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 发表于 2005-6-23 19:04:11

武天伐紂天象圖考證

<P>根據《國語》的記載:"昔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我想這是重要的參考資料:查證古藉中記載:【<B><FONT color=blue>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鶉火去天駟,凡七宿。又地辰日在甲子,從子至午,又七。天象、地辰,甚數皆七。</B></FONT>】,故若木星在午宮,則【月】應在【卯】宮(天駟)。 </P>
<P>&nbsp;</P>
<P>1、<B>歲在鶉火</B>:指【木星】在天盤之<B><FONT color=blue>午宮(鶉火)</B></FONT>。</P>
<P>&nbsp;</P>
<P>2、<B>月在天駟</B>:指月亮在【<B><FONT color=blue>房宿</B></FONT>】附近。按古藉記載:</P>
<P>    索隱:房為天府,曰天駟。</P>
<P>    爾雅云:“天駟,房。”</P>
<P>&nbsp;    詩記歷樞云:“房為天馬,主車駕。”</P>
<P>&nbsp;    宋均云:“房既近心,為明堂,又別為天府及天駟也。” </P>
<P>&nbsp;</P>
<P>3、<B>日在析木之津</B>:太陽在【析木】,即<B><FONT color=blue>寅宮</B></FONT>。故曰:【鶉火去天駟,凡七宿。】(由寅逆數到午宮,為七)。 </P>
<P>&nbsp;</P>
<P>4、<B>晨在斗柄</B>:晨星即【金星】也。金星以美麗的愛神---維納斯(venus)為其名,金星都出現於清晨或黃昏,所以被稱為昏星或【晨星】。<B><FONT color=blue>【晨在斗柄】指金星位置與北斗七星之斗柄的指向相近</B></FONT>。 </P>
<P>&nbsp;</P>
<P>由以上四個天象,我們可以拼湊出當時的星空。 經由小弟重新驗算,唯<B><FONT color=blue>西元前1046年12月3日上午5:30分(卯時)</B></FONT>的天象,較符合《國語》的記載:"<B><FONT color=blue>昔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B></FONT>"。 <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6/200562319147471.jpg\');}" alt="" src="attachments/dvbbs/2005-6/200562319147471.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6/20056231934869.jpg\');}" alt="" src="attachments/dvbbs/2005-6/20056231934869.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P>

lh1041 发表于 2005-11-20 00:45:26

<P><FONT face=Tahoma>刚才才看到天机先生这篇文章,别的先不谈,您这句:“《國語》的記載:"昔武王<FONT color=#ff0000><B>克商</B></FONT>,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FONT color=#f70909><B>晨</B></FONT>在斗柄,<FONT color=#ff0000><B>星在天</B></FONT>......”从那个版本的《国语》来的?</FONT></P>
<P><FONT face=Tahoma>还有这个:“查證古藉中記載:<B><FONT color=blue><FONT color=#ff0000>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鶉火去天駟,凡七宿。又地辰日在甲子,從子至午,又七。天象、地辰,甚數皆七</FONT><FONT color=#f70909>。</FONT></B></FONT>”来自哪个古籍?</FONT></P>
<P><FONT face=Tahoma>麻烦您说明一下。</FONT><FONT size=3>谢谢!</FONT></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1/20/2005 1:14:10 AM编辑过。]

天機 发表于 2005-11-20 07:59:2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ONT color=#0000ff> lh1041</I></FONT> 在11/20/2005 12:45:26 AM的发言?</B>
<P><FONT face=Tahoma>刚才才看到天机先生这篇文章,别的先不谈,您这句:“《國語》的記載:"昔武王<FONT color=#ff0000><B>克商</B></FONT>,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FONT color=#f70909><B>晨</B></FONT>在斗柄,<FONT color=#ff0000><B>星在天</B></FONT>......”从那个版本的《国语》来的?</FONT></P>
<P><FONT face=Tahoma>还有这个:“查證古藉中記載:<B><FONT color=blue><FONT color=#ff0000>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鶉火去天駟,凡七宿。又地辰日在甲子,從子至午,又七。天象、地辰,甚數皆七</FONT><FONT color=#f70909>。</FONT></B></FONT>”来自哪个古籍?</FONT></P>
<P><FONT face=Tahoma>麻烦您说明一下。</FONT><FONT size=3>谢谢!<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smilies//168/em04.gif" border=0 smilieid="4"> </FONT></P></DIV>
<P>
<P><FONT color=#0000ff><FONT color=#000000>驚聞</FONT><EM><B> lh1041</B></EM></FONT><B> 先生</B>對晚輩鄙文的關注,實是承受不起。</P>
<P>記得此帖原是在他網(123網)回覆某一易友的文章,其亦提出【武天伐紂天象圖】,唯晚輩按其所提出之年/月/日資訊,核度天象(用天文軟體),卻得不出與古藉記載相仿之天象特徵。</P>
<P>所以,晚輩才冒然提出個人的假設。不過,晚輩只是業餘愛好者,無專業的天文學訓練,水平有限,恐怕是班門弄斧!</P>
<P>望<EM><B><FONT color=#0000ff> lh1041</FONT></B></EM><B> 先生</B>能不吝指正,則晚輩必可學習正統的相關資訊。</P>
<P>晚輩當初是從網上找到《國語》、《周語》的版本,然後搜尋其內容(因為電子版本,容易搜尋)不過,晚輩也注意到,所引用內容也遺漏了一字:<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color=#0000ff>昔 武 王 <FONT color=#ff0000>伐</FONT> 殷 , 歲在 鶉 火 , 月 在 天 駟 , 日 在 析 木 之 津 , 辰 在 斗 柄 , 星 在 天 <FONT color=#ff0000>黿</FONT></FONT></B></P>
<P>另一段文字:<FONT face=Tahoma>“查證古藉中記載:<B><FONT color=blue><FONT color=#ff0000>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鶉火去天駟,凡七宿。又地辰日在甲子,從子至午,又七。天象、地辰,甚數皆七</FONT><FONT color=#f70909>。</FONT></B></FONT></FONT><FONT face=Tahoma>” 則是來自蕭吉所著的《五行大義》。</FONT></P>
<P>兩段內容,節錄如下:</P>
<P></P>
<P><FONT size=4>《國語》、《周語》</FONT></P>
<P><B><FONT size=4>景王問鍾律於伶州鳩 </FONT></B></P>
<P>    王 將 鑄 無 射 , 問 律 於 伶 州 鳩 . 對 曰 : 「 律 所 以 立均 出 度 也 . 古 之 神 瞽 考 中 聲 而 量 之 以 制 , 度 律 均 鍾, 百 官 軌 儀 , 紀 之 以 三 , 平 之 以 六 , 成 於 十 二 , 天 之 道也 . 夫 六 , 中 之 色 也 , 故 名 之 曰 黃 鍾 , 所 以 宣 養 六 氣 、九 德 也 . 由 是 第 之 : 二 曰 太 蔟 , 所 以 金 奏 贊 陽 出 滯 也 .三 曰 姑 洗 , 所 以 修 潔 百 物 , 考 神 納 賓 也 . 四 曰 蕤 賓 , 所以 安 靖 神 人 , 獻 酬 交 酢 也 . 五 曰 夷 則 , 所 以 詠 歌 九 則 ,平 民 無 貳 也 . 六 曰 無 射 , 所 以 宣 布 哲 人 之 令 德 , 示 民 軌儀 也 . 為 之 六 閒 , 以 揚 沈 伏 , 而 黜 散 越 也 . 元 閒大 呂 , 助 宣 物 也 . 二 閒 夾 鍾 , 出 四 隙 之 細 也 . 三 閒 仲呂 , 宣 中 氣 也 . 四 閒 林 鍾 , 和 展 百 事 , 俾 莫 不 任 肅 純 恪也 . 五 閒 南 呂 , 贊 陽 秀 也 . 六 閒 應 鍾 , 均 利 器 用 , 俾 應復 也 .
<P>    「 律 呂 不 易 , 無 姦 物 也 . 細 鈞 有 鍾 無 鎛 , 昭 其 大也 . 大 鈞 有 鎛 無 鍾 , 甚 大 無 鎛 , 鳴 其 細 也 . 大 昭 小 鳴 ,和 之 道 也 . 和 平 則 久 , 久 固 則 純 , 純 明 則 終 , 終 復 則 樂, 所 以 成 政 也 , 故 先 王 貴 之 . 」
<P>    王 曰 : 「 七 律 者 何 ? 」 對 曰 : 「 <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color=#ff0000>昔 武 王 伐 殷 , 歲在 鶉 火 , 月 在 天 駟 , 日 在 析 木 之 津 , 辰 在 斗 柄 , 星 在 天黿</FONT></B> . 星 與 日 辰 之 位 , 皆 在 北 維 . 顓 頊 之 所 建 也 , 帝 嚳 受之 . 我 姬 氏 出 自 天 黿 , 及 析 木 者 , 有 建 星 及 牽 牛 焉 , 則我 皇 妣 大 姜 之 姪 伯 陵 之 後 , 逄 公 之 所 憑 神 也 . 歲 之 所 在, 則 我 有 周 之 分 野 也 . 月 之 所 在 , 辰 馬 農 祥 也 . 我 太 祖后 稷 之 所 經 緯 也 , 王 欲 合 是 五 位 三 所 而 用 之 . 自 鶉 及 駟七 列 也 . 南 北 之 揆 七 同 也 , 凡 人 神 以 數 合 之 , 以 聲 昭 之. 數 合 聲 和 , 然 後 可 同 也 . 故 以 七 同 其 數 , 而 以 律 和 其聲 , 於 是 乎 有 七 律 .
<P>    「 王 以 二 月 癸 亥 夜 陳 , 未 畢 而 雨 . 以 夷 則 之 上 宮畢 , 當 辰 . 辰 在 戌 上 , 故 長 夷 則 之 上 宮 , 名 之 曰 羽 , 所以 藩 屏 民 則 也 . 王 以 黃 鍾 之 下 宮 , 布 戎 于 牧 之 野 , 故 謂之 厲 , 所 以 厲 六 師 也 . 以 太 蔟 之 下 宮 , 布 令 于 商 , 昭 顯文 德 , 底 紂 之 多 罪 , 故 謂 之 宣 , 所 以 宣 三 王 之 德 也 . 反及 嬴 內 , 以 無 射 之 上 宮 , 布 憲 施 舍 於 百 姓 , 故 謂 之 嬴 亂, 所 以 優 柔 容 民 也 . 」 </P>
<P></P>
<P></P>
<P><B><FONT color=#0000ff size=4>《五行大義》(蕭吉著)</FONT></B></P>
<P>『<FONT color=#0000ff size=3><B> ...</B>凡有七音圜相爲宮.七音者.蓋以相生數七故也.始黃鐘生林鐘.自十二月至六月.凡七月也.服虔解云. </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3>七律爲七音.外傳解云.<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日在天駟.鶉火去天駟凡七宿.又地辰日在甲子.從子至午又七. 天象.地辰.其數皆七</FONT></B>.聖人以律同其數.以聲招之.故以七音.樂以七律配七始.故以定三元四時.故黃鐘以配 天.林鐘以配地.大簇以配人.姑洗以配春.蕤賓以配夏.南呂以配秋.應鐘以配冬.凡三元者.周以建子月爲天 正.故黄鐘之管配之.殷以建丑月爲地正.應以大呂之管配之..</FONT>.』</P>
<P></P>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1/20/2005 8:03:03 AM编辑过。]</FONT></P>

lh1041 发表于 2005-11-20 11:18:31

<P><FONT size=3>謝謝天機先生的説明!</FONT></P>
<P><FONT size=3>天機先生客氣了,何必“驚聞”,我們既然加入網站,就不是以破壞為志,而是盡力添磚加瓦。</FONT><FONT size=3>天下的學問,絕對沒有什麽“正統”不“正統”一說,我們也是三腳貓而已。大家討論,也是平等自由,沒有什麽“班門弄斧”一說,説不定一通玩下來,倒是我們“班門弄斧”,那時還請不要瞧不起我們才好。總之,工作閒暇圖個樂子罷了。</FONT></P>
<P><FONT size=3>《國語》這句:“<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ff0000><B>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B></FONT>。”“辰”字固然可以通“晨”,但古籍中文字之通假,主要要看全文語境。在這裡,伶州鳩這句話是要確定“武王伐殷”這個時間。具體採用了“嵗”、“月”、“日”、“辰”、“星”五個標誌來確定時間點。所以,我以爲,從文意全體理解,“辰”字不可通“晨”,亦不指“辰星(水星)”或“大火心宿二”,後者易明,因爲“大火心宿二”與“斗柄”(無論是“北斗”還是“南斗”)都是恆星;而前者呢,根據韋昭註《國語》,“<B><FONT color=#ff0000>星在天黿</FONT></B>”指水星在玄</FONT><FONT size=3>枵之次</FONT><FONT size=3>,那麽水星不可能跑到斗柄去。因此“辰”是指“日月合朔”之意,這是在天文上最爲常用的標誌之一。再者,金星在古籍中,叫“啓明”是不錯,沒見過冠以“晨”之名的。</FONT></P>
<P><FONT size=3>在這句話裏,“嵗”、“月”、“日”、“辰”、“星”都是指動的現象,“<FONT color=#000000>鶉火”、“天駟”、“析木之津”、“斗柄”、“天黿”指恆星背景,一動一靜,就標定了時間點。“在”字指七政在恆星背景上的位置,由於七政軌道都在黃道左右,因此其位置不可能跑到北斗所在天區,所以只能在黃道附近的二十八宿,“<B><FONT color=#ff0000>辰在斗柄</FONT></B>”指日月合朔於南斗(斗宿)。可能天機先生會說:“可不可能‘辰在斗柄’指日月合朔在北斗之柄<FONT color=#ff0000><B>所指</B></FONT>之処?”我以爲不能,因爲一天之内北斗之柄環指週天,居處不定。</FONT></FONT></P>
<P><FONT size=3>最後,天機先生提出1045B.C.12月3日,倒是與武王出師伐殷的日子在1045B.C.12月4日這個可能的推算結果<FONT color=#ff0000><B>之一</B></FONT>相合。另外,引文“<FONT color=#ff0000><B>伐殷</B></FONT>”誤引為“<FONT color=#ff0000><B>克商</B></FONT>”是要命的,前者是指整個行動過程,後者是指整個行動的終結點,若1045B.C.12月3日或4日是“克商”之日,按照曆譜,此日不在<FONT color=#ff0000><B>甲子</B></FONT>日。</FONT></P>
<P><FONT size=3>還有一點,《國語》這條史料人們衆説紛紜,頗有疑問。現在我們都以1976年於陝西臨潼出土之西周初年武王時期青銅器“利簋”所刻之銘文“武王征商,維甲子朝,嵗鼎克昏,夙有商。”為第一證據,連同其他史料,共十六條。</FONT></P>
<P><FONT size=3>另外,我們使用的軟件是SKYMAP。</FONT></P>
<P><FONT size=3>一點淺見,歡迎探討。</FONT></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1/22/2005 10:15:05 AM编辑过。]

