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five 发表于 2005-11-8 13:51:08

昨晚跟錫蘭兄聊到關於證藥的問題

 因為上上星期又開始到步桃先生那邊上臨床班的課
 一開始就用鄒澍的" 本經疏證 "後面整理的證象,
 介紹處方用藥經驗, 所以天天都在翻本經疏證.

回想了一下關於證藥的書, 還真的是幾乎沒有.

 方證的書跟醫案很多很多, 日本高手也都這樣子用,
 但是介紹藥物的書, 多半是依藥物種類或功能特性.

 要不然就是像張元素李東垣王好古,
 易水一派的臟腑經絡奇經八脈用藥.

這樣想想也合理, 因為某個證象如果能用方子來解,
何需只用單一味藥 ? 方證肯定是比較穩定, 尤其經方.

 方子也應該是經過長時間實驗的藥物組合,
 藥者天然之方, 方者人為之藥, 彼此互為因果.

----

後來早上醒來出門前, 繼續想這個問題, hm 證藥應該是很好用,
因為像葉天士都控制藥物不超過 6 味左右.

 那天跟 deshman 兄在清大對面 starbuck 聊到脈證,
 跟怎麼樣盡可能簡化處方用藥, 剛好也聊到這樣的想法.

所以又動手翻了翻手邊的書, 疑, 剛好翻到繆仲醇的" 本草單方 ",
yeah, 所謂的" 單方 ", 不就是所謂的證藥嗎 ?

 徐靈胎還說: 「單方者,藥不過一二味,治不過一二症,而其效則甚捷。
 此經方之所以為貴也,然參考以廣識見,且為急救之備,或為專攻之法,
 是亦不可不知者也。」

後來繼續翻, 呵呵, 還有ㄛ.

 . 聯經有出版過: " 一藥治一病 " 2 冊
 . 陳旺全, 田安然前輩, 有" 一味中藥, 健康之鑰 "
 . 陳澈, " 藥證忌宜 ", 這個很像整理繆仲醇" 神農本草經疏 "得來的.

其實講到單方的書就恍然大悟了,
天天丟在客廳身旁的" 潛齊 10 種醫書 ",
裡面就有很多很乾淨的單方, 再配上外治法,
應該就可以很簡潔的解掉許多許多的問題了說.
<font>.

</font>之前有用 12 臟腑經絡整理黃煌前輩的仲景 50 味藥證
以證分經, 以經用藥, 證脈相應, 脈經證治.
<font>
.

切脈部份其實可以借助脈診儀交叉驗證,
如果沒有脈診儀的話, 血壓計也可以用.

一般來說, 血壓計加壓到沒有聲音之後,
再來出現的第一聲跟第一部位是肝脈, 接著是腎脈,
由低頻到高頻, 依此類推.

可以很明確跟你抓到證象的臟腑經絡比對,
可以更確定主證是什麼.

胃脈, 腎脈, 可以摸腳的動脈去進一步確認.

----

找個 3 用電表, 量井穴的電位,
只是這種要小心手腳井穴是不是溼的,
表皮會隔離電阻效應, 手腳外在環境的潮溼, ....
都會影響這種方法的準確度.

 一般如果能扎針後再去量, 就會更準確許多許多,
 只是井穴扎針很痛很痛, 大概要找經絡上比較不痛的穴位,
 可是離井穴太遠, 能夠確定的項目就更少了.

所以日本醫家有用香去測,
看井穴對熱度的感覺如何,
紅外線調的好, 也可以穿透過去感測.</font>

jfive 发表于 2005-11-8 14:00:22

<font>方證肯定是比較穩定, 尤其經方.

看底下王唯工老師這篇論文, 裡面關於腎氣丸, 六味地黃丸,
每一味藥的波型就很明顯了說.

<a href="http://www.chinaphar.com/1671-4083/24/145.htm" target="_blank" >http://www.chinaphar.com/1671-4083/24/145.htm</a>

</font>

jfive 发表于 2005-11-13 21:42:38

[ 仲景藥證 ]


從黃煌先生所著, 仲景藥證五十味, 這書整理來的.

------

. 桂枝, 溫辛, 氣上沖而脈浮緩虛.

. 芍藥, 平苦, 急痛, 尤以腳攣急, 腹中急痛, 身疼痛為多.

. 甘草, 平甘, 咽痛, 氣液不足, 躁急痛逆, 配伍麻黃, 石膏, 龍骨.

. 大棗, 平甘, 配甘草治動悸臟躁, 配生姜治嘔吐咳逆, 配瀉下保護胃氣.

