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風668
发表于 2009-7-21 09:47:34
楼主, 我是支持巒头為主, 理為輔。當然, 人家不看巒头, 只論坐向, 人家喜歡, 又怎样!又有人不講巒头, 理气,只用神怪, 你又奈何!真理不是千百人說就是真, 真理千百年後仍是真。
七星伴月
发表于 2009-7-21 09:57:33
<P style="FONT-SIZE: 13px;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指南针的历史</SPAN></B></P>
<P class=style2>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一、司南<BR></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SPAN><SPAN lang=EN-US>206</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公元</SPAN><SPAN lang=EN-US>22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司南的</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司</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就是“指”的意思。<BR></SPAN> <SPAN lang=EN-U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的记载,以及现代科学考石学家的考证和所制的司南模型,说明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古代称慈石,用慈爱来描述磁石吸铁现象)制成汤勺形,由其勺柄指示南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书中和《山海经》书中便有了关于慈石的记载,而在这一时期的《鬼谷子》书中和《吕氏春秋》书中还进一步有了慈石吸铁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古代最早的磁指南器,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博物馆都有司南的模型展出。这里要指出关于指南车的问题,历史上传说黄帝(约公元前</SPAN><SPAN lang=EN-US>47</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世纪)和西周周公(约公元前</SPAN><SPAN lang=EN-US>2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世纪)曾制造和使用指南车,但是经过后来的文献考证和模型制作试验,都已证明指南车与指南针没有关系,汉代以后的指南车是依靠机械结构,而不是依靠磁性指南的。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也有指南车的模型展出。</SPAN></P>
<P style="FONT-SIZE: 13px;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303030; FONT-FAMILY: ˎ̥"><A href="http://vipftp.eku.cc/vvc/008tx/28793_72685319401.JPG"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1989d7;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IMG height=212 src="http://211.143.182.181:2006/xxpd/kczy/xia/sx/3/01/rj-kebiao/1/kzzl.files/image002.jpg" width=348 border=0 v:shapes="_x0000_i1025"></SPAN></A></SPAN></P>
<P class=style2>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二、古代罗盘<BR></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后来古人又在司南的基础上制作了古代罗盘。这时的罗盘已很像现在使用的指南针了,它具有指方向的磁针和显示方位的刻度盘。把罗盘装在船上,可以为人们航海指引方向。大约在</SPAN><SPAN lang=EN-US>8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前,我国发明的罗盘传到了非洲、欧洲,世界各地才有了指示方向的仪器。这是中国人民了不起的伟大贡献。这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往和科学、文化、经济的发展,我们为祖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倍感自豪。</SPAN><SPAN lang=EN-US> </SPAN></P>
<P style="FONT-SIZE: 13px;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SPAN lang=EN-US><IMG height=199 src="http://211.143.182.181:2006/xxpd/kczy/xia/sx/3/01/rj-kebiao/1/kzzl.files/image004.jpg" width=202 border=0 v:shapes="_x0000_i1026"></SPAN></P>
<P class=style2> <SPAN lang=EN-U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我国使用天然磁石指南北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SPAN><SPAN lang=EN-US>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世纪。当时一部叫《鬼谷子》的书中记载了磁石罗盘(司南),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磁性指南器具。在古代思想家韩非(约公元前</SPAN><SPAN lang=EN-US>28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SPAN><SPAN lang=EN-US>233</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所写的《韩非子》一书中,我们可读到:“故先王立司南以端前夕”。意思是说,古代君王创造司南这种磁罗盘来确定南北方向。在欧洲的文字记载中,首次提到磁罗盘是在</SPAN><SPAN lang=EN-US>119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所以我国使用磁罗盘的历史比欧洲人至少早</SPAN><SPAN lang=EN-US>15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多年。</SPAN></P>
<P class=style2>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指南鱼<BR></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大约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指南鱼。是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因此到了北宋时代,由于军事和航海等需要和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先后利用人造的磁铁片和磁铁针以及人工磁化方法制成了在性能和使用上比司南先进的指南鱼。</SPAN></P>
<P style="FONT-SIZE: 13px;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SPAN lang=EN-US><IMG height=290 src="http://211.143.182.181:2006/xxpd/kczy/xia/sx/3/01/rj-kebiao/1/kzzl.files/image006.jpg" width=243 border=0 v:shapes="_x0000_i1027"></SPAN></P>
<P class=style2>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指南鱼的制法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武经总要》(公元</SPAN><SPAN lang=EN-US>104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书中,大意是将铁片剪成首尾两端尖锐的鱼形,放在炭火中烧红后取出,使尾部指向北方斜放入水中。将这样制成的指南鱼放在水碗中便可指示南北方向。可以看出,这种长期经验积累的制造方法是符合科学原理的:首先利用水中淬火产生相变和(地)磁场热处理可以提高指南鱼铁片的磁性和矫顽力,其次利用首尾两端尖锐的长条形铁片可以提高指向精度和减小退磁因数,再次是利用铁片向北倾斜放入水中淬火能更接近地(球)磁场倾角即接近总地磁场方向,可以提高磁场热处理的效果。<BR></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在指南鱼发明后不久,又发明了一种意义更重大、制法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和用途更广泛的指南针。最早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公元</SPAN><SPAN lang=EN-US>1086</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中记述的,大意是利用天然磁石磨铁针,受磨的铁针就能指向南方。有</SPAN><SPAN lang=EN-US>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种指南针的用法:将指南针放在指甲上的指爪法【图(</SPAN><SPAN lang=EN-US>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将指南针放在碗口边上的碗唇法【图(</SPAN><SPAN lang=EN-US>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将指南针悬挂在新蚕丝上并用蜡粘住的缕悬法【图(</SPAN><SPAN lang=EN-US>3</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将指南针横贯灯尺而浮水面的浮针法【图(</SPAN><SPAN lang=EN-US>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还记述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而是略微东。这就是磁偏角现象。这表明当时对于指南针的指向观察是很仔细的。</SPAN></P>
<P style="FONT-SIZE: 13px;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SPAN lang=EN-US><IMG height=277 src="http://211.143.182.181:2006/xxpd/kczy/xia/sx/3/01/rj-kebiao/1/kzzl.files/image008.jpg" width=309 border=0 v:shapes="_x0000_i1028"></SPAN></P>
七星伴月
发表于 2009-7-21 10:02:01
本帖最后由 七星伴月 于 2009-7-21 10:04 编辑
<P><STRONG><FONT color=blue>[思维拓展]讲述司南和指南针的发展史</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0000ff></FONT></STRONG> </P>
<P>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因此,介绍司南必须从磁石说起。</P>
<P> 磁石通常称为“吸铁石”,它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象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人们称它为“慈石”。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TD></TR>
<TR>
<TD>
<TABLE>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磁石吸铁是因为每块磁石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正极,另一头叫负极。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大磁铁,地球的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地球的北极是负磁极,地球南极为正磁极。根据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P>
<P>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中国历史》课本插图──“司南”,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STRONG><FONT color=magenta size=7>汉代司南模型</FONT></STRONG>”绘制的。这个模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地下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制成的。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STRONG><FONT color=magenta size=7>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FONT></STRONG>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的,磁铁的正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中间,用手拨动勺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应用。</P>
<P> 到了宋代,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象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然后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由于磁体的吸力,钢片受磁感应也具有磁性。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磨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四种试验,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水浮法”是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缕悬法”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把丝线悬在木架上,针下安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指甲法”就是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轻轻转动,由于手指甲的光滑,磁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发生指南作用。“碗唇法”是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转动磁什,便和指甲法一样发生指南作用。沈括经过精密的观察实验,还发现磁针指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这种发现在科学上叫磁偏角。</P>
