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yx 发表于 2008-6-10 13:24:45

《乾坤法窍》范宜宾批評叶九升一无是处?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39, 242, 255);">我昨天买了一本,10元钱。看了前几页,将叶九升《地理全成山法全书》说得一无是处,不知为什么?</font></p>

qing059 发表于 2010-4-10 12:06:29

你老人家厉害呗

川山透地 发表于 2010-4-10 12:40:12

本帖最后由 川山透地 于 2010-4-10 12:43 编辑

派系之争,毫无意义。

叶氏的三合水法,有别于龙阴水阳,与龙阳水阴,之半全之法。

其提出龙水之阴阳以左右旋定,可谓全也。其之论者也是双山天盘三合架构。

其收水用先后天,后天即分阴阳两局之生旺墓。先天即绝为小长生。沐浴为文口。其之先天变局非与《地理元真直指》的变局自生自旺相同,所以可以说《地理五决》只有叶氏三合架构之四分之一,那么可见其在三合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且叶氏所重者以水城而向,以水城之不同又有借库,借文等法立向叶并非如其他三合死板之生旺衰三向,所以学三合看叶氏之书可谓入门之捷径。且其提出的龙水之左右旋分阴阳,与纪氏之《地理末学》如出一辙。只不过唯一的区别在于,叶氏用龙水向三合归一片,而纪氏用龙砂一片,水向一片而已。且叶氏的以入手定来水发源可谓是结合形峦之大法,可以实地试验如果说有一不合那么即是假,可是事实是百试而百验。而纪氏的玄关窍与此也是名异实同。

所以可知《乾坤法窍》对三合之架构与理发完全不懂。

川山透地 发表于 2010-4-10 13:03:06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何以言之?夫外气所以聚,内气界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委婉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夫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卓,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棺之藏也。此引经二句,以见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缘山上峙其中融结之处为内气,若有凹缺之所,即为外阴气所入,如无凹缺,而有水拦,则水之所在,天光下临水中,即阳气外包,固其内气不散,故云界水,所以止来龙,然界水何能止龙?以天光阳气外固而内之阴中阳气止聚,故云然也。至云龙者,莫实认为龙,须认作阳生之气看,以龙为生气之所依附者也。是以下云外无水拦则阳气散,或有空缺则阳气为风所飘,皆腐骨败棺之所也。书云:得水者,水龙法也;藏风者,山龙法也。上者平阳水龙之地,为至好者也,次者山龙次于水龙之谓也。九升不能分山龙水龙之别,从何知风知水,而妄谈风水也耶。
此处可见其人一样是无知甚也,其言有水则气止尚可从,而无风之句当真可从?后面一句得水者水龙法?当真难道山龙不可得水,不能得水,不会得水?藏风者山龙?难道山龙不论水法?可知其人连基本的山龙的龙水交媾都不知道。山龙之地,凡是龙真者必定与大江大河通行,凡是江河界其龙则龙止结穴,所以可知山龙一样重水,何以言山龙只论藏风?可见其一样是屋里先生。比之叶氏的以形式水城而定向之多轮峦头可见。

lzorro 发表于 2010-4-10 23:25:22

派別之爭,尚屬常見。

試看鄧夢覺《地理黃金屋》,直把范宜賓罵得狗血噴頭:“。。。心盲目瞎,未窺秘笈,漫無傳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乾坤法窍》范宜宾批評叶九升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