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援佛入儒,終歸於易──熊十力先生簡介
熊十力先生,原名繼智、升恒、定中,後改名十力,號子真。1885年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他生在湖北黃岡一戶窮困人家中。他的父親,是位學宗程朱的師塾老師,在他十歲時死於肺病。當時的熊先生,間或隨父到鄉塾聽講,才習得三字經與四書。為了父親的過世,需要負擔家計,只好為鄰人牧牛。13歲時,父母相繼辭世,其長兄將他送到父親生前好友何聖木先生執教的鄉村學校讀書,此後全靠勤奮自學。<br><br>十六七歲時,他即四處遊學,當他最先讀到陳白沙的〈禽獸說〉時,感「頓悟血氣之軀非我也,只此心此理,方是真我」一句,並從中領悟到「真我」之意並悟人生之意義與價值,絕非是趨利避害、去苦就樂等外在滿足,而在領體識至大至剛之真我,以合於天地萬物之理。這一覺悟基本上奠定了他以後的治學方向。<br><br>據云,因為當時時局動盪,他曾參加過倒滿的滿革命運動,也曾受到維新思想的影響,而提出建立地方學校與婦女的解放運動。熊先生弱冠時,曾醉心於科學新知。那時候,他接近思想世界的機會,就是自鄰縣某孝廉借讀新書。以後即閱讀到維新派的論文與奏章。<br><br> 辛亥革命時期,熊十力痛感清王朝政治腐朽,民族危機深重,常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一語置諸座右而自警。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他深迷於「格致啟蒙」之類著作,而視六經諸子為上。且深受明清之際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大哲之著作以及清末嚴幾道、梁啟超、譚嗣同等維新志士之論著的影響,而「慨然有革命之志」,決心為反清而奔走。<br><br>1902年,熊氏為策動軍隊而投湖北新軍第三十一標當兵,白天操練,夜間讀書,並向報館投稿,倡導革新現實,救亡圖存。此間,他逐漸認識了宋教仁、呂大森、劉靜庵、張難先等革命志士。1911年,他參加了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失敗後,他又追隨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但由於軍閥政客的排擠,孫中山後來被迫離開軍政府,護法運動亦宣告失敗,這給熊十力以很大打擊。他目睹「党人竟權爭利,革命終無善果」,內心非常痛苦,常常「獨自登高,蒼茫望天,淚盈盈雨下」。他根據自己的所歷所見,總結出:禍亂之起因皆在於軍閥官僚之貪淫侈糜。卑屈苟且,以及國民之昏然。於是,他下決心走出政治,「專力於學術,導人群之正見」。他認為<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救國之根本似乎並不在於革命,而在於學術興盛</span>,「於是始悟我生來一大事,實有政治革命之外者,痛海以往隨俗浮沉無真志,誓絕世緣,而為求己之學」(《十力語要》)。從此以後,熊十力遂決然脫離政界,專心於「求己之學」,以增進國民的道德為己任。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轉折,時年已三十五歲。在其生平略述中,對此決心的感悟,有一段深刻的陳述。他回憶這段決心說: 「(赴粵後半年)深感吾黨人絕無在身心上作工夫者,如何撥亂反正。吾亦內省三十餘年來,皆在悠悠忽忽中度過,實未發真心,未有真志,私欲潛伏,多不堪 問。賴天之誘,忽爾發覺,無限慚惶,又自察非事功之材,不足領人,又何可妄 隨人轉?於是始決志學術一途,時年已三十五矣。此為餘一生之大轉變,直是再<br>生時期,……」<br><br>從一個性簡脫之少年,歷經從軍、墾荒,一路來的顛沛流離,直至35歲,終於決心志於向學,這番毅力與決心對其生命的改向可謂重大。1920年,熊十力進入南京支那內學院從歐陽竟無〈1871~1943〉先生大師研習佛學。其間首尾三年,潛心苦修,而生活卻艱苦異常。<br><br> 199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揄揚與舉薦,熊十力被蔡元培聘為北大主講佛家法相唯識的特約講師。在北大主講《唯識學概論》的過程中,他對唯識論逐漸由懷疑而至展開批判,並開始構造他獨出心裁的「新唯識論」哲學體系。 熊先生的印度佛學思想,雖師法於歐陽竟無先生。然在他研讀過唯識學的觀點之後,發現自己更相應於儒家的「心性之學」。故其《新唯識論》一書的觀點,已在融通儒佛,而自成體系。從學術思想方向來看,熊先生可說是位儒家型的思想家。他是<span style="color: Red;">以儒學為宗,雜糅佛學,<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發揮《周易》</span>、陸王新學及大乘空宗法相唯識學,自建了一套新唯識論理論體</span>系。 他明言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儒者,乃基於一項內在的決定,在他即為「反身克己」功夫。我們也可從其晚年所著述出版的〈原儒〉與〈乾坤衍〉來看,似可徵驗出他這思想本質的方向。<br> 谢谢管理员的介绍 熊十力 十分之力研易 所得之成果让人钦佩 呵呵支持一下 熊十力先生簡介支持一下 好拜讀了再看看大師其它資料“他是以儒學為宗……… „
其實,熊先生的境界已超越孔孟,直契道儒分家前中華古聖之學(學者,覺也)。
也就是說,熊先生是把中華內聖學推到了一個高峰。
不過,他自己既然說是儒,那就算是儒吧!
謝易甫昱法 好题目--“援佛入儒,终归于易--熊十力新唯识论与儒学”
在中国,一直到现在,我认为,佛是觉悟,儒是王道,易是规则。
但都指向心性。 本帖最后由 謝易甫 于 2012-2-27 00:03 编辑
熊十力先生和印順法師恰好是我最尊敬的兩位哲人。熊先生之學:1 、從時間傳承講:他把中華聖學推到了最高峰。2 、從空間講:他把造化源頭乃至整個造化的原理 解析得很透徹。3 、從內在講:他把心之本源明明白白地展現出來 (所謂“內在„ 係方便語,蓋心無內外也)。
印順法師則是自佛教傳入中國(漢地)至今,第一個把中觀學解析得通透明白的人。(須知,沒有中觀,就沒有大乘佛教。西藏密宗即是以唯識和中觀為基礎。)
熊先生所體証、認知的寂靜是“寂者,無囂亂義,故寂而生生;靜者,無紛擾義,故靜而健動。„ 也就是說,所謂的“寂靜“,其實是極和諧、順暢的“動„ 。
這是物質宇宙、生命世界乃至造化源頭的共同原理,沒有例外。
印順法師所體証、認知的寂靜是:畢竟清淨,畢竟寂滅。
這是諸佛法身的共性。
因此,我們可以說:
熊先生所體証、認知的是“宇宙最高的真理„ ;而印順法師所體証、認知的則是“究極真理„ ;
由對宇宙最高真理的體証、認知,可以開出真善美乃至世間一切價值。
由對究極真理的體証、認知,可以生出極強的解脫力(配合唯識更好)。可以解脫自己,可以度眾生。
熊十力先生和印順法師直可以說是“崑崙頂上兩哲人„ 。只是,這兩位哲人,生在同時代而無法相知、相欣賞,令人深深遺憾! 謝易甫昱法
古云:惟楚有才!
信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