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羲 发表于 2005-9-3 21:48:43

[转帖]藏密心要十講─丘陵編

<B>标题</B><B>: </B>藏密心要十讲 邱陵编著



20世纪30年代前后,藏传佛教之西藏密宗在我国汉区崛然兴起,康藏各大德纷纷率众到汉地传法不下数百种;许多僧俗远赴藏区学法,懂藏文和英文的知识分子乘时翻译密续,法本甚多。此后数十年,康藏不少活佛和金刚上师到国外弘法,远及欧美。诺那、贡噶等活佛的一些汉族弟子以其传承所得在海外继续翻译及深研密续,贡献良多,使藏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无上瑜伽主要法门得以大致详备,其中,尤以大手印、六成就法和大圆满及有关本尊法最为殊胜。

我于1989年发心介绍和诠释大手印、六成就法、大圆满三大法门及有关本尊法,几年来已编写了十本书,它们是:《密宗秘法》、《藏密修法精粹》、《瑜伽灵性修持秘要》、《密宗入门知识》、《藏密实修初级教程》、《藏密大圆满法选集》、《藏密大圆满心髓探奥》、《藏密大手印探奥》、《藏密六成就法诠释》、《藏密脉、气、明点观修》、(以上除《藏密大圆满心髓探奥》一书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外,其他均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今春我又完成了这本《藏密心要十讲》,作为前十种专书的最后五种的综合、提高和补充。我在本书中补充了以前还来不及详述的最基本的有关菩提心、求师、灌顶、闭关等心法,并且归纳和综合论述了有关中脉、明体、空性、空色、大定和梦幻修持等高级法门。此外,本书附录十种均是经过精选的有助于理解十讲的珍贵文献。

有读者来信说,我的书整理和介绍的法门太多、太广、太高深,初学者感到无所适从,下手为难。这一意见不无道理。但是,读者须知,我编写这一系列密宗著作的目的,在于在内地恢复本世纪各大德已公诸于世的无上瑜伽部主要密法,使它们重见天日,以及把海外数十年来研究藏密的成果介绍给内地读者,我必须赶在高年而仍有精力时完成此一任务。此外,在我已出版的书中,并不缺乏入门初阶的密法,有识之士一看便知,他们只要认真修持四加行或六加行,修持九节佛风、金刚诵、宝瓶气、中住气等四种气功及有关拳法,甚或修持拙火定,便能进入藏密之门。再退一步,学者只要选取一种本尊法,如四臂观音、或莲花生大士或金刚萨埵或绿度母等观感修法,精进修持,都会得到法益。诺那活佛曾开示:一生成佛最易最快之法有二:一为大手印:一为破瓦(开顶)法。行者循序以进逐级修持大手印四瑜伽法要,起修时不管未见明体或先见明体,不一定要灌顶,也可以获得成就。所以说学者 能否修持密法,进入藏密之门,实在靠学者的决心与颖悟。

虽说康藏各大德公开的无上瑜伽主要法门多已祥备,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对有些极为重要的法门,我很遗憾仍然未能介绍给读者。这些法门是:

一、无上瑜伽的各大金刚法门限于法本和资料不全,还无法全部介绍给读者。元代选辑的《大乘要道密集》中有萨迦派喜金刚法的传授,近年台湾有翻译家用的白话文从英文译出了最早的密续《喜金刚本续》,但仍缺乏近世传承的具体修法,而且其内容牵涉到双运密法,无法整理面世。早年北京虽有辛喇嘛传授了《大威德生圆次第》,但我在近年才看到流传于世的《大威德文殊成就生起次第入门津要》,未见到其圆满次第部分,因此,暂时也无法整理。据说,早年越西格西在成都曾译出《密集金刚圆满次第》,但我迄今尚未得见。至于时轮金刚修法,法尊法师所译宗喀巴著的《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有时轮金刚生圆次第修法,陈健民上师编著的《恩海遥波集》载有《时轮金刚证分六支法不共口诀》,台湾出版了嘎旺·达吉上师讲授的《时轮本续注》,所公开的修法较为完备,我在本书已作了介绍。但要全面地整理和介绍这几种金刚大法,目前尚有困难。

二、藏密对于人类死亡、中阴、出生的学说及其修法有独特的见解,内容十分丰富。各金刚大法中都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那洛六法中有阴成就法。根桑活佛传授的《大圆满无上智广大心要》和《大圆胜慧本觉心要次第》都有中等、下等根器行者中阴成佛的修法。达瓦桑杜格西喇嘛译传及其美国弟子伊文思·恩慈博士编纂的《西藏度亡经》更是藏密研究人类死亡、中阴、出生学说的名著。所有这些理论和修法,都因带有较浓重的宗教色彩,难以作详细的介绍。

三、藏密的“智慧手印”和“事业手印”修法,即观想空色明妃的双运秘法和与实体明妃双运秘法,康藏各大德过去均未公开传授。陈健民上师为此早年曾远赴四川藏区德格搜译各种秘密修习双身之法,大都由八帮寺亲尊仁波切传抄主译,编成《恩海遥波集》一书。其后陈上师又写成《事业大印教授抉微》,但多从理论上探讨阐述,双运修法备而不详,也不宜公开介绍。

藏密博大精深,无上瑜伽主要修法已公开且详备,足供有志献身密乘者之修持和研究。虽然一如上述尚有某些重要法门一时未能介绍和公开,但学者若得遇明师,修习密法有成,达到高级层次,问题自能迎刃而解。目前我国汉区仍乏深入研究和实修密乘众多有识之士。我热切期望,有更多的人进入藏密之门,出现一批研究藏密的专家,发挥我们所保持的优势,赶上世界藏密研究的潮流!

在这里,我谨向多方为我寻找、搜集和提供资料的姚雨山先生、张昭喜先生、朱本廷女士、李柏先生、陈新福医师等致以谢忱!

邱 陵一九九四年<p></p></P>

</P>

慕羲 发表于 2005-9-3 21:50:05

<P>第一节 五种菩提心

学习佛法,无论显教与密宗的行者都必须先发菩提心,立下誓愿与决心,力求学法得到成就,以利益众生。无著大师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志取大菩提。”密宗金刚乘行者所发菩提心,更有为利益众生而取得即身成佛之义。《大日经》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这里说的是整个所修的菩提道以菩提心为因,以大悲心为根本,而以利他方便为终极目的。菩提心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不但是修行的起点及根本,而且在整个修行过程中须臾不离。有了它能产生大悲心,才能有利他行为,才能成佛。《大日经疏》说:“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说:“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所以,菩提心一词,又被译为“求真道之心”、“求正觉之心”等等。

菩提心法,据说由阿底峡尊者传给宗喀巴大师,宗喀巴认为弟子修此利益甚大,便把它整理写成《七义修菩提心论》,公开传授。因此,西藏密宗不论是哪一宗派,都十分重视修菩提心法。

