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学者称韩国人祖先发明汉字 表示中国学界承认
来源: 环球时报 于 2011-04-20据4月2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近日在韩国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这番话引起热烈争议。
韩国网络媒体newdaily17日发表长篇报道,援引陈泰夏的话称,“汉字”这个说法并非因为是中国汉族创造的文字,汉族没有创造汉字,汉朝时也没有 “汉字”这个名称。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东夷族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他还称,中国文史学家林语堂、王玉哲等都研究考证了汉字的渊源,认为它是东夷族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字都是东夷人创造的,孔子也是东夷族殷国的后裔。
陈泰夏还说,曾任韩国首任文教部长官的安浩相曾向林语堂抱怨中国汉字给韩国带来不少问题,但林语堂告诉安浩相说:“这是什么话?汉字是你们东夷族创造的文字,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吗?”陈泰夏称,韩国人“将汉字当成外国语的做法实在是无知的自暴行为”,“汉字与最科学的韩文是一心同体,是韩国语的两个翅膀,拥有如此理想的语言结构的国家只有韩国一个”。
据悉,73岁的陈泰夏在1998年成立“全国汉字教育促进总联合会”,之后每年都在媒体上刊登广告,推广韩国汉字教育。2006年,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了陈泰夏“围棋发源于韩国”的论调。2009年,韩国20位前总理在陈泰夏拟定的倡议书上签名,督促政府加强汉字教育。
陈泰夏“韩国创造汉字”的主张在韩国网上引起一阵兴奋,但韩国各大主流媒体均对此保持沉默。近几年,中韩民间就文化遗产等问题发生过不少争执,两国官方则对此类问题保持低调。(本报特约记者 辛司可) X府无能!端午节都是人家的! 韩人除了不要脸什么都要! 朝鲜王朝成立于李成桂。当时正是元末明初,中原大战,民不聊生的时候。高丽王派李成桂为大元帅以安定边戌为名,想让他趁机扩展下地盘。结果李成桂志不在当个元帅而是看上了大王宝座,所以政变取而代之。朱元璋称帝不久,朝鲜就派使臣来明,朱元璋定的朝鲜国号。以后的世宗大王,可能是李成桂的孙子吧,这个人才发明了朝鲜现在用的蝌蚪文,叫做训民正音。虽然有蝌蚪文用,但是大部分读书人想考功名和在上流社会混下去,都必须精通中国的古文化,能诗能文才行。朝鲜王朝存在了500多年,汗牛充栋的书籍百分之九十都是以汉字写就的,而中国传统的一切被其吸收利用不少。在国内发动文字变革,简化汉字的革命后,韩国不知所从,所以干脆在70年代废除了汉字的使用,全部改写了蝌蚪文。但是要研究历史,要用传统的东西就离不开汉字,离不开他们祖宗遗留给他们的那些汉字书籍。所以有些人知道,为了大韩民族某些激动份子的面子,他们只好硬着头皮研究一下,说 汉字也是他们发明的,让大家堂而皇之的再用汉字。 中国王老太太创立联合国,又当如何。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1-4-22 07:45 编辑
凡是唯物论者大多痛恨传统文化 包括承载传统文化的汉字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0年12月7日b04版,作者:杨光治,原题:《鲁迅为何痛恨汉字?》
鲁迅是我最尊敬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让我在思想意识和写作技巧方面获得很大教益,但我对他在某些作品中所表露的观点却不敢苟同,譬如他对汉字的态度。
其实,鲁迅先生和汉字极有缘分。他少儿时代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所读的书肯定是用汉字来写的;留学日本时他师从章太炎先生学文字学;在北京政府教育部挂职时,经常跑去琉璃厂购买碑帖来揣摩汉字的笔划和结构;他那些不朽的著作,都是用汉字写出来的,特别是后期在上海居住时,全靠用汉字写作来维持全家生活,而且活得并不困乏。尽管他的毛笔汉字书法未必像郭沫若所说那样,已经远远超过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苏东坡、黄庭坚而几乎达到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水平(注),但却自成一格,造诣甚深。可是,他后来却力主消灭汉字,实现文字拉丁化,为此发表了极为尖锐的意见。这里仅拿出颇有代表性的三例来议论,并向有识者求教。
1934年8月,他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同年12月,他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进而表示:“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他认定“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方块字)的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确有很多劳苦大众由于没有条件学习而成了文盲。但这是社会的罪恶,怎能让汉字来承担?拉丁化只有二十多个表声的符号,学起来确是比方块字省力,然而也必须通过学习才有可能去认识和运用。不知他有没有想过,假如劳苦大众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不到提高,那也将失去学习的机会,这一来,就算实现了拉丁化,不也同样产生大量文盲?
方块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一说,太偏激了。果如此,对这一“利器”极有研究而又运用得极为巧妙的鲁迅先生,自己身处何地?汉字是“病菌都潜伏在里面”的“结核”一说,同样过分。果如此,他的小说《阿Q正传》、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还有那被毛泽东认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至于“孺子”是否应当理解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不在此议论)等等,不也都隐藏着对劳苦大众极为有害的“病菌”吗?