七星伴月
发表于 2009-7-21 10:03:34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而且也是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十一世纪末,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北宋时候的朱彧在《萍洲可谈》里讲到当时海船上的人辨认地理方向,晚上看星辰,白天看太阳,阴天落雨就看指南针。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TD></TR>
<TR>
<TD>
<TABLE>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北宋时期出使朝鲜的徐竞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也说:船队航海,夜晚“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可见那时从事航海的人们已经普遍地掌握了指南科学知识。随着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广泛应用,指南针本身装置也得到了改进。南宋时开始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罗盘。到了元朝,又有人造出立针式的指南龟和指南鱼。课本上的指南针插图,是现代所用指南针的示意图。
<P>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不仅使人们克服了远航时不易辨别方向的困难,而且也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南宋时一些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渔船往来贸易,他们学会了指南针的制造方法,同时又把这个方法传到了欧洲。到了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阿拉伯和欧洲一些国家才开始用指南针来航海,比起我国已经迟了一百多年。</P>
七星伴月
发表于 2009-7-21 10:21:46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BR>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BR> <STRONG><FONT color=magenta size=7>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FONT></STRONG>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BR>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BR>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辗转传入欧洲后在航海大发现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科学史家清楚,最早解答“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那么,中国发明指南针后对指南针理论作过什么样的探讨?吉尔伯特的理论是否及时传到了中国?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又对我国指南针理论的发展有过哪些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基本上还是空白的问题。 <BR>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BR>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BR>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他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BR>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BR>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BR>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BR>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BR>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BR>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BR>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BR>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BR>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七星伴月
发表于 2009-7-21 10:30:39
<P>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之一,它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体和名称。 <BR> <BR><STRONG><FONT color=magenta size=7> 指南针约出现于战国时期。当时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形状像一只勺,底圆,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其静止时,勺柄会指向南方。古人称之为“司南”。“地盘”,是汉代(木式)占的方形“地盘”。地盘四刻的八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加上四维(乾坤、巽、艮)共二十四向,用来配合司南定向。</FONT></STRONG> <BR> <BR> 战国、秦汉、六朝以至隋唐的古籍中,有不少关于司南的记载。如《韩非子-有度篇》云:“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最初的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用人工琢玉的办法琢磨成的。在琢制过程中,不易找出准确的极向,且易因受震而失去磁性。后来发明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便产生了更高一级的磁性指向仪器。 <BR> <BR> 北宋初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和沈括的《梦溪笔谈》,分别介绍了指南龟和指南针。指南龟是用薄铁叶裁成龟形,然后用地磁场磁化法,使之带有磁性,在需要时,使之浮于水面,铁叶龟就能指南。但其磁性较弱,实用价值较小。 <BR> <BR> 沈括所记指南针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得。钢针经磁石摩擦之后被磁化,就可以指南。19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是采用这种人工磁化法制成的。这时,指南针已跨过了司南和指南龟两个阶段,发展成一种更为简便、更有实用价值的指向仪器。 <BR> <BR> 以后的各种磁性指向仪器,都以这种磁针为主体,只是磁针的形状和装置法有所变化。磁针的用法,沈括载有四种,把磁针横贯灯芯浮水上,架在碗沿或指甲上,用缕丝挂起来。此后又出现了磁针与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经盘,或称罗盘。方位盘仍是24向,盘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 <BR> <BR> 罗经盘的出现,是指南针发展史上一大进步,通过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定出方位来。罗经盘最早见于南宋曾三异的《因话录》,这种罗盘不但有子午正针(是以磁针确定的地磁南北极方向),还有子午丙壬间的缝针(是以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两个方向之间有一夹角,即是磁偏角。当时的罗盘是一种水罗盘,磁针均横贯灯蕊浮于水面。 <BR> <BR> 明代嘉靖年间,又出现了旱罗盘。旱罗盘的磁针是以钉子支在磁针的重心处,使支点的摩擦阻力十分小,磁针可以自由转动。中国的指南针约在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作为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在生产、交通、军事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西欧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P>
长江龙
发表于 2009-7-21 13:54:51
只有峦头真,用不用罗经都无所谓。我就见过不用罗经的风水师。
先天易和后天易都找不到源头。
星移斗转
发表于 2009-11-21 20:49:56
<P>学地理不知玄空,不知道洛书何用,真是无知无畏!三僚天天在用玄空!</P>
abclmx
发表于 2009-11-22 13:22:03
<P> 3# 水浒2000 </P>
<P> </P>
<P>老兄,玄空和三合就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这个比如感觉挺别扭的</P>
cderwu
发表于 2009-11-22 14:32:57
本帖最后由 cderwu 于 2009-11-22 15:29 编辑
<P>數學方面<BR>在數學方面:本書的主要貢獻是推衍出「隙積術」和「會圓術」。<BR>「隙積術」是求解垛積(即用瓮、缸、瓦盆之類堆積而成的一種長方臺形體)問題,屬於高階等差級數求和問題。沈括在書中創立了一個正確的求解公式。<BR>「會圓術」是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長和弧長的方法。沈括在書中推衍出的兩個求解公式,也是中國數學史上的重要創舉;又用數學知識研究軍糧的運輸,其中含有運籌思想的萌芽;還運用組合數學的方法計算圍棋棋局總數,其中用到了指數定律。 <BR>集大成的科技著作<BR>宋代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的話,那麼夢溪筆談就是這一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目前,此書的價值正越來越廣泛地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注目。日本近代數學史家三上義夫在研究了沈括及其夢溪筆談後認為:「沈括這樣的人物,在全世界數學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國出了這樣一個。」(中國算學之特色)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他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中,把此書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把沈括稱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美國科學史家席文則稱沈括為「中國科學與工程史上最多才多藝的人物之一」 <BR>是磁石指南的研究。沈括在本則中談了三個問題,一是人工傳磁,二是磁偏角,三是磁針裝置。人工傳磁古代早有之,只是沈括較早把它記載下來罷了。<FONT color=magenta>磁偏角問題,沈括比哥倫布於西元一四九二年橫渡大西洋時,早了四百多年發現。<BR></FONT> 指南針裝置,是本則札記的重點,沈括必定做過實驗比較,並提出了懸針方案,這是他的獨創發明,歐洲要到十八世紀才有法國物理學家庫侖使用縷懸磁針。<BR>沈括發現,用天然磁石磨鐵針,能使鐵針磁化,這是全世界最早的發現。接著,他又發現了磁針偏差現象,及現代科技所謂的「磁偏角」。此外,他又驗證了四種指南針的裝置方法︰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脣旋定法、縷懸法,並透過驗證分析,認為縷懸法最好。 <BR> 短短篇幅,便將製造指南針的四種方法及優缺點都交代清楚,實屬不易。 <BR>在《夢溪筆談》卷二十四中,沉括描述了指南針的4種使用方法: <BR><BR><FONT color=red>(1) 水浮法:在盛水的碗裡,把指南針放在水面上指示南北方向。 <BR><BR>(2) 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放在手指甲上輕輕轉動來定向。 <BR><BR>(3) 碗邊旋定法:把磁針放在光滑的碗邊輕輕旋轉磁針來定向。 <BR>(4) 縷懸法:將單股蠶絲線用蠟粘在磁針的中部,懸掛於空中指南。這種懸掛式指南針,須在無風處使用。 <BR></FONT><BR> 根據試驗比較,沉括認為這4種方法中,縷懸法最方便使用。因為指甲和碗邊上很光滑,指南針容易滑落。而水浮法,受水波動影響,針不容易靜止下來。 <BR><BR> 沉括在900年前提出的方法,有的至今仍在使用,如現代的磁變儀、磁力儀的基本結構原理,就是採用了沉括所說的縷懸法原理。<BR><FONT color=magenta>《夢溪筆談》:「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FONT>這是關於利用天然磁體進行人工磁化以及地磁偏角的最早記載。因為地球上的磁極和地理的南極、北極有一點偏差,指南針的N極和S極,會沿磁子午線分別指向北磁極和南磁極,<FONT color=blue>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極,磁子午線和地理子午線之間的夾角,科學上稱之為「磁偏角」。西方到西元一二○五年,法國人古約(Guyot de provins)才記載了用同樣方法製造指南針;西元一四九二年義大利人哥倫布才發現地磁偏角,比沈括晚了四百多年。</FONT></P>
klc168
发表于 2009-12-1 22:03:58
支持樓主,有道理!
星移斗转
发表于 2009-12-1 22:29:58
回复 10# 玉龙
玉龙兄台:额下论天星纳甲已有功力>独此帖有失公充7夫天星纳甲在三僚只是合局打底功夫?水流破长生比流破先后天更易发祸)拨水入零堂你不去学难不成拨水入正神?不明玄空去了解再评论?
小学生
发表于 2009-12-2 12:16:53
玄空出于杨公纯属无稽之谈!起码现在流行的风水出于杨公是纯属无稽之谈。
山水间
发表于 2009-12-2 14:52:21
楼主, 我是支持巒头為主, 理為輔。當然, 人家不看巒头, 只論坐向, 人家喜歡, 又怎样!又有人不講巒头, 理气 ...
神風668 发表于 2009-7-21 09:47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说对了!各投所好,各取所需,用得舒服就好.
黃山人
发表于 2009-12-2 20:39:10
大家都知道玄空的核心是立向。要立向就不得不依靠罗盘。哪么现在我就要问一个问题老,罗盘处于何时?指南针 ...
玉龙 发表于 2009-5-8 13:50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請楼主深入硏究后,才來發表你的偉論!
圣不贤
发表于 2009-12-2 20:46:52
战国时候那个叫司南。是很不准确的。
现在的罗盘尚且有误差。请问司南可以指出24向?他本身的摩擦桑且不算 ...
玉龙 发表于 2009-5-8 19:58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战国时期有很多工艺都失传了,请问您如何得知战国时候的司南一定比现在差?
负剑客
发表于 2009-12-2 21:36:33
峦头是真 一切为真
峦头是假 一切为假
峦体玄用 方为正用
yuanywd
发表于 2009-12-3 08:30:57
“大家不都认为是杨公把风水带入人间的吗?”郭璞有葬书流传
“那么他写的书怎么会批判纳甲法呢?”识大卦,不须寻纳甲,杨公8个字是联在一起说的,尽管各派的大卦定义不同,但杨公说在认识大卦这一点上,不须寻纳甲,恐怕是事实。至于别处恐怕就不一定了。
“应为他之前不会有风水理论在世间传播的。”何以见得,请楼主说一下
kalujins
发表于 2009-12-3 09:44:52
楼主真是可笑,玄空不出自杨公出自谁?
