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无为 发表于 2020-4-12 19:44:38

对果老星宗刚刚涉猎,很多地方还没有弄懂啊!

天機 发表于 2020-5-4 13:23:56

引用: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20-4-5 16:45
多谢天机生生提醒,至于挑衅,实无此意。既然本贴楼主已经提出计算方法,我跟贴的意思是找出天文背景,与 ...
先生您好,距离2020年4月5日,您回帖承诺要后续提供详细的推算资料,
已经整整一个月了,请问您何时会发表你的高论呢?

照见五蕴皆空 发表于 2020-5-4 19:57:33

本帖最后由 照见五蕴皆空 于 2020-5-4 20:12 编辑

引用: DLHC 发表于 2020-4-9 02:00
現在大家所用的羅計月孛數據都是平均值,而您所指出的這個稱為真值。
正解, 我发的贴中,已经有对真值月孛在果老盘中具有很强的信号指示作用进行阐述。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20-5-5 11:54:23

天機 发表于 2020-5-4 13:23
先生您好,距离2020年4月5日,您回帖承诺要后续提供详细的推算资料,
已经整整一个月了,请问您何时会发 ...

很抱歉这么久,不是我的什么论,是引用另一位先生帖子,所以这么久没发,链接我也不发了,就在168.肯定不是挑衅,只是引用人家的,不如网友自去看。我只想增加一些五余的天文背景,或许会对本贴起到某些补充作用,不想引起误会。我食言了,很抱歉

rose111 发表于 2020-5-17 11:02:42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0-5-17 11:30 编辑

      黄博士在其论文《清前期对_四余_定义及其存废的争执_社会天文学史个案研究》中有下面的2个图,是他根据《hapront-Touzé,JeanChapront-LunarTablesandProgramsfrom4000BCtoAD8000.1-Willmann-Bell(1991)》一书推导的。我找到了这本英文书,也推导了一下,发现黄博士的推导还是很正确的,我的具体推导过程列在下面。

         这本英文书没有译本,虽然我英文阅读水平比较差,也只好自己费力的看了一遍英文版。本书中内容主要是数学公式,因此看此书时不止要会点英语,还要会点数学。

rose111 发表于 2020-5-17 11:04:08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0-5-17 11:32 编辑

       下面是我的推导。



1、升交点


      表中有个“旬数”,一旬等于10天。

rose111 发表于 2020-5-17 11:08:49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0-5-17 11:24 编辑

2、远地点

   我推算远地点时,只选取了206个日期,是黄博士所取日期的一半,但也能说明问题。经推导发现,黄博士所推导的2个图,用的是罗计相差180度,远地点和近地点相差180度。


rose111 发表于 2021-2-4 17:45:45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1-2-4 17:57 编辑

       把此贴子又看了一遍,略微做些修改。对四余位置的推算有一点新的理解,发在这里。一、28宿起止位置的修正。   3楼对四余位置进行确定时,“对应宿度”栏用的28宿起止位置是从Stellarium软件中通过赤经算出来的。这次我用了《授时历》中的赤道宿度,直接推算出28宿的起止。将28宿起止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有小于3度的差别的,具体见下表。这次用的《授时历》中的赤道宿度算出的28宿起止,用来确定四余的位置,应该更准确一些。

rose111 发表于 2021-2-4 17:47:39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1-2-4 17:59 编辑

二、对于月孛的初始位置的修正。    上次我采用的历元冬至时间是1280年12月14日凌晨1点56分,这是从万年历上查到的时们。这次我对月孛位置进行重推,使用了《授时历》的历元冬至时间,即1280年12月14日子正夜半后6刻(凌晨1点26分24秒)。转应使用《授时历》上记载的13.0205d。使用这2个数据重新推出的月孛初始位置为室8.45度,这样一来,推算出来的月孛位置与郑氏星案符合的比上次更好一些。

rose111 发表于 2021-2-4 17:49:51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1-2-4 18:04 编辑

