系都在自转,地球相对于宇宙恒星背景的自转不应该作为地球的标准自转。
从场的角度上讲,地球的参照主体是太阳系,更具体地讲是地球轨道上运动着的宇宙物质。因为那是地球与太阳联系的纽带,也就是万有引力的纽带。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02:14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00
整个太阳系都在自转,地球相对于宇宙恒星背景的自转不应该作为地球的标准自转。
从场的角度上讲,地球的 ...
我计算的恒星年地球自转131852.444176222°,回归年地壳应该自转131492.444176222°。没错吧??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06:11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02
我计算的恒星年地球自转131852.444176222°,回归年地壳应该自转13 ...
一个正向转速一万转的A,放在反向转速二万转的B桶里,你说A的转速是多少。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10:17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06
一个正向转速一万转的A,放在反向转速二万转的B桶里,你说A的转速是多少。
所问非所答!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13:53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02
我计算的恒星年地球自转131852.444176222°,回归年地壳应该自转13 ...
参照物错误,当然计算数据也是错误的。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14:45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13
参照物错误,当然计算数据也是错误的。
我计算的恒星年地球自转131852.444176222°,回归年地壳应该自转131492.444176222°。没错吧??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15:58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13
参照物错误,当然计算数据也是错误的。
什么参照物??如果地球没有公自转!你能看到银河系恒星运动吗??
雨迷离
发表于 2019-4-1 10:19:47
本帖最后由 雨迷离 于 2019-4-1 11:11 编辑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参照物是很重要的,正是因为参照物不同,所以每个人看法才不同。
我可以说银河系所谓的白羊座在一年内也发生了位移,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所谓的恒星,并不“恒”吧。
道家中有一的思想。如何把所有人的视角统一起来,你,我,他,毕竟是三个人,三双眼睛,必然有差异。
那么就需要有一个“上帝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这个”上帝视角“,就需要更高的更远视角、格局、和胸怀,跳出银河系,甚至需要跳出宇宙,找到一个更高的参考点,来看待这件事,或许,相对误差,思想的误差就会小了,也就统一了。
层层而上。
然而,道家最终又将一归于虚无,然后又归于混沌。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立-不惑-知天-耳顺-从心不逾矩
我想也是一个层层而上,从有入无的过程吧!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24:32
雨迷离 发表于 2019-4-1 10:1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参照物是很重要的,正是因为参照物不同,所以每个人看法才不同。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如果你站在两极点上坐地日行0里。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26:38
雨迷离 发表于 2019-4-1 10:1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参照物是很重要的,正是因为参照物不同,所以每个人看法才不同。
研究地球科学难道需要银河系以外的参照物吗??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32:10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26
研究地球科学难道需要银河系以外的参照物吗??
你的地球自转用的是宇宙背景,难道不是银河系之外的参照物。
雨迷离
发表于 2019-4-1 10:34:05
本帖最后由 雨迷离 于 2019-4-1 11:17 编辑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26
研究地球科学难道需要银河系以外的参照物吗??
这不是单独地球科学,因为涉及到了太阳,就属于太阳系的问题。要了解透彻太阳系,就必须要银河系,甚至更高的参照系下才可。
如同你要研究 一个三角形,正方形二维坐标系下就可以了。要研究一个椎体,正方体,必须放在三维以上的坐标系下。
如果在二维坐标系下研究一个正方体,不同角度投影会有不同的特征出现,而这些特征还都正确无误。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38:03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32
你的地球自转用的是宇宙背景,难道不是银河系之外的参照物。
我图的背景是银河系银芯!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41:19
我还是那句话。
研究岁差必须从黄赤夹角入手。黄赤夹角为0,岁差就没有意义,自转公转周期随便变。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56:04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41
我还是那句话。
研究岁差必须从黄赤夹角入手。黄赤夹角为0,岁差就没有意义,自转公转周期随便变。
岁差是时间差!研究岁差必须从地球差异自转入手!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58:38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41
我还是那句话。
研究岁差必须从黄赤夹角入手。黄赤夹角为0,岁差就没有意义,自转公转周期随便变。
黄赤夹角为0没了年的概念!地球差异自转仍然存在!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1:11:02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0:58
黄赤夹角为0没了年的概念!地球差异自转仍然存在!
没有黄赤夹角就没有年的概念,地球自转加速减速只是昼夜概念,包括自转差异。当然如果你能证明黄赤夹角是固体潮汐引起的,另当别论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1:12:41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1:11
没有黄赤夹角就没有年的概念,地球自转加速减速只是昼夜概念,包括自转差异。当然如果你能证明黄赤夹角是 ...
黄赤夹角与固体潮汐没有关系!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1:14:25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0:41
我还是那句话。
研究岁差必须从黄赤夹角入手。黄赤夹角为0,岁差就没有意义,自转公转周期随便变。
你如何证明地轴进动会使太空的节气点西移??
雨迷离
发表于 2019-4-1 11:19:19
这不是单独地球科学,因为涉及到了太阳,就属于太阳系的问题。要了解透彻太阳系,就必须要银河系,甚至更高的参照系下才可。
如同你要研究 一个三角形,正方形二维坐标系下就可以了。要研究一个椎体,正方体,必须放在三维以上的坐标系下。
如果在二维坐标系下研究一个正方体,不同角度投影会有不同的特征出现,而这些特征还都正确无误.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1:26:52
雨迷离 发表于 2019-4-1 11:19
这不是单独地球科学,因为涉及到了太阳,就属于太阳系的问题。要了解透彻太阳系,就必须要银河系,甚至更高 ...
这里研究的是地轴进动解岁差是伪科学!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2:51:14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1:14
你如何证明地轴进动会使太空的节气点西移??
有黄赤夹角才有太阳回归年,有太阳回归年,才有会去对比恒星年,才有岁差。因此,只有知道黄赤夹角是怎么来的人,才有可能研究出影响地轴位置的原因,才可能知道产生岁差的原因,其他人都是痴人做梦。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3:13:13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12:51
有黄赤夹角才有太阳回归年,有太阳回归年,才有会去对比恒星年,才有岁差。因此,只有知道黄赤夹角是怎么 ...
没有地球差异自转就没有岁差!
王金甲
发表于 2019-4-1 13:21:45
本帖最后由 王金甲 于 2019-4-1 13:23 编辑
越王剑 发表于 2019-4-1 09:30
王金甲的说法是这样的。
地球的地核和地幔的自转轴保持惯性始终不变。行星潮汐使地壳与(地幔+地核)产生 ...
地轴进动解岁差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与单位能证明其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