黑白
发表于 2009-12-5 18:51:30
本帖最后由 黑白 于 2009-12-5 20:50 编辑
我國古代關於磁學的知識相當豐富。古籍中記載了很多有關磁學的其他知識。我國古籍中關於磁石的最早記載,是在《管子·地教篇》 中:“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 古代人把磁石的這種特性比喻做母子相戀,認為“石,鐵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呂氏春秋·季秋紀·精通篇》高誘注)因此,漢初以前,都是把“磁石”寫成“慈石”。《淮南子·說山訓》和《覽冥訓》中還提到“慈石能引鐵,及其于銅則不行也”,“而求其引瓦則難矣”。 漢代淮南王劉安的上千門客中,已有方士在表演磁幻術中使用「裹磁石、懸室中」的幻方,暗示了漢代人已經知道長條形磁體可以指南。
指南針大約在我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最初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像一隻勺,底圓,可以在平滑的“地盤”上自由旋轉,等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占人稱它“司南”。東漢的王充,在他的《論衡·是應篇》中曾說:“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這裡的“地”,是指漢代栻佔的方形“地盤”,地盤四週刻有八千(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加上四維(乾、坤、艮、巽),共二十四向,用來配合司南定向。從戰國、秦漢、六朝以至隋唐的古籍中。有不少關於司南的記載。如《韓非子·有度篇》裏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話,“端朝夕” 就是正四方的意思。《鬼谷子·謀篇》裏也記載說,“鄭人取玉,必載司南,為其不惑也。”就是說鄭國的人到遠處去採玉,就帶了司南去,以便不迷失方向。
為何人們特意加工製造的司南要做成勺形呢?這大概與古人的天文知識有關。古人觀察天象時,仰觀北天宿,可見北斗七星。它是人們在夜間找方向、辨識星座的標誌之一。於是,人們仿照北斗星,將司南做成勺形。北斗七星是古人占卜的主要星座,而司南的製造起初主要用於占卜。
條形天然磁鐵會指南,但如何將其加工成司南則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根據莫氏硬度(Moh's hardness scale),天然磁石的硬度與鐵相似,在5-6之間;鋼的硬度在6-7;軟玉硬度為6.5;剛玉(即翡翠 )為9,而金剛石為10。漢代人已能煉鋼,加工天然磁石不致有難度。加工方法無非是切割、琢、磋磨等。但是,為了防止加工過程中因打擊而退磁,工匠們需要有相當的耐性,花較長時間來慢慢製造,而不可能只是通過幾次硬打、硬鑿就可以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無鐵、無鋼的石器時代,人們已能將那些比天然磁石更硬的玉加工成各種形狀的玉器藝術。漢代人承傳上古的技術,自然可以將磁鐵加工成勺形。在浙江餘杭縣屬良渚文化(公元前3000-前2000年)墓地出土了三千餘件玉製品,如玉鳥、玉魚、玉龜、玉琮、三叉形玉冠等,上面留下許多加工紋脈,經考證有柔線切割、有管鑽法,後者是將金剛砂裝在管子一端。
事實上,在複製司南時,並不一定要做成勺形,以及將司南加工成弧形勺柄。無論是今天還是歷史上的日常進食用具,如陶勺、木勺、或湯匙都是直柄的。司南之勺的勺柄越長、直而細,司南的指向性就越好,所以不一定要在勺的頭端挖成真像勺的盛液池,只需將天然磁石加工成粗坯磁勺,並將勺端與地盤接觸面加工,使其變得光滑即可。像這樣的司南,不僅古人容易製造,今天的複製工作也很容易,更何況它具有較好的剩餘磁性,以便指示方向。
從秦漢時代起,占卜的形式已十分多樣化。從天子王侯到平民百姓,人們的行為舉動、興工動土,甚至是軍隊前進的時刻方向等,都先請卜師或巫師占卜吉凶。式占盤是古人發明的一種占卜用具,簡稱式盤或占盤。式占盤分為三類:六壬式、太乙式和遁甲式,現在我們已經很難考訂古人如何用它們進行占卜。但是,除遁甲式的式盤外,考古工作者已發現了許多漢代六壬式和太乙式的式盤。
式盤由天盤和地盤組成,有銅質的式盤,也有漆木質式盤。清代學者曾著錄漢代銅質地盤一件。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縣磨咀子62號漢墓中出土了一件完好 的漆木六壬式盤;1977 年在安徽省阜陽縣漢代汝陰侯墓中又出土了一件完好的漆木六壬式盤和一件完整的太乙九宮式盤。
凡是用於占卜方向的式盤是六壬式盤。式盤的天盤在上,呈圓形;地盤在下,呈方形。以武威磨咀子出土的式盤為例,天盤圓徑 5.9-6.0 厘米,天盤中央以竹軸和地盤相接;地盤方邊為9 厘米,中央穿孔,以便插入天盤的轉軸。天盤中央以竹珠鑲嵌北斗七星,外列兩圓環;內圓環刻寫十二月神名;外環刻寫天上二十八宿星名。地盤刻寫為兩層:內層刻十天干之八干(即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無戊己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外層刻寫二十八宿星名,每邊七宿。其中,內層的子、午、卯、酉四字,圍刻界格,並對準外層的虛、星、房、昴四宿名,以示地盤的北、東、南、西四個正方向。地盤邊緣還有182個圓點,以示周天365度。值得注意的是,方形地盤的四個斜對角是用直線界格,且內各畫兩圓點。這在占卜中稱為「四門」,或寫上「四門神」之名。唐宋之際,當地盤演變為羅盤時,這「四門」就被堪輿家寫為乾、坤、巽、艮,即以八卦表示方向。 顯然,占卜方向是六壬式盤的用途之一。當司南發明後,繪有北斗七星的天盤就可以用與北斗相像的司南代之。在光滑的地盤上轉動司南後,司南靜止時,其勺柄所指之方向就是大約的南方。
古代本草藥物學家曾發現上好的磁石能「虛連」三、四針,甚至十多針的磁吸引現象,表明最遲從唐代蘇恭開始,以感應方法磁化鋼針已被人們所發現。這些被感應而帶磁性的針,可以用來作指南針。
最早述及「磁針」的是唐代晚期段成式的著作《酉陽雜俎》。公元843年,段成式與朋友們遊歷長安寺廟,一同寫下了幾篇連句詩,即每人寫兩句而成的詩篇。其中有「勇帶磁針石」、「遇缽更投針」等句。「磁針石」大概是指磁石和磁針。用磁石磨擦幾下鋼針,鋼針就成為磁針了。小心地將磁化了的鋼針置於水碗內,由於水的表面張力作用使鋼針浮於水面,並會自動取向南北。由此推斷,指南針可能起源於段成式生活的晚唐時期。 北宋沈括根據他的見聞,在《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里說道:“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
堪輿家或稱為方家,今人稱其為陰陽先生或風水先生。他們可能是指南針的最早發明人,並用指南針和羅盤相墓、相宅、看風水。
北宋沈括被稱為中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名著《夢溪筆談》被國際科學史界譽為「中世紀的科學座標」。《夢溪筆談》詳細地記述了指南針的製造、安裝方法和磁偏角。沈括寫道:「以磁石磨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
最早利用地磁場製造指南針的記載
宋初曾公亮(公元999-1078年) 於公元1040 - 1044 年間寫成了《武經總要》。書中指出了兵家製造指南針的方法,不過,這種指南針不是將縫紉鋼針與磁石直接磁化做成的,而是將薄鋼片剪成魚形,通過地磁場磁化而成的,這種指南針又稱指南魚。指南魚的製造方法將薄鋼片或鐵片剪成長二寸、闊五分,首尾尖銳的魚形。然後將魚形鋼片放入爐火中燒紅,用鐵鉗夾著魚首淬火,以尾正對北向斜插入水盆中淬火。然後,收藏魚形鋼片。無風時,平放鋼魚使其浮於水面,其魚首則指南。
為什麼這樣就能製造指南針呢?因為赤紅鋼片淬火時,在地磁場影響下變成了有磁性的鋼片。魚尾朝地理北極磁化,則魚尾具有南極磁性,魚首具有北極磁性。
將它放入水中浮在水面時,由於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結果,魚首就指南了。而淬火時將魚形鋼片斜插入水中,是為了利用地磁傾角,以便獲得地磁場的較大磁化感應強度。這是歷史上最早利用地磁場製造指南針的記載。
南宋末年,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記述了他設計的指南針的製造方法。他的指南針分別稱為指南魚和指南龜,其指南魚與曾公亮的指南魚完全不同。 指南魚製造方法將一塊與拇指一般大的木塊刻成魚形,魚腹內開一長竅、裝入一小條形磁鐵。然後用蠟填平魚腹竅,以一鋼針從魚口插入魚腹,並使它與磁鐵相接觸,鋼針一半伸出魚口外。將此木魚浮入水中,以手撥轉鋼針,鋼針會指南而靜止。 由於鋼針受磁鐵感應而被磁化,若鋼針恰與條形磁鐵北極相接觸,此魚口及其上鋼針則指南;若與條形磁鐵南極相接觸,則指北。指南魚一般作為水羅盤來使用。 指南龜製造方法將一塊與拇指一般大的木塊刻成龜形,龜腹內裝入一小長條磁鐵,鋼針從龜尾插入與磁鐵相接觸。龜腹挖一小圓凹形,以便用竹釘支撐龜體。指南龜可說是近代樞軸支撐的旱羅盤的始祖。
指南針發明後,堪輿家在相宅、相墓中大概已發現方形地盤未能準確觀測方向的缺點,因此最早將方形地盤改成圓形的人可能是堪輿師。他們同時將這種圓形方位盤專用於指南針測方向,因而也就發明了羅盤。
迄今為止,有文字和圖形可考的圓形方位盤出現於宋初。
宋初,許洞(公元980-1011年)所撰的兵書《虎鈐經》留下了兩個早期的方位盤圖形,一個是八卦方形方位盤,一個是十二地支圓形方位盤。這兩個盤表明了中國歷史上方位盤從方形到圓形的轉變?出於測方向的需要,這些方位盤都比較簡單、明瞭。以圓形方位盤為例,它的每個字表示的方位相當於現在的30度。若以一字一空格計算方位度數,則一字(或一空格)所佔方位相當於 15 度。可是這種方位盤或許太簡單了,於是堪輿師將早年的地盤方位直接搬用到圓形盤中,因而出現了二十四向圓形方位盤,其所示度數就比較精確了。到了明清時代,有些羅盤的刻度已相當精細了。 正如在使用司南時需要有地盤配合一樣,在使用指南針的時候,也需要有方位盤相配合。最初,人們使用指南針指向可能是沒有固定的方位盤的,但是不久之後就發展成磁鍼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經盤,或稱羅盤。方位盤仍是漢時地盤的二十四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環形。羅經盤的出現,無疑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只要一看磁鍼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定出方位來。
“奇技淫巧”這一提法最早來自于《尚書•泰誓》裏周武王聲討商紂王的一條罪名:“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很明顯,《尚書•泰誓》對於奇技淫巧的認識大致是指:過度運用技巧去製造雕文刻鏤華而不實之類的奢侈品。這裏不需多方考證也可以推想到,《尚書•泰誓》的出發點,是為了避免統治階層玩物喪志奢侈腐化,為國家社稷考慮,因而才提出“奇技淫巧”之說。 自《尚書•泰誓》提出這一觀念後,中國古代科技發展不能不受這一觀念影響。尤其是當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開始成為統治思想。而某些腐儒片面理解孔子對待技術的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中關於“奇技淫巧”說的論述,開始將科學技術視為“藝成而下”的“小道”,從而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設置不少人為障礙。如漢代大儒鄭玄就明確提出這麼一句殺氣騰騰的口號:“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在這種不良風氣之下,難怪著名科學家張衡在《應閑》一文裏曾大發感喟:“故嘗見謗於鄙儒。深厲淺揭, 隨時為義,曾何貪於支離,而習其孤技邪?”