菩提心的基本原理是:(1)小人身难得,人为万物之灵,人身从来佛性(如来藏)具足,具有地、水、火、风(气)、脉、明点六种元素,是修行的最好的“乘”(交通工具),被称为“宝筏”,因此,今生不应空过,应当加紧修持佛法。(2)人寿不定,死殁无常,今天虽还活着,却不能保证明日不死,人命只在呼吸间,而光阴犹如逝水,时候无多,从今日起,当励力修学正法。(3)众生受苦,对众生应有强烈悲心,取众生一切苦,由我代受,将我的一切善功德,施给众生。佛家有四无量心,其意义是:令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以上三心,舍之而不执着,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此四无量心,就是忘却自己,没有私心,也就是忘我利他。

密宗有五种菩提心,它们是:
1、愿菩提心——发大宏愿,忘我利他,即上述四无量心义。

2、行菩提心——发菩提心作利他之行,广修六度万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前五度为方便,智慧度为究竟。又修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利益众生。

3、胜义菩提心——发菩提心依般若空性原理,破除身见,证人无我、法无我空慧,与从中观正见得证者相同。此菩提心名“胜义”者,即指智慧而言。

4、三摩地菩提心——上述三种菩提心,显教与密宗共通,三摩地菩提心则为密宗瑜伽部所独有,即修五相成身观。这种经过五个阶段的观想达到成佛的修法使抽象的菩提心理论成为具体的证量。这五个阶段是:(1)通达菩提心;(2)修菩提心;(3)成金刚心;(4)证金刚身;(5)佛身圆满。在此五阶段修持过程中,观想心中月轮所现金刚杵及莲花等,使自身成为金刚杵那样坚强牢固的金刚身。

5、“贡达”菩提心——“贡达”为译音,意为明点,为五大、五智的精华。此菩提心法为藏密无上瑜伽部所独有。行者发菩提心修人体红白明点,中脉上端有白明点,下端有红明点,会合于中脉的心轮中,可成为心气无二的大乐智慧身。

以上五种菩提心,为陈健民上师提倡的菩提心体系,他在此中加入了“贡达”菩提心。</P><P>第二节 菩提心与正见

菩提心必须具有正见,正见是发起真实菩提心的主要动力,有正见的菩提心才是真实的菩提心。什么叫做正见呢?正见,指离诸邪倒的正观。《华严经》说:“正见牢固,离诸邪见。”《圣鬘经》说:“非颠倒见是名正见。”

正见是学习佛法中闻思修的中心思想,也是正确的思惟,合理的见解。修行具有正见,就有了破除执着的实力,开发人人本具的如来藏(佛性),能选修转变人体无明系统之法,走上一条相续不断的明行道路,转识成智,从而取得成就。

正见的内容,在佛教各宗中各有不同。密宗究竟以何者为正见呢?陈健民上师在《修行自性之推究》一文中曾提出了密宗正见的内容,现引述如下:

1、以明空不二的正见为修法身佛之自性。
  此明空不二的正见,既不偏空,亦不着明;既不偏人无我,亦不偏法无我,为密宗无上瑜伽部第四灌顶的修法。密宗初修观空,想一切化为空,此空唯是一片光明;其后收摄次第,观一切佛土、佛身,收于空性光明中,即属明空不二。了知一切光明皆属空性,不起光明的执着;了知一切空性充满智光,不起空性的执着。此种正见,实为修成法身之自性。

2、以空乐不二的正见为修报身之自性。
  报身明净安乐,与普通人之乐,大有差别。依第三灌顶所修习智慧方法,必生起大乐。于此大乐上,致力修空性,使四喜、四空配合严密,喜得空而喜愈大,空得喜而空愈灵,于是完成报身大安乐的受用。此种空乐不二的正见,实为修成报身佛之自性。

3、以空悲不二的正见为修化身佛之自性。
  密宗生起次第内,依观想力放光上供下施,此属第一灌顶的修法。其后依脉、气、明点力收放光明,作一切息、增、怀、诛事业,皆属大悲利他,则属第二灌顶修法。务必令此等大悲事业与空性配合,方不生执着,而任运与无性、无相、无顾三解脱相应,然后化身佛事业可以完成。故空悲无二实力修成化身佛之自性。

密乘菩提心应当受到上述三方面正见内容的指导和推动,所以有正见行者必发菩提心,所发亦必为真实的菩提心,所发亦必为真实的菩提心,能了知一切众生与我同体,生起同体大悲,无我利他之心更为强烈。用菩提心周遍贯通,一切众生身体力行,并非仅仅口念菩提心偈而已。无正见的菩提心,虽然慈悲具足,但往往不受控制,流于世俗的老婆心,亦即“妇从之仁”,为密乘所不取。<p></p></P>

慕羲 发表于 2005-9-3 21:51:45

第三节 菩提心与脉、气、明点

发菩提心与人体的脉、气、明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使脉开发,气调和,明点增长和升华。

发菩提心与脉的关系较为密切者,可见于愿菩提心和三摩地菩提心。修愿菩提而发大愿的人,其脉自易开张,发心愈大,脉愈易开。盖佛家认为,十方法界,皆在一心,而心境配脉,发愿无我利他,心地宽坦,脉自柔顺调和;心地清净,脉亦清净;心直则脉直;心无私见执着,脉必松解。密宗又以佛菩萨及众生配脉,如上为菩萨脉,下为众生脉;以五方佛配五轮;以八大菩萨配心间八脉等等。发愿菩提心的人,观想诸佛菩萨及将功德回向众生,亦是导向各脉轮,不仅能开发中脉,而且能通各微细脉。又修三摩地菩提心的人,必修五相成身观,前三相为通达束心、修菩提心及证金刚心,即能使脉开放,故能现起金刚身;大小诸脉都开放了,才能现起如来身,得证佛身圆满。

菩提心与气的密切关系,亦可从行菩提心得到证明。行菩提心对每一愿望的实行,完全建立在气上,能使气调柔。修菩提心者实际上是以气来连络众生,故用气收浊世的众生业气,化成清净光明,入自己心间,把恶心打碎,使气化成智慧气放出,到众生心间,使开智慧而证菩提。行者能在菩提心上使五大气化成智慧气,出生一切功德现行,与众生周遍结缘。

发菩提心可使体内明点自然增长,修“贡达”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都有这样的作用。明是智慧义,点是精华义。明是五智的产品,点是五大的精华。胜义菩提心只能增长菩提心内的智慧部分,“贡达”菩提心则能使五大、五智等分增长,达到空乐等分。但发菩提心在增长明点方面受到年龄的限制,须趁早在年轻时修持,二十岁左右为最好。

