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37:04

古方八阵

古方八阵    (明 - 张景岳)

编号 1仲景大承气汤一
方剂组成 大黄, 四两. 厚朴, 半斤. 枳实, 五
枚. 芒硝, 三合.
主治功效 治阳明太阴伤寒, 谵语, 五六日不
大便, 腹满烦渴, 并少阴舌干口燥, 潮热脉实
者. 刘河间加甘草, 名三一承气汤.
作者见解 右以水一斗, 先煮厚, 枳二物取五
升, 去滓, 内大黄, 煮取二升, 去滓, 内芒硝,
更上微火一两沸. 分温再服, 得下, 余勿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37:32

编号 2仲景小承气汤二
方剂组成 即前大承气汤减去芒硝.
主治功效 治病在太阴, 无表证, 汗后潮热狂
言, 腹胀脉实, 六七日不大便, 喘满者.
作者见解 水剪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37:47

编号 3仲景调胃承气汤三
方剂组成 大黄, 芒硝, 甘草, 各五钱.
主治功效 治太阳, 阳明不恶寒, 反恶热, 大
便秘结, 日晡潮热者. 凡阳明病有一证在经者,
当解肌; 入腑者, 当攻下.
作者见解 此从近法. 每服三, 五钱, 水一大
盏, 煎七分. 温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38:00

编号 4仲景桃仁承气汤四
方剂组成 桃仁, 十二枚, 去皮尖. 官桂, 甘
草, 各一钱. 芒硝, 三钱. 大黄, 半两或一两.
主治功效 治伤寒畜血, 小腹急, 大便黑而不
通.
作者见解 此从近法. 右B3咀, 作一服或分二
服. 水一大盏, 煎七分. 温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38:30

编号 5<良方>桃仁承气汤五
方剂组成 桃仁, 半两, 去皮尖. 大黄炒, 一
两. 甘草, 二钱. 肉桂, 一钱.
主治功效 治瘀血小腹作痛, 大便不利, 或谵
语口软, 漱水不咽, 遍身黄色, 小便自利, 或
血结胸中硬满, 心下手不可近, 或寒热昏迷,
其人如狂.
作者见解 右姜, 水煎, 发日五更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39:34

编号 6当归承气汤六
方剂组成 当归, 大黄, 各四钱. 甘草, 芒硝,
各二钱.
主治功效 治燥热里热, 火郁为病, 或皮肤枯
橾, 或咽干鼻干, 或便溺结閟, 通宜此方.
作者见解 右B3咀. 入姜煎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39:50

编号 7仲景大柴胡汤七
方剂组成 柴胡, 半斤. 半夏, 半升. 黄芩, 芍
药, 各三两. 生姜, 五两, 切. 枳实, 四枚. 大
黄,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主治功效 表证未除, 里证又急, 汗下兼行用
此.
作者见解 擘.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
六升, 去滓再煎. 温服一升, 日三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40:10

编号 8陶氏六一顺气汤八
方剂组成 大黄, 枳实, 黄芩, 厚朴, 柴胡, 甘
草, 芍药, 芒硝.
主治功效 以代大小承气, 大柴胡, 大陷肫等
汤之神药也. 此汤治伤寒热邪传里, 大便结实,
口燥咽干, 怕热谵语, 揭衣狂走, 斑黄阳厥,
潮热自汗, 胸胁满硬, 脐腹疼痛等证, 效不尽
述.
作者见解 水煎服. 欲峻者, 大黄后入. 凡伤
寒过经, 及老弱或血气两虚之人, 或妇人产后,
有下证, 或有下后不解, 或表证尚未除而里证
又急, 不得不下者, 用此汤去芒硝下之则吉.
盖恐硝性峻急, 故有此戒. 经云: 转药孰紧?
有芒硝者紧也. 今之庸医, 不分当急下, 可少
与, 宜微和胃气之论, 一概用大黄, 芒硝乱投
汤剂下之, 因兹枉死者多矣. 仲景云: 荡涤伤
寒热积皆用汤液, 切禁丸药, 不可不知也.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40:28

编号 9仲景大陷胸汤九
方剂组成 大黄, 四钱. 芒硝, 三钱. 甘遂末,
二分.
主治功效 治大结胸手不可按.
作者见解 此从近数. 用水一钟半, 先煎大黄
至一钟, 内芒硝, 煎一二沸去柤, 内甘遂末和
匀服, 得利则止. 此药极峻, 必不得已而用之.
原方用大黄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末一钱, 水
六升, 如前法煮二升, 分二服. 得快利, 止后
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4:40:45

编号 10小陷胸汤十
方剂组成 方在寒阵十六.
主治功效 方在寒阵十六. 治小结胸, 正在心
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作者见解 水剪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29:05

编号 11河间大黄汤十一
方剂组成 大黄, 一两.
主治功效 治泻痢湿热邪盛, 脓血稠黏, 里急
后重, 日夜无度者.
作者见解 右细剉, 好酒二大盏浸半日. 煎至
一盏半, 去大黄, 分二服, 顿服之. 痢止, 一
服; 如未止, 再服, 以利为度, 服芍药汤以和
之. 痢止, 再服黄芩汤和之, 以撤其毒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0:35

编号 12<外科>大黄汤十二
方剂组成 方在外科一六七.
主治功效 方在外科一六七. 治肠痈小腹坚
肿.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2:55

编号 13<金匮>大黄甘草汤十三
方剂组成 大黄, 四两. 甘草, 一两.
主治功效 治食已即吐. 按此汤必下焦胀实,
大便秘结不通, 而格拒吐食者方可用之. 若因
胃虚而食已即吐者, 此则大非所宜, 用者不可
误认.
作者见解 右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分
温再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3:10