黑白
发表于 2009-12-5 19:01:47
本帖最后由 黑白 于 2009-12-5 19:30 编辑
轉載
木牛流馬新論摘要
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對木牛和流馬的文字表述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實際上蘊含著以往被忽視的重要資訊,由此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諸葛亮的木牛是以漢代作為天子儀仗的木牛為基礎,針對祁山地理條件加以改進的運載工具。實踐證明對木牛的改進實際上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流馬則是針對斜谷地理條件專門設計的漂流運載工具。所謂“流馬”,實際上乃是順流而下之“馬”。流馬的設計是成功的,但應用範圍過於狹窄。諸葛亮設計流馬,是為了實現由長途運糧向就地屯田戰略轉變的一種權宜之計。《作木牛流馬法》當初只是對照實物或圖形資料的文字說明。一旦脫離實物對照或圖形資料,這種文字說明便很難讀懂。這便是木牛流馬失傳之後難以成功復原的原因。
--------------------------------------------------------------------------------------------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失傳,這是已經被回答過無數次但仍然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以往對木牛流馬的研究,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現象: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對於製作木牛和流馬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字表述。這種文字表述的差異性,實際上蘊含著一些至今未被人們注意的重要資訊。從這種差異性出發可以獲得一個新的視角,從而將對木牛流馬的研究引向深入,並有可能得出一些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對“木牛”和“流馬”截然不同的文字表述意味著什麼
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是研究木牛流馬最基本的材料。要清理木牛流馬這團亂麻,必須從它的端頭開始,重新解讀諸葛亮的這段文字。
《作木牛流馬法》全文如下:
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杠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從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
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杠,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1)
對照分析諸葛亮關於製作木牛和流馬的文字表述,可以發現對二者的表述有著明顯的差異:
關於木牛的文字表述,著重於兩個要素:第一,對重要零部件的介紹及其位置的說明,如“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第二、對木牛的 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說明。其中,對木牛的載重量、速度,以及人與木牛行進速度的比例關係作了詳細說明。如“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 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完全沒有關於木牛零部件具體尺寸的任何記載。
關於流馬的文字表述,基本上是對各個零部件具體尺寸的精確記載。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流馬的載重量之外,對於流馬的整體形狀、功能、使用方法等基本要素則完全沒有涉及。特別是缺乏關於流馬行進速度的記載。
諸葛亮關於木牛和流馬要素的記載各有側重,幾乎是此有彼無,彼有此無。
為什麼關於木牛和流馬的文字表述會有如此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對這樣一些問題以及其他相關問題加以考辨,以此作為突破口,也許可以找到解開木牛流馬之謎的一把鑰匙。
首先需要考察的是,為什麼關於木牛的記載會缺乏零部件的具體尺寸,而關於流馬的零部件卻有非常詳細的尺寸記載。
一般來說,在古代要製作一種器具,卻又不標明這種器具零部件的具體尺寸,只有在一種前提下這種情況才可能存在:這就是工匠對於該器具的具體尺寸早已了然於胸,或者有該器具的實物作為參照,因此才沒有必要一一標明尺寸。反之,如果工匠對該器具是陌生的,則必須一一詳細標明各零部件的具體尺寸。這是人們的常識所能理解的。
據此推測,木牛的情況應屬於前者;流馬則屬於後者。
之所以對於蜀漢工匠沒有必要標明木牛的尺寸,是因為早在諸葛亮之前,木牛這種運載工具就已經存在。《漢書》記載:“《漢舊儀》雲皇帝車駕建五旗。蓋謂五色 之旗也,以木牛承其下,取其負重致遠。”(2)可見在西漢時期,木牛就作為天子出行時承載大旗的儀仗車輛。由於漢承秦制,木牛很可能在秦朝甚至秦朝以前就已經存在。那麼,這種早已存在的木牛與諸葛亮的木牛是否是同一種運載工具呢?
根據對《作木牛流馬法》的分析,估計這兩種木牛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諸葛亮關於製作木牛的文字,不講木牛零部件的具體尺寸,決不可能是疏忽大意。只能說明這種木牛的基本框架與原有木牛是一致的,尺寸早有定制,為工匠所熟悉,不必贅述。由此可見,此木牛與彼木牛是有聯繫的。
諸葛亮的木牛與原有木牛的區別在於,原有木牛作為天子儀仗車輛,其功能限於戴旗,不是用來翻山越嶺,主要在平坦道路上行進;而諸葛亮的木牛,其功能是運糧,並且主要用於崎嶇山路的運輸。因此,有必要對原有木牛加以改造,使之由載旗變為載食,並且要適應山區運糧的需要。
按《漢書》的記載,作為皇帝儀仗車輛的木牛具有負重致遠的優點,可能這就是諸葛亮選取它作為原型加以改進的原因。諸葛亮的作木牛法提到的重要零部件,應是為適應山區運糧而加以改進的裝置。如“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可能是指經過改進之後用於儲藏糧食的方形容器及其上面的覆蓋裝置。至於“牛舌”、 “牛肋”、“牛齒”,以及“牛腳”和“牛足”等零部件,雖然難以一一準確考證其具體功能,但視為屬於適應山區運輸而改進的刹車裝置、平衡裝置、承重裝置 等,應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類文字,是對熟悉原有木牛的蜀漢工匠,著重說明需要改進的部分;作木牛還法特別指出木牛既有運載量大、節省勞力的優點,又有行進速度慢的缺點,強調“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即適宜於大規模運輸以發揮其優勢。這是著重說明經過改進後的木牛的功能特點及使用的注意事項。根據作木牛法 的這種文字表述特點,以及《漢書》的記載,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看法:諸葛亮的木牛,是在原有木牛基礎上加以改進的一種運載工具。又據《三國志》記載:“(建 興)九年春二月,亮複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3)此後諸葛亮再也沒有在其他地方使用過木牛。因此還可以進一步具體地講,諸葛亮的木牛是針對祁山的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而改進的運載工具。
之所以認為蜀漢工匠對於流馬是完全陌生的,因為從史料記載來看,在諸葛亮之前從無任何關於流馬的記載。歷史上對流馬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後主 傳》:(建興)“十年,亮休士勸農于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首次出現糧食運輸難以為繼的問題,是在建興六年。“冬,複出散 關,圍陳倉,糧盡退。”(4)也就是說,出現製作流馬和木牛的必要性的時間不會早於建興六年(西元228年)。在此之前,蜀漢工匠根本不可能知道流馬為何 物。既然如此,作流馬法就有必要將零部件的尺寸一一詳細注明。由此可見,木牛是諸葛亮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進的運輸工具,而流馬則是諸葛亮的原創之作。對木牛的改進實際上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
在古代交通條件下,崎嶇的山路上的長途運輸,若要同時兼顧速度和載重量,使用畜力馱運可以說是最佳選擇。這種方式直到近代仍然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被普遍采用。如雲、貴、川山區的馬幫和康藏高原的犛牛隊,這此都是為長期實踐過程中保留下來的運輸方式。諸葛亮北伐時軍糧的運輸主要依靠人力,因為蜀漢缺乏足夠的馬匹。要抗擊曹魏的騎兵,有限的馬匹首先得用於戰場。要在山區長途運輸,靠肩挑背扛是難以設想的。運輸的糧食在滿足運輸者途中所需之後,往往已經所剩無幾。如果運輸的路程超過一定的距離,肩挑背扛的那點糧食甚至不夠運輸者途中所需。這也許就是諸葛亮在為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的北伐作準備時,要將糧 食運輸路程分作兩段的原因之一。在缺乏畜力馱運的情況下要想維持大軍的糧食供應,就只能在運輸工具的改進和發明上想辦法。諸葛亮作木牛流馬,被《三國演義》渲染得神乎其神,實際上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
