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太陽能新突破 可製蒸氣製冰 企業擬作商用空調或冷庫
【明報專訊】太陽能熱水器自30多年前開始在外國興起,技術雖然有進步,卻一直存在?個樽頸,就是無法將熱水煲滾。近年,終於有公司突破此樽頸,可以令太陽能熱水器持續產生蒸汽!若再配合熱製冷技術,還可以應用於空調或冷庫。有關公司正準備在內地、香港和東南亞市場大展拳腳!保環發展(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秉釗表示,一般內地生產的太陽能熱水器除了無法產生蒸氣之外,亦很少能夠將熱水煲至90幾度,除非是在陽光極佳的日子。但該公司的太陽能蒸氣熱水系統卻克服了這些缺點。只要太陽光的功率接近每平方米500W,就可以產生90幾度的高溫水。若太陽光的功率超過每平方米500W,更可以持續產生蒸氣。
的確,太陽能熱水器記者見得多,但真的是第一次見到太陽能熱水器產生蒸氣,而且還是即時產生、長噴長有!
楊秉釗表示,以往也有太陽能設備能夠產生蒸氣,但多是非常大型的,主要應用於太陽能發電廠。最常見的,就是利用一些大型反射鏡,將陽光聚焦在水塔,從而將塔內的水煲滾成蒸氣,推動渦輪發電。但這些反射鏡需要很大面積,打磨工藝亦很高,成本因而極高,不可能成為一般商用或家用的方案。
食肆及食品廠有意採用
因此,該公司還是選擇了以真空管為基礎的方案。但該公司的真空管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包括自家研發的塗層),有別於同行,可以在短至幾納秒的時間內產生出蒸氣。
最初他曾經委託內地某大學代為研發,但卻不太成功。後來唯有親自研發,並在內地招聘研發人員。這兩年多共用了200萬至300萬元人民幣,終於研究成功。楊秉釗強調,每平方米500W的功率要求不算太高。因為只要沒有雲層遮擋,香港和內地的太陽光功率平均都可以達到每平方米1000W。
他表示,以太陽能產生蒸氣或高溫水,可以為多個行業節省能源。例如,飲食業、食品製造廠、機構飯堂、洗衣工場、製衣廠(用於熨衫或洗水)、漂染廠,甚至體育館、泳池、學校和度假屋的更衣室都合用。
該公司早前就在內地示範給一間食品製造廠觀看,將其太陽能熱水器產生的蒸氣引至蒸籠,2至3分鐘即可將急凍包點蒸熱。此外,該公司還讓長洲一家酒樓試用了一段時間,在其門口蒸點心。現時,該酒樓正在和業主商討,想在天台正式安裝。
擬在「太平清醮」示範蒸平安包
協助該公司在香港推廣的領威企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梁傑賢則表示,現時他們還正在與兩家中學及一個團體屬下的營舍商討,相信今年和明年之內會有多家中學有意安裝。
楊秉釗和梁傑賢還構思,在「太平清醮」期間找個地方公開蒸平安包和派包給遊人作示範。但因為時間緊迫,未知能否取得「太平清醮」活動主辦單位的同意,趕及在今屆實行。
另外,楊秉釗還正在與菲律賓的一個棕櫚園和一個椰樹園商討合作。原來,菲律賓、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流行以棕櫚樹或椰樹的汁液製糖,但很多棕櫚園和椰樹園仍然是家庭式運作,製糖方式很落後。當中大部分還在燒柴,小部分則使用天然氣或電,但都是家庭式的設備。
助菲律賓椰樹園 製糖現代化
該公司計劃為它們提供用太陽能產生蒸氣來煮糖的方案,每個棕櫚園或椰樹園安裝50片太陽能真空管集熱器,連同控制設備和蒸爐等,收費約12.5萬美元(97.5萬港元)。楊秉釗表示,他有信心,安裝了這套系統之後,那些棕櫚園或椰樹園製糖的速度更高,質素更好,又可以免除能源支出和污染。若與用電相比,估計一年即可回本。
楊秉釗指出,該公司的太陽能熱水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配合「熱製冷」技術使用(詳見B9另文),作為後者的熱源,從而間接地應用於空調或雪櫃、冷庫等。簡單來說,就是達到「太陽能製冷」的目的!這是該公司和武漢雲鶴定宇製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成果。