天機 发表于 2005-11-20 15:35: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ONT color=#0000ff> lh1041</I></FONT> 在11/20/2005 11:18:31 AM的发言?</B>
<P><FONT size=3>最後,天機先生提出1045B.C.12月3日,倒是與武王出師伐殷的日子在1045B.C.12月4日這個可能的推算結果<FONT color=#ff0000><B>之一</B></FONT>相合。另外,引文“<FONT color=#ff0000><B>伐殷</B></FONT>”誤引為“<FONT color=#ff0000><B>克商</B></FONT>”是要命的,前者是指整個行動過程,後者是指整個行動的終結點,若1045B.C.12月3日或4日是“克商”之日,按照曆譜,此日不在<FONT color=#ff0000><B>甲子</B></FONT>日。</FONT></P>
<P><FONT size=3></FONT>&nbsp;</P></DIV>
<P>針對晚輩引用古藉之錯誤,<B><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 先生</B>的指教,晚輩傾心接受。一字之差,在考古的範疇上,竟是如此大的差別。親自感受到<B><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 先生</B>及古考專家們的專業。</P>
<DIV class=quote><B></B>&nbsp;</DIV>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ONT color=#0000ff> lh1041</I></FONT> 在11/20/2005 11:18:31 AM的发言?</B> </DIV>
<P class=quote><FONT size=3>《國語》這句:“<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ff0000><B>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B></FONT>。”“辰”字固然可以通“晨”,但古籍中文字之通假,主要要看全文語境。在這裡,伶州鳩這句話是要確定“武王伐殷”這個時間。具體採用了“嵗”、“月”、“日”、“辰”、“星”五個標誌來確定時間點。所以,我以爲,從文意全體理解,“辰”字不可通“晨”,亦不指“辰星(水星)”或“大火心宿二”,後者易明,因爲“大火心宿二”與“斗柄”(無論是“北斗”還是“南斗”)都是恆星;而前者呢,根據韋昭註《國語》,“<B><FONT color=#ff0000>星在天黿</FONT></B>”指水星在玄</FONT><FONT size=3>枵之次</FONT><FONT size=3>,那麽水星不可能跑到斗柄去。因此“辰”是指“日月合朔”之意,這是在天文上最爲常用的標誌之一。再者,金星在古籍中,叫“啓明”是不錯,沒見過冠以“晨”之名的。</FONT></P>
<P class=quote><FONT size=3>在這句話裏,“嵗”、“月”、“日”、“辰”、“星”都是指動的現象,“<FONT color=#000000>鶉火”、“天駟”、“析木之津”、“斗柄”、“天黿”指恆星背景,一動一靜,就標定了時間點。“在”字指七政在恆星背景上的位置,由於七政軌道都在黃道左右,因此其位置不可能跑到北斗所在天區,所以只能在黃道附近的二十八宿,“<B><FONT color=#ff0000>辰在斗柄</FONT></B>”指日月合朔於南斗(斗宿)。可能天機先生會說:“可不可能‘辰在斗柄’指日月合朔在北斗之柄<FONT color=#ff0000><B>所指</B></FONT>之処?”我以爲不能,因爲一天之内北斗之柄環指週天,居處不定。</FONT></FONT></P>
<P class=quote><FONT color=#000000 size=3></FONT>&nbsp;</P>
<P>原來《國語》從考古角度,仍有其爭議之處。那麼晚輩所依據之基礎,確實沒有出土文物來得真切。</P>
<P>晚輩又學習了一課。呵呵!小時候很羨慕考古學家的工作,哇!看起來,真是低估了其專業的範疇!</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ONT color=#0000ff> lh1041</I></FONT> 在11/20/2005 11:18:31 AM的发言?</B>
<P>
<P><FONT size=3></FONT></P><FONT size=3>還有一點,《國語》這條史料人們衆説紛紜,頗有疑問。現在我們都以1976年於陝西臨潼出土之西周初年武王時期青銅器“利簋”所刻之銘文“武王征商,維甲子朝,嵗鼎克昏,夙有商。”為第一證據,連同其他史料,共十六條。</FONT> </DIV>
<DIV class=quote>&nbsp;</DIV>
<P>謝謝<B><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 先生</B>的指點,原來考古界已經有如此明確的證據,來推算武王征商的年份及日期。晚輩真是太輕率了,適才從網上找到很多專家、學者針對【武王征商】之年代的研究。自己在發帖之前,居然連網上可以找到的資料,都沒有先研讀,真是慚愧!</P>
<P>晚輩把<B><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 先生</B>所提及的出土文物列出(相信可以讓對此議題有興趣的易友,可以獲得正確的方向)</P>
<P><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2002924545.jpg\');}" alt=""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2002924545.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P>
<P>最後,晚輩再請教:</P>
<P>1、若按出土文物及古藉的記載,武王克商之日為【曱子曰】。那麼是否有其他出土文物,可以推算武王征商的時間呢?</P>
<P>2、雖然《國語》內容或許尚有爭議,但其所述"<B><FONT color=#ff0000>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FONT></B>。"此句,確實提供相當充份的天象資訊。若把【晨在斗柄】之【晨】字,解釋成【晨】星(雖然古代不以晨星來稱呼【金星】,但會不會在某一個時期,當時確實稱金星為晨星)。按晚輩以天文軟件之推算,在西元前1045年12月3日卯時,其天象確較符合《國語》中的描述。如果假設天文軟件推算之誤差極小,表示《國語》所記載之天象,確實存在。不過,該天象可能不是武王征商之時間了。</P>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1/20/2005 5:20:41 PM编辑过。]</FONT></P>

lh1041 发表于 2005-11-21 11:59:19

<P 0cm 0pt?><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提出的問題是中國歷史上極爲巨大的問題,從西漢末年劉歆開始到1997年爲止的兩千餘年閒,共有44种假説。針對天機先生的問題,略提一二如下:

<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的第一個問題,其實是講從天文學角度推算“武王伐紂”這一課題的證據基礎問題,史籍中武王伐紂有關天象及日期記載,被採用的有如下16項,但是關於這些史料的辨析是一個龐大的考證和天文計算過程,我也不說了:<BR line-break?><BR line-break?>1、利簋銘文:</P>
<P 0cm 0pt?><FONT color=#ff0000><B>武王征商,維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 </B></FONT></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2、《漢書·律曆志下》引《尚書·周書·武成》:</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於征伐紂。</B></FONT></P>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粵若來三(當作“二”字)月,既死霸,粵五日甲子,咸劉商王紂。</B></FONT>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廟。翌日辛亥,祀於天位。粵五日乙卯,乃以庶國祀馘于周廟。
</B></FONT>
3、《逸周書卷四·世俘解第四十》:

<FONT color=#ff0000><B>惟一月丙午旁生魄(一說應作“壬辰旁死魄”,依據第2條證據,下同),若翼日丁未(一說應作“癸巳”),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紂。越若來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則咸劉商王紂。 </B></FONT>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4、《國語·周語下》伶州鳩對周景王:</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 </B></FONT></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5、《淮南子·兵略訓》:</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B><FONT color=#ff0000>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FONT></B></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6、《荀子·儒效》:</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 </B></FONT></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7 、《今本竹書紀年》卷下:</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文王時)孟春六旬,五緯聚房。
</B></FONT>
8、《新論》(嚴可均輯本):</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甲子,日月若合璧,五星若連珠,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從天以討紂,故兵不血刃而定天下。
</B></FONT>
9、《太平御覽》引《春秋緯·元命苞》:</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殷紂之時,五星聚于房。
</B></FONT>
10、《今本竹書紀年》卷上:</P>
<P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ff0000><B>(帝辛)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有赤烏集于周社。……(帝辛)三十三年,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B></FONT></P>
<P>
<P>
<P 0cm 0pt?>
<P>
<P>
<P 0cm 0pt?>11、《逸周書·小開解》:

<B><FONT color=#ff0000>維三十有五祀,王念曰:多<FONT color=#3809f7 size=5>□</FONT>,正月丙子拜望,食無時。</FONT></B>
<P>
<P>
<P 0cm 0pt?>
<P>
<P>
<P 0cm 0pt?>12、《舊唐書·禮儀志一》長孫無忌等奏議引《六韜》曰:

<FONT color=#ff0000><B>武王伐紂,雪深丈餘。五車二馬,行無轍跡,詣營求謁,武王怪而問焉,太公對曰:“此必五方之神,來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職命焉。既而克殷,風調雨順。</B></FONT>
<P>
<P>
<P 0cm 0pt?>
<P>
<P>
<P 0cm 0pt?>13、《周書·劉璠傳》載劉璠《雪賦》:</P>
<P 0cm 0pt?><FONT color=#ff0000><B>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丈之深。</B></FONT><BR line-break?><BR line-break?>14、《尸子》卷下:</P>
<P 0cm 0pt?><FONT color=#ff0000><B>武王伐紂,魚辛諫曰:歲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從。<BR line-break?></B></FONT><BR line-break?>15、《周書·泰誓》序:</P>
<P 0cm 0pt?><FONT color=#ff0000><B>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B></FONT>

16、《史記·周本紀》:</P>
<P 0cm 0pt?><FONT color=#ff0000><B>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孟津,……武王乃作《泰誓》,……。</B></FONT></P>
<P>
<P>
<P 0cm 0pt?>
<P>
<P>
<P 0cm 0pt?>以上是證據體系。

<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提出:“若把‘辰在斗柄’之‘辰’字,解釋成‘晨’星(雖然古代不以‘晨星’來稱呼金星,但會不會在某一個時期,當時確實稱金星為晨星?)。”對此:

1、從出土甲骨、金文資料到秦漢簡帛再到敦煌遺書,加上流傳的古籍,我們沒有見過“稱金星為晨星”這種稱謂。

2、其實,您提出“辰”字指“金星”,這裡有兩個通假延遞:1)“辰”通“晨”,2)“晨”通“金星”。第一個通假成立,第二條通假明顯是無法成立的。
<P 0cm 0pt?>3、假設說“辰”可以指金星,那麽會與“辰”所指代的另一個行星——水星混淆。</P>
<P 0cm 0pt?>4、考慮“在”字的意義。“在”就是“位於”的意思,不是“指向”的意思。“辰在斗柄”,我們從《國語》這句話裏“<B><FONT color=#ff0000>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FONT></B>”已經可以看出其句式都是“某七政或七政現象位于某恆星背景”,這種句式是統一的。因爲五緯星的軌道在黃道左右,標出其坐標點時只會採用“在某次”或“在某宿”或“在某星官”,對於七政及其現象的位置,總是這樣標示的。其實在天文上,北斗斗柄指向是標示月建或者時辰用的,也就是“月月常加戌,時時見破軍”之法,不用於標示七政或七政現象的位置。</P>
<P 0cm 0pt?>5、在我們所見到的所有《國語》版本中,都記載為:“<FONT color=#ff0000><B>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 </B></FONT>”沒有記作“<B><FONT color=#ff0000>晨在斗柄</FONT></B>”的,這樣記載在天文學上也是沒有意義的,在古籍中也沒有相同範例。</P>
<P 0cm 0pt?>至於<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提出:“以天文軟件之推算,在西元前1045年12月3日卯時,其天象確較符合《國語》中的描述。”是的,現在其中一個推算結果認爲武王出師伐殷的時間在在西元前1045年12月4日(戊子),其證據基礎之一就是《國語》這條史料。但是這個觀點與<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認爲《國語》這條史料所展示的是武王伐殷全過程的星象,而不是一個時間點的星象。</P>
<P 0cm 0pt?>大概情況就是這樣。</P>
<P 0cm 0pt?>此外,我們還使用了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長期日月行星星曆數據庫DE404(覆蓋時間段3000B.C.-3000A.D.)
</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1/22/2005 10:13:17 AM编辑过。]

yongbin 发表于 2005-11-22 16:09:3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ONT color=#0000ff> lh1041</I></FONT> 在11/21/2005 11:59:19 AM的发言?</B>

<P 0pt? 0cm><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提出的問題是中國歷史上極爲巨大的問題,從西漢末年劉歆開始到1997年爲止的兩千餘年閒,共有44种假説。針對天機先生的問題,略提一二如下:

<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的第一個問題,其實是講從天文學角度推算“武王伐紂”這一課題的證據基礎問題,史籍中武王伐紂有關天象及日期記載,被採用的有如下16項,但是關於這些史料的辨析是一個龐大的考證和天文計算過程,我也不說了:<BR line-break?><BR line-break?>1、利簋銘文:</P>
<P 0pt? 0cm><FONT color=#ff0000><B>武王征商,維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 </B></FONT></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2、《漢書·律曆志下》引《尚書·周書·武成》:</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於征伐紂。</B></FONT></P>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粵若來三(當作“二”字)月,既死霸,粵五日甲子,咸劉商王紂。</B></FONT>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FONT color=#ff0000><B></B></FONT></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廟。翌日辛亥,祀於天位。粵五日乙卯,乃以庶國祀馘于周廟。
</B></FONT>
3、《逸周書卷四·世俘解第四十》:

<FONT color=#ff0000><B>惟一月丙午旁生魄(一說應作“壬辰旁死魄”,依據第2條證據,下同),若翼日丁未(一說應作“癸巳”),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紂。越若來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則咸劉商王紂。 </B></FONT>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4、《國語·周語下》伶州鳩對周景王:</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 </B></FONT></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5、《淮南子·兵略訓》:</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B><FONT color=#ff0000>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FONT></B></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6、《荀子·儒效》:</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 </B></FONT></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7 、《今本竹書紀年》卷下:</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文王時)孟春六旬,五緯聚房。
</B></FONT>
8、《新論》(嚴可均輯本):</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甲子,日月若合璧,五星若連珠,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從天以討紂,故兵不血刃而定天下。
</B></FONT>
9、《太平御覽》引《春秋緯·元命苞》:</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殷紂之時,五星聚于房。
</B></FONT>
10、《今本竹書紀年》卷上:</P>
<P 0cm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FONT color=#ff0000><B>(帝辛)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有赤烏集于周社。……(帝辛)三十三年,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B></FONT></P>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11、《逸周書·小開解》:

<B><FONT color=#ff0000>維三十有五祀,王念曰:多<FONT color=#3809f7 size=5>□</FONT>,正月丙子拜望,食無時。</FONT></B>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12、《舊唐書·禮儀志一》長孫無忌等奏議引《六韜》曰:

<FONT color=#ff0000><B>武王伐紂,雪深丈餘。五車二馬,行無轍跡,詣營求謁,武王怪而問焉,太公對曰:“此必五方之神,來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職命焉。既而克殷,風調雨順。</B></FONT>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13、《周書·劉璠傳》載劉璠《雪賦》:</P>
<P 0pt? 0cm><FONT color=#ff0000><B>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丈之深。</B></FONT><BR line-break?><BR line-break?>14、《尸子》卷下:</P>
<P 0pt? 0cm><FONT color=#ff0000><B>武王伐紂,魚辛諫曰:歲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從。<BR line-break?></B></FONT><BR line-break?>15、《周書·泰誓》序:</P>
<P 0pt? 0cm><FONT color=#ff0000><B>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B></FONT>

16、《史記·周本紀》:</P>
<P 0pt? 0cm><FONT color=#ff0000><B>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孟津,……武王乃作《泰誓》,……。</B></FONT></P>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以上是證據體系。

<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提出:“若把‘辰在斗柄’之‘辰’字,解釋成‘晨’星(雖然古代不以‘晨星’來稱呼金星,但會不會在某一個時期,當時確實稱金星為晨星?)。”對此:

1、從出土甲骨、金文資料到秦漢簡帛再到敦煌遺書,加上流傳的古籍,我們沒有見過“稱金星為晨星”這種稱謂。

2、其實,您提出“辰”字指“金星”,這裡有兩個通假延遞:1)“辰”通“晨”,2)“晨”通“金星”。第一個通假成立,第二條通假明顯是無法成立的。

<P 0pt? 0cm>3、假設說“辰”可以指金星,那麽會與“辰”所指代的另一個行星——水星混淆。</P>
<P 0pt? 0cm>4、考慮“在”字的意義。“在”就是“位於”的意思,不是“指向”的意思。“辰在斗柄”,我們從《國語》這句話裏“<B><FONT color=#ff0000>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FONT></B>”已經可以看出其句式都是“某七政或七政現象位于某恆星背景”,這種句式是統一的。因爲五緯星的軌道在黃道左右,標出其坐標點時只會採用“在某次”或“在某宿”或“在某星官”,對於七政及其現象的位置,總是這樣標示的。其實在天文上,北斗斗柄指向是標示月建或者時辰用的,也就是“月月常加戌,時時見破軍”之法,不用於標示七政或七政現象的位置。</P>
<P 0pt? 0cm>5、在我們所見到的所有《國語》版本中,都記載為:“<FONT color=#ff0000><B>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 </B></FONT>”沒有記作“<B><FONT color=#ff0000>晨在斗柄</FONT></B>”的,這樣記載在天文學上也是沒有意義的,在古籍中也沒有相同範例。</P>
<P 0pt? 0cm>至於<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提出:“以天文軟件之推算,在西元前1045年12月3日卯時,其天象確較符合《國語》中的描述。”是的,現在其中一個推算結果認爲武王出師伐殷的時間在在西元前1045年12月4日(戊子),其證據基礎之一就是《國語》這條史料。但是這個觀點與<B><FONT color=#3300ff>天機</FONT></B>先生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認爲《國語》這條史料所展示的是武王伐殷全過程的星象,而不是一個時間點的星象。</P>
<P 0pt? 0cm>大概情況就是這樣。</P>
<P 0pt? 0cm>此外,我們還使用了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長期日月行星星曆數據庫DE404(覆蓋時間段3000B.C.-3000A.D.)
</P>