但無論運輸工具如何改進,只要是依靠人力驅動,載重量和速度決不可能同時兼顧。木牛載重量雖大,日行二十里的緩慢速度卻是它的致命弱點。諸葛亮於建興九年(西元231年)春二月,出兵圍攻祁山,以木牛運。到了六月,便因糧盡而退軍。(5)這是諸葛亮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使用木牛。由此可見,木牛這種經過改進 的運輸工具,並不能解決大軍的糧食供應問題。諸葛亮對木牛的改進實際上是一次並不成功的嘗試。之所以難以成功,根本原因在於無法逾越能量守恆定律。儘管諸葛亮於建興十年(西元232年)在黃沙又分別製作了木牛和流馬,但是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諸葛亮還是選擇出斜谷,以流馬運。之所以沒有再出祁山以木 牛運,其中的原因,除了軍事等方面的諸多考慮之外,木牛速度太慢難以承擔大軍糧食供應,不能說不是一個重要因素。
姜維北伐的事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姜維是諸葛亮親自選拔的在軍事方面的繼承人。姜維也數次出兵隴右,與諸葛亮出兵祁山的進軍方向大體一致。姜維北伐過程中,同樣受到糧食運輸問題的困擾,存在著使用木牛的必要性。當時,諸葛亮製作的木牛理應存在,至少製作木牛的工匠必然還在,只要姜維願意使用木牛,是具備充分的實現可能性的。但姜維甚至連一次也沒有使用過木牛,最終還是選擇在遝中屯田以解決軍糧問題。(6)姜維之所以不用木牛,合理的解釋只能是木牛並非行 之有效的長途運輸工具。木牛既然缺乏實際應用價值,那麼木牛被淘汰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黑白
发表于 2009-12-5 19:02:22
本帖最后由 黑白 于 2009-12-5 20:27 编辑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諸葛亮之後,也曾有人試圖使用木牛運糧。唐武宗時,朝廷乘回鶻衰落之機經略河、湟,宣慰靈夏以北黨項使劉濛“始議造木牛運。”但因政局 變動未能付諸實施。(7)且不說當時諸葛亮的木牛是否尚存於世,即使能夠使用木牛,也不可能解決糧食運輸的問題,因為這在諸葛亮和姜維的時代就已經為實踐所證明。宋真宗時,在征討李繼遷的戰爭中為解決軍糧運輸問題,知通利軍楊允恭建議“……莫若用諸葛亮木牛之制,以小車發卒分鋪運之。每一車四人挽之,旁設兵衛,加戈刃於其上,寇至則聚車於中,合士卒之力,禦寇於外。”(8)但立即遭到反對而作罷論。楊允恭只是說採用諸葛亮木牛之制,即採用木牛運輸的組織方式,並未說以木牛運糧。並且明白提出“以小車發卒分鋪運之”,而不是以“木牛”作為運輸工具。由此看來,此時諸葛亮的木牛很可能已經不存於世。
諸葛亮之後,作為天子儀仗的木牛仍然還在使用,但使用方式發生了改變。東晉南渡之後,舊章多缺,天子儀仗已不能維持原有規格。“舊儀,天子所乘駕六,是時無複六馬之乘……無複五時車,有事則權以馬車代之,建旗其上。其後但以五色木牛象五時車,豎旗于牛背,行則使人輿之。” (9)木牛由原來的儀仗車輛變為由人抬著行進的儀仗器具。到了宋神宗熙寧七年,負責皇家儀衛的太常寺認為:“大駕鹵簿羊車,本前代宮中所乘。五牛旗,蓋古 之五時副車也,以木牛載旗,用人輿之,失其本制,宜省去。” (10)此後,作為天子儀仗的木牛也被廢止不用而逐漸在歷史上淡出。
所謂“流馬”,乃是順流而下之“馬”
接下來需要考察的是,諸葛亮的“流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運輸工具。
《三國志》記載:(建興)“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11)諸葛亮在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北伐時,可供選擇的已有木牛和流馬這兩種 運輸工具。而諸葛亮只使用了流馬,並未使用木牛,這顯然與諸葛亮的進軍路線直接相關。這一次諸葛亮是出兵出斜谷直逼關中。不用木牛,說明木牛不適合斜谷的運輸。只用流馬,則說明流馬是諸葛亮為適應斜谷運糧的需要而專門設計的特殊運載工具。
不少學者認為流馬是為了適應在棧道上運糧而製作的步行機具。一些研製流馬的研究者也致力於使其制作品能夠在棧道上行走。
從《作木牛流馬法》的記載來看,流馬有盛米的方囊二枚,每枚載二斛三斗,運載量為四斛六斗。有學者考證,流馬的運載量大約只相當於木牛的四分之一(12) 包括斜谷在內的褒斜道長度為四百七十里。(13)再加上從漢中到褒谷的距離,全程在五百里以上。(14)如果流馬用於棧道或陸路上運糧,就必須達到一定的 行進速度,方能彌補其運載量小的缺點,否則流馬運糧就沒有多大的實用價值。但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恰恰對流馬的速度隻字未提。顯然,這決不可能是疏忽大意,只能說明流馬並非是用於棧道或陸路的運輸工具,否則便無法解釋為什麼諸葛亮會忽略流馬的速度。
那麼,諸葛亮製作流馬,究竟是要為了適應斜谷運糧過程中什麼樣的需要?
劉潔先生在《從褒斜道路況探“流馬”功能》一文中認為,由於自漢代以來多次的戰爭使秦嶺棧道屢遭破壞,史料中未見諸葛亮有過大規模修復棧道的記載,並且當時蜀漢也缺乏相應的國力從事這項巨大的工程。因此棧道中某些路段無法通行。而褒斜二水水急石大,大型的漕運船隻無法航行。“流馬”的發明設計極有可能就是 在褒斜道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蜀漢經濟極為匱乏的背景下產生的。劉先生認為,流馬是一種具有水陸兩用功能的運輸工具,小巧簡易,既可以在棧道或陸地上放下 輪子行進,遇到棧道未修復的路段,又可以在水中行駛。劉先生還據此推測,諸葛亮先以流馬將糧食從黃沙鎮陸運至褒谷口,然後將流馬放入褒水中拉纖逆水北上。遇土石相間的路段,流馬上岸以輪子行進。至斜水中游,流馬又可收起輪子進入斜水中,順水而下出斜谷。(15)劉先生基於對褒斜道多次進行實地考察所形成的 研究成果,頗有見地,對筆者多有啟迪。不過,其中也有值得商榷之處: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記載:(建興)“十一年冬,亮使諸軍運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閣。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史料顯示,諸葛亮 為準備這次北伐,是將糧食運輸分為兩個階段來進行的。第一個階段,在建興十一年(西元233年)冬季讓軍隊運米,經褒谷抵達斜谷口,並在此修整倉庫將糧食集中,作為下一步運輸的起點。第二個階段,是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將斜谷口倉庫的糧食運出斜谷。需要強調的是,史料明確記載,直到建興十二年 (西元234年)春,諸葛亮才“始以流馬運”。也就是說,只是在斜谷的這一段,諸葛亮才開始用流馬運輸。而在第一階段,即建興十一年(西元233年)冬, 當諸葛亮“使諸軍運米,集于斜谷口”時,並未使用過流馬。因此,認為諸葛亮從黃沙鎮起便以流馬在陸路運至褒谷口,然後將流馬放入褒河逆流拉纖的推測,與史書記載不符。
褒斜道是秦嶺山脈中沿褒水和斜水河谷形成的川陝之間的重要通道。褒谷在南,斜谷在北。斜水不足50公里,褒水比斜水長得多,約180餘公里。(16)諸葛亮在路程最長的褒谷不用流馬運糧,只是將流馬用於路程要短得多的斜谷,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
《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斜水出衙嶺山,北至郿入渭;褒水亦出衙嶺,南至南鄭入沔,則褒、斜雖同為一谷,而衙嶺乃其分水處也。” (17)從褒、斜二水的地理形勢來看,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在褒谷使用流馬,可能是因為褒水南流,如果拉纖逆流而上,山區水流湍急,勢必事半功倍。因此在褒谷這一段路程,諸葛亮只能派軍隊運糧,用了一個冬天的時間,先將糧食集中到斜谷口的倉庫。至於諸軍在這一段路程採取何種方式運米,史料闕如,不敢妄斷。而從斜谷口運出斜谷的這段路程,由於斜水北流,正好利用水力,以流馬順水漂流而下。從《作木牛流馬法》看,流馬有前軸和後軸,顯然是用於安裝輪子之用。筆者贊同劉潔先生關於流馬有輪子的觀點。不過,認為流馬的輪子並非用於陸地上滾動行進之用。原因很簡單:如果流馬的輪子是用於陸路或棧道滾動行進,諸葛亮在斜谷之前斷無不用流馬運糧之理,並且在作流馬法中就不能不提到流馬的行進速度。既然史書記載已經明確顯示,在從黃沙經褒谷至斜谷口之前的地段,諸葛亮並未使用過流馬,可見為流馬所設計的輪子,並不是用於陸路或棧道滾動行進,而是用於配合水中漂流的特殊裝置。
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二月將糧食運出斜谷時,仍是枯水季節,如遇某些河段水淺石大,流馬可能閣淺時,輪子則可以在水淺處滾動行進,便可避免流馬擱淺。流馬的前杠、後杠分別有孔,有可能作為穿繩索之用。當水淺難以漂流時,拉動前杠的繩索可以使流馬的輪子在水中滾動以便通過淺灘;在水大流急之處,操縱後杠繩索可以控制速度,以免流馬傾覆。至於流馬“形制如象”,那個類似象鼻的東西,有可能是控制方向的操作裝置,也有可能是防止裝米方囊與河中巨 石相撞的保護裝置。總之,這些裝置應是針對枯水季節斜水的具體地理狀況而專門設計的。由此看來,流馬是一種專門用於斜谷中順水漂流的水上運載工具。顧名思義,所謂流馬,實際上乃是順流而下之“馬”。流馬之得名,蓋緣於此乎?