. 麻黃, 溫辛微苦, 無汗而腫, 兼治喘, 身痛, 身黃.

. 附子, 溫大熱辛, 脈沉微與痛症.

. 烏頭, 溫辛, 痛症.

. 乾姜, 溫辛, 多涎唾而不渴.

. 生姜, 微溫辛, 惡心嘔吐.

. 細辛, 溫辛, 惡寒不渴而或咳, 或厥冷, 或痛者.

. 吳茱萸, 溫辛, 腹痛, 頭痛而乾嘔胸滿, 手足厥冷, 脈細.

. 柴胡, 平苦, 往來寒熱而胸 月劦 苦滿.

. 半夏, 平辛, 嘔而不渴, 兼治咽痛, 咳喘, 聲啞, 心下悸.

. 黃耆, 微溫甘, 汗出而腫.

. 白朮, 溫甘, 口渴而小便不利, 兼治眩暈, 四肢沉重疼痛, 心下逆滿, 浮腫, 下利或便秘.

. 茯苓, 平甘淡, 眩悸, 口渴而小便不利.

. 豬苓, 平甘, 小便不利.

. 澤瀉, 寒甘, 眩冒而小便不利.

. 滑石, 寒甘, 小便不利而赤.

. 防己, 平辛, 下肢浮腫.

. 葛根, 平甘辛, 項背強痛而下利.

. 栝蔞根, 寒苦, 渴而不嘔.

. 黃連, 寒苦, 心中煩而心下痞, 兼治腹痛, 嘔吐, 下利, 脈促, 血證.

. 黃芩, 平寒苦, 煩熱而出血, 兼治心下痞, 下利, 乾嘔, 胸 月劦 苦滿.

. 黃柏, 寒苦, 身黃, 發熱而小便不利且赤, 兼治熱利.

. 梔子, 寒苦, 煩熱而胸中窒, 兼治身黃, 心中結痛, 不得眠, 小便短赤.

. 大黃, 寒苦, 痛而閉, 煩而熱, 滑而實, 口燥舌黃.

. 芒硝, 寒苦, 便秘, 舌面乾燥而譫語.

. 厚朴, 溫苦, 腹滿, 胸滿, 兼治咳喘, 便秘.

. 枳實, 寒苦, 胸腹痞滿而痛且大便不通.

. 栝蔞實, 寒苦, 胸中至心下悶痛而大便不通.

. 韭白, 溫辛苦, 胸腹痛, 兼治咳唾喘息, 裡急後重.

. 石膏, 微寒辛, 身熱汗出而煩渴, 脈滑數或浮大, 洪大.

. 知母, 寒苦, 汗出而煩.

. 龍骨, 平甘, 驚悸而脈孔動.

. 牡蠣, 平微寒鹹, 煩驚, 口渴而胸 月劦 痞硬.

. 人參, 微寒甘, 氣液不足. 心下痞硬, 嘔吐不止, 不欲飲食, 身體疼痛, 脈沉遲. 煩渴, 舌面乾燥. 惡寒, 脈微.

. 麥門冬, 平甘, 贏瘦而氣逆, 咽喉不利.

. 阿膠, 平甘, 血證, 便血, 子宮出血, 尿血.

. 地黃, 寒甘, 血證, 子宮出血.

. 當歸, 溫苦, 腹痛, 兼治崩漏, 瘡毒膿血.

. 川芎, 溫辛, 腹痛.

. 牡丹皮, 寒辛, 少腹痛而出血.

. 杏仁, 溫甘, 胸滿而喘, 兼治腹漲便祕.

. 五味子, 溫酸, 咳逆上氣而時冒.

. 桔梗, 微溫辛, 咽痛, 咽乾或咳.

. 葶藶子, 寒辛, 咳喘而胸腹脹滿, 鼻塞清涕出, 一身面目浮腫.

. 桃仁, 平甘苦, 肌膚甲錯, 小便自利.

. 蟅蟲, 寒鹹, 經水不利, 少腹滿痛.

. 水蛭, 平鹹苦, 少腹硬滿, 發狂善忘, 小便自利.


[ 氣 ]


氣的主要作用是寒熱溫涼, 溫熱就加速作用, 寒涼就減速慢行.
以氣為主的排列如下:

--------

. 甘草 平 甘 咽痛 氣液不足 躁急痛逆 配伍麻黃 石膏 龍骨.

. 大棗 平 甘 配甘草治動悸臟躁 配生姜治嘔吐咳逆 配瀉下保護胃氣.

. 豬苓 平 甘 小便不利.

. 龍骨 平 甘 驚悸而脈孔動.