<B>: </B>第二讲 求师须知

第一节 求师者必须了解的情况

有志于学习密法者,必须求择明师,以便得到上师的教导和加持。为此,应当了解一些与求师有密切关系的基本情况,作为自己的参考与抉择。

首先,行者学法必须区分中密(唐密)、东密(日本密宗)、藏密(西藏密宗)与印度教瑜伽(婆罗门瑜伽)的异同,认识何者为真正的藏密。目前海内外出版书籍和传法对上述各多有混淆,须靠行者具备基本知识去辨别。中密为唐代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藏所传,即汉土密宗,曾一度兴盛,但后传日本,成为东密,中密则在汉土衰落,而东密传承至今不衰。西藏密宗为藏传佛教,具有自己的特色。藏密与东密、中密的最大区别,在于藏密修法拥有无上瑜伽部,而东密、中密只有瑜伽部而缺乏无上瑜伽部,属于下三部密;藏密修法重脉、气、明点,东密、中密修法则以五秘密眼等而偏于心地,只是藏必的基础,并非果位。藏密的著名大法手印、六成就法、大圆满等,东密、中密均无,从此便知道层次的高低不同了。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继婆罗门后起的印度教的瑜伽,所谓三脉五轮及拙火之说,与藏密几乎相同。而印度瑜伽在海外的英文译著甚多,因密宗在印度衰落后,海外以英文译述印度瑜伽的书籍实多于以英文译述藏密的书,欧美各国人士访印者亦比去西藏者为多,因此海外人大多认识印度瑜伽,而不认识藏密,往往对印度瑜伽和密宗混淆不清,难以分别。这也影响了内地人们对藏密的认识,殊不知藏密已将印度瑜伽三脉五轮及拙火之说加以升华和发展,两者实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行者欲求择明师学习藏密,必须认识何者为真正的藏密。

其次,近年来,从汉土到青藏区求师求法者日渐增多,有幸得遇上师灌顶、开顶并授予四加行行者亦不乏人。但由于时间短促,有的只有数天时间,又碍于汉藏语言之不通,实际上只是结结缘,作为学法的开端而已,尚须学者归来后艰苦修习,坚持不懈,继续求师求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有少数学者有条件能长留藏区学法,但藏区规定,师父收徒弟很不容易。据诺那活佛开示,师父对徒弟要看三年,看他变心不变心;徒弟亦要看师父三年。彼此将心看明白后,再传小法。徒弟修小法三年后,师父再传稍高之法。大约要十二年后,才能得到师父的大法,甚至有终生得不到师传大法者,不在少数。本世纪初康藏诸大德到汉土普传大法,那是格外的方便,是对汉人格外的照顾。陈健民上师在《大手印教授抉微》一书中曾谈及此点,他说:“若在西藏传授大法,且不容易。余常朝贡师寺,见多数学问较高喇嘛屡屡跪求贡噶师,请传大法,并引汉人到处皆已蒙恩传授,何独对于本寺高级喇嘛不授?余亲闻贡师坚拒之曰:‘汉人不自揣付,但求高法,不问能否实修;客居彼地,不能坚拒,我等自家人,岂可不循家法正路耶?试问汝等,各项前行具备否?得法而不能修,有何利益耶?’余闻之,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至若黄教徒闻大手印名,吐舌充惊,以为非分中事,岂可妄图。”这些情况,是求师学法者必须有所了解的。
<p>
<p>
第二节 如何求师

一般说来,有两种上师:一是普通上师,他们有传承,对无上瑜伽中某些法门有相当的闻、思、修,并有若干加行觉受,但并没有见重到明体,只能照本宣科介绍和解释密法的义理。在此种上师前,若学者能信,亦未尝不可依止,但必须有详尽的法本,如法修习各种加行,如理了解法本的指示。另一种为特殊上师,他们修持无上瑜伽某种法门获得成就,具足神通功德,有用特殊方法使弟子顿然悟入。这种特殊上师在基本人为弟子时,具足作为弟子的条件;他们曾依四灌顶认可的修习之法,精进励力专修,具有上、中、下品的证量,不可依持持咒数量及闭关年限而为阿阇黎的条件和功德,殊不可信,应以修持证量为准;这种上师具有神通和功德,能观察弟子,了知其是否已成法器,是否已到达受灌时期。

弟子的根器,一般分为上等、中等、下等三种。统而言之,亦可分为正常根器和特殊根器两种。正常根器学法须循序以进,如当兵出身,几经战役,由士卒递升班、排、连、营、旅、师、军,直至大元帅。特殊根器则不经以上程序,宿根开发,蒙师指导加持而直修无上瑜伽最高法门,诸如大手印和大圆满。作为弟子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已发菩提心,生起勇猛的追求心,为实现自己的菩提心而精进修持,究竟利他;在闻、思、慧上对小大乘重要经论通达其义理,能如理思惟完全信受;对过去所有罪业已经殷重忏悔,具有出离心,遵守戒律,愿将所余生命努力于密宗的修持;能善巧对治昏沉、散乱、掉举,具有一定程度的定力,并在慧力上能理解中观正见。因不明中观,无以修习生起次第之观空及理解圆满次第的胜义。

从上述可知,具足条件的上师和弟子都是异常难得的,特殊上师和特殊弟子在世间并不多见。为此,学者择师能注意到一些基本的条件也就可以了。陈健民上师在《沐恩录》中开列了弟子择师的如下要点:

一、上师应以释迦佛陀为榜样,不足是学者,并且是行者。

二、上师有功德,而不一定是地位高,名声广。

三、弟子自觉与上师有缘,此点包括自然敬爱。

四、上师不图供养,但爱精进。

五、细察上师平日行迹,是否如理如法。

陈健民上师认为,学者欲得明师,必先行已、推已、尽已、信已,自己发真实菩提心,下决心积极求法修持,这样,就会因缘凑合,得遇具德的上师。
<p>
<p>第三节 师徒之间

师徒的关系必须达到心心相印,亲密无间,这在传承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上述诺那活佛所云藏区师徒之间必行互相观察三年之论。其实,师徒关系进展顺利,也不一定要必经三年,才能互相了解和信赖。

信为师范,可分言、身、行、证四层。言教即师之著述必与佛菩萨之经论相合;身教即师曾如法闭关;行教即师讲经说法,领众为国家、人民和佛法服务;证教即师具有神通及其他感应。

上师传法,必须与弟子的根器相适应,才能事半而功倍。陈健民上师在《大手印教授抉微》一书曾介绍了西藏密宗祖师的两种传授作风:一种是白教刚波巴大师所提倡者,他不论遇到何种根器的弟子,先传以大手印法,如不能了解修习,则就大手印的加行中,依逆行次第而补充之,即先教以贴近加行,如又不能行,则教以较近加行,如又不能行,则教以疏远加行。刚波巴大师为米拉日巴祖师的高足及传人,具足神通威德,他的这种传授作风,乃是老婆心切,惟恐委曲民上根器弟子,令人赞叹!另一种传授作风,则为其他诸派祖师正常提倡者,即依菩提道下中上三级学起,直至趋入密乘,如法修习下三部瑜伽法,然后行无上瑜伽部大灌顶,依次遵照四种灌顶开许之法,逐一修习,修至第四灌,方可传授大手印或大圆满诸大法。结果有终身不得因缘修习大法者。陈健民上师认为,前者逆行次第,未免太宽;后者顺行次第,无乃太严。成就大德能观根器,最好由上师本人功德显现,随时应机施教。他主张对特殊根器弟子,应依特殊上师的权巧方便行之,不受正常规律的限制,如此方为折衰的办法。陈健民上师又认为,特殊上师具足神通功德,能用特殊方便,使弟子顿然悟入。此种上师座下的弟子,所须的贴近加行,异常简单,而亦异常难行。如那洛巴受尽大小苦难于其师谛洛巴处;又如米拉日巴受尽种种磨折于其师玛尔巴处。

