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 发表于 2010-7-17 12:18:59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陸九淵 白鹿洞書院講義

象山集 卷二十三 講義

白鹿洞書院講義

某雖少服父兄師友之訓,不敢自棄。而頑鈍踈拙,學不加進。每懐愧惕,恐卒負其初心,方將求鍼砭鐫磨於四方師友,冀獲開發,以免罪戾。此來得從郡侯秘書至白鹿書堂。羣賢畢集,瞻覩盛觀。竊自慶幸,秘書先生教授先生不察其愚,令登講席,以吐所聞。顧惟庸虛,何敢當此。辭避再三,不得所請。取《論語》中一章,陳平生之所感,以應嘉命,亦幸有以教之。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此章以義利,判君子小人,辭旨曉白。然讀之者苟不切己觀省,亦恐未能有益也。某平日讀此,不無所感。竊謂學者於此當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習,所習由其所志:志乎義,則所習者必在於義。所習在義。斯喻於義矣。志乎利,則所習者,必在於利。所習在利,斯喻於利矣。故學者之志,不可不辨也。

科舉取士久矣,名儒钜公皆由此出。今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塲屋之得失,顧其技與有司好惡如何耳,非所以為君子小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汨沒於此,而不能自拔。則終日從事者,雖曰聖賢之書。而要其志之所鄉,則有與聖賢背而馳者矣。推而上之,則又惟官資崇卑、祿廩厚薄是計,豈能悉心力於國事民隠,以無負於任使之者哉?從事其間,更歴之多。講習之熟,安得不有所喻?顧恐不在於義耳。誠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為小人之歸,其於利欲之習;怛焉,為之痛心疾首。專志乎義,而日勉焉,博學審問謹思明辨而篤行之。由是而進於塲屋,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學,胸中之藴,而不詭於聖人。由是而仕,必皆共其職勤其事。心乎國,心乎民,而不為身計,其得不謂之君子乎!

秘書先生起廢以新斯堂,其意篤矣。凡至斯堂者,必不殊志。願與諸君勉之。以毋負其志。

淳熈辛丑春二月,陸兄子靜來自金谿。其徒朱克家陸麟之周清叟熊鑑路謙亨胥訓實從。十日丁亥,熹率寮友諸生與俱至於白鹿書院。請得一言以警學者。子靜既不鄙而恵許之,至其所以發明敷暢,則又懇到明白,而皆有以切中學者隠微深痼之病,蓋聽者莫不悚然動心焉。熹猶懼其久而或忘之也,復請子靜筆之於簡,受而藏之。凡我同志於此反身而深察之,則庶乎其可不迷於入德之方矣。新安朱熹識。

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10-7-17 12:55:10

儒家正气之修行啊

学生学校 发表于 2010-7-17 16:46:59

象山集 卷二十三 講義

白鹿洞書院講義

某雖少服父兄師友之訓,不敢自棄。而頑鈍踈拙,學不加進。每懐 ...
何有 发表于 2010-7-17 12:18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文如棒喝!好文章!!!

lagi1 发表于 2010-7-17 20:42:21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0-7-17 20:46 编辑

悲乎!“小人学”是当世的“显学”,有下文为证: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香港的陶杰在2009年11月29日于《苹果》攒文声称:
“向美国人解释「小人」的定义,就遇到问题──美国人比较光明磊落,讲公正的竞技精神,美国社会,除了在唐人街,基本上没有「小人」这个阶级品种。”

查实翻开《论语》,“小人”一词总共出现了23次,按其出现次序编号,在5楼的注作了简单的白话解说。

其中,第1,2,3,13,14,16项,大致等同于西方对“Economic Man”特征的描述。

而第5,6,7,8,10,15,17,21项,则是对满足“Economic Man”定义的真实个人,按常理推断应该会附带拥有的行为特征。

此外,第18,22,23项,应该是老百姓对经济学家(跟权贵关系)的一般印象。虽然不能直接说成是“Economic Man”的特征,但如假设"Economists"会按"Economic Man"的标准行事,那这三项也就可跟"Economic Man"对号入座。

总的而言,《论语》中形容“小人”的23段文字中,除了第4,9,19,20跟这次讨论不太相关以外,就只有第11,12项不是专门形容“Economic Man”特征的。但第11,12项也跟“Economic Man”的性格行为没有矛盾。

这样就可以 / 的高比数证明了,若孔夫子再生,他应不会否认“Economic Man”就是他想后世学子鄙弃的“小人”。

至于推动“小人”之道的”Economists“,可能就是第4项所说的”小人儒“吧!?