. 麥門冬 平 甘 贏瘦而氣逆 咽喉不利.

. 阿膠 平 甘 血證 便血 子宮出血 尿血.

. 葛根 平 甘辛 項背強痛而下利.

. 桃仁 平 甘苦 肌膚甲錯 小便自利.

. 茯苓 平 甘淡 眩悸 口渴而小便不利.

. 半夏 平 辛 嘔而不渴 兼治咽痛 咳喘 聲啞 心下悸.

. 防己 平 辛 下肢浮腫.

. 芍藥 平 苦 急痛 尤以腳攣急 腹中急痛 身疼痛為多.

. 柴胡 平 苦 往來寒熱而胸 月劦 苦滿.

. 黃芩 平寒 苦 煩熱而出血 兼治心下痞 下利 乾嘔 胸 月劦 苦滿.

. 牡蠣 平微寒 鹹 煩驚 口渴而胸 月劦 痞硬.

. 水蛭 平鹹 苦 少腹硬滿 發狂善忘 小便自利.

. 澤瀉 寒 甘 眩冒而小便不利.

. 滑石 寒 甘 小便不利而赤.

. 地黃 寒 甘 血證 子宮出血.

. 牡丹皮 寒 辛 少腹痛而出血.

. 葶藶子 寒 辛 咳喘而胸腹脹滿 鼻塞清涕出 一身面目浮腫.

. 栝蔞根 寒 苦 渴而不嘔.

. 黃連 寒 苦 心中煩而心下痞 兼治腹痛 嘔吐 下利 脈促 血證.

. 黃柏 寒 苦 身黃 發熱而小便不利且赤 兼治熱利.

. 梔子 寒 苦 煩熱而胸中窒 兼治身黃 心中結痛 不得眠 小便短赤.

. 大黃 寒 苦 痛而閉 煩而熱 滑而實 口燥舌黃.

. 芒硝 寒 苦 便秘 舌面乾燥而譫語.

. 枳實 寒 苦 胸腹痞滿而痛且大便不通.

. 栝蔞實 寒 苦 胸中至心下悶痛而大便不通.

. 知母 寒 苦 汗出而煩.

. 蟅蟲 寒 鹹 經水不利 少腹滿痛.

. 人參 微寒 甘 氣液不足. 心下痞硬 嘔吐不止 不欲飲食 身體疼痛
脈沉遲. 煩渴 舌面乾燥. 惡寒 脈微.

. 石膏 微寒 辛 身熱汗出而煩渴 脈滑數或浮大 洪大.

. 黃耆 微溫 甘 汗出而腫.

. 生姜 微溫 辛 惡心嘔吐.

. 桔梗 微溫 辛 咽痛 咽乾或咳.

. 附子 溫大熱 辛 脈沉微與痛症.

. 白朮 溫 甘 口渴而小便不利 兼治眩暈 四肢沉重疼痛
心下逆滿 浮腫 下利或便秘.

. 杏仁 溫 甘 胸滿而喘 兼治腹漲便祕.

. 桂枝 溫 辛 氣上沖而脈浮緩虛.

. 烏頭 溫 辛 痛症.

. 乾姜 溫 辛 多涎唾而不渴.

. 細辛 溫 辛 惡寒不渴而或咳 或厥冷 或痛者.

. 吳茱萸 溫辛 腹痛 頭痛而乾嘔胸滿 手足厥冷 脈細.

. 川芎 溫 辛 腹痛.

. 韭白 溫 辛苦 胸腹痛 兼治咳唾喘息 裡急後重.

. 麻黃 溫 辛微苦 無汗而腫 兼治喘 身痛 身黃.

. 厚朴 溫 苦 腹滿 胸滿 兼治咳喘 便秘.

. 當歸 溫 苦 腹痛 兼治崩漏 瘡毒膿血.

. 五味子 溫 酸 咳逆上氣而時冒.


[ 味 ]


五味入五臟, 以味為主的排列如下:

---------

甘草 平 甘 咽痛 氣液不足 躁急痛逆 配伍麻黃 石膏 龍骨.

大棗 平 甘 配甘草治動悸臟躁 配生姜治嘔吐咳逆 配瀉下保護胃氣.

豬苓 平 甘 小便不利.

龍骨 平 甘 驚悸而脈孔動.

麥門冬 平 甘 贏瘦而氣逆 咽喉不利.

阿膠 平 甘 血證 便血 子宮出血 尿血.

澤瀉 寒 甘 眩冒而小便不利.

滑石 寒 甘 小便不利而赤.

