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鸾扦徽州城之失──賴派輔星水法實例說明 坐壬
<div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赖纯聪</font></div><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font> </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 明朝许明所辑之《地理阳宅大全》卷四载有一节"赖布衣作法",文曰:“</font><div class="quote"><blockquote>作用之法观其山川形局端拱有情,萦纡屈曲,生旺山高,水流败绝,则为尽善尽美,无俟于作为矣。如有煞曜黄泉,倾斜飞窜等病,不可以趋避者,必假作用之法消融之,或用干支克化,或用翻卦之制伏,皆有至理存焉。徽郡来山癸卯属在震宫,扦作<font color="Red"><b>壬山丙向</b></font>,向上山水飞斜流神出巽,为丙向黄泉。坤位山高,兑宫低陷,<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Red;">以翻卦之法言之</span>,震与离交,离上起贪狼至艮丙为文曲,文曲为水水任游荡,乃卦与形合,主离乡之应。法于甲上开门迎纳甲水取乾甲巨门土以制之。土主五数,故记曰:壬山丙向甲开门,五百年中产大才,走了紫阳山下水,三年两度损婴孩。紫阳山下水即巽水也,故于南郊凿丁字塘,面巽以制之,盖巽卦纳辛, 兑卦纳丁,用丁以制辛即<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用兑以制巽</span>也,坤为廉贞,其卦曰五鬼,其属火,此为凶方不宜高起,乃于治外对竖危楼立将军阁,拈弓矢以射之,人屋皆黑色,象水以制火也。又癸卯龙纳音属金,金旺在酉,酉方不宜低陷,乃作朝水门楼,危高四丈,迎酉水蓄为池,叠石桥,郡民出入,由之一则镇压旺方,二则按迎旺水作用之法,大率如此。</blockquote></div>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r><br></font></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 其实,许明是张冠李戴,扦徽州城乃宋朝国师吴景鸾而非赖公,以赖公之仙术何有此等弊脚之作法。吴景鸾认为致祸之处却是赖公催官天星发之发福处。大局之控制龙、砂、水、向、动、静、虚、实各自有法御之,而不似吴景鸾全以一个山龙翻卦来规划,<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山龙翻卦是纳甲法以入首龙寻三吉六秀砂的方法,只求<span style="color: Red;">实体之山峰</span>而非<span style="color: Red;">虚体之门水</span>。故不能用于开门放水。</span><br style="font-weight: bold;"></font><br><img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data/attachment/forum/month_0806/20080610_f16c057921b52d5c50f0EI8GdyaTYaQC.jpg" border="0" height="431" width="1023"><br><br></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 癸卯龙即卯龙中之透地龙分金,以龙翻卦,局中三吉贪巨武乃离乾坎,丙向纳于艮乃文曲水,向上自然形势山飞水斜,卦与形合。故吴意以开甲门纳乾巨门土以制之,土克水也。流神水口出巽方乃禄存土,以午方贪狼木以制之。巽依俗例又为黄泉,纳于辛,故午方开丁字塘,丁克辛即兑克巽也。坤为廉贞五鬼火,故于衙外申方起危楼塑黑将军射之。申纳于坎乃武曲吉位,坎为水色为黑,水生旺于申,为有源流,则五鬼之火自然熄灭。