编号 14<金匮>大黄硝石汤十四
方剂组成 大黄, 黄檗, 硝石, 各四两. 栀子,
十五枚.
主治功效 治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
出, 表和里实者宜用之.
作者见解 右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
滓, 内硝, 更煮取一升. 顿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3:26

编号 15<金匮>栀子大黄汤十五
方剂组成 栀子, 十四枚. 大黄, 一两. 枳实,
五枚. 豉, 一升.
主治功效 治酒疸心中懊EE, 或热痛.
作者见解 右用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温三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5:57

编号 16河间防风通圣散十六
方剂组成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麻黄, 连
翘, 薄荷叶, 大黄, 芒硝, 各五钱. 石啼, 黄
芩, 桔梗, 各一两. 滑石, 三两. 甘草, 二两.
荆芥, 白朮, 栀子, 各二钱半.
主治功效 治诸风潮搐, 手足瘈瘲, 小儿急惊
便结, 邪热暴甚, 肌肉蠕动, 一切风热疥痢等
疾.
作者见解 右为末. 每服二钱, 水一大钟, 生
姜三片, 煎六, 七分. 温服. <医统> 方各五
分, 用水二钟煎服. 痰嗽加半夏. 闭结加大黄
二钱. 破伤风加羌活, 全蝎各五分. 此方有四:
贾同知方无芒硝; 崔宣武方无芒硝, 有缩砂;
<疠疡机要> 有白芷, 蒺藜, 鼠粘子, 甘草.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6:16

编号 17双解散十七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痘疹四二. 治痘疹表里俱实.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6:31

编号 18牛黄双解散十八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外科二百九. 治便痈热毒, 大
小便秘.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7:00

编号 19<局方>凉膈散十九
方剂组成 大黄, 朴硝, 甘草, 各一钱. 连翘,
一钱半. 栀子, 黄芩, 薄荷, 各五分.
主治功效 泻三焦六经诸火.
作者见解 水一钟半, 加竹叶七片, 煎八分,
入蜜一匙, 和匀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6:37:16

编号 20东垣凉膈散二十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痘疹八三. 解痘疹内热良方.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0:22

编号 21陶氏黄龙汤二一
方剂组成 大黄, 芒硝老弱者去此, 厚朴, 甘
草, 人参, 当归.
主治功效 治热邪传里, 胃有燥粪结实, 心下
硬痛而下利纯清水, 身热谵语发渴. 此非内寒
而利, 乃因汤药而利也, 名曰积热利证, 宜急
下之. 身有热者, 宜用此汤; 身无热者, 宜六
一顺气汤. 医家有不识此证者, 便呼为漏底伤
寒, 即用热药止之者, 是犹拘薪救火也, 误人
多矣.
作者见解 水一钟半, 生姜三片, 枣二枚, 煎
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0:38

编号 22<良方>黄龙汤二二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妇人八五 治妊妇感冒风寒,
热入胞宫, 寒热如疟.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0:51

编号 23钱氏黄龙汤二三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小儿二五. 治小儿感冒发热,
或寒热往来.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1:05

编号 24子和玉烛散二四
方剂组成 当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大黄, 芒
硝, 甘草,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血虚有滞, 或妇人经候不通, 腹
胀作痛. 此四物汤对调胃承气汤也.
作者见解 右B3咀. 水煎服. 甚者倍用大黄.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1:18

编号 25四顺清凉饮子二五
方剂组成 大黄, 当归, 芍药, 甘草,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 脏腑生热,
面赤烦渴, 睡卧不宁, 大便秘结.
作者见解 右B3咀. 水煎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1:33

编号 26<元戎>四物汤二六
方剂组成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大
黄煅, 桃仁,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脏结秘涩.
作者见解 右用水煎, 或丸服亦可.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1:46

编号 27仲景抵当汤二七
方剂组成 水蛭, 三十条, 熬. 虻虫, 三十个,
熬, 去翅尾. 桃仁, 二十个, 去皮尖. 大黄, 三
两, 酒浸.
主治功效 治伤寒热在下焦, 少腹硬满, 其人
发狂, 小便自利, 下血乃愈, 以太阳病瘀热在
里也.
作者见解 右四味为末.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又, 抵当丸, 亦即此四味.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1:59

编号 28仲景十枣汤二八
方剂组成 芫花醋拌经宿炒微黑勿焦, 大戟长
流水煮半时晒干, 甘遂面裹煨,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悬饮内痛.
作者见解 右为细末. 先以水一钟半, 煮大枣
十枚至八分, 去枣纳药末, 强人一钱, 弱人五
分, 平旦服之, 不下更加五分, 快下, 徐以糜
粥补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5:35

编号 29洁古三化汤二九
方剂组成 厚朴姜制, 大黄, 枳实, 羌活, 各
等分.
主治功效 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 先以续命
汤主之; 内有便溺之阻格, 此方主之.
作者见解 右B3咀. 每服一两, 水煎服. 微利
则止.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4 18:25:47

编号 30<选要>透膈汤三十
方剂组成 木香, 白豆蔻, 砂仁, 槟榔, 枳壳
麸炒, 厚朴姜汁炒, 半夏制, 青皮, 橘红, 甘
草, 大黄, 朴硝, 各一钱.
主治功效 治脾胃不和, 中脘气滞, 胸膈满闷,
噎塞不通, 胁肋胀痛, 痰涎呕逆, 饮食不下.
作者见解 水一钟半, 姜三片, 红枣一枚, 煎
八分. 食远服.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古方八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