地黃 寒 甘 血證 子宮出血.

人參 微寒 甘 氣液不足. 心下痞硬 嘔吐不止 不欲飲食
身體疼痛 脈沉遲. 煩渴 舌面乾燥. 惡寒 脈微.

黃耆 微溫 甘 汗出而腫.

白朮 溫 甘 口渴而小便不利 兼治眩暈 四肢沉重疼痛 心下逆滿 浮腫 下利或便秘.

杏仁 溫 甘 胸滿而喘 兼治腹漲便祕.

葛根 平 甘辛 項背強痛而下利.

桃仁 平 甘苦 肌膚甲錯 小便自利.

茯苓 平 甘淡 眩悸 口渴而小便不利.

半夏 平 辛 嘔而不渴 兼治咽痛 咳喘 聲啞 心下悸.

防己 平 辛 下肢浮腫.

牡丹皮 寒 辛 少腹痛而出血.

葶藶子 寒 辛 咳喘而胸腹脹滿 鼻塞清涕出 一身面目浮腫.

石膏 微寒 辛 身熱汗出而煩渴 脈滑數或浮大 洪大.

生姜 微溫 辛 惡心嘔吐.

桔梗 微溫 辛 咽痛 咽乾或咳.

桂枝 溫 辛 氣上沖而脈浮緩虛.

烏頭 溫 辛 痛症.

乾姜 溫 辛 多涎唾而不渴.

細辛 溫 辛 惡寒不渴而或咳 或厥冷 或痛者.

川芎 溫 辛 腹痛.

附子 溫大熱 辛 脈沉微 與痛症.

韭白 溫 辛苦 胸腹痛 兼治咳唾喘息 裡急後重.

麻黃 溫 辛微苦 無汗而腫 兼治喘 身痛 身黃.

芍藥 平 苦 急痛 尤以腳攣急 腹中急痛 身疼痛為多.

柴胡 平 苦 往來寒熱而胸 月劦 苦滿.

黃芩 平寒 苦 煩熱而出血 兼治心下痞 下利 乾嘔 胸 月劦 苦滿.

水蛭 平鹹 苦 少腹硬滿 發狂善忘 小便自利.

栝蔞根 寒 苦 渴而不嘔.

黃連 寒 苦 心中煩而心下痞 兼治腹痛 嘔吐 下利 脈促 血證.

黃柏 寒 苦 身黃 發熱而小便不利且赤 兼治熱利.

梔子 寒 苦 煩熱而胸中窒 兼治身黃 心中結痛 不得眠 小便短赤.

大黃 寒 苦 痛而閉 煩而熱 滑而實 口燥舌黃.

芒硝 寒 苦 便秘 舌面乾燥 而譫語.

枳實 寒 苦 胸腹痞滿而痛且大便不通.

栝蔞實 寒 苦 胸中至心下悶痛而大便不通.

知母 寒 苦 汗出而煩.

厚朴 溫 苦 腹滿 胸滿 兼治咳喘 便秘.

當歸 溫 苦 腹痛 兼治崩漏 瘡毒膿血.

吳茱萸 溫辛 腹痛 頭痛 而乾嘔胸滿 手足厥冷 脈細.

五味子 溫 酸 咳逆上氣而時冒.

牡蠣 平微寒 鹹 煩驚 口渴而胸 月劦 痞硬.

蟅蟲 寒 鹹 經水不利 少腹滿痛.



[ 補瀉溫涼 ]


底下是從王凱鏘醫師所著中國傳統醫學概論講義裡面的表
取龔廷賢, 凌曉五, 彭用光用藥交集的部分, 所以有些地方會沒有藥物.
基本上龔跟彭用藥方面非常相近, 可是我喜歡凌曉五所列的藥物,

補瀉溫涼, 春秋夏冬, 祿科權忌, 印食財官.

溫涼比較偏向氣分, 也就是功能能量的強化加速或收斂減速,
補瀉就進到血分, 應該說是讓質量逐漸增加或減少吧.

