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与梅花
直到北宋林和靖以隐逸诗人闻名后,梅花才成为隐士清高品格的写照,而林和靖也成了梅花的主人。林和靖,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是《山园小梅》,尤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名世。他虽曾有哀艳的曲折爱情,却因此而终身不娶,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佳话,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后来秦观写了一首吟咏梅花的诗,有“暗香消尽令人老”的感慨,这“暗香”承袭了林和靖的语言,苏东坡为赞美秦观的才华,作《和秦太虚梅花》,一开头便是“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实际上过于夸张了,千年以来,秦观此诗早已被人淡忘了。
陆游也有吟咏梅花的诗词,所不同者两人着眼点不尽相同,林和靖从冷静、凄清的情景中写其孤高自赏,自然极少人间烟火气,而陆游仍是一般的歌颂梅的品格。他不是隐士,而是渴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斗士。
到了元代,怀念赵宋的群众用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伤,文人的诗词也只能曲折隐讳的措辞。
刘因的《观梅有感》:“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原不为梅花。”作者的《白雁行》等诗都是有基本相似的内涵,对元代的统治表示了深深的反感。《观梅行》则把他的故国之思集中到了林和靖身上,以林和靖的高尚情操而自立。和苏东坡一样,称林和靖为西湖处士,不称隐士,那是因为林和靖并非从官场急流勇退,而是始终未入官场。所谓“此心元不为梅花”,实际上是说他不仅仅怀念梅花,而是怀念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所处的时代。
清代沈德潜《梅花》中有“自我相思近一载,与君偕隐已多年”之句。作者67岁才考中进士,在此之前,他叹息命运不佳的同时,又以隐士自居,原是狼狈处境中的自我安慰、自我解嘲。显然,与君偕隐是与梅花同隐,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也是伪装出来的。此诗写与成进士之前,成进士之后飞黄腾达,恐怕也忘记这首七律了。
诚然梅花被赋予高洁的品格,被认定为隐士的象征,而林和靖的梅妻鹤子已成为西湖名胜孤山的佳话,但是后来民间又传颂着“只因误识林和靖,被人说话到如今”的说法,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林和靖隐居孤山,在宋仁宗赵祯在位年间,要他出山做官,他坚辞不就,宋仁宗也不勉强,赐号“和靖先生”,以示尊重,原不能说不对。一个隐士知名度弄得这样大,有人觉得起了反作用,认为反而玷污了林和靖的清高了。如果站在梅花的立场,则林和靖显然伤害了梅花的高洁品格了。 拜读了,感想颇多,谢谢提供 谢谢提供这些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