前年10月,該公司和雲鶴就為北京順義區一個農村合作社安裝了這種太陽能冷庫,用於冷藏蔬菜。另外,兩者還賣了一套太陽能製冷系統給內地一家大學,作為教學用途。
此外,亦為內地一家貨櫃改裝屋生產商的產品安裝了其太陽能熱水器以及熱製冷系統。這間貨櫃改裝屋由4個貨櫃組成,面積共約200平方米,其用戶將可以應用太陽能於煮食、桑拿、地熱和空調等。香港方面,亦正在和一些建築公司商討合作。因為近年建造業都要改善員工待遇,建築地盤的貨櫃辦公室既要有空調,又要提供淋浴設施,讓工人?涼後才下班。
但楊秉釗承認,要以太陽能製冷,太陽光功率的要求會相對較高。例如,若要造冰的話,太陽光的功率便要達到每平方米700W或以上,並連續維持至少45分鐘。(續見另文)
明報記者 薛偉傑
001.jpg--保環發展(香港)有限公司的太陽能熱水器能夠產生蒸氣,乃行內重大突破。圖為其總經理楊秉釗(左)與領威企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梁傑賢在長洲的示範系統旁合照。 【轉載】熱製冷技術 較傳統製冷大慳電
【明報專訊】太陽能的熱力除了可以用來產生熱水和蒸氣之外,還可以用來製冷。其實,「太陽能製冷」是屬於更廣義的「熱製冷」技術的一種。表面聽來,「熱製冷」好像很矛盾。要理解這點,先要明白,所有冷凍系統或者「製冷系統」實際上都不是真的「製冷」,只是將熱量轉移到一個封閉空間(冷氣房或冷庫)之外而已。
以冷氣機和雪櫃為例,它們是利用雪種在系統中不斷循環,在一端由液態變成氣態,在其周圍發揮吸熱作用(即製造冷凍效果);在另一端則由氣態變回液態,在其周圍發揮放熱作用。
吸附式製冷 可達零下35度
至於熱製冷技術,需要使用雪種,原理大致和冷氣機和雪櫃相若。但分別是,熱製冷技術不需要使用壓縮機,雖然它也需要驅動雪種循環運行,但其使用的電力要比傳統的冷氣機和雪櫃低一大半。
熱製冷技術又可以細分成「吸收式製冷技術」及「吸附式製冷技術」。前者只可以達到零度或以上的溫度,適合應用於空調和不太低溫的冷庫(如冷藏蔬菜、水果)。後者則可以達到零下35度,適合應用於較低溫的冷庫(如冷藏肉類、魚類)。
熱製冷技術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70年代,但因為技術要求高,以往並沒有什麼商業產品。
但近年似乎出現了技術突破,多個國家都在積極發展這門技術
引擎餘熱製冰 漁船保魚獲新鮮
熱製冷技術的熱源並不限於太陽能,其他熱源都可以,而且愈熱愈好。其中,利用引擎餘熱製冷的成本效益,就比太陽能製冷優勝得多。因為引擎的能量密度要比太陽光高得多,也不受天氣影響。以船用柴油引擎的廢氣來說,其溫度就隨時超過400度!
保環和雲鶴就曾經為兩艘寧波漁船安裝引擎餘熱製冷系統,用來製冰,以冷藏魚獲,船主只需6至9個月便回本!這是因為,那些漁民以往買冰出遠海捕魚,是非常昂貴的。
伙荷蘭商研引擎餘熱製冷氣
由於中國近岸的漁業資源已相當枯竭,漁民到南海和東海等較遠海域捕魚已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到南沙群島一帶,單程已大約1000浬,再加上捕魚和回程,一般漁船需要航行很多天。若能省回那些買冰或者用柴油發電供給冷庫的錢,將非常可觀。
楊秉釗聲言,若安裝了該公司的引擎餘熱製冷系統,一艘漁船每日可以生產2噸冰,即使出海1個月都沒有問題。估計海南省有過萬艘漁船經常到南海捕魚,若能打開該省的市場,將不愁生意。
另外,該公司還正在和荷蘭商用車輛生產商DAF合作,研究利用引擎餘熱來產生冷氣,應用於巴士之上。這研究已進入第3年,現時原型設備差不多重300公斤。DAF希望能減重至100公斤以內,楊秉釗則覺得要求太高,150公斤則較有希望。 仍然按男方的房份为准,不在女方的祖坟中反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