西为破军凶位,以翻卦法本不应收此砂水,吴景鸾却以<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纳音操控</span>而筑楼收水,却有大转弯之意,然与赖公星法而言,确是唯一做对的地方,其他无一不错。<br><br>以水法言:丙向巽水乃武曲,酉水为巨门为合辙,<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午方开塘乃五鬼水大凶,又开成丁字形以制巽,乃弄巧成拙致民大祸</span>。砂法言:坤为催官砂,坤峰高秀可出状元,而筑申高楼煞内生外,坤峰无力亦。<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既有坤峰,则不宜再筑酉高楼,卦位尽阴,白虎抬头</span>,恐男无福而女发秀,又致州官惧内无雄风,酉方蓄水成池本佳,筑成月形更佳,而垒石成桥使民出入却误,此方净、静为佳,以其为桃花本位,又主兴讼之地,车马尘嚣,熙熙攘攘,则方不静,水不净,而人多淫,民难安。<br><br>此方水中只宜筑一方石印,西方金印,浮于水面,焕乎文章,大能催贵。而向上之斜飞,可先引水于丁方开塘注蓄,使水留情依恋,再引渠流于丙开塘蓄注,再引渠于巽开凤凰池以畜,再出巽口。<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复于巽方水口砂上筑文昌塔以镇锁流神</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复引动一郡之文风也</span>。<br><br>丁小神至丙中神至巽大神而出,三阳水俱现,又得巽文笔,合乎赖公催官篇所言:“催官之水唯三阳,水朝砂秀官爵强。”可主少年登科,文贵外任步御阶。以巽为御阶水,流去为真也。且丙丁之水乃赖公星法之赦文水,“永无凶祸到家门”。南极寿星春分见于丙秋分见于丁,故此二方三水亦主长寿,而筑此二塘必主人口兴盛,多产俊才少年发越。以丙纳于艮,丁纳于兑,山泽通气,年轻气壮,夫妇正配也。然州衙须开正丙门,一显官衙堂堂正正之意,二者先收丁方横财巨富之水,使赋税丰盈,民财丰足,三收丙水正朝使官民共福,公私合辙,且催化牧下之民致贵食天禄,以丙得太微帝星正照也。<br><br>而吴景鸾开甲门破乱全局之水,乃为绝命盗匪之门,又开午方塘,招引五鬼凶恶之煞,又筑申煞方之危楼,乃持刀作恶之贼,故扦后不久,微州招致盗匪劫掠,放火屠城!</font></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font> </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本文转自:<a href="http://www.buyiworld.net" target="_blank">www.buyiworld.net</a></font></div> 我的家乡在徽州对徽州古城比较熟悉的 QQ821811564 文中指出水去之方对子孙不利,却未指出化凶为吉之法,不要忽略了古人的智慧。渔梁坝就是!渔梁坝也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坝长 138米,底宽 渔梁坝风光(1张)
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渔梁坝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 徽州城的布局者不是吴景鸾!
依据楼主引文中的这段“记”文:“故记曰:壬山丙向甲开门,五百年中产大才,走了紫阳山下水,三年两度损婴孩。”可以肯定,“明朝许明所辑之《地理阳宅大全》卷四载有一节《赖布衣作法》”中所述的徽州城的布局者不是吴景鸾!
吴景鸾是北宋中期的人。
而“记”中所说的“紫阳山”就在徽州城下的鱼梁坝的南边,是因朱熹曾在这座山上筑庐讲学而得名。朱熹又称紫阳先生。朱熹是南宋时人。北宋中期的吴景鸾怎么可能用上南宋才有的名号来作记呢?可以肯定,这首“记”是南宋或其以后的作品,作者的活动年代一定晚于朱熹在徽州讲学的年代。所以他不会是北宋的吴景鸾!