由於流馬的速度主要取決於斜水的流速,而山區河流落差大,順流而下速度必然不慢,並且斜谷這一段只有50公里左右,因此,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才會對流馬的速度略而不記。
設計“流馬”,是為了實現從長途運糧向就地屯田的戰略轉變
這樣,便可以進一步理解,諸葛亮在為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的北伐作準備時,為什麼要選擇上年的冬天和本年的春天分兩段運糧。諸葛亮在與兄諸葛瑾的信中提到過秦嶺山谷洪水季節的可怕情景:“頃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壞。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緣崖與伯苗相聞而已。” (18)如果是在夏秋季節運糧,遇山洪暴漲,山谷之中根本無法通行,並且軍隊和糧草還有被洪水卷走的危險。因此諸葛亮只能選擇冬春季節在褒斜道中運糧。並且,諸葛亮之所以選擇春天出斜谷,還有一層更深的用意:諸葛亮深知在整個運糧途中,流馬只能利用斜水一段實行漂流以節省運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糧食運輸問題。在使用流馬運糧之後,“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的問題仍然存在。因此諸葛亮一旦佔據武功五丈原,便“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19)
渭南屯田之舉,標誌著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方針由尋求速戰速決向長期相持的轉變。諸葛亮北伐原本打算速戰速決。建興六年(西元228年)首次北伐採取聲東擊西 突然襲擊的戰術,就是希望一舉奪取隴右,迂回進攻關中。糧食運輸並非一開始就是制約北伐的重要因素。首次北伐失敗之後,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難以實現,北伐行動一再受到糧食運輸問題的制約,最終促使諸葛亮將軍隊的糧食供應方式,由依靠長途運輸向就地屯田轉變。而春季出斜谷,正好趕在播種季節,只要儲運的糧食能夠維持到秋收時節,便可順利實現由長途運糧速戰速決向就地屯田長期相持的戰略轉變。而利用流馬順水飄流,就可以將事先屯積在斜谷倉庫的糧食源源不斷地接濟前方。在此之前,諸葛亮已在漢中的黃沙實施了大規模的屯田,此時,則將黃沙的屯田向前推進到渭南的屯田,從而建立起進一步威逼關中的前進基地,實施步步為營逐步推進的持久戰略。(20)而一旦錯過播種農時,整個戰略計畫便會落空。由此可見,諸葛亮設計並使用流馬,是在特定條件下為實現從長途運糧向就地屯田過渡的一種權宜之計。
流馬作為一種順水漂流又可以避免擱淺的運載工具,具有輕便靈活、快速省力的優點,可以說是一項成功的發明。但是流馬的使用受河道狀況、水流方向、季節和水位等諸多條件限制,應用範圍過於狹窄,諸葛亮也只能在整個運糧過程中的很短一段能夠使用。在諸葛亮之後,儘管在川陝之間秦嶺山區還發生過多次戰爭,但這些戰爭要麼具有突然襲擊的特點,要麼是進攻一方具有壓倒優勢,多為速戰速決,糧食運輸問題在戰爭過程中顯得並不突出。而且這些戰爭又主要是來自北方的軍隊南下進攻四川。北方軍隊並不缺乏馬匹,可以靠騾馬馱運糧食,因此使用流馬的必要性不大。加之使用流馬的條件限制太多,使用的可能性也不充分,流馬就很難再有用武之地。至於像諸葛亮北伐時那樣,在經濟匱乏的條件下以弱伐強、雙方相持不下以至糧食供應成為戰爭中的突出問題的情況,在諸葛亮之後的秦嶺山區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既然流馬只是諸葛亮在特殊情況下設計的一種特殊運載工具,缺乏普遍的應用價值,諸葛亮也僅僅使用過一次,從此之後便無人問津,於是流馬的失傳也就在所難免。
質疑木牛流馬並未失傳的觀點
不少學者相信木牛流馬並未失傳。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所著《中國通史簡編》認為木牛是獨輪車,流馬是四輪車,在我國農村一直普遍使用。也有學者認為木牛不是獨輪車,而是四輪車。(21)有學者認為木牛流馬就是北方稱為“轆轤車”的運輸工具,簡稱“轆車”或“鹿車”。因各地方言不同,還有獨輪小車、小車、手 車、平車、土車、手推車、二把手、羊頭車、羊角車、雞公車等稱謂。(22)總之,都認為木牛流馬並未失傳,只不過名稱發生了改變而已。
不過,持這類觀點的學者卻無人解釋為什麼木牛流馬可以一直流傳下來,而木牛流馬的鼎鼎大名,竟然會在使用過程中被羊角車、雞公車之類的名稱所取代。中國的民俗文化中從來有附會名人的特點。大至一個地方,小至一件器物,只要稍微能夠沾上一點邊,轉彎抹角都要與名人扯在一起,以滿足一種文化心理的需要。這類的事例可謂比比皆是,舉不勝舉。“諸葛大名垂宇宙”,在中國歷史名人中,知名度鮮有超過諸葛亮者。因此與諸葛亮扯在一起的事例特別多。如孔明燈、諸葛鼓、諸葛井等,都被說成是諸葛亮的製作,並冠以諸葛亮的大名;關於諸葛亮躬耕地的襄陽南陽之爭甚至持續百年以上。附會攀緣諸葛亮之名猶嫌不暇,豈有像木牛流馬這種本為諸葛亮所作的器物反而改名易姓,被剝離與諸葛亮的關係之理!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得不到解答,就很難讓人相信羊角車、雞公車、獨輪車、四輪車之類便是諸葛亮的木牛流馬。認為木牛流馬並未失傳的觀點便很難成立。
為什麼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讓後人越看越糊塗
不少熱心的研究者根據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潛心研製,並不斷有人聲稱已經復原了木牛流馬,但是始終得不到學術界一致的首肯。後世的人們試圖復原木牛流馬,依據的都是同一個《作木牛流馬法》,但是制出的“木牛流馬”,從形制到運動方式,卻是彼此大相徑庭。筆者就曾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親眼見過並親自操作過 這類的“木牛流馬”。如果說這些“木牛流馬”還有唯一的相同之處,那就是都無法與《作木牛流馬法》的文字表述完全相符。
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極大的困惑:為什麼依據同一個《作木牛流馬法》製作的出的木牛流馬卻是“非牛非馬”?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文字並不艱深,為什麼後人理解起來會有如此大的歧義,或者說為什麼後人難以讀懂諸葛亮《作木牛流馬法》?
沒有理由懷疑諸葛亮的文字表達能力。諸葛亮的《隆中對》,短短不足三百字,對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紛繁複雜的天下大勢條分縷析,令人洞若觀火。將劉備奪取益州的必要性、可性行及其今後的戰略方針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且不說其中高屋建瓴的戰略思想,單就文字表達能力也是堪稱一流水準。
同樣,也沒有理由懷疑後世學者的文字理解能力。諸葛亮《作木牛流馬法》的首要的目的,顯然是讓蜀漢工匠照此施工,以便大量製作木牛流馬。總不能說後世學者的文字理解能力還不及當年的蜀漢工匠吧。
這就讓人更加感到困惑:為何諸葛亮關於製作木牛流馬的文字,當時的蜀漢工匠能夠看懂,而後世學者卻怎麼也讀不明白,以至木牛流馬失傳之後難以復原。
其實要解釋這個原因並不困難。從前面的分析來看,蜀漢工匠對原有木牛的形制應當是熟悉的。只需提供一個經過改進的木牛作為樣板,蜀漢工匠參照作木牛法的文字,就可以製作出符合諸葛亮要求的木牛。
製作流馬的情況稍有不同。由於蜀漢工匠此前並未見過流馬,因此有必要提供研製的模型或設計圖,工匠才能按照作流馬法注明的各種具體尺寸施工。從諸葛亮作流馬法的文字表述來看,雖然一一講明瞭各種零部件的精確尺寸,但並沒有類似作木牛法中“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那種將零部件形狀、位置與其名稱一一對應的 描述。對照作流馬法文字施工時,如果只提供模型作為樣板,要將各個零部件名稱與具體零部件一一對應可能有一定難度。如在圖紙上標明,則一目了然。因此,蜀漢工匠製作流馬時,參照文字施工的,很可能除了作為樣板的實物之外,還有標明尺寸規格的設計圖。
只要對照實物或圖形資料,蜀漢工匠自然能夠理解《作木牛流馬法》文字表述的準確含義。而一旦脫離實物或圖形資料,《作木牛流馬法》的文字就會讓人覺得不可捉摸,並且越看越糊塗。此事古今同理。可以試想,一個結構稍微複雜的器具,如果在安裝說明書中抽去圖示,只保留文字說明,人們看說明文字時就會不知所云。這就是為什麼後世難以按照《作木牛流馬法》復原木牛流馬的原因所在。
清人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一件事情,也可以作為佐證:“宋代有神臂弓,實巨弩也。立於地面踏其機,可三百步外貫鐵甲……至明不得其傳,惟《永樂大典》尚全載其圖說。然其機輪一事一圖,但有短長寬窄與其牝牡凸凹之形,無一全圖。余與鄒念喬侍郎窮數日之力,審諦逗合,訖無端緒。” )(23)紀曉嵐所說的宋代巨弩,有文字說明,甚至還有零部件圖形,只是缺乏整體的結構圖,尚且難以復原。而木牛流馬只剩下文字說明,完全沒有任何圖形或實物作為對照,要想復原木牛流馬,談何容易!不能復原木牛流馬,則意味著木牛流馬的真正失傳。
中國傳統文化特點:木牛流馬難以復原的根本原因
行文至此,就不能不涉及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三國志》記載《作木牛流馬法》時,會缺乏圖形資料,以至後世對木牛流馬難以復原。
實際上,這種遺漏並非《三國志》一書獨有的現象。作為正史的《二十四史》,對古代器物只有文字記載而缺乏圖形資料,乃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二十四史》中關于歷朝禮樂的記載,對帝、後、親王、百官的車、轎等器物的形制皆有詳細的描述,但是都無一例外地缺乏相應的圖形資料。這種現象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文化背景。與中國古代重人文、輕理工的社會文化心理,以及重神似輕形似的傳統思維方式有關。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作為抽象思維符號的文字歷來受到高度重視,而具像的圖形則被嚴重忽視。中國古代典籍中文字之典雅、精練、傳神,令人歎為觀止,與繪圖缺乏正確的比例和透視的稚拙狀況恰成鮮明對比,正是這種傳統思維方式的結果。由於這種文化環境所形成的價值取向,士大夫普遍崇尚形而上的雅文化,對於關係民生的實用技術,則視為奇巧淫技,不屑為之。因此,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中,講人生感悟、講修齊治平、講風花雪月之類的文字書籍可謂浩如煙海,而像《天工開物》這類講器物製造、講民生實用技術,並配有圖形資料的典籍則廖若晨星。因此,《作木牛流馬法》缺乏對應的圖形資料也就不足為奇。
那麼,在同樣只有文字記載而缺乏圖形資料記載的情況下,為什麼帝后、親王、百官的車轎等器物,歷代工匠都能夠製作,而唯獨木牛流馬卻難以復原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些車、轎等器物,歷朝歷代一直都在相沿使用,最多只是在原有基礎上作某些修改,工匠從來不缺乏作為參照的實物。而且古代為皇家和官府製作的工匠多為世代相襲,或有師承關係,這就保證了器具式樣或圖形可以世代傳承。而木牛流馬在歷史上除了諸葛亮在世時製作並使用過,此後再也無人製作和使用。因此一旦失傳之後,就再以難以復原。
黑白
发表于 2009-12-5 19:16:21
本帖最后由 黑白 于 2009-12-5 20:20 编辑
再轉載一篇, 再想想對羅盤的研究發展會有如何的看法 ...