他临逝世(1936年10月)“答救亡情报访员”时,更坚决地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理由是:“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吕叔湘:“现在通行的老宋体实在丑得可以,倒是外国印书的A,B,C,D,有时候还倒真有很美的字体呢。”
毛泽东:“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
当时只有一个人,生于马来西亚,9岁就去欧洲生活和留学,27岁回国,在西方呆了18年,有13个博士学位,精通9国语言的辜鸿铭,却是当时最有名地维护宣扬中华文化的人。
第一个把论语翻译介绍给西方地人就是辜鸿铭,在当时的西方,最著名地中国人就是他。
但他却因为强力维护中华文化和皇权,成了当时人们的笑料,是当时臭名昭著地封建卫道士和遗老遗少。
他有一个老婆,还娶了一房小妾,满清倒台,受蔡元培邀请,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辫子都剪掉了,只有他不肯剪,他的学生经常嘲笑他的辫子,但他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才是无形的。”
他只是用不剪辫子来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骄傲。
他在北京大学教英国文学,在给学生们讲英文诗歌的时候,他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他认为西方以技术和物质为中心,崇尚征服的文化是粗鄙和野蛮的,只有知性的直接晓喻心灵的中华文化才是高贵的。西方文化的展最终结果对这个世界的危害将是致命的,最后,来收拾这个危局的,必将是中华文化。
当时,托尔斯泰和毛姆等西方许多政客,尤其是思想家、作家,名流,到中国来,都想拜访辜鸿铭。英国著名的作家毛姆来中国的时候,想见辜鸿铭,托人写信给辜鸿铭,请他来会面,辜鸿铭根本没露面,毛姆只得亲自到辜鸿铭家去找,见面了,辜鸿铭还给了毛姆一顿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把毛姆说得无比尴尬不知所措。 无聊!假如是这样的话, 韩国应该很强才对! 为何中国比她强? 。。。。。 韩国人在学在用,但是学到的还只是皮毛,小国寡民的思想境界不够。另外就是蝌蚪文害了他们自己。发音就是地方语音,很多汉字直接就是表音的。很少表意的。所以他们如果脱离了汉字其蝌蚪文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辜鸿铭说的实在太好了。 一看韩国字就像汉字没学好,自己瞎编的东西,不伦不类。 楔形文字傳播的地區主要在西亞和西南亞。在巴比倫和亞述人統治時期,楔形文字有更大的發展,詞彙更加擴大和完備,書法也更加精緻、優美。隨著文化的傳播,兩河流域其他民族也採用了這種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已成為當時國家交往通用的文字體系,連埃及和兩河流域各國外交往來的書信或訂立條約時也都使用楔形文字。後來,伊朗高源的波斯人由於商業的發展,對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進行了改進,把它逐漸變成了先進的字母文字。(陳曉紅 毛銳)(節選自《失落的文明:巴比倫》,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古埃及,原用【兼表音】的象形文字,後改用【純表音】的楔形文字,從此文化完全斷層,萬劫不復。5000-1500=3500年,後代子孫完全不認識祖先模樣。要消滅該國文化,必先消滅該國文字,歷史就是見證!
樓上所謂的學者,不過是幾位劉曉波們而已【劉曉波宣稱自己是專向白人卑躬屈膝的洋奴才】。林語堂之流,搞外文的香蕉(外黃內白)只會打打嘴炮,什麽叫文化,懵然不知,寫的書自然狗嘴吐不出象牙,所謂的漢字【六書原理】隻字不知,有什麽資格對漢字說三道四!現在的福建省政府還替這類【外來的文化人渣】蓋紀念館,嚴重浪費社會資源! 韩国人厉害,什么都是他们的,要不人家国旗怎么是四卦呢 韩国人说脸皮不好整一下,不要也罢。 辜鸿铭说的实在太好了 对于文盲,我们的理解就是无奈加悲悯。 对于文盲,我们的理解就是无奈加悲悯。 我们战国时有一个韩国,那想来韩国也是我们的。不久的将来。呵呵!大家都懂的!我一直都不认为鲁迅是个好鸟…他那一路的同道估计也差不多… 韩国人厉害,什么都是他们的,要不人家国旗怎么是四卦呢 最鄙视捧着祖宗给的饭碗、享受五千年国学文化滋养掉过头来刨祖宗根基的忤逆之徒,没有堪舆文化的滋润,那些个大师狗屁不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哺育那会有指点江山的豪杰;虎歇坪造就的伟人还在润物无声的海拔苦难中挣扎的第三世界人民;看看那个武大郎似的鲁迅,看看他的面相,若非那两撇小胡子,早就被灭了,不懂传统国学文化会有这个手法??还他妈灭汉字,亏他周家人的祖宗十八代。韩国人厉害,啥都是他家祖宗发明的,他家祖宗怎么没保佑自家龙脉,日本 人不懂汉学,可他咋就知道阉割棒子的风水呢。 看看此人的面相风水,破在那里 你我有分别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