学者一旦确定自己的上师,就要遵师重道,对上师具有净信与恭顺之心,服从上师任何指示。贡噶上师在《恒河大手印直讲》中指出依止上师的三义:一、依止上师,才得闻最胜口诀,是修持成就之胜因;二、依止上师,才得具足一切忏罪积资之胜缘;三、依止上师,得以上胜因胜缘,恒常不断,精进行持,自能凭仗上师大加持力,顿然而得现证之果。贡噶上师又引大德当波桑结所示其弟子的开示云:“汝必须具最极之净信与恭顺心,而后可。”

为此,弟子对自己的上师必须专心依止,不能三心二意,必要时甚至为此而抛弃一切亦在所不惜。弟子承事上师还须会其欢喜,昔陈健民上师上庐山承事贡噶活佛时,大雪盈膝难行,陈师力捧贡师粪桶颂倒及清洗之,得贡师奖励有加,即为一例。陈师得贡师真传,并非偶然。又弟子对上师怪异的行为亦须有高度的胜解,不要因此而对上师有所误解,以致错失学法加持的机会。弟子如能具足上述的专依心、恭顺心、胜解心、自然得到大成就的上师用特殊的加持力,使其顿然开悟或成就大法。

上师是佛、法、僧三宝的总代青,皈依上师就如同皈依佛、法、僧,一切法均以上师加持相应为第一。行者在修持时把根本上师作为第一观,实行上师相应法。上师相应法就是禅定中行者通过祈求和观想上师,与上师相应,得到上师加持的方法。弟子观想自己的上师面朝前于头顶,化为光点,融入自己身中,于是得到上师的来虚空的大灵光,就会得到相应。
<p>
<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9/3/2005 5:53:25 AM编辑过。]

慕羲 发表于 2005-9-3 21:55:30

<B>: </B>第三讲 灌顶的意义

灌顶是密宗的重要仪轨之一,密宗把各级灌顶视为是依着次第来开发弟子本来具足的佛性(如来藏)的一种仪式,视为引导凡夫走向成佛之路的桥梁,密宗行者只有先皈依、受灌顶才算正式入门。因此,密宗认为,灌顶有使弟子菩提心猛发,佛性显露,善根生长,罪业清净的功德。

灌顶仪式,一般由上师主持,上师通过灌顶调练弟子使成法器。在灌顶过程中,弟子须进入坛城,皈依佛、法、僧三宝,发为了饶益众生而证佛果的菩提心,由上师讲解教法和戒律,然后实行灌顶。

藏宗无上瑜伽实行的是四级灌顶,即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胜义灌顶,优于东密、唐密所属瑜伽部(下三部密)只有一级灌顶。第一级宝瓶灌顶的主要目的在于调伏弟子的嗔性、傲慢性、贪性、疑妒性、痴性等所谓五毒,破除执着,开发佛性,与修持生起次第修法相适应;第二级秘密灌顶为了开发弟子的脉、气、明点,与圆满次第及气功修法相适应;第三级智慧灌顶为了修持空乐不二双运法,不仅与圆满次第修法相应,而且方便修成最后光明的圆满法身果位;第四级胜义灌顶为了消除弟子剩下的微细障碍,证得大圆灌或大手印成就,得大乐智慧身之果,而与藏密的最高大法修持相应。

行者经第一级宝瓶灌顶和第二级秘密灌顶,虽修持脉、气、明点,但不修空乐双运法,可以不必进行第三级智慧灌顶,而进行第四级胜义灌顶。

第二节 四级灌顶

一、宝瓶灌顶
  宝瓶灌顶为上师去除弟子的五毒习气,开显其本具佛性的一种仪轨和方法,由上师作为金刚大持观想宝瓶等物有本尊父母双运,融化甘露,又迎请五方佛父佛母,持此宝瓶等物为弟子灌顶,甘露洗涤全身盈溢至顶。宝瓶灌顶包含五种灌顶,即:宝瓶、宝冠、金刚杵、铃、名灌顶,均属身灌。

(一)宝瓶灌顶——为身灌之首,宝瓶代表东方不动佛。甘露洗涤全身后,可望将凡天下劣身见执着及烦恼清除;甘露盈溢至顶后,修持得到不动佛的加持,证果时能转识成智,化水大业劫气为水大智慧气。

(二)宝冠灌顶——宝冠代表南方的宝生如来。甘露洗涤全身后,凡夫下劣、不平等、小我、执着已除尽,八识田中慢烦恼永无滋长的可能;甘露灌顶后,修持得到宝生佛的加持,证果时转识成智,化地大业劫气为地大智慧气。

(三)金刚杵灌顶——杵代表西方阿弥陀佛。甘露涤身后,凡夫贪图下劣欲乐俗见除尽,八识田中贪烦恼永无滋长的可能;甘露灌顶后,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证果时能转识成智,化火大业劫气为火大智慧气。

(四)铃灌顶——铃代表北方不空成就佛。某露涤身后,弟子下劣、妄自菲薄、疑心除尽,八识田中疑烦恼永无滋长的可能;甘露灌顶后,得到下空成就佛的加持,证果时能转识成智,化风大业劫气为风大智慧气。

(五)名灌顶——名代表中央毗卢遮那佛。甘露涤身后,弟子下劣、愚痴、不解佛性本具的障碍除尽,八识田中痴烦恼永无滋长的可能;甘露灌顶后,得到毗卢遮那佛的加持,证果时能转识成智,化空大业劫气为空大智慧气。

以上五种灌顶,使弟子能修持无上瑜伽生起次第,取得五方佛大加持力,并有摄持及调伏众生的能力,果位得到金刚大持的身金刚成就和化身佛成就。因此,在宝瓶灌顶之后,弟子修习有成,可授以阿阇黎灌顶,不必等候四级灌顶圆满后才举行。即是说,行者在宝瓶灌顶后修习生起次第已有证德,便堪为人师,具有被授以阿阇黎位的资格,继承密法传统,有传授无上瑜伽生起次第以下诸法的自在。但行者在接受宝瓶灌顶后,若修习无成,当又作别论而不在此例。  