---------


[ 肺 ]

. 補 : 人參, 黃耆, 阿膠, 山藥, 麥冬

. 瀉 : 葶藶, 桑白皮

. 溫 : 生薑, 半夏

. 涼 : 黃芩, 山梔子, 石膏, 玄參


[ 大腸 ]

. 補 : 粟殼, 訶子

. 瀉 : 大黃, 麻仁


[ 腎 ]

. 補 : 熟地, 枸杞, 地黃, 杜仲, 龜板

. 瀉 : 豬苓, 澤瀉, 茯苓

. 溫 : 破故紙

. 涼 : 知母, 玄參, 牡丹皮


[ 膀胱 ]

. 瀉 : 澤瀉

. 溫 : 茴香, 烏藥

. 涼 : 黃柏


[ 三焦 ]

. 補 : 黃耆

. 涼 : 地骨皮


[ 命門 ]

. 溫 : 附子

. 涼 : 黃柏, 山梔子


[ 脾 ]

. 補 : 白朮, 山藥, 甘草

. 瀉 : 枳殼

. 溫 : 木香, 霍香, 乾薑, 附子, 砂仁, 肉豆蔻, 益智仁, 胡椒

. 涼 : 山梔


[ 胃 ]

. 補 : 白朮, 黃耆, 山藥

. 瀉 : 枳實

. 溫 : 薑, 高良薑, 辛夷, 木香, 胡椒, 丁香, 益智仁, 肉豆蔻, 白豆蔻

. 涼 : 石膏, 葛根, 石斛


[ 肝 ]

. 瀉 : 柴胡, 川芎

. 溫 : 肉桂


[ 膽 ]

. 瀉 : 青皮, 柴胡


[ 心 ]

. 補 : 當歸, 遠志, 麥冬

. 瀉 : 黃連


.

氣的主要作用是寒熱溫涼, 溫熱就加速作用, 寒涼就減速慢行.
五味入五臟, 補瀉溫涼, 春秋夏冬, 祿科權忌, 印食財官.

溫涼比較偏向氣分, 也就是功能能量的強化加速或收斂減速,
補瀉就進到血分, 應該說是讓質量逐漸增加或減少吧.

東垣十書裡面, 王海藏先生的" 用藥法象 "部分比底下詳細多多,
不過底下這個算是推導仲景方的藥物基礎吧.

五臟, 肝心脾肺腎, 木火土金水, 乙丁己辛癸.
六腑, 膽小腸胃大腸膀胱, 甲丙戊庚壬.

一, 心 : 0 (DC)
二, 肝,腎 : 1,2 (AC)
三, 脾,肺,胃 : 3,4,5 (AC)
五, 膽,膀胱,大腸,三焦,小腸 : 6,7,8,9,0 (AC)

------------------------------------------------------------------------


[ 平, 甘 ]

補 心肺 . 麥門冬 平 甘 贏瘦而氣逆 咽喉不利.

補 肺 . 阿膠 平 甘 血證 便血 子宮出血 尿血.

補 脾 . 甘草 平 甘 咽痛 氣液不足 躁急痛逆 配伍麻黃 石膏 龍骨.

瀉 腎 . 豬苓 平 甘 小便不利.

. 大棗 平 甘 配甘草治動悸臟躁 配生姜治嘔吐咳逆 配瀉下保護胃氣.

. 龍骨 平 甘 驚悸而脈孔動.


[ 平, 甘辛 甘苦 甘淡 ]

涼 胃 . 葛根 平 甘辛 項背強痛而下利.

瀉 腎 . 茯苓 平 甘淡 眩悸 口渴而小便不利.

. 桃仁 平 甘苦 肌膚甲錯 小便自利.


[ 平, 辛 ]

溫 肺 . 半夏 平 辛 嘔而不渴 兼治咽痛 咳喘 聲啞 心下悸.

. 防己 平 辛 下肢浮腫.


[ 平, 苦 ]

瀉 肝膽 . 柴胡 平 苦 往來寒熱而胸脅苦滿.

. 芍藥 平 苦 急痛 尤以腳攣急 腹中急痛 身疼痛為多.


[ 平寒 平微寒, 鹹 鹹苦 ]

涼 肺 . 黃芩 平寒 苦 煩熱而出血 兼治心下痞 下利 乾嘔 胸脅苦滿.

. 牡蠣 平微寒 鹹 煩驚 口渴而胸脅痞硬.

. 水蛭 平 鹹苦 少腹硬滿 發狂善忘 小便自利.


----------------------------------------------------------------------------


[ 寒, 甘 ]

補 腎 . 地黃 寒 甘 血證 子宮出血.

瀉 腎 . 澤瀉 寒 甘 眩冒而小便不利.

. 滑石 寒 甘 小便不利而赤.


[ 寒, 辛 ]

涼 腎 . 牡丹皮 寒 辛 少腹痛而出血.

瀉 肺 . 葶藶子 寒 辛 咳喘而胸腹脹滿 鼻塞清涕出 一身面目浮腫.


[ 寒, 苦 ]

瀉 胃 . 枳實 寒 苦 胸腹痞滿而痛且大便不通.