就引文中“赖布衣作法”所述的手法来看,开挖水槽坑沟、筑墙、造亭台楼阁,这类做法的确像是江西三寮某一派的手法。据此可以推知,这种布局应该是出自三寮的这一派。 以下这段文字转自网络文献:
“按照大宋朝太祖之规定,皇帝死后方可营建陵寝。
仁宗死后,先停丧于宫中福宁殿,然后派宣庆使石全彬等赴巩县勘定陵址,选中的地方有两个。一永安县城区,即今芝田镇。二孝义堡。当时大臣集议,认为以永安县城区建陵需要搬迁成千上万的民户,工程量太大,时间紧迫。恐怕不能按期完成,于是决定建陵孝义堡(即今葬地)。永昭陵建成后,有人说,这不是一块吉利地方,因为“地名和儿原,非佳兆”,果然不到三年,他的继位宋英宗赵曙就晏了驾,应了“和儿”的谶语。”
由此可知,宋仁宗永昭陵最后建在“孝义堡”,地名“和儿原”,而不是“牛首山”。
所以,“在宋仁宗庆历元年,国家即面临西夏的入寇,而由韩崎与范仲淹抵御,仁宗四年与西夏议和;过了八十三年,发生了靖康之祸”这些大事,与吴景鸾奏表中所反对的这个“牛首山”选址应该没有关系。
不过,永定陵(宋真宗,仁宗父)的选址很有些像吴景鸾奏表中所描述的情形。
宋皇陵与明十三陵一样,是一个难得的国师大败之笔,值得深入的追究。
一地,一时,钎何向做何局,只有气数在,师者当自省, <p>徽郡=安徽合肥市? <br></p><p><br></p><p>從衛星圖,看不清山龍來脈,震龍??一頭霧水!只見水往巽方流而已!</p><p><br></p>
<p> </p>
<p>請示問經緯度或大局略圖?方便觀看大局。單看文字說明,只能想像,容易失真。</p> 应该是安庆吧 地理位置: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黄山市</span>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北与宣城地区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相接;西北与池州地区的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连;西南与江西省的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的开化县、淳安县、临安县交界。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介于东经171°--118°53′与北纬29°24′-30°31′之间,最东点在歙县竹铺乡东南端,最西点在祁门县新安乡西端,东西长164.14公里;最南点在休宁县岭南乡莲花峰,最北点在黄山区新丰乡北端,南北宽123.35公里。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br><br>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歙州被诏改为徽州</span>。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br><br>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 〖歙县简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位于黄山南麓,为黄山--杭州、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歙县始置于秦,唐以后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明清时期,徽商称雄商界三四百年,足迹遍及全国,遂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歙县又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发祥地,素有“文物之海”、“文化之邦”、“东南邹鲁”之美誉。钟灵毓秀的古徽州大地曾孕育了朱熹、毕升、王茂荫、黄宾虹、陶行知等一代宗师,开创了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诸多流派,歙砚、徽墨、徽剧、徽菜等更是蜚声中外。走进文化名城,您将充分领会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上面的资料来看,<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歙县才是古徽州</span>。