歷朝的指南針是官方在研製? 還是民間為航海或陸地通商之用 ......還是方家在研製?
由明初的造船術與航海知識看來, 您怎麼認為呢 ?
宋應星和《天工開物》感慨
中國本來有“堅船利炮”,可惜毀於康熙的愚昧與封閉!關於明朝中國的火器,吾瞭解其一部分之後,不禁歎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怪不得左公宗棠曾有言:“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治史者要有一功夫,就是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否則,稍有心肝之人,即便久戰沙場之將軍,亦必有用盆接淚之必要!吾讀中國火器的歷史,禁不住悲哀之心,痛心之情,而有提筆寫寫之衝動!“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每念此語,皆感中國之命運實天註定也!故有此文,讀者賢達閱後必知我之心事也!
有人說中國人發明了火藥,用它做煙花,外國人卻用這個技術來做火器;中西強弱之因由此可見一斑!此類人何其不懂中國史?
事實上直到十七世紀,中國的軍事技術,依然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明軍在遼東的戰敗,還有人歸罪於“援朝逐倭”戰爭中把儲存的火藥和彈藥都用光了。其實中國古代對火器的研究相當出色,除了導彈造不出來以外,無論是毒氣彈還是左輪槍都能發明出來。而中國明代,火器發展迅速。
據(明)王士翹撰《西關志》(1548 年序刻本)居庸卷記載:昌鎮駐軍武器主要有軍器和神器兩大類:其軍器有:盔、甲、長槍,圓木挨牌、長木牌、斬馬刀、撒袋、弓、弦、箭、攢竹長槍、腰刀。神器有神槍、大將軍鐵炮、二將軍鐵炮、大將軍銅炮、小將軍銅炮、神銃、大銅佛郎機、神炮、飛炮、銅銃、鐵銃、馬上佛郎機、神箭、鐵宣風炮、纓子炮、鐵佛郎 機、鐵三起炮、碗口炮、小神炮、鐵蒺藜、新置的器械有九龍盤槍、鐵鞭槍、火箭盤槍,子母炮、火箭等。車有偏廂車、騾駕、望車、元戎車、鼓車。從中可看出明代火器之勝,並非吹噓!下面列舉數端,相信讀者能有啟發!
一.三眼銃三眼銃,是明軍重要的單兵火藥武器,原因是它可以連續釋放,構成密集火力,有利於壓制行動迅速的騎兵。崇禎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出宮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銃。想想被人稱為“英明的大清乾隆皇帝”視火器為奇技淫巧,我就覺得可笑又可悲!可笑者,乾隆,可悲者,乾隆被某些人視為聖君!
二.多管火箭炮:一窩蜂這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發射器中帶有多發火箭彈。這種武器曾經在軍事博物館有展出。明代《武備志》對一窩蜂有較詳細地介紹,當時的規格有多種,從3連發的神機箭,到100連發的百虎齊奔,都屬於這個範疇。射程300米,連發火箭彌補了普通火箭彈道不穩定的弱點。這種武器明軍已大規模使用!
三.對人殺傷地雷起源于燕王掃北之戰。當時建文帝的部隊在白溝使用地雷,給後來的永樂皇帝的軍隊帶來重大傷害。使用的原理是將導火索放入打通的竹竿,必要時點燃導火索,引爆地雷。
四.殺傷燃燒彈:萬人敵大型爆炸燃燒武器,重40公斤,外皮為泥制,重量40公斤,產生於明末,用於守城,為了安全搬運一般帶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燒夷彈。李自成攻開封的時候,曾經通過地道突入曹門心字樓下方,守軍採用投擲萬人敵的辦法消滅了突入的部隊。
五.多級火箭:火龍出水明代《武備志》記載的多級火箭,用紙糊筒外綁第一級火箭,龍口內有第二級火箭,射出後加大射程擊中敵方船艦,用於水上攻擊,射程可以達到1.5公里。
六.古式後膛榴彈炮:佛朗機明代正德年間利用歐洲技術製造的大型後裝火炮,使用帶炮彈殼的開花炮彈!1537年裝備達到3800門,帶有準星和照門。有效射程 500米,45度仰角發射的時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釐米,中型者156釐米,小型者93釐米,子炮(炮彈)從後方裝入,發射間隔短,發射散彈時一發炮彈帶有500發子彈,可以封鎖60米寬的正面,威力驚人。因為後膛裝彈對鑄造技術要求較高,清代漸漸淘汰,讓位於比較簡單的前裝武器!
七.單發步槍:火銃明代制式的早期輕型火器,鑄造精良,設計精巧,和元朝的火銃比較,所需火藥大大減少。明代作為標準武器,曾生產達九萬餘,1449 年的北京保衛戰廣泛使用。長43。5釐米,口井3釐米,2人一組發射,一人負責支架和瞄準,一人負責點火射擊,射程180米。相當於今天的步槍吧,最早的 制式。這個東西,戚繼光時代被鳥槍取代。
八.遠程重炮:紅夷大炮號稱將軍炮,明末引進西方技術製造,帶有炮耳和瞄準具,可以調節射程,炮身壽命長,大型者重1.6噸,射程可以達到1.9公里!應該是這一類武器的極限了。
九.鑄造時通過增加箍來防止炸膛的明代大將軍炮
1626年袁崇煥使用這種火炮打敗後金,取得了甯遠之戰的勝利,努爾哈赤也被擊傷,後返回因傷勢加重逝世。清朝一直得不到這種武器,直到崇禎殺了袁崇煥,邊軍軍心渙散,才有人帶炮投敵。
十.半自動步槍:十眼銃明代試驗性連發武器,10節銅質炮身,口徑10釐米,每節一發,可以十次發射,因為射程短,不安全,被後來的拐子銃代替。
十一.連發手槍:拐子銃帶有曲柄的連發火繩槍,長37.5釐米,使用類似佛朗機的裝填方式,可以連續三發,射程150米,明朝稱為“萬勝佛朗機”,在援朝逐倭戰爭中使用比較多。個人認為有點兒自動手槍的味道。
十二.多管轉膛炮:迅雷銃單兵多管火器,明代趙士珍發明,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 兵器使用!長187釐米,重2.5公斤,易於攜帶使用,明軍經常列隊跪射,火力沒有間斷。在朝鮮,日本的火槍隊是無法正面對抗這樣的明軍的。
十三.大口徑左輪槍:五雷神機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輪槍了,戚繼光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的發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種規格,一般使用時二人一組射擊,一人支架,轉動槍管,一人瞄準射擊。射程180米。看到這玩意兒真不知道咱們祖宗還能搞出什麼怪東西了!
十四.最早的迫擊炮:虎蹲炮戚繼光軍中最常用的火器,這種輕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遠,適用於山地作戰,機動靈活,由於前裝,可以大仰角發射和大量裝備下層部隊而與今天的迫擊炮有異曲同工的用處。
十五.新式步槍:鳥槍其實並非打鳥之用,而是表示即便輕捷如鳥也難以逃脫。已經接近現代步槍,是和倭寇交戰中繳獲倭寇火槍,隨後改進仿製的。戚繼光的步兵,已經40%裝備了這種槍。令有人說,稱之為“鳥槍”並不是因為用來打鳥或連飛鳥也無法逃脫,而是因為其槍機銜著火繩落下點燃發火池中的火藥的動作猶如小鳥啄食。它的射程是150米,雨天不能使用!鴉片戰爭中英國人使用的槍在雨天也不能使用!
