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lt_yu
发表于 2022-9-21 14:14:09
长缨在手 发表于 2022-9-21 13:26
催官经【评龙章】说:土圭测位勿草草,心意消息勿昏欺。评龙章赖公用土圭则位,可见步龙用地盘,土圭居内 ...
此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yylt_yu
发表于 2022-9-25 07:41:54
是的,一般都分两派,古罗盘用法确实只有地盘。但是欧美科研文献分析人盘、天盘是磁偏角的产物,它如实记录了那个年代曾经使用的罗盘,随着地磁的变化,人盘、天盘作为历史就保留在磁盘上。而中国术数家则认为造假。如果没有磁偏角的年代变化,其实罗盘确实只有一盘。此处也只是讨论张公的罗盘使用方法。
yylt_yu
发表于 2022-9-25 07:42:34
本帖最后由 yylt_yu 于 2022-9-25 07:51 编辑
长缨在手 发表于 2022-9-21 13:26
催官经【评龙章】说:土圭测位勿草草,心意消息勿昏欺。评龙章赖公用土圭则位,可见步龙用地盘,土圭居内 ...
是的,一般都分两派,古罗盘用法确实只有地盘。但是欧美科研文献分析人盘、天盘是磁偏角的产物,它如实记录了那个年代曾经使用的罗盘,随着地磁的变化,人盘、天盘作为历史就保留在磁盘上。而中国术数家则认为造假。如果没有磁偏角的年代变化,其实罗盘确实只有一盘。此处也只是讨论张公的罗盘使用方法。
具体文献可以参考——李约瑟文集,中国对航海罗盘研制的贡献。
fcy666
发表于 2022-9-26 21:02:26
yylt_yu 发表于 2020-6-9 22:40
这个才是“金水月相逢”的正解:子二,父四,财七,官三,休四,乙八,丙九,丁一,金水日月二,心一。
若如此为正解,何不言“金水日月逢”,而言“金水月相逢”,日不重要吗?
fcy666
发表于 2023-9-29 17:33:56
WQF.2008168 发表于 2020-8-6 16:38
张公九仪如下用盘是毫无疑义的:
一、格龙、立向用地盘;
二、拨砂用人盘。
同意:在砂水要诀中,明确有地盘格龙之说
yes
发表于 2024-12-27 12:03:54
青衣子 发表于 2021-1-24 01:44
看他写书的先后,晚年估计推翻了好多理论。
赞同,他的理论详细观察矛盾很多的
xiaoyang372
发表于 2024-12-28 10:36:57
本帖最后由 xiaoyang372 于 2024-12-28 10:42 编辑
长缨在手 发表于 2022-3-6 04:59
究竟丙子哪里来的,新学没找到丙子水坐穴,只看到癸亥水龙坐穴
程夫子在地理偶录中引用的这一章内容,
是转自仙婆集第十二章,
其说的立向用的是地盘正针,
分金用的是一百二十分金,
坐穴用的是盈缩盘六十龙。
长缨在手
发表于 2025-2-20 14:22:48
xiaoyang372 发表于 2024-12-28 10:36
程夫子在地理偶录中引用的这一章内容,
是转自仙婆集第十二章,
感谢指点
华南虎2735
发表于 2025-2-20 15:23:40
实际上,天盘和地盘是同一盘,人盘有点特殊,是从28宿而出。有人认为天人两盘是磁偏角的产物,实际不是的。
偶录中的:天盘立向,实际上隐藏了一个手法,大家都没想到:用天星之前,要看天盘双山,用长生水法立向。这就是天盘立向的本义。不信大家看张九仪早期的书,写有双山三合五行的。{:3_230:}
砂法用人盘,不可用地盘,是说砂法的坐和山峰,都是用人盘测。而不是地盘测坐,人盘测峰。
地盘看水,就很明确了:九星水法看来去水,用的是地盘,不是现在很多人说的天盘。
华南虎2735
发表于 2025-2-20 15:25:46
华南虎2735 发表于 2025-2-20 15:23
实际上,天盘和地盘是同一盘,人盘有点特殊,是从28宿而出。有人认为天人两盘是磁偏角的产物,实际不是的。 ...
天盘双山,就是隐藏了的地盘十二支正位。这才是正统的源头,所以从这方面说,天盘就是地盘的细盘。
fcy666
发表于 2025-2-21 13:43:16
yylt_yu 发表于 2020-6-9 22:41
这个是穿透挨星的东西,不是中火二星的解释,但是否也包含中火二星就不得而知。
用穿透、砂水要诀诸书的案例看,何峰高何水长主富贵的结论值得商榷
xiaoyang372
发表于 2025-2-21 15:30:22
从研究这十多年的结果来看,
严陵夫子书中遮掩的问题,
如果不是来自传授的话,
想悟出来的人真的不会很多。
fcy666
发表于 2025-2-28 22:05:25
xiaoyang372 发表于 2024-12-28 10:36
程夫子在地理偶录中引用的这一章内容,
是转自仙婆集第十二章,
老师这个罗盘是什么品牌的?
福多堂
发表于 2025-3-2 21:48:05
xiaoyang372 发表于 2024-12-28 10:36
程夫子在地理偶录中引用的这一章内容,
是转自仙婆集第十二章,
楼主分析到位,非常正确{:3_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