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4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width="100%" bgColor=whitesmoke colSpan=2>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height="100%"><FONT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color=midnightblue size=2><SPAN class=spnMessageText id=msg>資料來源:<A href="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showflat.php?Cat=0&Board=FengShui&Number=719249&Forum=,All_Forums,&Words=&Searchpage=0&Limit=25&Main=719249&Search=true&where=&Name=15052&daterange=&newerval=&newertype=&olderval=&oldertype=&bodyprev=#Post719249"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8b>Destiny命理網風水版</FONT></A><BR>作者:Valley<BR><BR>[轉貼]論吳景鸞之牛頭山陵表之風水觀<BR>在王亭之所說的中州派 吳景鸞算是中州派的祖師 <BR><BR>在吳景鸞上奏的辨牛頭山陵表 算是吳對風水看法一個典型的代表 <BR>由於是上奏皇上 所以吳不可能像一般風水術士們 弄出一套真訣不傳的說詞 <BR>而且吳在此表中 更把自己一家老小 甚至全族的性命都賭上了 <BR>那麼他必然要拿出全部的本領跟自認有驗的真功夫了 <BR><BR>辨牛頭山陵表 主要是吳景鸞反對邢中和的看法 認為該山不適合作為陵寢 <BR>其論如下 <BR>龍脈偏枯 山崗撩亂 <BR>山不高于旺相 水不敗於鬼鄉 <BR>白虎崢嶸 青龍低陷 <BR>箭風劍水 暗射交衝 <BR>三劫賊山 照臨凶位 <BR>八煞惡水 流入刑方 <BR>玉堂缺陷 寶殿空虛 <BR>坤風直射 未水傾流 <BR>己方殺見 牛地劫衝 <BR><BR>在宋仁宗慶曆元年 國家即面臨西夏的入寇 而由韓崎與范仲淹抵禦 仁宗四年與西夏議和 <BR>過了八十三年 發生了靖康之禍 <BR><BR>吳判斷乙巳年隨方兵起 這是主這個風水的應驗期 <BR>而至丙午則逐處禍生 <BR>丙午正好為座向 <BR><BR>吳推斷乙巳年 主要是在巳方殺見 所以見殺而斷兵起 <BR>至丙午年逐處禍生 則依座向所遇 <BR>三劫賊山 八煞惡水 玉堂缺陷 寶殿空虛 坤風直射 未水傾流 牛地衝劫 <BR>共有七處問題 所以其斷為逐處禍生 其斷會有幾個現象 <BR>劍刃長凝于赤血 人民盡染于瘟疫 戶口逃亡 軍兵反叛 財輸北闕 位失南朝 <BR>說明如下 <BR><BR>劍刃長凝于赤血 是依劍水而推斷 <BR>人民盡染于瘟疫 是依八煞惡水而推斷 <BR>戶口逃亡 是依牛地衝劫而推斷 <BR>軍兵反叛 則依三劫賊山而推斷 <BR>財輸北闕 則依寶殿空虛而推斷 <BR>位失南朝 則依未水傾流而推斷 <BR>綜觀吳判斷風水使用的方法有那些呢 <BR>見殺之方 為應期年 <BR>坐向之方 也是應期年 <BR>以八卦方 來推應驗的六親 <BR>以形象來反推實際可能的現象 <BR>所以這四個方法 可以說是吳景鸞真正的心法秘訣了 <BR>因為吳不但是用自己的命來做賭注 還用全家族的命來賭 這賭局也未免太大了 <BR>不知現在那些整天說別人是偽訣 只有自己才是真訣的人 有沒有吳景鸞的這種氣魄呢<BR><BR>套句曾經流行過的用語吧 那些喜歡真訣不離口的人 自己夜深人靜好好想想吧 <BR>你的真訣敢像吳景鸞這樣用生命做賭注嗎 你敢不敢 你敢不敢 你敢不敢 呵呵 <BR>如果敢 再說別人都是偽訣吧 <BR><BR><BR><BR></SPAN></FONT></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noWrap align=middle width=100 bgColor=#009933><B><FONT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color=#ffcc66 size=2> </FONT></B></TD></TR></TBODY></TABLE>
[ 本帖最后由 万山横 于 2008-6-10 20:09 编辑 ] <a href="http://map.earthol.com/?x=118.43708&y=29.86655&zoom=14" target="_blank">http://map.earthol.com/?x=118.43708&y=29.86655&zoom=14</a>