二、秘密灌顶
    经过宝瓶五灌,行者已破除最外一层粗重我执及烦恼,但由此我执及烦恼的心理作用所积习形成的脉、气、明点各种生理上的纠缠,仍然存在。这种纠缠表现为空色脉和智慧气不能开显,由于左右二脉的纠缠,使顶轮、喉轮、心轮、脐轮、密轮等五轮盘根错节,影响中脉的贯通和开展,使行者本具的顶轮和心轮五十八忿怒状如来及四十二寂静如来形成的幻化网无由显露,使来自密轮的俱生喜智不能开显。为此,行者必须接受第二级秘密灌顶,以保证宝瓶灌顶后修持所得证量,进一步修习自身脉、气、明点、拙火等,并为第三级智慧灌顶创造条件。

秘密灌顶可使行者超过五方佛,取得金刚大持父佛母佛的加持力,破除第二层气脉的障碍及一切魔障,清净凡夫下劣身见执,具足修持无上瑜伽脉、气、明点甚深内道及大手印道的能力,果位堪得金刚大持的语金刚成就及报身佛成就。

三、智慧灌顶
  第三级智慧灌顶为空乐不二的“双运法”修持而设。藏密以男性的脉代表方便,男性的气性智慧;以女性的脉代表智慧,女性的气代表方便。男女双方经第一二级灌顶而得证者,再经此第三级灌顶,可发挥气、脉、明点的功能,可收彼此互利之效。智慧,为母佛之德相和作用,故称智慧灌顶。此级灌顶的真义,在于使行者便于取得母金刚持的双运加持力,破除如来藏第三重心气不合的障碍及烦恼、清净心境能气所执着,具足能修无上瑜伽双运能力及乐空不二大手印道的自在,从而依次开发六轮,通达四喜四空,取得金刚大持的意金刚成就及法身佛成就。

四、胜义灌顶
  第四级胜义灌顶为最高、最后最精微的灌顶。此灌所治之障碍,为行者的如来藏第四重微细障碍,因前三重障碍破除以后,尚有微细修垢及所知作障必须破除,才能真显如获至宝来藏一切本具功德,现证俱生智光明,证得不共显教的密宗极果大乐智慧身佛。
<p>第三节 灌顶条件与证量

以上四级灌顶的加持力,宝瓶灌顶在于弟子的顶严;秘密灌顶在于弟子身内气脉;智慧灌顶在于上师的加力与弟子持力在体内抱合;胜义灌顶则在与加力与持力融合不可分。至于上师在灌顶时的观想,主要是对佛父佛母双运的观想。

弟子须具足接受各级灌顶的条件。弟子接受宝瓶初灌的条件是:已发菩提心,生起极勇猛的追求心,对小大乘重要经论多通达其义,善能守护戒律,并在定力上,能善巧对治昏沉、散乱、掉举,在慧力上能了解龙树菩萨的中观正见。弟子接受第二级秘密灌顶的条件是:自受初灌以后,修习生起次第已能现起明显坚固的坛城本尊,不但能见对生本尊,亦能明显现起自生本尊身,并能善巧出入定境。弟子接受第三级灌顶的条件是:经二灌后,修习脉、气、明点有甚深成就,内观三脉六轮分明,修宝瓶气已有中等证量,即能闭一口长气,支持两分钟之久,已能生起拙火,发生流弊时善能对治,对明点能自提不漏,金刚拳法中能一口气转腹108次以上。弟子接受第四级胜义灌顶的条件是:得三灌后,修习双运已较熟练,色空不二,既能调伏其心于真空,复能善运其气于妙有,降、持、提、散明点极为灵便,俱生智光已得显现。

以上四级灌顶须如条件分别举行,前灌未修到家,不能举行后灌。四灌中唯有宝瓶灌顶可以多数具条件弟子同坛同时举行,后三种灌顶皆须对唯一弟子单独举行。

上师所授四级灌顶,是一种加持,弟子要有得灌的证量,即得灌之相,方能自知是否得以加持。得灌之相甚多,例如弟子身内有异常觉受,如较强烈的凉热等;或能灌上师显出本尊形象;或外境显现如坛城、虹光等奇景异声征兆。陈健民上师自述,蒙贡噶活佛授金刚亥母灌顶并练习金刚拳法后,光明中见自身杵(生殖器)内有黍米大胜乐金刚抱金刚亥母像,光耀眩目,此即得灌之相。若弟子受灌后,既无觉受,亦无征兆,这就是没有证量和效果,只好下次再领灌。

除四级灌顶外,普通还有结缘灌顶,大家都可以随喜参加,不讲究弟子根器的条件。
<p>
<p>第四节 自授灌顶

自授灌顶,是上述四级师授灌顶以外的本尊灌顶。自授灌顶可作为师授灌顶的补充,亦可替代师授灌顶,从其加持力及证量而言,往往尤胜于师授灌顶。师授灌顶称为有相灌顶,自授灌顶称为无相灌顶。密宗无上瑜伽最早出世的本续《喜金刚本续》就把自授称为“本尊灌顶”,行者可观想自己心中的种子字放出一道形状如钩的黑色亮光,观想藉着如钩的黑色把诸佛和佛母引入,于是,观想成为赫鲁噶形象(双身像)的诸佛用代表五如来的五种容器,内盛五甘露,为你灌顶。当得到这种灌顶时,你所属佛部的主尊会显现在你身中。每天早、午、晚都修习自授灌顶,当离座以后,平常行、住、坐、卧都要保持本尊观想。

无上瑜伽观想本尊均观为赫鲁噶形象(双身像),本尊父佛无不作抱母佛状。行者若修习大圆满心髓正行脱噶(顿超),则得见空色形成的赫鲁噶本尊。贡噶活佛在《大圆满灌顶及修持方法讲解记录》中指出:“观五方佛心光,射入融入我心间白色(阿)字上,即得到大光明灌顶。”本尊心光,两目之光及本尊化为眩目光团,射入融入行者身中,均被视为是本尊灌顶。得到本尊灌顶后,行者身心及修持进境必起很大的变化。

历代密宗祖师中不少是得到本尊灌顶而获得成就的。印度密宗祖师那洛巴的妹妹宁古玛祖师,生来未经师传有相灌顶,因得金刚大持灌顶,而成就虹身。此外,岩传派一些祖师,多得本尊灌顶而获成就。行者得到本尊灌顶多与本人的根器、机缘、功德及修持精进不懈有关。

陈健民上师著《推恩集》中有《胜乐五尊兮噜噶日常自授配三灌义灌顶仪轨》一文,介绍自授灌顶甚详,皆历代祖师各种秘诀及其本人实修经验纂集而成,为陈上师本人日常的得力修法。
<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9/3/2005 6:07:23 AM编辑过。]

慕羲 发表于 2005-9-3 21:59:44

<FONT face=Simsun>
<P align=left></P></FONT>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left></DIV><FONT face=Simsun size=2>
<P ><B>标题</B><B>: </B>第四讲 闭关要领