回到本文开首的引言。当今美国的”显学“经济学,按以上论证,正正就是孔夫子所鄙弃的”小人学“,要跟美国人解释”小人“的定义,何困难之有?

最后,要严正声明一点,以上的论述是按封建思想的视角来分析“小人”这个封建观念,这是为了能够正确翻译“小人”这个封建词语真义的必须角度。将“Economists”跟小人画上等号,是尽可能用古人观点来做的学术论证,并不代表个人立场。而在新中国,封建观念应该受到摈弃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相信本文考据的历史观点不会让论坛一众有识之士误解与不安。

lagi1 发表于 2010-7-17 20:43:39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转贴]'

补上论语23个“小人”条目的简单解说。



按上文的分类,重新编列论语有关“小人”的条目,并以笔者的观点简单注解。

第1,2,3,13,14,16项,大致等同于西方对“Economic Man”特征的描述。

1) 《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博爱大众,小人结党营私而非为公。

2) 《里仁第四》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重德行,小人重物质。君子重制度,小人重利益。

3) 《里仁第四》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研究义,小人研究利。

13) 《宪问第十四》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也会有不仁的时候,但小人就一定不会行仁。
“Economic Man”模型一般不考虑效益曲线可以透过修练来改变,使自己减小对物欲的追求之后,进而关爱他人。这样的"Economic Man"典型就是以私利为导向,自然不会有仁。

14) 《宪问第十四》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修德力求上进,小人追求物欲的满足,以致渐趋下流。

16) 《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追求学问道德,所以只需求诸己。小人追求富贵荣禄,所以不得不求诸人。
也许顶级经济学家认为自己没有鼓吹别人追求“富贵荣禄”,但绝大部分学他们理论的,应该都是为了追求“富贵荣禄”,才学习的吧!

而第5,6,7,8,10,15,17,21项,则是对满足“Economic Man”定义的真实个人,按常理推断应该会附带拥有的行为特

5) 《述而第七》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小人因为整天为谋算经济效益发愁。

6) 《颜渊第十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人家做好事,小人助长人家做坏事。
小人以利益为先,不会计较好事还是坏事。

7) 《颜渊第十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小人的意见行为易受权威支配。
比如有权威说真实的人都符合经济人假设,那小人都会自我催眠不求甚解。。。

8) 《子路第十三》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小人谋利好学技术,上等人谋教化好学礼义信。

10) 《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像唱歌,君子相互配合和声,小人都争相唱着相同的主声。
早年经济学所看重的均衡点,大概就是“同”多于“和”吧,“Economic Man” 都谋算同一均衡点,而非配合(和)来成人之美!?

15) 《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穷困时能安分受己,小人穷困时就胡作非为了。
“Economic Man”只重视最高效益,如果胡作非有用的话,穷困时绝对是当人不让了。

17) 《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懂周全大局,但却可能在小事情上粗疏。小人不能胜任大事,但却可以在小事上可看出他的才干。
大局不是典型“Economic Man”爱关心的,但贴身的利益如何计算,却是(按经济学模型所说)绝对不会出错的。

21) 《阳货第十七》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小人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这跟《卫灵公第十五》"小人穷斯滥矣"的理由相类似。此外,经济学家的高足,如一众发明和操控CDO等衍生工具的财经勇者,是否算是无义的人?

第18,22,23项,大致上是老百姓对经济学家(跟权贵关系)的一般印象。

18) 《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小人因不知而忽视天命,因惯见而忽视上级,戏玩圣人之言。
不久之前,经济学家还没有清晰的掌握“演化压力”与解决均衡选择问题的关系,故仍坚持“理性人假设”的真实性。他们深信这种常人都知是有明显缺陷的假设,应该算是“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吧。外国经济学家常常论政,顶撞上峰,也算是“狎大人”吧。最后,按本文论证,经济学家都是圣人眼中的“小人儒”,“侮圣人之言”相信也当之无愧。

22) 《阳货第十七》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小人会因为多接近官员而忘记要分主客.反之如官员不理会他们,小人又会埋怨。
这应该跟常常评论政策的经济学家很相似。

23) 《子张第十九》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老百姓印象中的经济学家,都是在鼓吹一些不合常理的假设(经济人是当中的佼佼者),推动一些损害他们个人利益的政策。难论真实的经济学家是否如此,但相信在老百姓眼中,经济学家是可归类为“过也必文”。
此外,在《德性的起源》的“老鹰与鸽子”一节中提及,曾有两位理论家对于参加者在博弈游戏中出现他们不能解释的合作现象时,说过“参与者策略的精致程度,不足以了解『双骗』策略才是唯一合理的防守策略”。这个关于“经济人假设”的故事,是否只是特例!?