瀉 心 . 黃連 寒 苦 心中煩而心下痞 兼治腹痛 嘔吐 下利 脈促 血證.

瀉 大腸 . 大黃 寒 苦 痛而閉 煩而熱 滑而實 口燥舌黃.

涼 膀胱命門 . 黃柏 寒 苦 身黃 發熱而小便不利且赤 兼治熱利.

涼 肺脾命門 . 梔子 寒 苦 煩熱而胸中窒 兼治身黃 心中結痛 不得眠 小便短赤.

涼 腎 . 知母 寒 苦 汗出而煩.

. 芒硝 寒 苦 便秘 舌面乾燥而譫語.

. 栝蔞根 寒 苦 渴而不嘔.

. 栝蔞實 寒 苦 胸中至心下悶痛而大便不通.


[ 寒, 鹹 ]

. 蟅蟲 寒 鹹 經水不利 少腹滿痛.


[ 微寒, 甘 ]

補 肺 . 人參 微寒 甘 氣液不足. 心下痞硬 嘔吐不止 不欲飲食 身體疼痛
脈沉遲. 煩渴 舌面乾燥. 惡寒 脈微.


[ 微寒, 辛 ]

涼 肺胃 . 石膏 微寒 辛 身熱汗出而煩渴 脈滑數或浮大 洪大.


--------------------------------------------------------------------------------

[ 微溫, 甘 ]

補 肺胃三焦 . 黃耆 微溫 甘 汗出而腫.


[ 微溫, 辛 ]

溫 肺 . 生姜 微溫 辛 惡心嘔吐.

. 桔梗 微溫 辛 咽痛 咽乾或咳.


[ 溫大熱, 辛 ]

溫 命門 . 附子 溫大熱 辛 脈沉微與痛症.


[ 溫, 甘 ]

補 脾胃 . 白朮 溫 甘 口渴而小便不利 兼治眩暈 四肢沉重疼痛
心下逆滿 浮腫 下利或便秘.

. 杏仁 溫 甘 胸滿而喘 兼治腹漲便祕.


[ 溫, 辛 ]

溫 肝 . 桂枝 溫 辛 氣上沖而脈浮緩虛.

瀉 肝 . 川芎 溫 辛 腹痛.

溫 胃 . 乾姜 溫 辛 多涎唾而不渴.

. 烏頭 溫 辛 痛症.

. 細辛 溫 辛 惡寒不渴而或咳 或厥冷 或痛者.

. 吳茱萸 溫 辛 腹痛 頭痛而乾嘔胸滿 手足厥冷 脈細.


[ 溫, 辛苦, 辛微苦 ]

. 韭白 溫 辛苦 胸腹痛 兼治咳唾喘息 裡急後重.

. 麻黃 溫 辛微苦 無汗而腫 兼治喘 身痛 身黃.


[ 溫, 苦 ]

補 心 . 當歸 溫 苦 腹痛 兼治崩漏 瘡毒膿血.

. 厚朴 溫 苦 腹滿 胸滿 兼治咳喘 便秘.


[ 溫, 酸 ]

. 五味子 溫 酸 咳逆上氣而時冒.

-----------


用這個就可以推導仲景方了說


[ 桂枝湯 ]


比如說來推導一下太陽病的主方桂枝湯好了,

太陽病是巳午未, 古人語法多用倒裝,
所以太陽病, 也就是病在太陽的部分.

巳裡面藏丙戊庚, 小腸胃大腸,
午裡面是丁己, 心脾,
未裡面藏乙丁己, 肝心脾,

如果是太陽病, 也就是上面的臟腑經絡會受傷,
所以桂枝湯裡面有底下幾個藥物:

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
大棗

----------

藥物其實就像 instruction,
方劑是把藥物組成一個特定的 pattern.

把 pattern 輸入到人體之後,
希望能夠改變人所顯現出來的" 象 ".

溫 肝 . 桂枝 溫 辛 氣上沖而脈浮緩虛.

. 芍藥 平 苦 急痛 尤以腳攣急 腹中急痛 身疼痛為多.

補 脾 . 甘草 平 甘 咽痛 氣液不足 躁急痛逆 配伍麻黃 石膏 龍骨.

溫 肺 . 生姜 微溫 辛 惡心嘔吐.

. 大棗 平 甘 配甘草治動悸臟躁 配生姜治嘔吐咳逆 配瀉下保護胃氣.


因為傷寒, 也就是受寒所傷, 所以要先考慮溫藥.

受到寒邪所傷, 所以有些功能就停止作用了,
所以要考慮先補充失去的體力正氣, 這樣才有辦法抵抗強敵.