</DIV>

yongbin 发表于 2005-11-22 16:15:13

&lt;p&gt;感问老先生所说是否是此篇文章?&lt;/p&gt;<br>&lt;p&gt;原载《科学》51卷5期(1999)<br><br> <br><br>以天文学方法重现武王伐纣之准确年代及日程表<br><br>江晓原 钮卫星<br><br> <br><br>  依据早期史籍中关于武王伐纣时的各种天象记载,以天文学方法来求解武王伐纣之准确年代,并设法重现武王伐纣时之日程表,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在完成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方案。非常令人惊异的是:这几种方案所得的结果,全都导向一个完全相同的结论!本文就是上述方案之一。<br><br> <br><br>一 意义与难点<br><br>  武王伐纣之年,正是商朝结束,周朝开始。如能定出武王伐纣之确切年代,就可以根据文献和考古材料所记载商、周各有多少王,各王在位多少年等资料推算出一个年表。所以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是判断商、周年代至关重要的一个点。<br>  考定武王伐纣之年,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年代学课题。由于传世的有关史料比较丰富但又不够确定,使得这一课题涉及到文献史料的考证、古代历谱的编排、古代天象的天文学推算、青铜器铭文的释读等等。这一课题为古今中外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极具魅力的舞台,让他们施展考据之才,驰骋想象之力。&nbsp;&nbsp;&nbsp; <br>  正因为如此,这一课题研究发端之早、持续年代之长、参与学者之多,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最先在这一舞台上正式亮相的,或当推西汉末的刘歆,《汉书·律历志》中的“世经”篇,就是刘歆依据他自己的历法《三统历》求得的历史年代学成果。进入20世纪,加入研究武王伐纣之年队伍的不仅有中国学者,还有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学者。研究者在中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著。有的学者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提出过不止一种结论。然而如此之多的学者研究了两千余年,武王伐纣之年还一直未有定论。  <br>  由于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在古代中国源远流长,改朝换代、人间治乱等等都被认为与某些特殊天象有直接关系,因此许多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往往包括了事件前后所出现的某些特殊天象记录。象武王伐纣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自不例外。《国语·周语》、《淮南子·兵略训》等古籍在论及武王伐纣时,都有当时一些特殊天象的记录,但是这些古籍,成书年代都要比武王伐纣晚很多,比如《国语》成书于战国,《淮南子》成书于西汉,都不是当时的记录。这样就使得史籍中关于武王伐纣时的天象记载,本身还有真伪难辨的问题。  <br>  史籍所载武王伐纣时的特殊天象,成为现代学者探索伐纣之年的重要途径。因为应用现代天文学中的天体力学方法,天文学家已经能够对几千年前的许多天象进行回推计算。如日食、月食、行星位置、周期彗星等等,从理论上说,都可以根据 史籍中的记载,推算出此天象发生于何年何月何日,甚至精确到几时几分几秒。由此即可推得武王伐纣之年究竟是哪一年。<br><br> <br><br>二、前贤之研究<br><br>  古今中外研究者所推得的伐纣之年,大相径庭。据目前所见材料,截止于1997年5月1日,已经发表的关于武王伐纣之年的研究论著至少已达106种,提出了多达44种不同的伐纣之年。表1以简表形式给出一览:<br><br>表1:44种武王克商之年&nbsp; &lt;/p&gt;<br>&lt;p&gt;<br>&lt;table&gt;<br><br>&lt;tbody&gt;&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序号&lt;/p&gt;&lt;p&gt; &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克商之年(公元前)&lt;/p&gt;&lt;p&gt; &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 align="center"&gt;提出者及支持者&lt;/p&gt;&lt;p&gt; &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3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林春溥&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2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谢元震&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2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胡厚宣&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4&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2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刘歆、邵雍、刘恕、郑樵、金履祥、马端临、吴其昌、岛邦男&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1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成家彻郎&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1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胡厚宣&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1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皇甫谧&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1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刘朝阳&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1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一行、董作宾、严 一萍、郑天杰&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0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张汝舟、张闻玉&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0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马承源&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10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黎东方&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9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葛真&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4&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8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水野清一&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8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白川静&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7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胡厚宣&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7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丁骕&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7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唐兰、刘启益&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1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7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李仲操&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7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殷历家”、邹伯齐、李仲操、张政烺、刘启益&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6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姚文田&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6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姚文田、新城新藏&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6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姚文田、哈特纳(W.Hartner)、白光琦&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4&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6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山田统&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5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彭瓞钧&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5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朱右曾、张钰哲、葛真、赵光贤、张培瑜&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5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章鸿钊、荣孟源&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5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高木森、姜文奎&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2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5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李兆洛、叶慈(W.P.Yetts)&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4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王保德&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4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林春溥&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4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班大为(D.W.Pankenier)&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4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倪德卫(D.S.Nivison)、夏含夷、周法高、赵光贤&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4&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44&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李丕基&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4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吉德炜(Keightley)&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4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倪德卫、周文康&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3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何幼琦&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35&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萧子显&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3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3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丁山、方善柱、周流溪&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40&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29&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黄宝权&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41&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27&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梁启超、雷海宗、莫非斯、陈梦家、高本汉、屈万里、何炳棣&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42&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26&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劳干&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43&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24&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平势隆郎&lt;/p&gt;&lt;/td&gt;&lt;/tr&gt;<br>&lt;tr&gt;<br>&lt;td valign="top" width="59"&gt;<br>&lt;p align="center"&gt;44&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161"&gt;<br>&lt;p align="center"&gt;1018&lt;/p&gt;&lt;/td&gt;<br>&lt;td valign="top" width="318"&gt;<br>&lt;p&gt;周法高&lt;/p&gt;&lt;/td&gt;&lt;/tr&gt;&lt;/tbody&gt;&lt;/table&gt;<br><br><br>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考察。上表各家之说,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br>▲ 依据《竹书纪年》中王年记载及《史记·鲁世家》中之鲁公纪年以推算者。<br>  《竹书纪年》晚出伐纣之后千年,当时出土、整理的情况如今也难知其详,干脆不信,也不算毫无道理。诚如吉德炜所说: <br>  首先,不能断定257年的记载是《竹书纪年》的原始记录,还是后人的注释。第二,我们不能断定这条资料是否流传准确。第三,我们不能肯定257年是到幽王元年,还是到幽王末年。……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无法证明《纪年》的作者(们)见过据精确的西周记载中推衍出来的年表。<br>但有些学者又很希望所定伐纣之年能够与这些王年记载相合,遂有不同释义以及怀疑文字有误而作改动之论。不过这种改动的根据也大成问题。至于鲁公纪年,本身就有调节的余地。 <br>▲ 考虑到《武成》历日、月相及历谱者。 <br>  《武成》篇之伐纣历日记载,因其中甲子日克商之说得到利簋铭文证实,可信度较大。刘歆等古代学者解决伐纣之年的主要方法,就是从排算历谱入手。不过由于古代历法不够精密,排算结果当然未尽可信。<br>  现代学者则在《武成》及《世俘》中月相术语的理解上出现了巨大分歧,“四分”、“两分”等说聚讼不已。以此解读《武成》、《世俘》,自然言人人殊,难以取得确切结果。况且仅靠推排历谱本来就难以确定伐纣之年。<br>▲ 利用天象以推算伐纣之年者。 <br>  前贤研究中已有多次此种尝试,但因未能对所有有关的天象记载进行全面考察及甄别(在计算机尚未发展、普及如今日时,此种考察及甄别实际上几乎无法进行),故常见各执一端之情形。<br>  首先,能够回推计算的天象必为周期天象,而周期天象必然会有多重解,比如“岁在鹑火”每12年就会出现一次,而“日在析木之津”则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等等。在计算机尚未发展、普及的年代,学者们通常只能对某种天象求取某一次或若干次特定的解,而无法对所有有关天象进行长时段的(比如说100年)、全面的回推、排比和筛选──理论上虽然可能知道如此做的必要,但实际上是人力不可能胜任的。因此前贤多在通过其他手段获得一个假设的伐纣之年后,再用某种天象记录来作为旁证,而由于天象的周期性,这样的旁证很容易获得。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天象会被不同的学者用来支持不同的伐纣之年。<br>  其次,前贤普遍将目光集中在“岁在鹑火”、“五星聚”、彗星出现等引人注目的天象上,结果反而忽略了对定年特别有用的天象。<br>  再次,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没有先进的现代天象演示软件,某些天象的特殊性很难被明确揭示出来。<br><br> <br><br>三、处理天象记载之基本原则<br><br>  本文将全面考察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天象记录,再采用国际天文学界最先进的长时段星历表数据库及计算软件,逐一对这些天象记录进行回推检验,然后决定对这些天象的取舍。为此先要确定处理天象记载的两条基本原则。<br>  一、假定干支纪日从商、周时代直至今日始终连续,且无错乱。<br>  二、我们的任务,是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对所有武王伐纣时的天象记载进行全面计算检验,从而:<br>  甲、判断可能的天象:在前后约百余年间(各家伐纣之年所分布的极限范围)的时段内,这些天象记载中哪些确实可能发生?<br>  乙、判断可用天象:在上述时段内可能发生的天象中,哪些可以用来确定伐纣之年?<br>  丙、定年:利用可用的天象,筛选出可信的伐纣之年。<br>  下文所述16项天象记载中,除第一项可认为是伐纣当时留下的记载之外,其余皆为后世所传。虽有个别学者曾怀疑某些记载系后人伪作,但并无足够的证据。而天文学的计算检验能够辨别这些天象记载之真伪。<br><br> <br><br>四、关于回推计算及演示天象所使用之天文学软件<br><br>  在对上述天象进行检验计算,以及此后的回推、筛选计算中,行星、月球历表为必需之物,1963年斯塔曼(Stahlman)曾用分析方法算出太阳和行星公元前2000年~公元2000年间的位置表,以供天文史研究之用。但该表精度不甚高,而且使用不便,所以有的学者干脆自己用天体力学方法回推,并且都号称自己的方法最精确。由于他们的源程序通常都秘不示人,其他人无从比较其优劣。<br>  而在美国,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之斯坦迪士(Standnish)等人,长期致力于行星和月球历表的研究工作,他们用数值积分方法,结合最新的理论模型和观测结果,研制出了与各个时期的科学水平相适应的系列星历表,并无偿提供给全世界学者使用(目前DE系列的星历表是国际天文学界使用最多的星历表)。八十年代他们制作了长时间跨度的行星历表DE102 ,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但不知何故,国内天文史专家不用。最近,斯坦迪士等人又研制了时间跨度更长的行星历表 DE404(公元前3000年~公元3000年),它不但吸收了雷达、射电、VLBI(甚长基线干涉)、宇宙飞船、激光测月等等高新技术所获得的最新观测数据,而且在力学模型上有所改进,保证了积分初始值的精确性和理论的先进性。并且在积分过程中,不但与历史上的观测记录进行了比较,而且同时对比了纯粹用分析方法所的结果。这样就进一步保证了星历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r>  经我们与斯坦迪士本人联系,他将全套DE404软件无偿提供给我们使用。这也可以看作国际天文学界对我们研究工作的支持。<br>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软件是Skymap3.2,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天象演示软件,能够在给定观测时间、观测地点之经纬度后,立即演示出此时此地的实际星空,包括恒星、太阳、月亮、各行星、彗星乃至河外星云等几乎所有天体的精确位置。我们用DE404检验了该软件的精度,发现在前推3000余年时,其误差仍仅在角秒量级,这对本专题的研究来说已经绰绰有余。<br><br> <br><br>五、史籍中伐纣天象之记载及考察<br><br>  史籍中武王伐纣有关天象及日期记载,共有如下16项,我们逐条讨论∶<br> &nbsp; 1、利簋铭文∶<br>&nbsp;&nbsp;&nbsp; 武王征商,佳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br>  可信。指明克商之朝为甲子,其时(例如此日凌晨)在牧野见到“岁鼎”──即木星上中天。 因属必然会发生之的天象,无需检验。克商之日的天象中,上述两点都应被满足。<br>&nbsp;&nbsp;&nbsp; 2、《汉书·律历志下》引《尚书·周书·武成》∶<br><br>&nbsp;&nbsp;&nbsp;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 <br>&nbsp;&nbsp;&nbsp; 粤若来三(当作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br>&nbsp;&nbsp;&nbsp; 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br><br>&nbsp;&nbsp;&nbsp; 3、 《逸周书卷四·世俘解第四十》∶<br>&nbsp;&nbsp;&nbsp; 惟一月丙午旁生魄(一说应作“壬辰旁死魄”,依据2,下同),若翼日丁未(一说应作“癸巳”),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 <br>  可信。历日,无需检验,重现的克商日程,应满足其中的干支、月相及历日。关于此两条记载中月相术语之解读,采用李学勤先生最新研究成果:依文义只能取定点说。<br>  前人常认为《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以及《世俘》“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两条记载矛盾,一直是据《武成》以改《世俘》,而未见为这样改动提供足够的根据。 <br>  根据我们的研究,从壬辰到丙午正好半个朔望月,这两条记载的月相和历日干支是完全自洽的,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新的解释:将《武成》“武王乃朝步自周”释为“武王自周地出发”(注意:周师已经先期出发),将《世俘》“王乃步自于周”释为“武王从周地来到军中”。武王于一月壬辰旁死魄之次日从周地出发,至一月丙午旁生魄的次日与大部队会合。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又不必改动文献,就可使《武成》、《世俘》两者同时畅然可通,应该是更可取的。 <br> &nbsp; 4、《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对周景王∶<br><br> &nbsp;&nbsp;&nbsp;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br>  此条特别重要,我们已在另文中作了详细考证, 此处仅述其结论:<br><br>  这一组天象实际上是按照伐纣战役进程中真实天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载的,可以说是武王伐纣时留下的天象实录。<br>  “岁在鹑火”历来极受各家注意,但这条记录的可靠性实际上大成问题。我们用DE404对《左传》、《国语》中有明确年代的岁星天象记载共9项进行回推计算,发现竟无一吻合!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而其原因,则尚待解释。 但至少已经可以看出,用“岁在鹑火”作为确定伐纣之年的依据,是不可靠的。所以在下面的工作中,我们先不使用“岁在鹑火”──但考虑到伶州鸠所述天象的特殊性,不妨用作为辅助性的参证。<br>  “日在析木之津”表示太阳黄经当时在223°~249°之间。<br>  “月在天驷”,“天驷”,星名,可指中国古代的“天驷”星官,由包括天蝎座π星(Scoπ,正是二十八宿中房宿的距星)在内的四颗黄经几乎完全相等、与黄道成垂直排列的恒星组成,古人将之比附驾车之四匹马。<br>  “辰在斗柄”:指日、月在南斗(斗宿)合朔。<br>  “星在天鼋”:意为“水星在玄枵之次”。<br>  “星与辰之位皆在北维”:当太阳和水星到达玄枵之次时,它们就是在女、虚、危诸宿间,这些宿皆属北方七宿,此即“北维”之意。 <br>&nbsp;&nbsp;&nbsp; 5、《淮南子·兵略训》∶<br><br>&nbsp;&nbsp;&nbsp; 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br><br>  我们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彗星天象是无法用于确定武王伐纣之年的。<br>  关于东面而迎岁,须稍作辨析:木星总是从东面升起,一年中许多日子皆可见到它东升。关键在“迎”字──迎是一个动作。武王的军队从周地出发,基本上是向正东方向行进,只有他们在清晨进军路上恰好见到木星出现在东方(这就不是经常可见的了),这才能称为“东面而迎岁”,也才值得专门记录下来,流传后世。<br>&nbsp;&nbsp;&nbsp; 6、《荀子·儒效》∶<br><br>&nbsp;&nbsp;&nbsp; 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 <br><br>  太岁是人为定义的假想天体,匀速绕周天运行,方向与岁星相反。殷末周初是否已有此种假想天体之定义,大可怀疑。故本条仅可作定年时辅助参考之用。<br>&nbsp;&nbsp;&nbsp; 7 、《今本竹书纪年》卷下∶<br><br>&nbsp;&nbsp;&nbsp; (文王时)孟春六旬,五纬聚房。 <br><br>&nbsp;&nbsp;&nbsp; 8、《新论》(严可均辑本)∶<br><br>&nbsp;&nbsp;&nbsp; 甲子,日月若合璧,五星若连珠,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从天以讨纣,故兵不血刃而定天下。<br><br>&nbsp;&nbsp;&nbsp; 9、《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元命苞》∶<br><br>&nbsp;&nbsp;&nbsp; 殷纣之时,五星聚于房。 <br><br>10、《今本竹书纪年》卷上:<br><br>  (帝辛)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有赤乌集于周社。……(帝辛)三十三年,王锡命西伯,得专征伐。<br><br>  “五纬聚房”是否能在本文所考虑的时间段内出现,需要检验。<br>  房宿的距星(巧得很,正是天驷!)在我们所考虑的时间段中,黄经(因岁差而有微小移动)在199.63°~201.03°之间,房宿本身的跨度又非常小(不足5°!)。我们用DE404计算该时间段中的所有五星聚,发现只有一次可以非常勉强地谓之“聚于房”(公元前1019年8月29日~9月25日,五星先后出现于角、亢、氐、房、心、尾等六宿)。<br>  此外,五星聚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定义问题,五大行星究竟要聚在多小的范围中才算是“五星聚”?现今找到的古籍中的定义都是伐纣千年以后的,我们不知道武王伐纣时代天学家是用什么定义----如果他们真的记载过“五纬聚房”的话。其二,从后世史籍所见此类天象与人间事变的对应来看,前后出入两三年乃至五六年都可。也就是说,只要在伐纣之前或之后三、五年内出现“五纬聚房”,武王伐纣都可被作为它的“事应”。考虑到这一层,五星聚对确定伐纣之年的权重就非常之小了。故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不使用“五纬聚房”。<br> &nbsp; 11、《逸周书·小开解》∶<br><br>&nbsp;&nbsp;&nbsp;   维三十有五祀,(文) 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 <br><br>  本条中“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有谓“三”字为“王”字之误者;有谓“王念曰”之王为文王或武王者(理解为文王较可从);且“食无时”是否能解释为月蚀,大有疑问。更合理的解释应是“未按时进食”。故本条难以用来定年。 <br>12、《旧唐书·礼仪志一》长孙无忌等奏议引《六韬》曰<br><br>  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对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殷,风调雨顺。<br><br>13、《周书·刘璠传》载刘《雪赋》:<br><br>  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丈之深。<br><br>  有助于表明武王克商时在冬季。这一点实际上“日在析木之津”一致。 <br>14、《尸子》卷下:<br><br>  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br><br>  “岁在北方”含义不明,更何况武王克商无论如何不是“北伐”而是东征。 <br>15、《周书·泰誓》序:<br><br>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br><br>16、《史记·周本纪》: <br><br>  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孟津,……武王乃作《泰誓》,……。 <br><br>  提供了周师渡过孟津的日干支。<br><br> <br><br>六、武王伐纣日程表需要满足的七项条件<br><br>  根据上面对史籍中伐纣天象记录的逐项讨论,我们可以明确知道,仅仅从天文学计算出发,重建的武王伐纣日程表应该同时满足如下七项条件:<br>  1、克商之日的日干支为甲子。──据利簋铭文<br>  2、克商之日的清晨应有岁星当头的天象。──据利簋铭文<br>  3、周师出发时应能在当地东方见到岁星。──据《淮南子·兵略训》及《荀子·儒效》<br>  4、在周师出发前后、应有“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的天象(对“月在天驷”的定义见上文的讨论)。──据《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伐纣天象及《三统历·世经》中的有关讨论<br>  5、从周师出发到克商之间应有一段日子,这段日子的长度应使得周师从周地出发行进至牧野有合乎常理的时间。──据《武成》与《世俘》所记历日及《三统历·世经》中的有关讨论  <br>  6、在周师出发后、甲子日克商前,应有两次朔发生,第一次日干支为辛卯或壬辰;第二次则约在克商前五日,日干支为庚申或辛酉(考虑周初对朔的确定有误差)。──据《武成》与《世俘》所记历日<br>  7、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应能见到“星在天鼋”的天象。──据《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伐纣天象<br><br> <br><br>&lt;/p&gt;<br>