歙县的地图<br><br><br> <br> <a href="http://www.tudou.com/v/XqfucUHD5H8" target="_blank">http://www.tudou.com/v/XqfucUHD5H8</a><br><br><br><object height="300" width="40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tudou.com/v/XqfucUHD5H8"><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embed src="http://www.tudou.com/v/XqfucUHD5H8"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transparent"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height="300" width="400"></object> <p>何有兄的立极点可能不对。按网上介绍,现在的县政府是在旧址上改建的。他的对面是现在的古城位置。所以立极点应放在8楼的古城的位置。而非你的位置。</p><p><br></p>
<p> 同时,9楼右下角有红圈处的山是紫阳山,前有一个拦河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什么坝,也是古迹,名我记不起了。此坝西岸是紫阳山,朱熹曾以山为名。</p><p><br></p>
<p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Blue;"><font size="4">另,在网上很难查吴公做此宅后此城发过匪劫,但二百年内人才大兴是不争的事实。按有关记载,吴公的牛头山陵表是在庆历元年即1040左右发表。百年后,想来此宅还在,没有重做。理学家朱熹出生,发明家毕升也出生。正应五百年内产英才之句。</font></p> 原帖由 <i>刘重生</i> 于 2008-6-10 23:38 发表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5296&ptid=1634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alt="" border="0"></a>
何有兄的立极点可能不对。按网上介绍,现在的县政府是在旧址上改建的。他的对面是现在的古城位置。所以立极点应放在8楼的古城的位置。而非你的位置。
同时,9楼右下角有红圈处的山是紫阳山,前有一个拦河的东 ... 八樓平面圖,根據酉方是橋,這樣的立極點對嗎? 我也非当地人,只是依资料推。最好有知情人。<IMG src="http://bbs.huizhou99.com/attachment/Mon_0803/147_11760_bfc2d336b0f3711.jpg" border=0><IMG src="http://bbs.huizhou99.com/attachment/Mon_0803/147_2255_a59fda7f2811b60.jpg" border=0>
[ 本帖最后由 刘重生 于 2008-6-11 00:48 编辑 ] 有板有眼,有呼有应,集思广益. 搞得很祥细. 回复 1# 赖雅浩
楼主解说非常透彻 卯龙来立壬兼子合我手中资料,开甲门亦合!有哪位仁兄可以提供准确坐山周天否? 难得的好资料,值得顶! 楼主不错,图文并茂。 吴公法憋脚吗赖公又续出何脉呢请赖先生赐教 刘重生 发表于 2008-6-10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何有兄的立极点可能不对。按网上介绍,现在的县政府是在旧址上改建的。他的对面是现在的古城位置。所以立极 ...理学家朱熹出生,发明家毕升也出生。正应五百年内产英才之句
朱熹祖籍江西省婺源不是安徽省的歙縣
本帖最后由 aniusg 于 2012-12-11 15:17 编辑
请问古城在哪点,遗址还在吗?
本帖最后由 aniusg 于 2012-12-11 15:33 编辑
刘重生 发表于 2008-6-10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何有兄的立极点可能不对。按网上介绍,现在的县政府是在旧址上改建的。他的对面是现在的古城位置。所以立极点应放在8楼的古城的位置。而非你的位置。
另,在网上很难查吴公做此宅后此城发过匪劫,但二百年内人才大兴是不争的事实。
请问是下图“A”这里吗?
目前“A”区那里房子的坐向跟古时候当时一样吗?
本帖最后由 aniusg 于 2012-12-11 16:08 编辑
赖纯聪
明朝许明所辑之《地理阳宅大全》卷四载有一节"赖布衣作法",文曰:“
作用之法观其山川形局端拱有情,萦纡屈曲,生旺山高,水流败绝,则为尽善尽美,无俟于作为矣。如有煞曜黄泉,倾斜飞窜等病,不可以趋避者,必假作用之法消融之,或用干支克化,或用翻卦之制伏,皆有至理存焉。徽郡来山癸卯属在震宫,扦作壬山丙向,
吴景鸾当时扦壬山丙向,如今已变成【寅甲-申庚-巳丙-亥壬】骑缝?
