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
<SPAN style="FONT-SIZE: 13px"><SPAN id=text734908><SPAN id=tpid734908><SPAN id=spid734908><FONT face=標楷體><FONT size=5>人常常處於逆境,<BR>但是在逆境中還能對佛菩薩產生信心很重要,<BR>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會消業。<BR><BR>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BR>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BR>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BR><BR>所謂的放下,<BR>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BR><BR>真正的看破、放下,<BR>是說不管別人如何對待你,都要保持慈悲,<BR>不管他們做什麼,都要當它是一場夢, <BR>是在演戲,心水永無波,與自性清淨心相應。 <BR><BR>修行的關鍵就是在夢中仍保持積極的願力,<BR>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BR><BR>修行的重點,要能包容別人的缺點,才能領導眾生,<BR>了解自己的缺點,才是真正的修道。 <BR><BR>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 <BR>用無著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BR><BR>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 <BR>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BR><BR>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BR>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BR>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BR><BR>什麼是慈悲?<BR>就是只做善事。 <BR><BR>讓自己做盡一切善事就是"自度"; <BR>感召眾生作盡一切善事就是"度人"。 <BR><BR>度:(佛教術語)渡也。<BR>生死業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謂度。<BR><BR>《法華經.普門品》說,烈火猙獰時,<BR>口唸觀世音菩薩,烈火將轉變為蓮花池。<BR>觀世音菩薩代表著愛與慈悲的能量。<BR><BR>會令你想交往一輩子的朋友到底有幾個?<BR><BR>所謂一輩子的朋友並不代表一定天天見面,<BR>而是以某種行式一輩子相互扶持,<BR>試著以對待一輩子朋友的態度來對待初識的人。<BR><BR>毀滅人只要一句話,<BR>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BR>請你多口下留情。<BR><BR>世間的事,<BR>不是每一件都用道理可以講得通的,<BR>有時必須要用忍辱去解決,<BR>而忍辱必須先除人我相。<BR><BR>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BR>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BR><BR>要學著接觸你心中的正面種子和苦難種子。<BR><BR>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BR>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 <BR>"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BR>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BR>幸福 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BR><BR>沉默是譭謗最好的答覆。 <BR><BR>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BR><BR>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BR>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BR><BR>要有希望,但不可強求, <BR>各有因緣,不必強求。 <BR><BR>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 <BR>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BR><BR>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 <BR>自欺、欺人、被人欺。 <BR><BR>我們應當用喜悅的心情, <BR>去面對生命中無常的變化, <BR>抱持樂觀的心情去面對, <BR>隨時可能遭遇的挫折, <BR>要從順逆中覺醒過來。<BR>無常是生命的真相, <BR>放下是最好的依靠。 <BR><BR>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你信任的人,或佛菩薩,<BR>我們稱為「倒垃圾」。 <BR><BR>一切事相,都有兩面觀,<BR>不要只看一面, <BR>這樣才更能看出真實面, <BR>亦是破除煩惱的方法。 <BR><BR>有智慧的人 <BR>是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到避免受苦。 <BR><BR>自我保護太強的人,就會產生不必要恐懼。 <BR><BR>學佛是要我們認識"苦",了解"苦", <BR>也因為你知道"苦",明白了"苦", <BR>你才能擺脫了"苦", <BR><BR>而學佛的最終目的,<BR>是要我們真正的 了解快樂的真諦所在, <BR>進而在修行路上"知苦",才能"解苦", <BR>而進一步地"知樂",才能"常樂"。 <BR><BR>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場,<BR>人生就是不斷地付出。</FONT></FONT><BR><FONT face=標楷體><FONT size=5></FONT></FONT></SPAN></SPAN></SPAN></SPAN> 頂 謝謝 呵学习学习了! <P>謝謝, 真心的謝謝, 句句精品, 字字珠璣, 能學一點一滴, 已經足矣.</P><P> </P>
<P> 1# 嗣元 </P> 度人也是度己,南无阿弥陀佛 汝子善哉,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要真学佛真受用,切忌消遗佛法,南无阿弥陀佛! 謝謝。。。。 顶礼,赞叹! 南无阿弥陀佛,谢谢楼主 谢谢楼主,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P>人常常處於逆境,但是在逆境中還能對佛菩薩產生信心很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會消業。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 ... <FONT size=2><FONT color=#999999>嗣元 发表于 2009-7-4 00:38</FONT>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5650&ptid=4978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FONT></P>
<P>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P>
<P>當我哭泣我沒有房子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衣服。</P>
<P>當我哭泣我沒有老婆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阳物。</P>
<P>當我哭泣我沒有好罗盘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手。</P>
<P>當我哭泣我沒有良师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眼。</P>
<P>當我哭泣我沒有灵感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脑。</P>
<P>當我哭泣我忘记哭的時候,<BR>我發現有人卻沒有情。</P>
<P>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感恩啊!小命还在.手笔还在,愿景还在.</P>
<P>---无有阶级狗尾续</P>
<P> </P> 法身是清净的,本没有生灭。然为了度化群迷,亦可乘大悲愿力,示现受生。释迦牟尼便是示现于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应身佛。释迦是梵语,译为华语称能仁。所谓垂迹,以法身为能现之本,而变化诸多分身以济度法界众生,是佛自觉觉他达到极圆满极神妙的境界。譬如明月,静处虚空,而垂迹于江河湖泽,水现月影,明月为本,水影为迹。迹可消,本无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