十六.戰防炮:抬槍大家相信麼?這個居然是明朝的東西。這是大型鳥槍,明代《天工開物》最早記載其圖片,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 米,外號“九頭鳥”,威力強勁,即便當時的戰車也無法抵擋。可惜發展非常慢,直到清朝末年,湘軍中裝備抬槍,不過25%而已。
崇禎八年(1635),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著的《軍器圖說》中,記載有“自生火銃”,這是一種燧發槍,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燧發槍;還有一種槍,是京軍三大營的標準裝備——線膛槍(直線膛),葡萄牙人于1637年向明政府進獻,神機營火器專家用後稱讚該槍射程遠,精度高,裝填方便,上表請示大量仿製並裝備京軍三大營。《中國軍事史·兵器卷》記載明朝後期明軍的火炮用精鐵鑄造,野炮的最大射程可達到10裏,艦炮也達到4里以上,開始採用了爆炸彈丸、分裝彈藥、後膛裝填、有射表、瞄準具等等,種類上覆蓋大中小口徑,平射炮、曲射炮、臼炮…… 還有一種炮:鐵心,銅罩, 兼具鐵的硬度和銅的堅韌!是吳三桂在防守三海關時發明的,兩層的炮管,已經非常接近現代炮身的一切特點了,它集鐵堅、銅韌於一身,提高了大炮的使用性能,這可以說是當時不小的創舉,這種炮至今有一門陳放在瀋陽的遼寧省博物館。而且當時的佛郎機,部分子炮已經出現火石點火(燧發)了,也就是說它已經非常非常 接近現代炮彈了。令我們遺憾的是,明代末年已經出現線膛火器了。當然還是屬於直線膛火器,但因為炮管的打造過程:先在方形鐵皮上對角平行刻出凹線,然後再捲曲成圓筒狀,故而,實際上的炮管,已然非常類似螺旋線膛了。
明末的軍事技術專家還創制了“神火飛鴉”與球形帶雙翼的“飛空擊賊震天雷”兩種“有翼式火箭”。這兩種火箭分別在鴉形與球形體內裝滿火藥,火藥中有火藥線通出,並與起飛火箭火藥筒中的火藥相串聯;發射時先點燃起飛火箭的火藥線,使火箭飛至敵方,並將鴉身與球體內的火藥引爆,殺傷和焚燒敵軍的人馬,是破陣攻城的利器。後來的導彈可以說是這種火箭合乎邏輯的發展!由此可以想見我們祖先的智慧是多麼的高了!
以上只是明代火器之一部分,未能全列於此。事實上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制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順年間,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一般人都知道徐光啟與利馬竇合譯的《幾何原理》,人們卻鮮有知道他還寫了一系列論兵之作的,像《兵機要略》、《火攻要略》等,都是他的著作!他主張使用西洋火炮,選練精兵。他的弟子孫元化“除協助徐氏刪定《句股義》(即幾何原理)外,還撰有《經武全編》和《西法神機》等兵學書,以及《西學雜著》、《幾何用法》、《幾何體論》、《泰西筭要》等數學書。”其中的《西法神機》,直接指導了關外明軍的火炮運用。孫元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的西學知識不在徐光啟之下,而且他的軍隊駐地有支葡萄牙炮隊,這批炮手前期有13人,後來增加到40餘人,他們成立了一支模範炮隊,作為明軍孫元化部炮兵的示範部隊。這批葡籍雇傭軍拿著比周圍明軍官兵高幾十倍的工資,確實幹活也很有職業精神,教授明軍炮手各種技術也十分認真,工作幹得很不錯。這種合作比起太平天國起義時李鴻章借洋師助討太平軍的事體,顯得既主動又“科學”且開放!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康熙年間的超天才武器發明家戴梓,他發明出來的“連珠銃”,一次可連續發射28發鉛彈,威力極大,在當時可謂妙絕古今,冠絕中西,比歐洲發明的機關槍早兩百多年;又造出蟠腸槍和威遠將軍炮,這種炮類似現代的榴彈炮,射程遠、火力猛、威力大。但康熙皇帝抱著“騎射乃滿州根本”這種“奇怪”的念頭,錯事地將戴梓充軍關外,於是,中國的火器發展乃告停頓,終於被歐洲人拋下。康熙後來將“戴梓”之名刻在“威遠將軍”的炮筒上,以示尊重,這也算是能給戴梓的一點小安慰吧!
中國自清以後,從政府到人民,逐漸視火器為“奇技淫巧”,中國人遂有祖先只用之做花炮之觀念,可不因之悲哀乎?“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左公此言,可不記于心靈乎?吾人對於祖先的誤解,可不謂之不孝乎?世有孝者,以澄清歷史迷霧為務,漸成獨夫;世有不孝者,以過去之老舊觀點束縛人們殷殷求真之心,真真衛道士之屬也!悲哉!
《天工開物》一書是明朝宋應星寫的書,崇禎十年初版。這本書現在應該說非常有名,中學的課本裏就有對這本書和他的作者介紹。
可是大家知道這本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技著作是怎麼流傳到現在的中國的?說出來可以讓我們現在的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感到憤怒和辛酸。民國初年,有一個人去查《雲南通志》發現裏面說冶煉銅礦的地方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開物》的書,於是他想看到這本書的全貌,於是到北京的各個大圖書館去搜尋這本書,結果一本都沒有找到,又去詢問各個藏書家,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本書。
也就是說在經過滿清將近三百年的統治之後,這本書已經徹底從中國消失,連知道這本書的人幾乎都沒有後來這個人偶然在一個日本朋友家發現這本書的日文版,於是他到日本的圖書館去查,這一查不要緊,發現這本書居然英國,俄國,德國,日本,法國都有翻譯本,而且法國的還有全譯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惟獨中國沒有這本書,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本都沒有,後來他在法國的國家圖書館裏找到天工開物的明朝的最初的原刻本,而這個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製最精美的(可見明朝民間印刷工業的發達)。然後按照這個原刻本,天工開物這本書才在中國又廣為印行,重見天日。
看了這樣的事實,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我的感想只有一個,就是憤怒。
被大家嘲笑挖苦諷刺,說是專制無能腐敗的明朝,大科學家層出不窮,在明朝末年尚且能有宋應星這樣的科學家寫出這樣具有世界水準的書籍,裏面記載的大量的科技(這些科技是在明朝被廣泛應用的),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比如煤礦開採過程中如何排除毒瓦斯的技術,比如鋅礦冶煉技術,蠶種雜交技術,提花織布機等等,都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尤其是鋅礦冶煉,在當時的世界是只有明朝的中國人才掌 握的技術。所以這本書在明朝一出版,外國人得到以後,就極為重視,大量翻譯發行。
黑白
发表于 2009-12-5 19:43:18
本帖最后由 黑白 于 2009-12-5 20:19 编辑
清人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一件事情,也可以作為佐證:“宋代有神臂弓,實巨弩也。立於地面踏其機,可三百步外貫鐵甲……至明不得其傳,惟《永樂大典》尚全載其圖說。然其機輪一事一圖,但有短長寬窄與其牝牡凸凹之形,無一全圖。余與鄒念喬侍郎窮數日之力,審諦逗合,訖無端緒。” )
紀曉嵐所說的宋代巨弩……至明不得其傳,惟《永樂大典》尚全載其圖說
這是還好仍留有其圖說於《永樂大典》, 否則如果有人說 : 我中華古宋代曾發明使用過巨弩 .......
人家還要求你得從古墓裡挖出個Sample出來瞧瞧才會相信的 !
黑白
发表于 2009-12-5 20:52:01
本帖最后由 黑白 于 2009-12-5 20:54 编辑
指南針作為一種指向儀器,在我國古代軍事上,生產上,日常生活上,地形測量上,尤其在航海事業上,都起過重要的作用。但是為因應不同的作用,當然就會有不同的設計與刻度的劃分,吾人很難依據文獻而斷言刻度劃分就是如各朝代文獻所示而發展。
北宋沈括的實驗筆記中提及”方家”,想必他的實驗還是得自方家的啟發呢!吾人可否依據他的實驗報告來斷定堪輿所使用的羅盤來自於此北宋科學家的啟蒙呢 ?
指南龜雖說是近代樞軸支撐的旱羅盤的始祖, 指南龜的製造雖說始見於陳元靚的《事林廣記》,卻不能武斷的說是始創於南宋吧 ?!
圓形方位盤有文字和圖形首見於宋初許洞所撰的兵書《虎鈐經》中,卻不能武斷的說始創於宋初吧 ?!
考古學也會面臨蝌蚪與青蛙的問題的,試想如果今日的青蛙已經絕種,但是從出土的化石中我們發現了一個五萬年前的青蛙化石,又有一個三萬年前的蝌蚪化石,如何得知是蝌蚪變青蛙的 ?
陈泉水
发表于 2009-12-6 12:20:30
今天再回来看帖,玉龙兄说了点真话就被骂的狗血淋头,真可怜!少说点没人说您闲着呵。玄空的东西是有文化的高人坐在办公室里研究的,也是坐在办公室为别人做风水的。您有时间说实话,不如也在办公室里象读小说一样看看玄空知识吧。
星移斗转
发表于 2009-12-6 12:40:31
回复 55# 黑白
不进步叫黑,进步叫白,黑白不分,你点蜡烛想照亮大地,风-吹连你自已都看不見,電灯好一点,可也会停电,!太阳最永恒。真传自然都在传,假传也在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造化自然才是扬公玄空!
阿德1
发表于 2009-12-6 13:30:07
感覺蔣大鴻玄空是取自八宅法之來源,一點淺見.
黑白
发表于 2009-12-6 14:01:52
回复 57# 星移斗转
黑白本對待, 使之交融謂之局法
該黑的黑, 該白的白謂之運法
不明白您想要表達什麼 ?
星移斗转
发表于 2009-12-6 14:26:03
回复 59# 黑白
我祝原你和热心的易友都成红太阳,我为你骄徽虽只蜡烛之光,也尽心照亮地球,!希望有更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