yongbin 发表于 2005-11-22 16:16:09

<P>七、推算筛选伐纣日程之过程及结果

★ 第一步:
  先从“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入手:设定:
  (1)太阳黄经在215°~255°范围内(比析木之津略宽)
  (2)月球黄经在天驷四星(该四星黄经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都在200°~201°之间)前后±15°之间(明显比“月在天驷”宽泛)
  (3)月球黄纬不限
  计算本文所考虑的时间段内,所有满足“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的日期(其中有一年两个的情况)。对有连续二、三日满足“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的情况,较靠近取其中月亮近天驷之日(所有位置都指当天世界时0时的位置,具体讨论时,月黄经需增加一个与时差改正相应的量,约3. 5°左右)。结果共有145个。这145个日子附近,皆有可能是周师出发的时间。
★ 第二步:
  寻找“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日期之后日干支为甲子的日期。要求“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之日和甲子日之间相隔合理的天数。然后计算这些甲子日的月龄──距离前一个定朔的日序,然后根据《武成》推算既死魄的日序(在此过程中,两个“师初发”日期有时只对应一个合适的甲子日)。
  从对月相名词最自然的理解出发,首先可以认定:初三至十六不可能为既死魄定点日,故按《武成》历日,克商之甲子日不会在初七到二十之间。删除不合部分(甲子日重复的日期取其中适当的一组)。此时可选的日子已经减少为59个。
★ 第三步:
  利用两种岁星天象进行筛选。一、“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之日及此后若干日能否见到“东面而迎岁”;二、甲子日岁星上中天的情况:是否在白天,是否在日出前。这样即可作进一步筛选:删除:(1)在“师初发”前后不能在早晨东方天空见到岁星的日子;(2)“克商”之甲子日,岁星上中天时间在日出之后(看不见)和半夜之前(属前一天)的日子,结果还剩18项。
★ 第4步:
  天象综合检验:考察月与天驷四星的位置关系、“月在天驷”发生的时间、“岁鼎”时岁星的地平高度、其它亮天体的情况,等等,可得表2:

表2 天象综合检验结果

<TABLE>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序号<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事件<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年<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月<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日<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克商历日<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Palign=center>检验结果<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35 colSpan=7>
<Palign=center>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师初发<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9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2<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3<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rowSpan=2>
<Palign=center>勉强可取<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克商<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90<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6<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初一<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2<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师初发<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8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24<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rowSpan=2>
<Palign=center>勉强可取<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克商<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80<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24<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二十九<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3<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师初发<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80<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2<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0<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rowSpan=2>
<Palign=center>勉强可取<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克商<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79<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8<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初五<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4<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师初发<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56<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8<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rowSpan=2>
<Palign=center>勉强可取<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克商<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55<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2<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二十四<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5<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师初发<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45<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6<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rowSpan=2>
<Palign=center>勉强可取<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克商<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44<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15<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二十八<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B >6<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B >师初发<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B >-1044<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B >12<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B >3<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 <B ><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rowSpan=2>
<Palign=center><B >可取<P> </P></B></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 <B ><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B >克商<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B >-1043<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B >1<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B >9<P> </P></B></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B >初四<P> </P></B></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7<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师初发<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20<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12<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8<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1 rowSpan=2>
<Palign=center>可取<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54>
<Palign=center>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2>
<Palign=center>克商<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1019<P> </P></P></TD>
<TDvAlign=top width=59>
<Palign=center>3<P> </P></P></TD>
<TDvAlign=top width=61>
<Palign=center>4<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9>
<Palign=center>二十四<P> </P></P></TD></TR></TABLE></P>

<P>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到此时为止,可选的日期只剩下了七组,真正可取的只剩下了两组,而我们还未对月相作过任何定义!我们只是排除了既死魄定点在初三至十六的可能性──而这一点是月相争议各家都无异议的。
★ 第5步:
  现在我们可以针对表2的结果,很方便地讨论可采取的月相定义。
  表2的七组日期中,甲子日的历日可分为三种情况:
  甲:公元前1056年和1020年,甲子日为二十四日。对应的既死魄定点日在二十日;
  乙:公元前1045年、1081年和1091年,甲子日分别为二十八、二十九和初一。既死魄可定在二十五日,允许前后移一日;
  丙:公元前1044年和1080年,甲子日为初四和初五。既死魄定在晦日或朔日,即不见月之日。
  在周师出发后、甲子日克商前,应有两次朔发生,第一次日干支为辛卯或壬辰;第二次则约在克商前五日左右,日干支为庚申或辛酉(考虑周初对朔的确定有一日之误差)。因此出师之后十余日即遇日干支为甲子,则该日即应排除,因为在此十余日内不可能有《武成》所记载的两次朔发生;若考虑下一个甲子,则从出师至克商长达七十余日,又与《武成》所载不合。 又,出师之后的两次朔,其日干支不是《武成》所要求的辛卯或壬辰及庚申或辛酉,则该日亦应排除,因为显然与《武成》历日不合。
  以表2中7组日期,按《武成》历日进行具体的日程编排,立刻可以发现:
  第1组:“一月壬辰旁死霸”与“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分在两个月里,甲子为三月朔日。不可取。
  第2组与第4、第5组:“一月壬辰旁死霸”与“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分在两个月里。“师初发”与“武王乃朝步自周”相隔时间太长,不合情理。
  第7组:“一月壬辰旁死霸”与“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分在两个月里。从“师初发”到“克商”长达87天,从“师初发”与“武王乃朝步自周”相隔时间也太长,不合情理。
  只有第3、第6两组才能排列出合理的伐纣日程。从而证明:
  《武成》月相名词“既死霸”只有解释成为晦或朔时不见月之日才合理。
  而就这两组日期来说,公元前1080年1月18日甲子日“岁鼎”时间偏早。只有第6组: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或4日及附近日子)武王出师,公元前1044年1月9日甲子日克商──此日“岁鼎”时间为4:55,紧扣《利簋》铭文“甲子朝岁鼎”的记载,成为唯一可取的日期。

 

八、对筛选结果的进一步验算

  ▲ 试将上述这组日子输入SkyMap3.2进行演示,发现:
  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清晨5点30分,从西安向正东方天空观测,可以见到一钩残月恰位于天驷正上方,这是非常理想的“月在天驷”天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象只能持续约3个多小时。在凌晨3点时,月与天驷尚未升上地平线,因而不可见,而到6点时天已亮,此后群星自然又不可见。   
  《国语》中伶州鸠对周景王论此事云:“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天驷即房星,是“农祥”,而后稷是周人的祖先,则天驷此星对周人来说应该有些不同寻常。我们甚至还可以猜想:周人在这天清晨,面对此罕见的“月在天驷”天象,可能还举行了某种不常举行的仪式,是以故老相传,而有此“月在天驷”之记载.
  ▲ 再来对“东面迎岁”、“岁鼎”进行检验:
  前述七项条件中,第3项要求周师出发时应能在当地东方见到岁星;第2项要求在克商的甲子日清晨可以见到岁星当头的天象。要检验这两项,使用SkyMap3.2极为方便,下面讨论其结果:
  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在西安当地时间清晨5点30分,向正东方向,可见木星此时正出现于东方非常显著的位置,地平高度达50余度,非常有利于观测。
  我们定周师在12月4日出发,实际上周师在此前或此后若干天内出发,每天清晨都可以在东方天空见到岁星。
  公元前1044年1月9日,也就是甲子克商之日,在牧野当地时间清晨4点55分时,向正东方向见到木星上中天,地平高度约60°,正是不折不扣的岁星当头天象,即“岁鼎”。
  ▲ 再用DE404,对水星及有关天象进行计算:
  “天鼋”即玄枵之次,在武王伐纣时代位置约在黄经278°~306°之间。我们的计算表明:
  公元前1045年从12月21日起,水星进入玄枵之次,此时它与太阳距角达到18°以上。按照中国古代的经验公式,上述距角超过17°时,水星即可被观测到。事实也是如此。此时水星作为“在天鼋”之昏星,至少有5天可以在日落后被观测到。更奇妙的是,在甲子克商之后,从公元前1044年2月4日起,直至24日,水星再次处于玄枵之次,而且其距角达到19.99°~27.43°之多,几乎达到其大距之极限。此时水星成为“在天鼋”之晨星,更容易观测,有20天可以在日出前被观测到。
  至此我们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满足前述全部七项条件的武王伐纣日程表。然而在给出这一日程表之前,我们还要再次考察“岁在鹑火”问题。
  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说的伐纣天象中,实际上包括四条独立的信息: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星在天鼋。后三条经过上面的推算及多重验证,表明它们皆能与《武成》、《世俘》、利簋铭文等相合,可见伶州鸠之说相当可信。那么“岁在鹑火”一条何以就偏偏不可信?
  先让我们考察当时岁星的位置:从周师出发到甲子克商,岁星黄经约在168°~170°之间,这是在那个时代的寿星之次(这当然只是表示回推计算的结果,那时未必有十二次的概念),确实与“岁在鹑火”不合。
  然而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武王伐纣”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它应有广、狭二义。就狭义言之,可以认为是从周师出发到甲子克商;若取广义言之,则可视为一个长达两年多的过程。例如: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史记·周本纪》)

在牧野之战的前二年,武王已经进行了一次军事示威,表明了反叛的姿态,这可以视为伶州鸠所说的“武王伐殷”的开始。八百诸侯会孟津的这一年,按照我们推算的伐纣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047年。用DE404计算的结果,这一年中岁星的运行范围在黄经68°~107°之间,下半年的大部分时间它都在鹑火之次!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伶州鸠所说的“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也是正确的。

 

九、最终结论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武王伐纣年份的确定,并且重建了伐纣日程表:

表3:武王伐纣天象与历史事件一览表



<TABLE>

<TR>
<TDvAlign=top width=113 colSpan=2>
<Palign=center>公历日期<P> </P></P>
<Palign=center>(公元前)<P> </P></P></TD>
<TDvAlign=top width=37>
<Palign=center>干支<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align=center>天象<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align=center>天象记载之出处<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align=center>事件<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align=center>事件记载<P> </P></P>
<Palign=center>之出处<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50 colSpan=3>
<P>1047</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岁在鹑火(持续了约半年)</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国语</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孟津之会,伐纣之始</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史记周本纪</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5.12.3.</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丁亥</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月在天驷</P>
<P>日在析木之津</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国语</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5.12.4.</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戊子</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东面而迎岁(此后多日皆如此)</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淮南子</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周师出发</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三统历世经</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5.12.7.</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辛卯</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朔</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武成</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5.12.9.</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癸巳</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武王乃朝步自周</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武成</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5.12.21.</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乙巳</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星在天鼋(此后可见5日)</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国语</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5.12.22.</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丙午</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望(旁生魄)</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世俘</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1.3.</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戊午</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师渡孟津</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史记周本纪</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1.5.</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庚申</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既死霸</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武成</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1.6.</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辛酉</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朔</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1.9.</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甲子</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岁鼎</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利簋铭文</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牧野之战,克商</P>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利簋铭文</P>
<P>武成</P>
<P>世俘</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2.4.</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庚寅</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朔。星在天鼋(此后可见20日)</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国语</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2.19.</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乙巳</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望(既旁生霸)</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武成</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 <P> </P></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2.24.</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庚戌</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武王燎于周庙</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武成</P></TD></TR>
<TR>
<TDvAlign=top width=100>
<P>1044.3.1.</P></TD>
<TDvAlign=top width=50 colSpan=2>
<P>乙卯</P></TD>
<TDvAlign=top width=13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80>
<P> <P> </P></P></TD>
<TDvAlign=top width=104>
<P>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P></TD>
<TDvAlign=top width=111>
<P>武成</P></TD></TR>
<TR height=0>
<TDwidth=100> </TD>
<TDwidth=13> </TD>
<TDwidth=37> </TD>
<TDwidth=130> </TD>
<TDwidth=80> </TD>
<TDwidth=104> </TD>
<TDwidth=111> </TD></TR></TABLE></P>
<P>


在经过非常复杂、也可以说是非常苛刻的验算和筛选之后,而且是在完全不考虑考古学、甲骨学、碳14测年等方面结果的条件之下,发现《武成》、《世俘》、利簋铭文、《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等等文献竟然真能相互对应,而且能够从中建立起唯一的一个伐纣日程表(这是严格筛选出来的最优结果),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这一系列天象记载确实是真实的!