第一节 闭关的意义

佛家、道家修持均须经过闭关阶段,简单地说,修持者把自己在关房内关闭起来,除护持者外,不与他人、外事接触,摒绝一切,自己进行长时间的静坐和入定,就叫做闭关。但这只是世俗对闭关的精浅的表象看法,实际上佛家闭关的解释是另有深义的。佛家认为,闭者,乃是超出三界染污的行为;关者,指其行为乃是关系整个法界及其修证体系而毫无颠倒,即修证要依一定的次第。陈健民上师认为,若以一人要吃三个半包子才饱为喻,则闭关似以最后之半个包子,因学佛者都是最后阶段才开始闭关的。但严格地说,闭关以后的修行才是真正算数的,也就是说,三个半包子全是闭关后才算开始吃。

显教、禅宗、密宗的闭关条件有区别。显教闭关最重要的须有“四念处”作为思想基础,思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和观法无我。因为观身不净,生起无常心,精进修持,减少染污,以防因无常而横死;观受是苦而了知凡受皆苦,要把觉受空掉,以免烦恼和执着;观心无常,不随之乱走,以减轻散乱和昏深之心;观法无我是为了证入空性。具备了这些条件,闭关才有习定的正当动机,才能坚持下去。禅宗则在未开悟前要参访行脚,不许闭关。开悟后要住房子闭关,称为初关;破了初关,要住山,但可在山中自由往来,称为重关;破了重关,则住闹市,在声色场合中调练,称为牢关,直至破了牢关后才算成佛。密宗闭关的重要条件则是四根本,即以上师、本尊、空行母、护法四者为根本,下文再详述。总而言之,闭关能否成就,最主要的是否发了普度众生的大菩提心并身体力行。

古来得道高僧和修持有大成就者都经历过长时期的闭关。西藏密宗噶举派(白教)祖师米拉日巴以苦行著称,他几乎终生都在岩穴闭关,当代高僧诺好上师就闭关了二十年。康藏行者修持密法,一般闭关起码数年至十三年不等,如闭关十三年不成功,再闭十三年,如再不成功,再继续闭十三年,所以有终生闭关者。

弄清楚上述闭关的定义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陈健民上师所说,现代有些人喜欢搞一种“时髦闭关”,外离染污,内则一肚子贪污,或今天闭关,明天出关,却宣扬梦到什么,见到什么,故弄玄虚。当老师的以此骗徒弟,当徒弟的也此骗施主,使“时髦闭关”成了一整个体系的欺骗方法,远是没有意思的,也是一种罪过。 <p></p></P>
<P ><p> </p></P>
<P >第二节 正式闭关和方便闭关

闭关分为正式闭关和方便闭关。正式闭关是真正的闭关,或广义的闭关;方便闭关是非真正的闭关,或狭义的闭关。

从闭关时间来看,正式闭关是为真正的出家人而设,它不但要出家人不受生死涅槃一切戏论放逸的染污,而且要按次第修持以完成修证体系。也就是说,正式闭关解决出家人如何达到究竟,证得最高成就,解决生死大事,突破生死关的问题。所以,其闭关时间必须是长期的,从数年至数十年甚至终生不等。但是,方便闭关就不同,它是为在家居士或初学者,或忙于上班和日常工作的人而设,闭关的时间可以短到几个月、几天,例如寒暑假期或其他假期都可用于闭关。陈健民上师在《莲师大圆满教授勾提》一文中主张每天实行一小时出离,即一小时闭关。最好在起床之后,早餐之前,规定一小时雷打不动,任何事情不得惊动本人,不准敲门,不准通事,不准会客及通电话等,用这宝贵的一小时实行身、语、意九断法。即身三断:外断俗事,内断经行,密断定功姿势之乱动;语三断:不与外人交谈,内断念经念咒,密断自言自语;意三断:外不起妄念散乱,内不作本尊观,密不观心修空。这种方便闭关,当然不是完整的闭关,不是真正的闭关,只是方便没有时间的人而设,但总比不闭关要好些,所谓聊胜于无。

从闭关的地点看来,正式闭关所规定的地点是很严格的。米拉日巴祖师规定只有尸陀林(陈尸场、坟场、岩洞与高山三种地方可以闭关。在尸陀林闭关可以修施身法和证空性,并可修惊骇与空性的配合。在岩洞闭关,要选洞口向南的,此种关无门可闭,岩洞应在人迹罕到之处。在最高雪山闭关,全年是无云晴空,因山经云高,有大风或落晴雪,便于修大手印和大圆满。方便闭关则不必如此讲究,在住家、机关、工厂等处设个关房,就可以闭关。)

从闭关的目标来看,正式闭关的目标已如上述,是解决生死大事,是要达到究竟,一直闭到死或成就,不达目标则不出关。方便闭关只是短期离开染污,是出离的一种锻炼,并解决修持次第上的一些问题。

至于闭关中的生活情况,按传统规定,正式闭关中的饭食,是荤是素,要按所修法而定;不能看一般的书籍,只能看与所定目标有关的经书;不能与外界通讯、通话;而且关中不许有侍者。方便闭关则自由得多,随各人自主,也可读书,也可有侍从,也可请医师诊病等。但至少要做到禁语、禁足和立功课表。对并未出家的现代人来说,当然以实行方便闭关为宜,但开始闭关时,仍须考察自己的动机是否正大纯洁,不能含有私人欲望,要以救护一切众生为目的,这样才能避免魔障。<p></p></P></FONT>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9/3/2005 11:44:21 PM编辑过。]

慕羲 发表于 2005-9-3 22:10:12

<P >第三节 密宗闭关法

密宗闭关法与显教、禅宗闭关都有不同,已如上述。按环境来区分,或依宁玛派(红教)修大圆满心髓的彻却(立断)和脱噶(顿超)的特殊方便来区分,密宗闭关有如下种类:

一、白关:即关房可开门窗,见天日,一般密宗闭关,皆为此类。

二、红关:即关房通气,但不见天日,房内只点一盏灯。行者已得普贤王如来灌顶,能于白关中得见刚链,则可进修此关,务使在白关中能见之金刚链,在此红关灯光中亦可见到。

三、黑关:即关房能通气,但丝毫不见光,目的是使在红关中能见金刚链的行者,在全黑中亦能见到,并能见佛像、坛城等。行者在黑关中须能将空色引入自身内,如果不能引入自身,则不必闭黑关。可参阅拙撰《藏密大圆满法选集》、《藏密大圆满心髓探奥》二书所载黑关七日成佛之法。

密宗闭关关房内需建立坛城,并有其一定的建构法则,但方便闭关可以从简。此外,还须要结果,结界的范围较广,包括关房外的空地。结界即保护关坛之法。行者须一弹指顷观想自己成为根本本尊,观想四大天王及天龙八部法一齐降临保护法坛。

密宗闭关应先具备的重要条件是四根本。本来密宗有三根本,即指上师、本尊及护法。陈健民上师根据其闭关经验,有加入空行母成为四根本的必要。行者在闻思上了解了四根本的意义,则在闭关时修持四加行效果更好。所谓四根本是:

一、上师为加持根本。

二、本尊为成就根本。

三、空行为空乐根本。

四、护法为事业根本。

行者要得上师加持的根本,须要求得有成就的明师。一位好的真正的上师,不一定是地位高、名声广、闭关久、著作多,重要的是他修持有成就,例如起码已得见明体,即能明心见性,他不只是学者,而且是位行者;他有功德,不图供养,但爱弟子精进;他的平日行迹如理如法;更重要的是上师要有大菩提心、慈悲心、能与你建立真正的师徒关系,彼此心心相印,没有这一点便不能取得上师加持根本。当然,自己要得到上师加持根本,也要真实的菩提心,要效劳佛法,绍隆佛法。对上师要尊敬。以上详见本书《求师须知》一讲。

要做到本尊为成就根本,行者自己首先要选择和决定适合和投缘的本尊。决定本尊的方法通常有依师择定和自选二法:依师择定是请有神通的上师代为观察决定;自选是由自己仔细观察修持各尊的前后因缘、结果、觉受、征兆、家庭环境的变化等,哪一尊最好就决定作为本尊。依师择定和自选之间,以自选较为可靠,如果自选能与师选相合则为最佳。选择本尊应不论本尊地位的高下,因为本尊地位的高下并不能决定行者的成就和福报的高下,成就根本在于修持空性,没有空性,就没有成就。闭关修本尊若不能空性无我,生起次第就修不成。因为观想本尊前,先要观空,本尊是从空性法界显出来的,若有私我,本尊就生不起。在闭关中,行者必须修成“我就是本尊,本尊就是我。”行者修本尊,不但要空,而且要乐,空乐双运,所以选本尊往往选赫鲁噶(双身像)。

密宗的本尊、空行、护法有一定的基本关系,随本尊而来的有一定的空行及护法。例如,以胜乐金刚为本尊,则其空行为金刚亥母,护法为四臂大黑天。绿度母则以吉祥天母为护法等。行者要得到空行为空乐根本,则要空乐真正如法修到。要得到护法为事业的根本,必须为法、为众生的誓愿心是真实的。

闭关应按所修密法次第修持,大抵分为四个层次:修出离世俗;修九次第定,止观调心;修生起次第及相当于第二灌的气功等;修相当于第四灌的大手印或大圆满,即修法身光明。 <p></p></P>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center>
<HR align=center width="100%" color=gray noShade SIZE=2>
</DIV>
<P ><B> </B>第五讲 如何引气进入中脉

第一节 引气入中脉的重要性

藏密无上瑜伽以脉、气、明点的观修为最大特色。引气进入中脉,是这种观修的重要方面,这就是行者在禅修中专注于中脉的入口,应用特殊的技巧,使气穿透入口的中心点而进入中脉。为什么要引气进入中脉?它有何重要性呢?

只有引气进入中脉,才能净化身心,便于专注和入定。普通人除了在死亡和睡眠之外,气都不会进入中定脉,而在大部分脉特别是左右脉内流通,这样就产生种种思维,产生嗔性、傲慢性、贪性、疑嫉性、痴性等五毒,妨碍专注和入定;当人们经过禅修,使气进入中脉时,这灯概念思维就会平息,专注和入定不再受到妄念和执着的干扰,有助于对空性的直接体悟。

引气进入脉的另一个好处,是生起俱生大乐,便于修空。因为只有借着禅修之力使气入、住、融于中脉,拙火(红明点)上升,使得白明点融化下滴,才会生起四喜四空,生起俱生大乐。而利用俱生大乐修空,达到空乐不二,是最方便的成佛法门。

引气入中脉是使周身业劫气转成智慧气的有效方法。因为气入中脉,渐渐融化,充满五轮,就会引起五轮的禅变,使五毒解脱,智气充满全身,中脉完全开放,全身毛孔皆有智气光明流布。

由上述可知,修习拙火定乃至大手印或大圆满,均须经过引气进入中脉的步骤。引气进入中脉是脉、气、明点观修和修持无上瑜伽的基础。
  引气进入中脉必须穿透中脉的入口。据格桑嘉措格西著《大乐光明》一书指出,沿着中脉分布共有十个入口,它们是:

一、中脉上端:两眉之间。

二、中脉下端:生殖器尖端。 

三、顶轮中央:位于关盖骨顶尖的地方,即发际八横指处。

四、喉轮中央:近喉咙后面。

五、心轮中央:位于前后北之间。

六、脐轮中央。

七、密轮中央:位于脐于四横指处。

八、位于发接近生殖器尖端的中央。

九、气轮:额轮中心,有脉六瓣。

十、火轮:位于喉心二轮之间的脉轮中央,有脉三瓣。

气可由上述十个入口之一进入中脉,像从各门可以进入房屋一样。

引气进入中脉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意到气到,心想何处,气就会自动集中在何处,心和气是不可分的,这叫做“心气无二”。专心于中脉入口,便可使心所御乘的气,穿透此入口进入中脉。 <p></p></P>
<P ><p> </p></P>
<P >第二节 观出三脉五轮

观想出三脉五轮,是修持气入中脉的必要条件。藏密认为,人体有72,000脉道,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左、右三条脉,又以中脉为最重要;人体有七个或更多的脉轮,由中脉旁开横脉构成,凡修二灌气功,只观顶、喉、心、脐四轮便足够;但若修四喜四空,则须运用第五之密轮;若修颇瓦开顶法及拳法等,则会运用七轮或更多的轮。

行者修持引气进入中脉,必须对中脉的观修有所了解,拙撰《藏宗大手印探奥》、《藏密脉、气、明点观修》二书中,对中脉观修有详细的论述,可以参阅,这里再择要而言之。

无上瑜伽修法自始至终不离中脉,一切重要密法如大圆满心髓、大手印法等,即是中脉之法;一切中观正见之法,不偏于有,不落于空,中道不立,亦均属中脉之法。观修中脉,有如下特点:

一、中脉位于人体前后左右四方的中央。虽然它是从头顶一直线到生殖器尖端,但观想时只观想中脉的末端到密轮为止,而不观到宝珠头。中脉在密轮在左右脉会合,成?形。这样,中脉的位置不在前,便区别于道家的任脉;不在后,区别于道家的督脉;不在左,区别于左脉;不在右,区别于右脉;不在左右之中央,区别于生理学家的脊柱;不在前后之中央,区别于道家的黄道;不在脊柱内,区别于印度教的婆罗门瑜伽。

二、中脉的色相,为淡蓝色。左脉为白色,右脉为红色。三脉直立且紧贴。中脉有四相:(一)直,像芭蕉的树干;(二)内部红润如鲜血一样;(三)纯净,像烛焰一样透明;(四)像莲花瓣一样非常柔软而有弹性。中脉从七轮的中心贯穿而过,下起杵轮,上止肉髻轮,中间普通五轮,皆以中脉为中心。