太陽病主要作用的五臟是乙丁己, 肝心脾,
所以用桂枝溫肝入肺經, 芍藥入心經, 甘草補脾入脾胃經.

因為寒邪攻擊身體上面的心肺,
所以加上生薑溫肺辛金入肺經, 大棗繼續補充脾胃經己戊養分.

-----------

桂枝湯最主要的作用是調和營衛,
換句話說也就是補充運用體內的營養精微,
把後備部隊往前面抵擋外來寒邪的運送, 讓營衛的氣勢流通.

營是脾胃血脈的養分,
肺主皮毛, 衛行脈外,
就像大氣層那樣保護人體不受到外太空邪氣的攻擊.



王伯章先生在" 六經辯證與方技新析 "裡面,
首先提到薑棗草系列的加減.

薑棗草剛好就是補脾入脾胃經, 溫肺入肺經的基本組合,
加上桂枝溫肝入肺經, 芍藥入心經,
就組成了以脾肺為後盾, 然後保護心肺不受傷害的桂枝湯.

--------

想到就來推導一些方子好了 .......

.

[ 藥物歸經 ]


87 年度 編號: CCMP87-RD-006

以脈診研究中醫藥之歸經原理

王唯工 王林玉英

中央研究院物理所

本計畫為五年連續性計畫的第二年,
繼續以血液波共振理論發展出之脈診分析方法
對包括甘草、炙甘草、蒼朮、白朮、白扁豆、半夏、
草豆蔻、陳皮、黨參、黃精等十味補脾藥進行研究。

在動物實驗中,以水溶液粗萃物注入老鼠腹部後,
量測老鼠尾動脈脈波頻譜的改變,
我們發現十味藥物均增加對腎、脾(C2、C3)血流量的供給。

除炙甘草外均一致減少心火(C0),
炙甘草、黨參、黃精、白朮、半夏有顯著減少肝脈(C1)的振幅。

在高頻部分(C4、C5、C6、C7),對健康老鼠可增加膽脈(C6)的振幅,
對肺脈(C4)、胃脈(C5)無顯著的影響;
對大部分老鼠則隨時間漸呈下降走勢,但C6仍為相對峰值。

甘草及炙甘草在相同劑量下對脈波頻譜的影響有明顯的差異。

蒼朮及白朮在頻譜上除白朮對降肝脈較蒼朮明顯,
其他並無顯著的不同。

半夏在藥效發揮過程中以入腎脈為重。

十味藥脈波頻譜的相位部分均一致使第二諧波相位領先,
第三、四諧波相位落後。

人體口服的實驗中,藥物對橈動脈之脈波頻譜的影響,
受受試者的身體狀況與當日作息影響很大,
但大致上均對C3(脾)、C6(膽)、C9(三焦)有增加的趨勢。

關鍵字:共振理論,脈診分析,甘草,炙甘草,蒼朮,白朮,
白扁豆,半夏,草豆蔻,陳皮,黨參,黃精。

----------

http://www.chinaphar.com/1671-4083/24/24(2)ct.htm

這是 2003, Feb. 的論文, 有六味地黃丸(Liu-Wei-DiHuang),
與腎氣丸(八味地黃丸, Bai-Wei-DiHuang)的脈診儀分析,
兩味藥的加減可以產生怎樣的效果,
就跟上面炙甘草跟甘草會產生怎樣的差別 ?

呵呵, 或許大家可以先用藥理推推看, 再去看這篇 paper 囉~~

jfive 发表于 2005-11-14 12:01:36

我有好幾個毛病,都是多年不治的(也不知道該怎麼治):

一是從小就便秘,

二是從20歲以後皮膚開始長暗瘡,吃什麼藥都不管用(只有喝綠豆湯時稍有緩和),

三就是經常手足易寒,尤其是冬天,很容易發冷,手腳冰涼,

四是舌苔永遠都很厚,時白時黃,另外舌胖,兩邊有明顯齒痕,左右各兩個,
清晰可見,而且舌頭前半部分中央有一條很深的裂痕,到舌尖處分叉,並向右偏,

六是極容易上火,稍微一不注意就牙腫口疼,耳腫嗓子疼的

有中醫說我是虛火旺,讓我吃清火的方子,
可我開始吃牛黃片還管用,後來就根本不管用了

又有中醫說我雖然火重,體質卻是虛寒的,不僅不能瀉火,還需要滋補,
讓我在月經期間吃藥進補,結果我一試,根本不行,火反而更重了,
臉上疙瘩一吃補藥全起來了

所以到現在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調治的說,你既然學醫,能不能給我指點一下,
我這個體質到底是屬寒還是屬熱的?到底該怎麼對症下藥?
以後到底該吃什麼中藥(若能有成藥的方子最好,我到那里藥店都買得到),
或者平時日常飲食休息應該如何調養?