 

 

  另一个即将发表的方案是:江晓原、钮卫星:《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与日程,《自然科学史研究》18卷4期(1999)。
 关于这一问题可参见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三章。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吉德炜:晚商的绝对年代,《武王克商之年研究》,页507~512。
 DE404精度极高,其误差估计:行星每世纪在百分之一角秒量级,月球在一角秒量级。这样的误差对于本课题所涉及的计算来说,已经完全不必考虑。
 DE404软件给出的结果是历书时,考虑到地球自转速度的长期变化,为在准确时间上重现历史天象还需要做一个修正,在距今3000年时,这一修正的结果是一个将近8小时的量。我们给出的结果已经考虑了这项修正。SkyMap3.2软件和后面用到的Fred Espenak的交蚀表则在其给出的结果中都已经考虑了这项修正。
“上中天”指天体运行到当地子午线上,或者说在正南方达到最大地平高度。太阳上中天时就是当地正午。关于利簋铭文,这里必须提到李学勤先生在1998年12月20日撰写的一篇文章《利簋铭与岁星》(提要),指出张政烺在1978年第1期《考古》上发表的《利簋释文》一文,最先提出利簋铭文中的“岁”应释为岁星, 李先生认为认为:“张政烺先生首倡的这一说法,能照顾铭文全体,又可与文献参照,应该是最可取的。”
李学勤:《尚书》与《逸周书》中的月相,《中国文化研究》98年2期(夏季号)。
 前贤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新城新藏就试图对此事实给出一种解释,他从《左传》、《国语》中若干次有关岁星记载的年代向后推算,假定人们是认定岁星正好12年一周天,则可推算出一个年份,即公元前376年,认为这是《左传》、《国语》中有关岁星天象的起算年代,见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页391~392。但其说并不能解释《左传》、《国语》中所有有明确年代的岁星天象记载,况且公元前376年这一起算点从何而来也难以说明。
 关于彗星记录不可用于确定武王伐纣之年的问题,已经由卢仙文博士作了全面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彗星记录研究》(博士导师:江晓原),于1998年7月以优异成绩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通过答辩。
以天驷四星中的天蝎座π星为例:该星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时,黄经为200.74°,黄纬则为-5.09°;而月球运动偏离黄道的极限约为5.5°。故如取月黄纬小于4.5°,则有1°之变动范围,而天蝎座π星恰在其中位处。今对月球黄纬不加限制,条件极宽,意在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日子。
 自周地至牧野约900里,史籍中从无周师在途中遭到抵抗的记载,故设伐纣之师日行30里,自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宜。这种“反叛中央”的战役,理应速战速决,而绝不能迁延缓进──万一“勤王之师”来救,行动就可能失败。
《乙巳占》卷二中,论月犯房宿诸星时,皆为凶象,唯有天驷例外:“月行天驷中,经岁安宁,五谷熟”。即使此为后出之占辞,仍可见天驷为农事之吉星。
</P>

lh1041 发表于 2005-11-23 07:38:29

<P><FONT size=3>不是,我說的不是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只是其中之一,難道還沒有看出這裡論證的毛病來嗎?毛病不在“辰在斗柄”,這是沒有疑義的。</FONT></P>
<P><FONT size=3>可能我們的不同在於,你們在網上找資料,而我們在圖書館裏找資料,所以見到的東西首先有一個廣狹之別吧。至於軟件和數据庫的使用,那是所有的人都一樣的,這個只是工具問題,不代表結果就一樣,也不代表彼此之間思想方法一樣。要搞這個問題至少先要把44种前人的假説及其論證和證據體系好好看一看才行。</FONT></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1/23/2005 7:50:56 AM编辑过。]

yongbin 发表于 2005-12-24 21:31:53

可能是这篇文章!!

<TABLE cellPadding=10 width="100%">

<TR>
<TD align=middle><FONT>以天文学方法重现武王伐纣之准确年代及日程表</FONT>
江晓原 钮卫星</TD></TR>
<TR>
<TD><FONT>  依据早期史籍中关于武王伐纣时的各种天象记载,以天文学方法来求解武王伐纣之准确年代,并设法重现武王伐纣时之日程表,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在完成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方案。非常令人惊异的是:这几种方案所得的结果,全都导向一个完全相同的结论!本文就是上述方案之一。

 

一 意义与难点

  武王伐纣之年,正是商朝结束,周朝开始。如能定出武王伐纣之确切年代,就可以根据文献和考古材料所记载商、周各有多少王,各王在位多少年等资料推算出一个年表。所以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是判断商、周年代至关重要的一个点。
  考定武王伐纣之年,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年代学课题。由于传世的有关史料比较丰富但又不够确定,使得这一课题涉及到文献史料的考证、古代历谱的编排、古代天象的天文学推算、青铜器铭文的释读等等。这一课题为古今中外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极具魅力的舞台,让他们施展考据之才,驰骋想象之力。
  正因为如此,这一课题研究发端之早、持续年代之长、参与学者之多,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最先在这一舞台上正式亮相的,或当推西汉末的刘歆,《汉书·律历志》中的“世经”篇,就是刘歆依据他自己的历法《三统历》求得的历史年代学成果。进入20世纪,加入研究武王伐纣之年队伍的不仅有中国学者,还有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学者。研究者在中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著。有的学者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提出过不止一种结论。然而如此之多的学者研究了两千余年,武王伐纣之年还一直未有定论。  
  由于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在古代中国源远流长,改朝换代、人间治乱等等都被认为与某些特殊天象有直接关系,因此许多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往往包括了事件前后所出现的某些特殊天象记录。象武王伐纣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自不例外。《国语·周语》、《淮南子·兵略训》等古籍在论及武王伐纣时,都有当时一些特殊天象的记录,但是这些古籍,成书年代都要比武王伐纣晚很多,比如《国语》成书于战国,《淮南子》成书于西汉,都不是当时的记录。这样就使得史籍中关于武王伐纣时的天象记载,本身还有真伪难辨的问题。  
  史籍所载武王伐纣时的特殊天象,成为现代学者探索伐纣之年的重要途径。因为应用现代天文学中的天体力学方法,天文学家已经能够对几千年前的许多天象进行回推计算。如日食、月食、行星位置、周期彗星等等,从理论上说,都可以根据 史籍中的记载,推算出此天象发生于何年何月何日,甚至精确到几时几分几秒。由此即可推得武王伐纣之年究竟是哪一年。

 

二、前贤之研究

  古今中外研究者所推得的伐纣之年,大相径庭。据目前所见材料,截止于1997年5月1日,已经发表的关于武王伐纣之年的研究论著至少已达106种,提出了多达44种不同的伐纣之年。表1以简表形式给出一览:

表1:44种武王克商之年

序号
克商之年(公元前)
提出者及支持者

1
1130
林春溥

2
1127
谢元震

3
1123
胡厚宣

4
1122
刘歆、邵雍、刘恕、郑樵、金履祥、马端临、吴其昌、岛邦男

5
1118
成家彻郎

6
1117
胡厚宣

7
1116
皇甫谧

8
1112
刘朝阳

9
1111
一行、董作宾、严 一萍、郑天杰

10
1106
张汝舟、张闻玉

11
1105
马承源

12
1102
黎东方

13
1093
葛真

14
1088
水野清一

15
1087
白川静

16
1078
胡厚宣

17
1076
丁骕

18
1075
唐兰、刘启益

19
1071
李仲操

20
1070
“殷历家”、邹伯齐、李仲操、张政烺、刘启益

21
1067
姚文田

22
1066
姚文田、新城新藏

23
1065
姚文田、哈特纳(W.Hartner)、白光琦

24
1063
山田统

25
1059
彭瓞钧

26
1057
朱右曾、张钰哲、葛真、赵光贤、张培瑜

27
1055
章鸿钊、荣孟源

28
1051
高木森、姜文奎

29
1050
李兆洛、叶慈(W.P.Yetts)

30
1049
王保德

31
1047
林春溥

32
1046
班大为(D.W.Pankenier)

33
1045
倪德卫(D.S.Nivison)、夏含夷、周法高、赵光贤

34
1044
李丕基

35
1041
吉德炜(Keightley)

36
1040
倪德卫、周文康

37
1039
何幼琦

38
1035
萧子显

39
1030
丁山、方善柱、周流溪

40
1029
黄宝权

41
1027
梁启超、雷海宗、莫非斯、陈梦家、高本汉、屈万里、何炳棣

42
1026
劳干

43
1024
平势隆郎

44
1018
周法高


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考察。上表各家之说,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 依据《竹书纪年》中王年记载及《史记·鲁世家》中之鲁公纪年以推算者。
  《竹书纪年》晚出伐纣之后千年,当时出土、整理的情况如今也难知其详,干脆不信,也不算毫无道理。诚如吉德炜所说:
  首先,不能断定257年的记载是《竹书纪年》的原始记录,还是后人的注释。第二,我们不能断定这条资料是否流传准确。第三,我们不能肯定257年是到幽王元年,还是到幽王末年。……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无法证明《纪年》的作者(们)见过据精确的西周记载中推衍出来的年表。
但有些学者又很希望所定伐纣之年能够与这些王年记载相合,遂有不同释义以及怀疑文字有误而作改动之论。不过这种改动的根据也大成问题。至于鲁公纪年,本身就有调节的余地。
▲ 考虑到《武成》历日、月相及历谱者。
  《武成》篇之伐纣历日记载,因其中甲子日克商之说得到利簋铭文证实,可信度较大。刘歆等古代学者解决伐纣之年的主要方法,就是从排算历谱入手。不过由于古代历法不够精密,排算结果当然未尽可信。
  现代学者则在《武成》及《世俘》中月相术语的理解上出现了巨大分歧,“四分”、“两分”等说聚讼不已。以此解读《武成》、《世俘》,自然言人人殊,难以取得确切结果。况且仅靠推排历谱本来就难以确定伐纣之年。
▲ 利用天象以推算伐纣之年者。
  前贤研究中已有多次此种尝试,但因未能对所有有关的天象记载进行全面考察及甄别(在计算机尚未发展、普及如今日时,此种考察及甄别实际上几乎无法进行),故常见各执一端之情形。
  首先,能够回推计算的天象必为周期天象,而周期天象必然会有多重解,比如“岁在鹑火”每12年就会出现一次,而“日在析木之津”则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等等。在计算机尚未发展、普及的年代,学者们通常只能对某种天象求取某一次或若干次特定的解,而无法对所有有关天象进行长时段的(比如说100年)、全面的回推、排比和筛选──理论上虽然可能知道如此做的必要,但实际上是人力不可能胜任的。因此前贤多在通过其他手段获得一个假设的伐纣之年后,再用某种天象记录来作为旁证,而由于天象的周期性,这样的旁证很容易获得。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天象会被不同的学者用来支持不同的伐纣之年。
  其次,前贤普遍将目光集中在“岁在鹑火”、“五星聚”、彗星出现等引人注目的天象上,结果反而忽略了对定年特别有用的天象。
  再次,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没有先进的现代天象演示软件,某些天象的特殊性很难被明确揭示出来。

 

三、处理天象记载之基本原则

  本文将全面考察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天象记录,再采用国际天文学界最先进的长时段星历表数据库及计算软件,逐一对这些天象记录进行回推检验,然后决定对这些天象的取舍。为此先要确定处理天象记载的两条基本原则。
  一、假定干支纪日从商、周时代直至今日始终连续,且无错乱。
  二、我们的任务,是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对所有武王伐纣时的天象记载进行全面计算检验,从而:
  甲、判断可能的天象:在前后约百余年间(各家伐纣之年所分布的极限范围)的时段内,这些天象记载中哪些确实可能发生?
  乙、判断可用天象:在上述时段内可能发生的天象中,哪些可以用来确定伐纣之年?
  丙、定年:利用可用的天象,筛选出可信的伐纣之年。
  下文所述16项天象记载中,除第一项可认为是伐纣当时留下的记载之外,其余皆为后世所传。虽有个别学者曾怀疑某些记载系后人伪作,但并无足够的证据。而天文学的计算检验能够辨别这些天象记载之真伪。

 

四、关于回推计算及演示天象所使用之天文学软件

  在对上述天象进行检验计算,以及此后的回推、筛选计算中,行星、月球历表为必需之物,1963年斯塔曼(Stahlman)曾用分析方法算出太阳和行星公元前2000年~公元2000年间的位置表,以供天文史研究之用。但该表精度不甚高,而且使用不便,所以有的学者干脆自己用天体力学方法回推,并且都号称自己的方法最精确。由于他们的源程序通常都秘不示人,其他人无从比较其优劣。
  而在美国,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之斯坦迪士(Standnish)等人,长期致力于行星和月球历表的研究工作,他们用数值积分方法,结合最新的理论模型和观测结果,研制出了与各个时期的科学水平相适应的系列星历表,并无偿提供给全世界学者使用(目前DE系列的星历表是国际天文学界使用最多的星历表)。八十年代他们制作了长时间跨度的行星历表DE102 ,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但不知何故,国内天文史专家不用。最近,斯坦迪士等人又研制了时间跨度更长的行星历表 DE404(公元前3000年~公元3000年),它不但吸收了雷达、射电、VLBI(甚长基线干涉)、宇宙飞船、激光测月等等高新技术所获得的最新观测数据,而且在力学模型上有所改进,保证了积分初始值的精确性和理论的先进性。并且在积分过程中,不但与历史上的观测记录进行了比较,而且同时对比了纯粹用分析方法所的结果。这样就进一步保证了星历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我们与斯坦迪士本人联系,他将全套DE404软件无偿提供给我们使用。这也可以看作国际天文学界对我们研究工作的支持。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软件是Skymap3.2,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天象演示软件,能够在给定观测时间、观测地点之经纬度后,立即演示出此时此地的实际星空,包括恒星、太阳、月亮、各行星、彗星乃至河外星云等几乎所有天体的精确位置。我们用DE404检验了该软件的精度,发现在前推3000余年时,其误差仍仅在角秒量级,这对本专题的研究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五、史籍中伐纣天象之记载及考察

  史籍中武王伐纣有关天象及日期记载,共有如下16项,我们逐条讨论∶
  1、利簋铭文∶
武王征商,佳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可信。指明克商之朝为甲子,其时(例如此日凌晨)在牧野见到“岁鼎”──即木星上中天。 因属必然会发生之的天象,无需检验。克商之日的天象中,上述两点都应被满足。
2、《汉书·律历志下》引《尚书·周书·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
粤若来三(当作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

3、 《逸周书卷四·世俘解第四十》∶
惟一月丙午旁生魄(一说应作“壬辰旁死魄”,依据2,下同),若翼日丁未(一说应作“癸巳”),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
  可信。历日,无需检验,重现的克商日程,应满足其中的干支、月相及历日。关于此两条记载中月相术语之解读,采用李学勤先生最新研究成果:依文义只能取定点说。
  前人常认为《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以及《世俘》“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两条记载矛盾,一直是据《武成》以改《世俘》,而未见为这样改动提供足够的根据。
  根据我们的研究,从壬辰到丙午正好半个朔望月,这两条记载的月相和历日干支是完全自洽的,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新的解释:将《武成》“武王乃朝步自周”释为“武王自周地出发”(注意:周师已经先期出发),将《世俘》“王乃步自于周”释为“武王从周地来到军中”。武王于一月壬辰旁死魄之次日从周地出发,至一月丙午旁生魄的次日与大部队会合。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又不必改动文献,就可使《武成》、《世俘》两者同时畅然可通,应该是更可取的。
  4、《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对周景王∶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此条特别重要,我们已在另文中作了详细考证, 此处仅述其结论:

  这一组天象实际上是按照伐纣战役进程中真实天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载的,可以说是武王伐纣时留下的天象实录。
  “岁在鹑火”历来极受各家注意,但这条记录的可靠性实际上大成问题。我们用DE404对《左传》、《国语》中有明确年代的岁星天象记载共9项进行回推计算,发现竟无一吻合!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而其原因,则尚待解释。 但至少已经可以看出,用“岁在鹑火”作为确定伐纣之年的依据,是不可靠的。所以在下面的工作中,我们先不使用“岁在鹑火”──但考虑到伶州鸠所述天象的特殊性,不妨用作为辅助性的参证。
  “日在析木之津”表示太阳黄经当时在223°~249°之间。
  “月在天驷”,“天驷”,星名,可指中国古代的“天驷”星官,由包括天蝎座π星(Scoπ,正是二十八宿中房宿的距星)在内的四颗黄经几乎完全相等、与黄道成垂直排列的恒星组成,古人将之比附驾车之四匹马。
  “辰在斗柄”:指日、月在南斗(斗宿)合朔。
  “星在天鼋”:意为“水星在玄枵之次”。
  “星与辰之位皆在北维”:当太阳和水星到达玄枵之次时,它们就是在女、虚、危诸宿间,这些宿皆属北方七宿,此即“北维”之意。
5、《淮南子·兵略训》∶

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我们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彗星天象是无法用于确定武王伐纣之年的。
  关于东面而迎岁,须稍作辨析:木星总是从东面升起,一年中许多日子皆可见到它东升。关键在“迎”字──迎是一个动作。武王的军队从周地出发,基本上是向正东方向行进,只有他们在清晨进军路上恰好见到木星出现在东方(这就不是经常可见的了),这才能称为“东面而迎岁”,也才值得专门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6、《荀子·儒效》∶

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

  太岁是人为定义的假想天体,匀速绕周天运行,方向与岁星相反。殷末周初是否已有此种假想天体之定义,大可怀疑。故本条仅可作定年时辅助参考之用。
7 、《今本竹书纪年》卷下∶