更多骑缝案例: 收集“骑缝”的案例
从另外一帖转过来以下相关资料:
三吉六秀与吳景鸞徽州案例說
从吴景鸾对翻卦法及三吉六秀的用法中可以看出,首先用罗盘确定入首束咽过峡之龙(用罗盘透地六十龙格定)为癸卯,癸卯隶震宫,即从震宫翻卦,三吉方在离(贪狼)、乾(巨门)、坎(武曲),再加壬、甲、癸为六秀,三吉六秀方位砂峰宜高大。而徽州府治卯龙丙向甲门,甲纳于乾,乾为巨门天医(又称天财)主财谷之富,故有“卯龙丙向甲门开,五百年后产大财”之语。(注意:此为向不吉而门吉)。坤峰高起,坤为廉贞五鬼主凶,故建一楼,楼中塑一黑色将军弯弓射向坤方,因廉贞属火,黑色属水,取水克火之意。巽方峰亦高,巽为禄存凶方,故凿丁字塘于南门之外,取丁火克巽辛以制之。文中又称“丁纳于兑,兑为巽之煞曜”,是指巽龙以兑酉为煞曜,见“龙上八煞口诀”。又水从酉方来,流至巽巳方位紫阳山而去,癸卯龙纳音为金,金旺于酉,水从旺方来为吉,但为破军凶星,故于水上架桥、桥头造物以掩破军之凶。癸卯金长生在巳,巳方水去不吉而有凶,故记云:“走了紫阳山下水,乙庚之岁损婴孩。”乙庚合而化金,金生水,水为金子,故乙庚岁对婴孩不利。
文中指出水去之方对子孙不利,却未指出化凶为吉之法,或者该地砂水就存有此瑕疵,不可化解。
值得注意的是,原文中先说“府治头门甲向”,又说“丙向甲门”。不论“甲向”或“甲门”,甲纳于乾,乾为巨门,巨门又称天财,主财谷,主富裕,由此引出“五百年后产大财”之语。笔者所疑原文中有错简。吴景鸾即堪定徽州府基,怎能预定五百年之后才能产大财呢?若新定府基须五百年之后才能发富,这么遥远之期,这样的府基能够堪定吗?吴景鸾即使名声再大,当时的官府能相信他这种预言吗?笔者疑“五百年后产大财”当为“五百年间产大财”之误。
再从有关徽州的历史资料看,北宋宣和三年改歙州置徽州,辖今安徽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及江西婺源等县,州籍商帮,明清时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主要经营盐、米、茶、丝、纸、墨、木材、典当和对外贸易,以盐商、文具商和典当商最著。宋代以来,徽州等地历出制墨良工,世称徽墨,全国驰名。在雕刻、说唱等文化方面,徽州也有令人触目的成就。徽派雕刻于明代形成独特的流派,居全国之冠。徽调徽戏,于明清之际形成,在南方流行很广,对许多剧种都有深远影响,唱腔分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等,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相继在北京演出,道光年间与汉调等合流,逐渐演变为京剧,成为中国的国粹。由这些历史资料也可以印证徽州于宋代迁基后对财富、文化和人才的影响,笔者故疑“五百年后产大财”可能为“五百年间产大财”之误。
风水太博大精深了啊!
从吴景鸾对翻卦法及三吉六秀的用法中可以看出,首先用罗盘确定入首束咽过峡之龙(用罗盘透地六十龙格定)为癸卯,癸卯隶震宫,即从震宫翻卦,三吉方在离(贪狼)、乾(巨门)、坎(武曲),再加壬、甲、癸为六秀,三吉六秀方位砂峰宜高大。而徽州府治卯龙丙向甲门,甲纳于乾,乾为巨门天医(又称天财)主财谷之富,故有“卯龙丙向甲门开,五百年后产大财”之语。(注意:此为向不吉而门吉)。坤峰高起,坤为廉贞五鬼主凶,故建一楼,楼中塑一黑色将军弯弓射向坤方,因廉贞属火,黑色属水,取水克火之意。巽方峰亦高,巽为禄存凶方,故凿丁字塘于南门之外,取丁火克巽辛以制之。文中又称“丁纳于兑,兑为巽之煞曜”,是指巽龙以兑酉为煞曜,见“龙上八煞口诀”。又水从酉方来,流至巽巳方位紫阳山而去,癸卯龙纳音为金,金旺于酉,水从旺方来为吉,但为破军凶星,故于水上架桥、桥头造物以掩破军之凶。癸卯金长生在巳,巳方水去不吉而有凶,故记云:“走了紫阳山下水,乙庚之岁损婴孩。”乙庚合而化金,金生水,水为金子,故乙庚岁对婴孩不利。
对不对,查历。。。。。
如此斥责吴景鸾,为什么又天天在读他写的青裹奥语,天玉经,.....等?弄不明白今人之行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