三、中脉属无为法。陈健民上师著《中黄督脊辨》一书指出:“中者,中脉,无为法,表法身。依菩提心、中观见,修二无我空性及密宗果位方便所开发。由此脉开发,显现法身空性;与大乐相合,则证报身;与大悲相合,则证化身。惟佛家密宗所独有。”因此,行者心住正见及安于空性时,中脉自现,非由造作而得,非尺度可量;观想时可大可小,或细如马尾或吸管,或粗如麦秆或手臂,或等如身体大小,或如虚空,或遍法界,乃至完成法身。

至于顶、喉、心、脐、密五轮的观修,虽然这些轮都是由左右二脉交缠中脉形成的脉结,但在观想时,可观想脉结之支脉缠而形成的脉结,但在观想时,可观想脉结之支脉均由中脉发出,形如轮辐、伞骨,左右二脉则是直线而下,不作左右交缠五轮之状,如此可减轻五轮的系缠,对于开发五轮不致增加障碍。

观想由中脉发出的支脉形成五轮的脉瓣,就像伞骨由伞杆发出一样。顶轮有32片脉瓣,每片都是白色,就像张开的雨伞的伞骨一样向下弯曲,脉轮中心呈三角形;喉轮有16片脉瓣,每片红色,像张开的雨伞的伞骨一样向上弯,脉轮中心的呈环形;心轮有8片脉瓣,每片白色,脐轮有64片脉瓣,每片红色,像张开的雨伞的伞骨向上弯,脉轮中心呈三角形;密轮有32片脉瓣,红色,中心为三角形,像伞骨向上弯。行者还须观想在每个轮的中心,在中脉里面,都有一个小液泡,就像一个小气泡。这个小气泡就是引气进入中脉所要穿透的入口。

行者必须把中脉及左右二脉如何和中脉在密轮相接,把五轮的脉瓣及其中心的小液泡都观想清楚,并通过观想将各脉轮、脉瓣所有可能产生的毛病如萎缩、结团、阴塞等,加以调柔、疏通和矫正,为引气进入中脉做好准备。<p></p></P>
<P > <p></p></P>
<P >第三节 引气入中脉法

无上瑜伽有许多修法起着引气入中脉的作用,本尊修法如赫鲁噶(双身像)、金刚亥母、密集金刚等等各有不同穿透中脉入口中心点的方法,有的是专注心轮中心点,有的是专注脐轮中心点,更有的是专注中脉上下两端的开口使气进入中脉。

修习拙火是引气进入脉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行者修拙火时,必须专注脐轮中心的小液泡,并清楚地观想该处有一短阿字(即|),如真的火焰,这就是拙火,是指位于脐轮,作为热能本性的红明点(红菩提,血的净分)。行者专心一意地观想短阿字,心与短阿无二无别,反复观修,就会成功地引气穿脐轮中心点,把气引入中脉。

修持宝瓶气也可引气进入中脉。修宝瓶气的目的就是引导上气和下气合在一起,穿透脐轮进入中脉,经由中脉再进入心轮。行者先专注脐轮中心点,或者专注脐轮中心点的短阿字(即|)或罕字,然后关闭下二门(即控制排尿、排便的肌肉),非常轻柔地将下气引提到脐轮,又从两鼻孔吸气,非常轻柔、缓慢地执持上半身的气向下压到脐轮,就好像两个碗合在一起,然后行者将这些气集中在脐轮的周围,持气(忍住气)的时间愈久愈好,但切勿勉强,不要引起身体不适。初练习时不应持气过久,修宝瓶气的时间也不要太长,等到能力增强了,就能使身体中不同的气进入中脉。修宝瓶气之前,也可以先修九节佛风,作为宝瓶气的预备法,更能促进气入中脉的效果。

修拙火配合宝瓶气可以相得益彰,因为使上下半身的气在短阿字内混合,就能拙火很快生起和炽盛。宝瓶气有柔和、猛烈两种,上述的是柔和宝瓶气;猛烈宝瓶气是手脚肌肉都收缩,使下半身气更迅速上提。修柔和宝瓶气较为稳妥。当然,如果行者修柔和宝瓶气感到力量不够时,也可以改修猛烈宝瓶气一会,然后再改修柔和宝瓶气。

金刚诵的修法对引气从各个入口进入中脉有很大作用。金刚诵总的修法是,行者念诵及观想嗡、阿、吽三字,配合吸、持、呼气。这三字咒的重要性是没有一种咒语不包含这三个咒字,它是一切咒语之王。在正修时,行者观气和咒音是无二无别的。当行者吸气时,要观想气息或能量进入,其本质是嗡;吸气后接着保持气息,具有吽字的作用;出气时带着吽字。有各种金刚诵修法,最著名的有五种根本气的金刚诵修法及五种支分气的金刚诵修法,可以把人体十种气都引入中脉,而且是穿透不同的入口包括五轮中央及生殖器尖端等进入中脉。十种金刚诵的详细修法,请参阅拙撰《密宗入门知识》、《藏密脉、气、明点观修》二书。

引气进入中脉、意味着气入、住、融于中脉,亦即是打通和开发中脉,随而产生了气融于中脉的海市蜃楼,如烟、萤火、灯焰、白光、红光、黑暗、光明等八种征兆,生起四喜四空,趋入了空乐大手印或六成就法等高级层次。

引气穿透脉轮中心进入中脉,每个轮各有不同的功能。格桑嘉措格西上师著《大乐光明》一书说:“如果你引气穿过顶轮中心点,白明点会增加,如果穿透其他各轮中心点的话,结果如下:穿透喉轮中心点可以使梦观极为清晰,心轮可以使你的光明观境持续,脐轮增加拙火,密轮可得大乐,最后,穿透生殖器尖端的脉轮中心点,可增长大乐及带来迅速入梦,梦深沉而长。”

总之,除修拙火外,修习九节佛风、金刚诵、柔和或猛烈的宝瓶气、中住气等五种气功,对引气进入中脉都有莫大的利益。对初学者来说,入门除修习四加行或六加行外,宜于认真修持上述五层次气功,对打好学密基础、开发中脉,廷年益寿实有莫大的好处。<BR ><BR ><p></p></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9/3/2005 11:50:20 PM编辑过。]

慕羲 发表于 2005-9-3 22:30:15

<P>丘陵先生算是早期有心收集藏密資料人士,流行於台灣坊間的漢譯藏密文獻,被他的吸星大法,彙編成冊,對大陸有心追求藏密行者而言,算是一片新天地。</P>
<P>對於資料保存,是有相當的貢獻。至於指導實修部分,不得而知。轉貼此文,只是方便行者瞭解書面資料而已,氣、脈、明點,可不是如此簡單,還是有相當的空間,需要進一步研討。</P>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9/3/2005 6:32:47 AM编辑过。]

centralemperor 发表于 2009-2-26 18:49:49

谢谢分享 不过大家有丘陵先生的大圆满心髓研究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藏密心要十講─丘陵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