(文王时)孟春六旬,五纬聚房。

8、《新论》(严可均辑本)∶

甲子,日月若合璧,五星若连珠,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从天以讨纣,故兵不血刃而定天下。

9、《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元命苞》∶

殷纣之时,五星聚于房。

10、《今本竹书纪年》卷上:

  (帝辛)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有赤乌集于周社。……(帝辛)三十三年,王锡命西伯,得专征伐。

  “五纬聚房”是否能在本文所考虑的时间段内出现,需要检验。
  房宿的距星(巧得很,正是天驷!)在我们所考虑的时间段中,黄经(因岁差而有微小移动)在199.63°~201.03°之间,房宿本身的跨度又非常小(不足5°!)。我们用DE404计算该时间段中的所有五星聚,发现只有一次可以非常勉强地谓之“聚于房”(公元前1019年8月29日~9月25日,五星先后出现于角、亢、氐、房、心、尾等六宿)。
  此外,五星聚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定义问题,五大行星究竟要聚在多小的范围中才算是“五星聚”?现今找到的古籍中的定义都是伐纣千年以后的,我们不知道武王伐纣时代天学家是用什么定义----如果他们真的记载过“五纬聚房”的话。其二,从后世史籍所见此类天象与人间事变的对应来看,前后出入两三年乃至五六年都可。也就是说,只要在伐纣之前或之后三、五年内出现“五纬聚房”,武王伐纣都可被作为它的“事应”。考虑到这一层,五星聚对确定伐纣之年的权重就非常之小了。故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不使用“五纬聚房”。
  11、《逸周书·小开解》∶

  维三十有五祀,(文) 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

  本条中“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有谓“三”字为“王”字之误者;有谓“王念曰”之王为文王或武王者(理解为文王较可从);且“食无时”是否能解释为月蚀,大有疑问。更合理的解释应是“未按时进食”。故本条难以用来定年。
12、《旧唐书·礼仪志一》长孙无忌等奏议引《六韬》曰

  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对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13、《周书·刘璠传》载刘《雪赋》:

  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丈之深。

  有助于表明武王克商时在冬季。这一点实际上“日在析木之津”一致。
14、《尸子》卷下:

  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

  “岁在北方”含义不明,更何况武王克商无论如何不是“北伐”而是东征。
15、《周书·泰誓》序: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16、《史记·周本纪》:

  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孟津,……武王乃作《泰誓》,……。

  提供了周师渡过孟津的日干支。

 

</FONT></TD></TR></TABLE>

yongbin 发表于 2005-12-24 21:32:33

六、武王伐纣日程表需要满足的七项条件

  根据上面对史籍中伐纣天象记录的逐项讨论,我们可以明确知道,仅仅从天文学计算出发,重建的武王伐纣日程表应该同时满足如下七项条件:
  1、克商之日的日干支为甲子。──据利簋铭文
  2、克商之日的清晨应有岁星当头的天象。──据利簋铭文
  3、周师出发时应能在当地东方见到岁星。──据《淮南子·兵略训》及《荀子·儒效》
  4、在周师出发前后、应有“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的天象(对“月在天驷”的定义见上文的讨论)。──据《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伐纣天象及《三统历·世经》中的有关讨论
  5、从周师出发到克商之间应有一段日子,这段日子的长度应使得周师从周地出发行进至牧野有合乎常理的时间。──据《武成》与《世俘》所记历日及《三统历·世经》中的有关讨论  
  6、在周师出发后、甲子日克商前,应有两次朔发生,第一次日干支为辛卯或壬辰;第二次则约在克商前五日,日干支为庚申或辛酉(考虑周初对朔的确定有误差)。──据《武成》与《世俘》所记历日
  7、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应能见到“星在天鼋”的天象。──据《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伐纣天象

 

七、推算筛选伐纣日程之过程及结果

★ 第一步:
  先从“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入手:设定:
  (1)太阳黄经在215°~255°范围内(比析木之津略宽)
  (2)月球黄经在天驷四星(该四星黄经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都在200°~201°之间)前后±15°之间(明显比“月在天驷”宽泛)
  (3)月球黄纬不限
  计算本文所考虑的时间段内,所有满足“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的日期(其中有一年两个的情况)。对有连续二、三日满足“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的情况,较靠近取其中月亮近天驷之日(所有位置都指当天世界时0时的位置,具体讨论时,月黄经需增加一个与时差改正相应的量,约3. 5°左右)。结果共有145个。这145个日子附近,皆有可能是周师出发的时间。
★ 第二步:
  寻找“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日期之后日干支为甲子的日期。要求“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之日和甲子日之间相隔合理的天数。然后计算这些甲子日的月龄──距离前一个定朔的日序,然后根据《武成》推算既死魄的日序(在此过程中,两个“师初发”日期有时只对应一个合适的甲子日)。
  从对月相名词最自然的理解出发,首先可以认定:初三至十六不可能为既死魄定点日,故按《武成》历日,克商之甲子日不会在初七到二十之间。删除不合部分(甲子日重复的日期取其中适当的一组)。此时可选的日子已经减少为59个。
★ 第三步:
  利用两种岁星天象进行筛选。一、“日在析木之津,月在天驷”之日及此后若干日能否见到“东面而迎岁”;二、甲子日岁星上中天的情况:是否在白天,是否在日出前。这样即可作进一步筛选:删除:(1)在“师初发”前后不能在早晨东方天空见到岁星的日子;(2)“克商”之甲子日,岁星上中天时间在日出之后(看不见)和半夜之前(属前一天)的日子,结果还剩18项。
★ 第4步:
  天象综合检验:考察月与天驷四星的位置关系、“月在天驷”发生的时间、“岁鼎”时岁星的地平高度、其它亮天体的情况,等等,可得表2:

表2 天象综合检验结果



序号
事件



克商历日
检验结果



1
师初发
-1091
12
13

勉强可取


克商
-1090
1
16
初一

2
师初发
-1081
11
24

勉强可取


克商
-1080
1
24
二十九

3
师初发
-1080
12
10

勉强可取


克商
-1079
1
18
初五

4
师初发
-1056
11
18

勉强可取


克商
-1055
1
12
二十四

5
师初发
-1045
11
16

勉强可取


克商
-1044
1
15
二十八

6
师初发
-1044
12
3

可取


克商
-1043
1
9
初四

7
师初发
-1020
12
8

可取


克商
-1019
3
4
二十四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到此时为止,可选的日期只剩下了七组,真正可取的只剩下了两组,而我们还未对月相作过任何定义!我们只是排除了既死魄定点在初三至十六的可能性──而这一点是月相争议各家都无异议的。
★ 第5步:
  现在我们可以针对表2的结果,很方便地讨论可采取的月相定义。
  表2的七组日期中,甲子日的历日可分为三种情况:
  甲:公元前1056年和1020年,甲子日为二十四日。对应的既死魄定点日在二十日;
  乙:公元前1045年、1081年和1091年,甲子日分别为二十八、二十九和初一。既死魄可定在二十五日,允许前后移一日;
  丙:公元前1044年和1080年,甲子日为初四和初五。既死魄定在晦日或朔日,即不见月之日。
  在周师出发后、甲子日克商前,应有两次朔发生,第一次日干支为辛卯或壬辰;第二次则约在克商前五日左右,日干支为庚申或辛酉(考虑周初对朔的确定有一日之误差)。因此出师之后十余日即遇日干支为甲子,则该日即应排除,因为在此十余日内不可能有《武成》所记载的两次朔发生;若考虑下一个甲子,则从出师至克商长达七十余日,又与《武成》所载不合。 又,出师之后的两次朔,其日干支不是《武成》所要求的辛卯或壬辰及庚申或辛酉,则该日亦应排除,因为显然与《武成》历日不合。
  以表2中7组日期,按《武成》历日进行具体的日程编排,立刻可以发现:
  第1组:“一月壬辰旁死霸”与“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分在两个月里,甲子为三月朔日。不可取。
  第2组与第4、第5组:“一月壬辰旁死霸”与“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分在两个月里。“师初发”与“武王乃朝步自周”相隔时间太长,不合情理。
  第7组:“一月壬辰旁死霸”与“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分在两个月里。从“师初发”到“克商”长达87天,从“师初发”与“武王乃朝步自周”相隔时间也太长,不合情理。
  只有第3、第6两组才能排列出合理的伐纣日程。从而证明:
  《武成》月相名词“既死霸”只有解释成为晦或朔时不见月之日才合理。
  而就这两组日期来说,公元前1080年1月18日甲子日“岁鼎”时间偏早。只有第6组: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或4日及附近日子)武王出师,公元前1044年1月9日甲子日克商──此日“岁鼎”时间为4:55,紧扣《利簋》铭文“甲子朝岁鼎”的记载,成为唯一可取的日期。

 

八、对筛选结果的进一步验算

  ▲ 试将上述这组日子输入SkyMap3.2进行演示,发现:
  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清晨5点30分,从西安向正东方天空观测,可以见到一钩残月恰位于天驷正上方,这是非常理想的“月在天驷”天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象只能持续约3个多小时。在凌晨3点时,月与天驷尚未升上地平线,因而不可见,而到6点时天已亮,此后群星自然又不可见。   
  《国语》中伶州鸠对周景王论此事云:“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天驷即房星,是“农祥”,而后稷是周人的祖先,则天驷此星对周人来说应该有些不同寻常。我们甚至还可以猜想:周人在这天清晨,面对此罕见的“月在天驷”天象,可能还举行了某种不常举行的仪式,是以故老相传,而有此“月在天驷”之记载.
  ▲ 再来对“东面迎岁”、“岁鼎”进行检验:
  前述七项条件中,第3项要求周师出发时应能在当地东方见到岁星;第2项要求在克商的甲子日清晨可以见到岁星当头的天象。要检验这两项,使用SkyMap3.2极为方便,下面讨论其结果:
  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在西安当地时间清晨5点30分,向正东方向,可见木星此时正出现于东方非常显著的位置,地平高度达50余度,非常有利于观测。
  我们定周师在12月4日出发,实际上周师在此前或此后若干天内出发,每天清晨都可以在东方天空见到岁星。
  公元前1044年1月9日,也就是甲子克商之日,在牧野当地时间清晨4点55分时,向正东方向见到木星上中天,地平高度约60°,正是不折不扣的岁星当头天象,即“岁鼎”。
  ▲ 再用DE404,对水星及有关天象进行计算:
  “天鼋”即玄枵之次,在武王伐纣时代位置约在黄经278°~306°之间。我们的计算表明:
  公元前1045年从12月21日起,水星进入玄枵之次,此时它与太阳距角达到18°以上。按照中国古代的经验公式,上述距角超过17°时,水星即可被观测到。事实也是如此。此时水星作为“在天鼋”之昏星,至少有5天可以在日落后被观测到。更奇妙的是,在甲子克商之后,从公元前1044年2月4日起,直至24日,水星再次处于玄枵之次,而且其距角达到19.99°~27.43°之多,几乎达到其大距之极限。此时水星成为“在天鼋”之晨星,更容易观测,有20天可以在日出前被观测到。
  至此我们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满足前述全部七项条件的武王伐纣日程表。然而在给出这一日程表之前,我们还要再次考察“岁在鹑火”问题。
  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说的伐纣天象中,实际上包括四条独立的信息: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星在天鼋。后三条经过上面的推算及多重验证,表明它们皆能与《武成》、《世俘》、利簋铭文等相合,可见伶州鸠之说相当可信。那么“岁在鹑火”一条何以就偏偏不可信?
  先让我们考察当时岁星的位置:从周师出发到甲子克商,岁星黄经约在168°~170°之间,这是在那个时代的寿星之次(这当然只是表示回推计算的结果,那时未必有十二次的概念),确实与“岁在鹑火”不合。
  然而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武王伐纣”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它应有广、狭二义。就狭义言之,可以认为是从周师出发到甲子克商;若取广义言之,则可视为一个长达两年多的过程。例如: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史记·周本纪》)

在牧野之战的前二年,武王已经进行了一次军事示威,表明了反叛的姿态,这可以视为伶州鸠所说的“武王伐殷”的开始。八百诸侯会孟津的这一年,按照我们推算的伐纣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047年。用DE404计算的结果,这一年中岁星的运行范围在黄经68°~107°之间,下半年的大部分时间它都在鹑火之次!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伶州鸠所说的“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也是正确的。

 

九、最终结论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武王伐纣年份的确定,并且重建了伐纣日程表:

表3:武王伐纣天象与历史事件一览表



公历日期

(公元前)
干支
天象
天象记载之出处
事件
事件记载

之出处

1047
岁在鹑火(持续了约半年)
国语
孟津之会,伐纣之始
史记周本纪

1045.12.3.
丁亥
月在天驷

日在析木之津
国语



1045.12.4.
戊子
东面而迎岁(此后多日皆如此)
淮南子
周师出发
三统历世经

1045.12.7.
辛卯

武成



1045.12.9.
癸巳


武王乃朝步自周
武成

1045.12.21.
乙巳
星在天鼋(此后可见5日)
国语



1045.12.22.
丙午
望(旁生魄)
世俘



1044.1.3.
戊午


师渡孟津
史记周本纪

1044.1.5.
庚申
既死霸
武成



1044.1.6.
辛酉





1044.1.9.
甲子
岁鼎
利簋铭文
牧野之战,克商


利簋铭文

武成

世俘

1044.2.4.
庚寅
朔。星在天鼋(此后可见20日)
国语



1044.2.19.
乙巳
望(既旁生霸)
武成



1044.2.24.
庚戌


武王燎于周庙
武成

1044.3.1.
乙卯


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
武成

             

在经过非常复杂、也可以说是非常苛刻的验算和筛选之后,而且是在完全不考虑考古学、甲骨学、碳14测年等方面结果的条件之下,发现《武成》、《世俘》、利簋铭文、《国语》伶州鸠对周景王等等文献竟然真能相互对应,而且能够从中建立起唯一的一个伐纣日程表(这是严格筛选出来的最优结果),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这一系列天象记载确实是真实的!

 

 

  另一个即将发表的方案是:江晓原、钮卫星:《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与日程,《自然科学史研究》18卷4期(1999)。
 关于这一问题可参见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三章。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吉德炜:晚商的绝对年代,《武王克商之年研究》,页507~512。
 DE404精度极高,其误差估计:行星每世纪在百分之一角秒量级,月球在一角秒量级。这样的误差对于本课题所涉及的计算来说,已经完全不必考虑。
 DE404软件给出的结果是历书时,考虑到地球自转速度的长期变化,为在准确时间上重现历史天象还需要做一个修正,在距今3000年时,这一修正的结果是一个将近8小时的量。我们给出的结果已经考虑了这项修正。SkyMap3.2软件和后面用到的Fred Espenak的交蚀表则在其给出的结果中都已经考虑了这项修正。
“上中天”指天体运行到当地子午线上,或者说在正南方达到最大地平高度。太阳上中天时就是当地正午。关于利簋铭文,这里必须提到李学勤先生在1998年12月20日撰写的一篇文章《利簋铭与岁星》(提要),指出张政烺在1978年第1期《考古》上发表的《利簋释文》一文,最先提出利簋铭文中的“岁”应释为岁星, 李先生认为认为:“张政烺先生首倡的这一说法,能照顾铭文全体,又可与文献参照,应该是最可取的。”
李学勤:《尚书》与《逸周书》中的月相,《中国文化研究》98年2期(夏季号)。
 前贤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新城新藏就试图对此事实给出一种解释,他从《左传》、《国语》中若干次有关岁星记载的年代向后推算,假定人们是认定岁星正好12年一周天,则可推算出一个年份,即公元前376年,认为这是《左传》、《国语》中有关岁星天象的起算年代,见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页391~392。但其说并不能解释《左传》、《国语》中所有有明确年代的岁星天象记载,况且公元前376年这一起算点从何而来也难以说明。
 关于彗星记录不可用于确定武王伐纣之年的问题,已经由卢仙文博士作了全面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彗星记录研究》(博士导师:江晓原),于1998年7月以优异成绩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通过答辩。
以天驷四星中的天蝎座π星为例:该星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时,黄经为200.74°,黄纬则为-5.09°;而月球运动偏离黄道的极限约为5.5°。故如取月黄纬小于4.5°,则有1°之变动范围,而天蝎座π星恰在其中位处。今对月球黄纬不加限制,条件极宽,意在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日子。
 自周地至牧野约900里,史籍中从无周师在途中遭到抵抗的记载,故设伐纣之师日行30里,自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宜。这种“反叛中央”的战役,理应速战速决,而绝不能迁延缓进──万一“勤王之师”来救,行动就可能失败。
《乙巳占》卷二中,论月犯房宿诸星时,皆为凶象,唯有天驷例外:“月行天驷中,经岁安宁,五谷熟”。即使此为后出之占辞,仍可见天驷为农事之吉星。

yongbin 发表于 2005-12-24 21:45:55

<TABLE cellPadding=10 width="100%">

<TR>
<TD align=middle><FONT>《国语》伶州鸠所述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FONT>
江晓原 钮卫星</TD></TR>
<TR>
<TD><FONT>
摘 要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武王伐殷时天象,是天文历史年代学上罕见的珍贵文献。本文先采用国际天文学界最权威的行星星历表数据库及计算、演示软件,对这一文献中的每一项天象都进行了全面计算、检验和演示,并结合《尚书·武成》、《逸周书·世俘》、利簋铭文、《淮南子·兵略训》、《荀子·儒效》等有关记载,从而表明: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之一系列武王伐纣天象,实际上是武王伐纣过程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天象实录,它们可以与武王伐纣之役的日程逐一对应吻合。这一发现,对于确定武王伐纣之年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同时也是天文历史年代学极具典型意义的个案之一。由此我们重现了武王伐纣之役的日程表,并确定牧野之战的日期为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关键词 武王伐纣,天象,天文历史年代学