三、紫炁初始位置的再讨论。    《授时历》中紫炁初始位置在子丑二宫交界。但应该注意,《授时历》是平气注历确定的十二宫,日躔点不在丑宫初度。《授时历》的冬至日躔点与丑宫初度差4.4度。   我根据康熙六年《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紫炁位置(见下图)进行了推算。如果康熙六年《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的十二宫和日躔点,都在《授时历》的基础了移5度(按崇祯历书完成时间1634年计算的岁差),以这样的子丑宫界线作为紫炁的初始位置,则正月初九日紫炁的位置在氐13度,与康熙六年《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的氐14度比较接近。
    如果康熙六年《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按照丑宫初度在冬至日躔点上确定十二宫,再以这个子丑二宫界线为紫炁的起始点来推算紫炁,误差就很大了(当前一些软件就是以这种方法推紫炁位置的)。

rose111 发表于 2021-2-5 21:17:59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1-2-5 21:46 编辑

rose111 发表于 2021-2-4 17:49
三、紫炁初始位置的再讨论。    《授时历》中紫炁初始位置在子丑二宫交界。但应该注意,《授时历》是平气注 ...

    这个贴子,大家就当做我的研究心路来看好了。以前发的肯定有错误,后来发的贴子就是在以前发的贴子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的。

    对四余推算方法再修改。一、28宿起止位置的修正。    在上次发贴的基础上,我又用了《授时历》中的黄道宿度(即下面的“黄道积度铃”),直接推算出28宿的起止,具体见下表。这次用的《授时历》中的黄道宿度算出的28宿起止,用来确定四余的位置,很准确,这应该是郭守敬和王恂前辈推四余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授时历》的黄道宿度周天是365.2575度的,用现代的360赤道宿度转换到《授时历》的黄道宿度时,要先转换成365.2575度的《授时历》赤度道宿度,再转换成365.2575度《授时历》的黄道宿度。

rose111 发表于 2021-2-5 21:33:47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1-2-5 21:51 编辑

二、对于月孛的初始位置的修正。
    上次我采用的历元冬至时间是1280年12月14日凌晨1点56分,这是从万年历上查到的时们。这次我对月孛位置进行重推,使用了《授时历》的历元冬至时间,即1280年12月14日子正夜半后6刻(凌晨1点26分24秒)。转应使用《授时历》上记载的13.0205d。使用这2个数据重新推出的月孛初始位置为室8.45度,月孛位置与郑氏星案符合的比上次更好一些。

三、儒略数的使用    求1280冬至前转应月(求月孛)、交应月(求罗、计)、置闰日(求紫炁)到命主出生日的天数时,可以用Stellarium查命主出生日的天数的儒略数,减去1280年天元冬至的儒略数,再加上转应、交应日数,这样求的天数比较准确。当然用求儒略数的公式也可以,要注意公式中必需用格林尼治时间。

四、紫炁初始位置的再讨论。   《授时历》中紫炁初始位置在子丑二宫交界,但要再加上1度,才准。求紫炁初始位置不用考虑岁差,也能把康熙六年《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紫炁位置求准。至于方法,就用《授时历》的黄道十二宫位置,再配上《授时历》中的“黄道积度铃”即可(见下表)。

rose111 发表于 2021-2-11 18:43:36

本帖最后由 rose111 于 2021-2-11 18:45 编辑

有2点要说明:1、 岁差会导致赤经圈移动,从而造成二十八宿距星赤经的变化,也会导致二十八宿宿度长短发生变化,这是编《授时历》时二十八宿宿度长短与现在计算的宿度长短不同的原因所在(恒星移动的部分极小)。2、 自西汉至元朝,距星没有变。到明清才变化了。

g14lass 发表于 2021-2-12 07:45:13

分享   有價值的研究   謝謝{:3_229:}

rose111 发表于 2021-2-17 09:19:14

历代距星变化。

寅午火 发表于 2021-5-31 21:59:09

rose111 发表于 2021-02-17 09:19
历代距星变化。请问一下大哥,七政四余中的月孛,罗喉,计都,在 stell软件中叫什么名称?我一直都找不到。恳请指点一下。还有怎么计算七政四余在二十八宿的那一宿度?

天之雨 发表于 2021-7-8 10:39:44

rose111 发表于 2021-2-5 21:17
这个贴子,大家就当做我的研究心路来看好了。以前发的肯定有错误,后来发的贴子就是在以前发的贴子 ...

兄台,表格可否压缩上传一下啊?因为直接保存图片,有水印,影响阅读理解!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关于“七政四余“中”四余“的研究(谢绝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