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二十頌論
龍樹菩薩造<BR>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BR> 歸命不可思議性 諸佛無著真實智<BR> 諸法非言非無言 佛悲愍故善宣說<BR> 第一義無生 隨轉而無性<BR> 佛眾生一相 如虛空平等<BR> 此彼岸無生 自性緣所生<BR> 彼諸行皆空 一切智智行<BR> 無染真如性 無二等寂靜<BR> 諸法性自性 如影像無異<BR> 凡夫分別心 無實我計我<BR> 故起諸煩性 及苦樂捨等<BR> 世間老病死 為苦不可愛<BR> 隨諸業墜墮 此實無有樂<BR> 天趣勝妙樂 地獄極大苦<BR> 皆不實境界 六趣常輪轉<BR> 眾生妄分別 煩惱火燒燃<BR> 墮地獄等趣 如野火燒林<BR> 眾生本如幻 復取幻境界<BR> 履幻所成道 不了從緣生<BR> 如世間畫師 畫作夜叉相<BR> 自畫己自怖 此名無智者<BR> 眾生自起染 造彼輪迴因<BR> 造已怖墜墮 無智不解脫<BR> 眾生虛妄心 起疑惑垢染<BR> 無性計有性 受苦中極苦<BR> 佛見彼無救 乃起悲愍意<BR> 故發菩提心 廣修菩提行<BR> 得無上智果 即觀察世間<BR> 分別所纏縛 故為作利益<BR> 從生及生已 悉示正真義<BR> 後觀世間空 離初中後際<BR> 觀生死涅盤 是二俱無我<BR> 無染亦無壞 本清淨常寂<BR> 夢中諸境界 覺已悉無見<BR> 智者寤癡睡 亦不見生死<BR> 愚癡闇蔽者 墜墮生死海<BR> 無生計有生 起世間分別<BR> 若分別有生 眾生不如理<BR> 於生死法中 起常樂我想<BR> 此一切唯心 安立幻化相<BR> 作善不善業 感善不善生<BR> 若滅於心輪 即滅一切法<BR> 是諸法無我 諸法悉清淨<BR> 佛廣宣說世間法 當知即是無明緣<BR> 若能不起分別心 一切眾生何所生<BR> 於彼諸法法性中 實求少法不可得<BR> 如世幻師作幻事 智者應當如是知<BR> 生死輪迴大海中 眾生煩惱水充滿<BR> 若不運載以大乘 畢竟何能到彼岸<BR>大乘破有論
龍樹菩薩造<BR>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BR> 歸命一切佛諸有智者。應當如實了知諸法。此中云何。謂一切性從無性生。亦非無性生。一切性若有生者。彼性是常。是性無實。猶如空華。當知諸法與虛空等。彼諸法生亦與空等。一切緣法皆如虛空。彼無實故。當云何有。諸法無因而復無果。亦無諸業自性可得。此中一切而無有實。無世間故無出世間。一切無生亦無有性。云何諸法而有所生。世間親愛父子眷屬。雖有所生而無其實。不從先世之所生故。亦非現世有其相故。此於世間無義可轉。猶如月中見諸影像。世間無實從分別起。此分別故分別心生。由此心為因即有身生。是故有身行於世間。蘊所成故名之為身。諸蘊皆空無有自性。蘊無自性而亦無心。以無心故是故無身。當知自性離諸分別。若無其心亦無有法。若無其身亦無有界。此中所說是無二道。此所說者是真實說。此中一切離諸所緣。此中所說離諸所緣。此中所作離諸所緣。此中所得離諸所緣。所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法如是常行。不久時中即能證得無上菩提。以慧方便安住實際。起悲愍行廣度眾生。雖復如是有所得相。一切智性而不可說得。彼一切法但有名字。一切但於有想中住。現前無實差別所生。差別生法而無所有。彼一切法本無有名。但以假名而表了故。當知諸法而無實體。一切皆從分別所生。此中若無分別者。即同虛空離諸分別。如說眼者能見於色。作此說者是真實語。世間有諸邪執心者。執此所說如實而轉。彼一切法聚類所現。當知此說是佛所說。是故應知。此中義者眼不見色。乃至意不知法。若如是知是為智者。即能通達第一義諦。如是乃名最上真實。我今依經。如是略說<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