11,12项并没有跟“Economic Man”的性格行为相抵触,

11) 《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小人爱受逢迎,不太管拍马屁的手法是否正当,且用人挑剔诿过于人。

12) 《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公平而言,这个不是经济学人特有的特征。

第4,9,19,20应用了小人这个词很广义的意思,跟陶杰要讨论的不太相关

4) 《雍也第六》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段文字没有提供小人的具体性质。但按上文下理看,大概是Johnny叫Summerson长大以后不要做经济学家吧。

9) 《子路第十三》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本文的“小人”相信是“识量”少之意,是对小人较广义的用法。

19) 《阳货第十七》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意指老百姓体会了“道”则较易顺从有德行的官员教化。这里的“小人”是指“庶民”,大概广义而言,没受教化的老百姓一般也属于“小人”,是对小人很广义的用法。

20) 《阳货第十七》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大概是指道貌岸然的贪官是等同于小人中最低下的一类。
估计在Johnny眼中,"Economic Man"和"Economists"还未至低下若此!?

何有 发表于 2010-7-17 21:18:04


lagi1 发表于 2010-7-17 20:43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西方資本主義下的產物---蜘蛛俠,他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是儒家眼中的君子,還是小人?【經濟人】口中的英雄?還是傻瓜?

lagi1 发表于 2010-7-17 22:02:18

在君子和小人之间还可以有其他分类吧。

以下这个大概就是 Johnny 对 蜘蛛侠的评论。

《述而第七》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0-7-18 09:18:38

回复 1# 何有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何总教导有方。夸其词以动之,缘于葬师之欲贿。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0-7-18 09:29:20

太古集
   癸巳之夏,余自大梁北迁至铜台,闻天平有道士范公大师,道价甚高,且好贤喜事为东洲冠,四方游士多往依之,师皆振恤不厌,遂欲一识之而未能也。巳而余还乡里凡二年,丙甲岁南游,闻其名益甚,因至东原,得一拜下风。其言议宏深,胸怀洒落,飘飘然非尘土中人,余敬且服,遂馆于其宫踰两旬,相与之意甚厚。将别出一编书,曰:此予师郝昆仑太古歌诗,今将重锓木以传子,当为我序。余受而读之,则已有冯丈内翰题其首。因紬绎再四,叹曰:是亦古之有道者欤,何其言之精,而理之妙也。尝谓士大夫生而为学,则曰吾欲兼善天下,致君泽民。然志不与时偕,鲜克遂所愿,幽忧愤恚,反自伤其身者多矣。所谓兼善不能,而独善又失,深可叹嗟!彼方外之士,初无济世心,则决然修炼,惟以寿命为事,精专笃慎,其功日新,虽不能白日飞升,亦保体完神,康强终世,与夫逐逐于外物,为虚名所劫持,耗智刓精而无补吾教者,相去亦远矣。若今郝公幼而立志,挺挺不衰,其块处数年,有玉洁松刚之操,一旦谈玄论易,神解心融,著书立言传于身后,而范公能发扬其师之道,使大振于时,而又刊定遗文,以开悟晚学,俱为方外伟人。故余有激而书于予,吾侪之两失者云是。

琴箫易书僧 发表于 2010-7-18 21:38:00

本帖最后由 琴箫易书僧 于 2010-7-18 22:07 编辑

尝闻: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知人如知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此所谓瑕不遮玉也。然则“欺”之一字,我辈正宜如对怨贼,避之不及。何也?《说文》言:欺,诈欺也。《荀子•性恶》释曰:欺,诬诈伪也。注:“诳也”。《邵氏闻见前录》载一典故:贾内翰黯以状元及第归邓州,范文正公为守,内翰谢文正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文正曰:“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为君子亦。”。可见与“欺”稍有涉,即自绝于君子之列矣!设有自诩性敏,效川剧之变脸,一人而演双簧,藉此以欺天下人,可乎?与此辈交,可谓开门揖盗,自惹其灾;倘得觉察,则幸离其害,得保全身。此辈得逞一时,非久能惑人也;识破画皮,不足齿之伧欤。欺海无边,回头是岸;一意孤行,万劫不复;日暮技穷,悔之晚也;事后思友,噬脐何及?可不惧思也哉?

山里人家好 发表于 2010-7-24 16:21:16

聆听

woshiwo 发表于 2010-7-29 21:15:40

楼主真是辛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陸九淵 白鹿洞書院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