  所谓“天文历史年代学”,意为利用天文学方法,以解决历史学中之年代学问题。它实际上是天文学史或历史学之下的一个交叉学科的小分支。“天文历史年代学”之名,虽是由我首次明确提出,但此小小学科分支是早就存在着的。至少,西方学者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在运用天文学方法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了。

  然而,天文历史年代学首创之功,恐怕确实要归于中国人。两千年前,西汉末年之超级学术大师、新莽“国师”刘歆,堪称天文历史年代学之祖。其《三统历·世经》是历史上第一部天文历史年代学的成果。天文历史年代学之基本思路,刘歆都已经有了。我曾不止一次说过,若有人将今日之天体力学公式和奔腾电脑送给刘歆,刘歆大约也能正确解决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这固是玩笑之辞,但并非毫无道理。

  依据早期史籍中关于武王伐纣时的各种天象记载,以天文学方法来求解武王伐纣之年代,并设法重现武王伐纣时之日程表,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在完成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方案。非常令人惊异的是:这几种方案所得的结果,全都导向一个完全相同的结论!本文就是上述方案之一。



一、文本之释读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武王伐殷时天象∶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对于这段叙述中字面及术语之释读,前贤多从韦昭注。韦昭三国时人(公元204~273年),他的注有多大的可信程度,今人当然可以提出怀疑──事实上有人连《国语》中的这段记载本身都疑为伪作。 但解决这一疑惑的原则其实极为简单,那就是:若有比韦昭更可信的不同释读,自然应该舍韦昭而就彼;但若并无更可信之释读,却又无端怀疑韦昭之注,那除了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结论之外,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实际情况是,韦昭注本不仅是现存最早的注本,而且其注“保留了今已亡佚的东汉郑众、贾逵,三国虞翻、唐固等注本的片段”。 再说历代学者对韦昭注也无异议。因此目前唯一合理的选择,只能是以韦昭注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疑惑既除,接下来就可逐句释读:

  岁在鹑火:意为木星在鹑火之次,此句不会有歧义。

  月在天驷:“月在天驷”从字面上理解,当然是指月球运行至与天驷在一起之处。根据我们的研究,此句关系极大,却常被研究者所忽视。“天驷”者,星名也,即天蝎座π星(Sco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颗星也正是二十八宿中房宿的距星。此处韦昭注云:“天驷,房星也。”正可证明这种解释。

  日在析木之津:韦昭注:“津,天汉也。析木,次名。”《左传》、《国语》提到“析木”时总跟着“之津”二字,“津”为天河,说明“析木”所指的天区位于黄道上横跨银河之处,《汉书·律历志》中,《三统历》定析木之次对应范围为尾10度,跨箕宿,至斗11度,案之星图,正在银河之中。这也说明《三统历》所述二十八宿与十二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应有很早的起源(注意我们据此确定析木之津的范围时,并不要求在商周之际就存在十二次系统)。析木之津所占天区,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1000年间的黄经范围在223°~249°之间。

  此处先要特别指出:月球运行每月一周天,太阳每年一周天,因此很多稍具天文常识的学者都会认为,“月在天驷”每月都会出现一次,因而是一年可以见到12次的天象,而实际上精密的天文学计算和演示都表明,这种天象在周地竟要平均10年才能与“日在析木之津”同时被观测到一次。

  辰在斗柄:韦昭注:“辰,日月之会。斗柄,斗前也。”此句可以产生两处争议:“辰”为何意?“斗柄”何指?需要逐一分析。先讨论“辰”。在古籍中,“辰”可以有8种用法,列出如下:

1、日月交会点,即合朔时太阳所在位置。

2、大火(即天蝎座α,中名心宿二)。如《国语·晋语四》:“岁在大火,

  大火,阏伯之星也,是为大辰。”又《苏武诗》:“昔为鸳与鸯,今为参

与辰。”

3、北极星,即“北辰”。如《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又虞世南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4、泛指众星,如星辰、三辰。

5、十二时辰之一,七至九时。

6、日子、时刻。今吴语中犹将“时间”称为“辰光”。

7、十二地支之五

8、“晨”之通假字。

上述8中用法中,第4种在此处没有意义,第5、6、7、8种可置勿论。需要讨论的是前面三种。或许有人会问:韦昭注为何一定对?“辰”在此处为何不能理解为心宿二或北极星?其实天文学常识早已排除了这两种可能性:因为“斗柄”无论何指,肯定是指恒星无疑,而心宿二或北极星也都是恒星,天文学常识告诉我们,恒星是相对固定的(“恒星”正是由此得名),一颗恒星不可能跑到另一颗恒星那里去。如果将“辰”在此处理解为心宿二或北极星,那岂不是和说“天狼星在织女星”一样荒谬?所以韦昭注“日月之会”(即太阳和月亮运行到黄经相等之处)在这里确实是唯一合理的释读。

  接下来再谈“斗柄”。“斗”可以指北斗,也可以指南斗,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但“辰”既然是“日月之会”,就完全排除了北斗的可能──太阳和月亮只能在黄道附近运行,它们永远不可能跑到北斗那里去。所以“斗柄”只能是指南斗。

  这样,“辰在斗柄”的唯一合理释读就是:日、月在南斗(斗宿)合朔。

  星在天鼋:韦昭注:“星,辰星也。天鼋,次名,一曰玄枵。”辰星即水星。水星常在太阳左右,其大距极限仅28°左右──也就是说水星之多只能离开太阳28°远。此句意为“水星在玄枵之次”。这也给出了相对独立的信息──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应该能见到“星在天鼋”的天象。

  星与辰之位皆在北维:此句没有独立信息──当太阳和水星到达玄枵之次时,它们就是在女、虚、危诸宿间,这些宿皆属北方七宿,此即“北维”之意也。



二、天象之验算



  文本之释读既已解决,乃可验算伶州鸠所述各项天象及有关天象──文本背后的天文学含义将通过这些验算而进一步显现。但在此之前还要先对验算所用的天文学软件有所交代。

  在对上述天象进行检验计算,以及此后的回推、筛选计算中,行星、月球历表为必需之物,而天文学前沿研究所用历表时间跨度不够(一般只有几百年,我们的研究需要三千年以上)。1963年斯塔曼(Stahlman)曾用分析方法算出太阳和行星公元前2000年~公元2000年间的位置表,以供天文史研究之用。但该表精度不甚高,而且使用不便,所以有的学者干脆自己用天体力学方法回推,并且都号称自己的方法最精确。由于他们的源程序通常都秘不示人,故他人皆无从比较其优劣。

  而在国际上,美国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之斯坦迪士(Standish)等人,长期致力于行星和月球历表的研究工作,他们用数值积分方法,结合最新的理论模型和观测结果,研制出了与各个时期的科学水平相适应的系列星历表,提供给全世界学者使用。绝大多数JPL星历表时间跨度较短,目的是供天文学前沿、航天等领域应用。到八十年代他们又制作了长时间跨度的行星历表DE102(公元前1411年~公元3002年) ,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但国内天文史专家不用)。

  最近斯坦尼士等人又研制了时间跨度更长的行星历表 DE404(公元前3000年~公元3000年),它不但吸收了雷达、射电、VLBI(甚长基线干涉)、宇宙飞船、激光测月等等高新技术所获得的最新观测数据,而且在力学模型上有所改进,保证了积分初始值的精确性和理论的先进性。并且在积分过程中,不但与历史上的观测记录进行了比较,而且同时对比了纯粹用分析方法所的结果。这样就进一步保证了星历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我们与斯坦尼士本人联系,他将全套DE404数据库及计算软件无偿提供给我们使用。这也可算国际天文学界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之间接支持。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软件是Skymap3.2,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天象演示软件,能够在给定观测时间、观测地点之经纬度后,立即演示出此时此地的实际星空,包括恒星、太阳、月亮、各行星、彗星乃至河外星云等几乎所有天体的精确位置。我们用DE404检验了该软件的精度,发现在前推3000余年时,其误差仍仅在角秒量级,这对本专题的研究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接下来逐条进行验算:

  岁在鹑火 前贤几乎全都将目光集中在“岁在鹑火”的天象上,此天象看似简单,其实大有问题。在一些先秦文献中,“岁在某某”(后世又多用“岁次某某”)是一种常见的天象记载。这类天象记载的真实性,前贤很少怀疑。有不少学者在处理先秦年代学问题时,还将岁星天象记载作为重要的判据来使用。然而,先秦文献中的此类记载其实大可怀疑。我们曾对《左传》、《国语》中有明确年代的岁星天象记载进行地毯式的检索,共得9项;然后针对此9项记载,用DE404进行回推计算,结果发现竟无一吻合!对这一无可置疑之事实,此处无暇讨论其原因。只是陈述事实,至于合理解释,则尚待高贤之论也。 但至少已经可以看出,用“岁在鹑火”作为确定伐纣之年的依据,是不可靠的。所以在下面的工作中,我们先不使用“岁在鹑火”──但考虑到伶州鸠所述天象的特殊性,不妨用作为辅助性的参证。

  月在天驷与日在析木之津 第一步,从“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入手。先设定(注意,也可使用更宽泛的设定,但最终仍导致相同结果。 ):

  (1)太阳黄经在223°~249°范围内(日在析木之津)

  (2)月球与天驷星之黄经差小于2°(月在天驷)

  (3)月球黄纬小于负4.5°

以DE404数据库计算公元前1119~公元前1000年间日、月位置,发现只有表1中所示13个日子能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表1: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及岁星天象表



日期(公元前)
日干支
岁星天象

1119.12.12.
丁卯
东面不见

1101.11.24.
甲申
东面不见

1100.12.11.
丙午
东面不见

1099.12.1.
辛丑
东面不见

1082.11.24.
癸亥
岁在南偏西

1081.11.13.
戊午
东面可见,但金、土在左右

1062.11.14.
戊戌
东面不见

1062.12.11.
乙丑
东面不见

1045.12.3.
丁亥
东面只岁星可见,且位置极好

1043.11.14.
戊寅
东面不见

1043.12.11.
乙巳
东面可见,但位置太低

1026.12.4.
丁卯
东面不见

1007.12.4.
丁未
东面不见




这个初看起来似乎每月都可发生的天象,为何实际上要10年左右才能见到一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月球轨道与黄道之间有倾角,只有当月球黄纬在负5°左右时,月球才会恰好紧挨着天驷,位于其正上方或正下方,甚至掩食天驷。这才是真正的“月在天驷”。二是这种天象通常都发生在清晨周地地平线附近,往往还未升上地平就已天亮,或在天亮后才发生。使用SkyMap3.2软件演示当时天象,完全证实了这两点。图1右下方就是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这天清晨5:30在周地所见的“月在天驷”天象(这次“月在天驷”只能被观测到三个多小时)。

  在表1这13个日子中如何选择,则不能不求助于伶州鸠所述天象之外的历史文献:

  东面而迎岁 古籍中所保留的武王伐纣时天象记录中,关于岁星(即木星)天象,除前述伶州鸠“岁在鹑火”之外,另有三条,皆极重要:

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淮南子·兵略训》)

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荀子·儒效》)

武王征商,佳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利簋铭文)

前两条表明周师出发向东行进时见到“东面而迎岁”的天象。后一条表明牧野之战那天的日干支是甲子,而且此日清晨在牧野见到“岁鼎”──即木星上中天。

  周师出发之日,依韦昭注日干支为戊子,谓“武王始发师东行,时殷十一月二十八日戊子,于夏为十月”,其说应本于刘歆《三统历·世经》(载《汉书·律历志下》)“师初发,以殷十一月戊子”之说。刘歆之说可信与否,原可怀疑,但除此之外,并无别说,则此处先以此为假设,由此出发进行推理,若结果与其它文献不能吻合,自可疑之;若处处吻合,则自应信其为真也。

  现在观察表1,其中日干支最近于戊子者为为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丁亥,次日就是戊子。 非常奇妙的是,偏偏只有这一天真正符合“东面而迎岁”的天象!这天清晨5:30在周地向正东所见之实际天象见图1。其余各日,或东面不可见岁星,或虽可见但与金星、土星一同出现,惟独此日以及此后多日皆能在清晨见到岁星(而且只有岁星)出现在东方天空。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设定,武王伐纣之师于公元前1045年12月4日出发。

  《武成》与《世俘》之历日 出兵之日既定,则另两条史料就可发生重大作用:其一为《汉书·律历志下》引《尚书·周书·武成》曰∶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

粤若来三(当作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其二为《逸周书卷四·世俘解第四十》∶

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

上述两条史料通常被认为同出一源。其中“死魄”指新旧月之交,此时月亮完全看不见──理解为朔亦无不可。“生魄”指望。对于此类月相术语之定义,多年来“定点”、“四分”等说聚讼纷纭,迄无定论。去岁李学勤先生发表论文,证明在《武成》、《世俘》等篇中,依文义月相只能取定点说,一言九鼎,使武王伐纣之年研究中的一个死结得以解开。

  《武成》与《世俘》历日对表1也有筛选作用:在周师出发后、甲子日克商前,应有两次朔发生,第一次日干支为辛卯或壬辰;第二次则约在克商前五日左右,日干支为庚申或辛酉(考虑周初对朔的确定有一日之误差)。因此出师之后十余日即遇日干支为甲子,则该日即应排除,因为在此十余日内不可能有《武成》所记载的两次朔发生;若考虑下一个甲子,则从出师至克商长达七十余日,又与《武成》所载不合。 又,出师之后的两次朔,其日干支不是《武成》所要求的辛卯或壬辰及庚申或辛酉,则该日亦应排除,因为显然与《武成》历日不合。

  《武成》及《世俘》历日可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伐纣战役日程表,与这个日程表结合起来考察,就能揭示出伶州鸠所述一系列天象的真正面目。下面我们借助DE4040,以精确回推之实际天象,来检验《武成》及《世俘》历日与伶州鸠所述一系列天象之间的吻合程度。

  辰在斗柄 这是指日月合朔于南斗之处。周师出发之日为公元前1045年12月4日,计算表明,三日后出现一次朔,为公元前1045年12月7日,日干支为辛卯,次日即壬辰,这与《武成》篇“惟一月壬辰旁死霸”非常吻合──“旁死霸”可以理解为“旁朔之日”,那就没有误差了。况且考虑到周初确定朔的水准,一天的误差是完全可以容忍的。此次朔时的太阳黄经为246.27°,考虑岁差,计算当时二十八宿中斗宿的位置,在黄经237.64°~261.51°之间,朔正好发生在此宿中!

  “辰在斗柄“既已证实,不妨在此将《武成》、《世俘》中其余月相与干支记录一并验证如下:

  辛卯日在南斗之宿出现朔之后15天,即公元前1045年12月22日,望,日干支为丙午,《世俘》篇云“惟一月丙午旁生魄”,与实际天象精确吻合。

  下一个朔,据《武成》篇“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该甲子日(即牧野之战克商之日)为公元前1044年1月9日,则既死霸为公元前1044年1月5日庚申,计算表明,实际的朔发生于次日辛酉,仍仅一日误差。

  这里有一点值得特别指出:通常都认为《世俘》篇中的“惟一月丙午旁生魄”应据《武成》改为“壬辰旁死魄”,“若翼日丁未”应据《武成》改为 “癸巳”,但据我们上面的验算,这样的改动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丙午这天正是旁生魄──望;而“若翼日丁未”自然也是正确的陈述。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新的解释:

  将《武成》“王朝步自周”释为“武王自周地出发”(注意:周师已经先期出发),将《世俘》“王乃步自于周”释为“武王从周地来到军中”。武王于一月壬辰旁死魄之次日从周地出发,至一月丙午旁生魄的次日与大部队会合。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又不必改动文献,就可使《武成》、《世俘》两者同时畅然可通,应该是更可取的。

  星在天鼋 “天鼋”者,玄枵之次也,在武王伐纣时代,位置约在黄经278°~306°之间。我们借助DE404计算从公元前1045年12月至公元前1044年3月的水星黄经,结果发现:

  从公元前1045年12月21日起,水星进入玄枵之次。此时,它与太阳的距角达到18°以上。而按照中国古代的经验公式,上述距角超过17°时,水星即可被观测到。事实也是如此。此时水星作为“在天鼋”之昏星,至少有5天可以在日落后被观测到。然而更奇妙的是,在甲子克商之后,从公元前1044年2月4日起,直至24日,水星再次处于玄枵之次,而且其距角达到19.99°~27.43°之多,几乎达到其大距之极限。此时水星成为“在天鼋”之晨星,更易观测,有20天可在日出前被观测到。

  要知道水星是很不容易被观测到的,哥白尼就将未观测到水星引为终身憾事。这也很有助于说明,为什么“星在天鼋”会成为伐纣时故老相传之重要天象,被伶州鸠所传述了。

  星与辰之位皆在北维 前面说过,“星与辰之位皆在北维”没有独立信息,太阳和水星到达玄枵之次时,它们就是在“北维”。

  岁鼎克昏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项验证:公元前1044年1月9日这天早上是否有木星上中天的天象可见?这一点是利簋铭文所要求的。以SkyMap3.2演示之,结果令人惊奇!图2显示的是公元前1044年1月9日甲子清晨,在牧野当地时间4:55向正南方所见的实际天象:岁星恰好上中天,地平高度约60度,正是最利于观测的角度,而且南方天空中没有任何其他行星。此时周师应已晨兴列阵,正南方出现“岁鼎”天象,非但太史见之,大军万众皆得见之。设想此时太史指云“岁鼎佳兆,正应克商”,则军心振奋,此正星占学之妙用也。

  至此已经清楚看到:伶州鸠所述武王伐纣时一系列天象能够与《武成》、《世俘》所载日程以及《淮南子》、《荀子》等文献所述岁星天象一一吻合。更重要的是,根据《武成》“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及利簋铭文,牧野之战的日期就此可以确定了!这日期是:

  公元前1044年1月9日甲子
</FONT></TD></TR></TABLE>

yongbin 发表于 2005-12-24 21:46:30

三、“岁在鹑火”问题



  现在终于到讨论“岁在鹑火”问题的时候了。尽管前贤都对此大感兴趣,但我们已经看到,对于确定武王伐纣的年代和日程来说,“岁在鹑火”的条件是完全不必要的。不过此项记载既然甚得学者们厚爱,自应有所交代。

  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说的伐纣天象中,实际上包括四条独立的信息:即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星在天鼋。后三条经过上面的推算及多重验证,表明它们皆能与《武成》、《世俘》、利簋铭文等相合,可见伶州鸠之说相当可信。然则“岁在鹑火”一条何以就偏偏不可信?

  先考察当时岁星的位置:由计算可知,从周师出发到甲子克商,岁星黄经约在168°~170°之间,这是在那个时代的寿星之次(这当然只是表示回推计算的结果,那时未必有十二次的概念),确实与“岁在鹑火”不合。

  然而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

  “武王伐纣”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它应有广、狭二义。就狭义言之,是从周师出发到甲子克商。若取广义言之,则可视为一个长达两年多的过程──就象我们说抗日战争进行了8年、解放战争进行了3年一样,“武王伐纣”的战争进行了两年,以牧野克商而告胜利结束。例如据《史记·周本纪》: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

在牧野之战的前二年,武王已经进行了一次军事示威,表明了反叛的姿态,八百诸侯会孟津,这完全可以视为“武王伐殷”的开始。这一年,按照我们推算的伐纣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047年。用DE404计算的结果表明,这一年岁星的运行范围在黄经68°~107°之间,而此时鹑火之次的黄经范围在96.63°~129.91°之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岁星都在鹑火之次! 

  这样,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伶州鸠所说的“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也是正确的。但这当然不能用来证明《左传》、《国语》中其它岁星记载的正确性──该问题还需另外解决。



四、结果及讨论



  在我们开始工作时,并不必断定伶州鸠所述天象真是武王伐纣时之实录,但视为故老相传,当有所本之史料可矣。若以天文学方法回推计算,彼时果有此种天象,则自不可遽指为后人伪作也。然而计算的结果,非但与实际天象精确吻合,而且与《武成》、《世俘》、《淮南子》、《荀子》、利簋铭文等文献文物中的有关记载处处吻合,这就不能不令人惊叹了。

  一个特别引人注目之处,是伶州鸠所述各项天象,其顺序大有文章──它们实际上是按照伐纣战役进程中真实天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载的。这样看来,说伶州鸠所述天象是武王伐纣时留下的天象实录,实不过份。

  李学勤先生最近撰《伶州鸠与武王伐殷天象》一文,  讨论了如下问题:“岁在鹑火”以下一段话,是否可能系后世插入?伶州鸠是怎样的人,他怎么会传述武王时的天象?这段话究竟应当从哪一角度去解释?他的结论是:

  “岁在鹑火……”一段话,是《周语下》原文,不可能为后世窜入。

  伶州鸠家世任乐官,武王时天象应为其先祖所传述。

  五位三所是武王伐殷过程中一系列占候,不能作为同时天象来要求。

旨哉斯言,对于我们理解伶州鸠所述武王伐纣天象,以及其它文献中的有关天象记载,皆有极大启发。

  对于史籍中众说纷纭的记载,有一个问题始终令人困扰,那就是:古籍中的记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然而当我们研究的结果逐渐浮现出来时,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我们只是在对古籍记载存疑的前提下,用天文学方法“姑妄算之”,但是在经过非常复杂、也可以说是非常苛刻的验算和筛选之后,而且是在完全不考虑考古学、甲骨学、碳14测年等方面结果的条件之下,发现各种文献竟然真能相互对应,而且能够从中建立起唯一的一个伐纣日程表(因为这是严格筛选出来的最优结果),这不能不使人由衷感叹:古人不我欺也!所以由本文的结果,或许也可以反过来印证,古籍中关于武王伐纣天象的绝大部分记录都是真实的。许多关于刘歆伪造天象史料之类的说法,其实是缺乏根据的。

  最后,我们综合了《武成》、《世俘》、《国语》、《淮南子》、《荀子》、《史记》等史籍中对武王伐纣之天象及史事的全部重要记载,作成反映重现的武王伐纣精确日程之一览表,如表2所示:



表2:武王伐纣天象与历史事件一览表



公历日期

(公元前)
干支
天象
天象

出处
事件
事件出处

1047
岁在鹑火(持续约半年)
国语
孟津之会,伐纣之始
史记周本纪

1045.12.3.
丁亥
月在天驷

日在析木之津
国语



1045.12.4.
戊子
东面而迎岁(此后多日皆如此)
淮南子

荀子
周师出发
三统历世经

1045.12.7.
辛卯
(朔)




1045.12.8.
壬辰
壬辰旁死霸
武成



1045.12.9.
癸巳


武王乃朝步自周
武成

1045.12.21.
乙巳
星在天鼋(此后可见5日)
国语



1045.12.22.
丙午
丙午旁生魄(望)
世俘



1044.1.3.
戊午


师渡孟津
史记周本纪

1044.1.5.
庚申
既死霸
武成



1044.1.6.
辛酉
(朔)




1044.1.9.
甲子
岁鼎(木星于清晨4:55上中天)
利簋铭文
牧野之战,克商


利簋铭文

武成

世俘

1044.2.4.
庚寅
星在天鼋(此后可见20日。又朔)
国语



1044.2.19.
乙巳
既旁生霸(望)
武成



1044.2.24.
庚戌


武王燎于周庙
武成

1044.3.1.
乙卯


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
武成






参 考 文 献







--------------------------------------------------------------------------------

 比如倪德卫就曾将《国语》中伶州鸠的这段话指为伪作,认为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叶,有一个狡猾的学者真相信了《武成》的日期”而伪造的。见倪德卫:国语武王伐殷天象辩伪,《古文字研究》12号,1985。但倪氏首先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他认定伶州鸠所述诸天象必定是同一天的天象,而实际上自然不是如此。倪氏论武王伐纣之年有数篇论文,皆好为新异之说,其大胆假说固有余,小心求证实不足也。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页一。

 有人认为也可指中国古代的“天驷”星官(由包括天蝎座π星在内的四颗黄经几乎完全相等、与黄道成垂直排列的恒星组成,古人将之比附驾车之四匹马)。

 详细说明请见下文。如果将“天驷”理解为四颗星组成的星官,也要平均3年才能被观测到一次。

 DE404精度极高,其误差估计:行星每世纪在百分之一角秒量级,月球在一角秒量级。这样的误差对于本课题所涉及的计算来说,已经完全不必考虑。

 DE404软件给出的结果是历书时,考虑到地球自转速度的长期变化,为在准确时间上重现历史天象还需要做一个修正,在距今3000年时,这一修正的结果是一个将近8小时的量。我们给出的结果已经考虑了这项修正。SkyMap3.2软件在其给出结果中也已经考虑了这项修正。

  前贤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新城新藏就试图对此事实给出一种解释,他从《左传》、《国语》中若干次有关岁星记载的年代向后推算,假定人们是认定岁星正好12年一周天,则可推算出一个年份,即公元前376年,认为这是《左传》、《国语》中有关岁星天象的起算年代,见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页391~392。但其说并不能解释《左传》、《国语》中所有有明确年代的岁星天象记载,况且公元前376年这一起算点从何而来也难以说明。

  从“月在天驷”和“日在析木之津”入手进行推算时,也可以采用比本文所用宽泛得多的

  设定,例如在另一个方案中,我们采用了:

  (1)太阳黄经在215°~255°范围内(比析木之津略宽)

  (2)月球黄经在天驷四星(该四星黄经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都在200°~201°之间)前后±15°之间(明显比“月在天驷”宽泛)

  (3)月球黄纬不限。

  这样的设定,使得第一步的筛选结果不是13个日期而是145个,但是经过后续的各个步骤进一步筛选之后,最终仍然得出与本文完全相同的结论!

 这是由天蝎座π星之位置所决定的。该星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时,黄经为200.74°,黄纬为-5.09°;而月球运动偏离黄道的极限约为5.5°,故取月黄纬小于4.5°则有1°之变动范围,而天蝎座π星恰在其中位处。

 关于武王伐纣时的天象记载,在各种古籍中共有十余条。以往对武王伐纣之年的研究中,有涉及天象记录者,往往仅取一二条立论,故言人人殊,难有定论。而实际上正确的原则,应该对所有记载逐一考察,不可用者应证明其何以不可用,而所得武王伐纣年代日程应与所有可用者同时吻合。对此笔者另有专文详细论述。

 “上中天”是指天体运行到当地子午线上,或者说在正南方达到最大地平高度。太阳上中天时就是当地正午。关于利簋铭文,这里必须提到李学勤先生在1998年12月20日撰写的一篇文章:《利簋铭与岁星》(提要),指出张政烺在1978年第1期《考古》上发表的《利簋释文》一文,最先提出利簋铭文中的“岁”应释为岁星, 李先生认为认为:“张政烺先生首倡的这一说法,能照顾铭文全体,又可与文献参照,应该是最可取的。”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学者们从来都假定纪日干支是自古连续至今而且从不错乱的。这虽是 一个有点无奈的假定,但一者没有这个假定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二者也确实未发现过决定性的反例。

 根据下面的讨论可知,实际上周师在此日前后若干天内出发,都合情理。

 李学勤:《尚书》与《逸周书》中的月相,《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2期(夏季号)。

 自周地至牧野约900里,史籍中从无周师在途中遭到抵抗的记载,故设伐纣之师日行30里,自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宜。这种“反叛中央”的战役,理应速战速决,而绝不能迁延缓进──万一“勤王之师”来救,行动就可能失败。

《汉书·律历志下》刘歆《三统历·岁术》记载了十二次与二十八宿之对应,其中的鹑火 之次是“初柳九度,……终张十七度”,柳、张距星在当时的黄经很容易以岁差推算而得,据此就可求出鹑火之次的黄经范围。周初是否已有十二次,此处不必肯定,因为关键是传下来的数据,而不是表达数据的方式──方式可以随时代而改变。

 待刊。文作于1999年1月18日,已在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家范围内发表

超级兔子 发表于 2006-11-30 21:15:02

<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smilies//168/em12.gif" border=0 smilieid="12">&nbsp;<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smilies//168/em12.gif" border=0 smilieid="12"> 原帖由 <I>yongbin</I> 于 2005-12-24 21:45 发表
<TABLE cellPadding=10 width="10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FONT size=+0>《国语》伶州鸠所述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FONT> 江晓原 钮卫星</TD></TR>&lt; ... </TBODY></TABLE>

天機 发表于 2006-12-4 13:14:37

<P>看到易友把此帖頂起!</P>
<P>&nbsp;</P>
<P>又鈎起起了小弟對<STRONG><EM><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EM> 先生的懷念與追思!</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本帖中之<STRONG><EM><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EM> 先生</STRONG>乃中國國科院的老前輩,也是對考古有深入瞭解的學者!</P>
<P>&nbsp;</P>
<P>之<STRONG><EM><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EM> 先生</STRONG>治學嚴謹,在網路眾多易學網站中,僅挑選三個網站發言(術數縱橫、命運網及天機易網),<STRONG><EM><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EM> 先生</STRONG>總以其嚴謹的角度來批評及指導網站的發帖內容。小弟也深受其影響及教導!</P>
<P>&nbsp;</P>
<P>然而,天命已到,<STRONG><EM><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EM> 先生</STRONG>於2006年1月份左右,因病而仙逝!<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smilies//168/em11.gif" border=0 smilieid="11"> <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smilies//168/em11.gif" border=0 smilieid="11"> </P>
<P>&nbsp;</P>
<P>當時各網均有悼念之帖!</P>
<P>&nbsp;</P>
<P>&nbsp;</P>
<P>如今,<STRONG><EM><FONT color=#0000ff>lh1041</FONT></EM> </STRONG>這個帳戶沈寂已久,但其曾發表的討論內容,卻是長留在人間。<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smilies//168/em12.gif" border=0 smilieid="12"> </P>
<P>&nbsp;</P>
<P>&nbsp;</P>
<P>&nbsp;</P>
<P>&nbsp;</P>

klc168 发表于 2006-12-4 20:48:34

已 仙 遊!

p369958711 发表于 2008-7-19 11:17:15

两位夫子大人还安好~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ff2ff">望能再光临唠唠家常,</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ff2ff">其实我们最想听的不是</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ff2ff">什么风水秘诀,</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ff2ff">而是,您的故事,</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ff2ff">中国的故事,</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ff2ff">您对人生的见解,</FONT></P>

p369958711 发表于 2008-7-19 11:21:07

茄子夫子前辈己驾鹤西去~
无不让人痛怜~

易欣 发表于 2008-10-12 15:50:07

令吾大开眼界

气宗 发表于 2009-3-24 14:19:35

谢谢分享资料

tbg369 发表于 2009-5-10 12:11:14

-1044.1.9牧野之战

sg123 发表于 2009-6-29 22:46:20

难得看到这样的资料

haobao 发表于 2009-8-1 20:24:07

哇,好棒呀!

bdhuang666 发表于 2009-8-12 13:28:51

令吾大开眼界

重庆郡首 发表于 2009-8-12 14:28:33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cffe0"><FONT color=darkred size=5>武天伐紂天象圖考證</FONT>&nbsp; 此论伟哉!现代人最重科学依据!</FONT></P>

klc168 发表于 2014-11-22 13:06:57

天象不由你不信!

donkeygirl 发表于 2015-1-26 03:20:56

大開眼界啊,思路好新穎,學習了。

supermouse2099 发表于 2015-3-11 18:50:07

klc168 发表于 2006-12-4 20:48
已 仙 遊!

無須傷感!
lh1041先生雖逝,但只要我們承傳其治學精神,為往聖繼絕學,則先生雖不在而浩氣長存!!!


林莽中(益东门人) 发表于 2020-11-9 09:08:52

      天文系列就只能欣赏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武天伐紂天象圖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