我的八字是丙辰年農歷五月二十五日酉時,
貴州與湖南交界處出生,現在英國

又:我是女的

-----

丙辰年, 農曆五月二十五日酉時, 女.
1976.06.22 17:00~19:00

乙乙甲丙
酉巳午辰

八字跟證象蠻吻合的, 氣勢一氣相生, 甲乙木生丙火,
巳午火局推動辰土, 最後辰酉合金結局.

如果有水的話, 就可以通關一氣流行,
剛好夏 3 月出生八字, 本來關鍵就在水.

乙木藤蘿繫甲, 辰字提供扎根的根基之外,
也是夏日水庫的關鍵來源.

昨晚念到鄒澍在" 本經疏證 "中講的一句話, 覺的真是有道理:

 " 經方分六氣以定病源, 依形色性狀以用藥,
  非今日以寒就熱, 以濕潤燥者可比. "

1,2 點, 這個都是陽明燥金的問題, 肺與大腸相表裡, 所以:

 " 一是從小就便秘 ", 陽明大腸燥金, 因為辰酉與巳午.

 " 二是從20歲以後皮膚開始長暗瘡,吃什麼藥都不管用
 (只有喝綠豆湯時稍有緩和)", 肺主皮毛, 問題還是在燥氣.

其實身體像是一個環一個球, 某一邊太過, 另一邊就不及.
上面證象是陽明大腸燥氣太過, 另一邊就是上半身濕熱的問題了.

 " 六是極容易上火,稍微一不注意就牙腫口疼,耳腫嗓子疼的 ",

 " 四是舌苔永遠都很厚,時白時黃,另外舌胖,兩邊有明顯齒痕,
  左右各兩個,清晰可見,而且舌頭前半部分中央有一條很深的裂痕,
  到舌尖處分叉,並向右偏. "

這個大概都不能晚睡, 不能吃冰冷烤燥油炸的東西,
因為就跟許多女生一樣, 有循環推力不夠的問題.

 " 三就是經常手足易寒,尤其是冬天,很容易發冷,手腳冰涼 "

太過就是不及吧, 反者道之動.

-----

小弟有幾個建議, 簡單可行:

. 盡可能早睡早起, 不要熬夜, 像這種體質的人,
 多半得在 23:00 前上床就寢. 不信可以驗證看看,
 如果多吃了些上火的東西, 又超過 1:00 睡的話,
 隔天大概就會長痘痘, 口苦咽乾眼睛不舒服.

 在台灣有人會去買炸的鹽酥雞宵夜, 那很傷.

 小弟很久很久沒吃那類的東西了,
 上星期看路口有對年輕夫妻, 好像剛開始賣鹹酥雞生意不好,
 最近台灣又像夏天一樣很熱很熱, 兩個人很垂頭喪氣,
 想想跑去贊助一下.

 結果 1 份巴掌大的花枝吃了 3 天, 因為每次一吃就很準,
 手陽明大腸經合谷穴後面就開始紅腫長疹子,
 手上的疹子到現在都還沒消掉.

 平常都用這個標誌來提醒自己不要拼過頭太累.


. 這邊的證象是有些效果蠻快的處方用藥, 可是英國大概是買不到吧.
 而且得隨那時候的狀況來判別, 這不是網路上可以做的到的事,
 本來就不應該在網路上看病, 看病得找專業的醫生說.

 不過其實關鍵還是在飲食作息, 綠豆湯有效的話, 就多吃些囉.


. 下回長暗瘡時, 找些乾淨的鹽, 躺著填滿肚臍,
 在台灣是有那種叫撒龍巴斯的清涼貼布可以拿來貼著,
 晚上洗澡的時候就換掉, 覺的不舒服就撕掉,
 應該會對皮膚會有很大的幫助.

jfive 发表于 2005-11-14 12:27:04

剛剛邊寫邊看了一下自己手陽明大腸經長疹子的部位
順著經絡的軌跡長, 這沒什麼, 經絡敏感人都是這樣.

最有趣的是左血右氣,
長的群聚點還有穴位的味道說.

 右手支溝穴後面有 38 粒, 分佈在姆指大小的區域裡,
 半徑應該 2.5 cm 左右.

 接下來到了曲池-支溝 1/3 處, 8 粒,
 面積大概半徑 5 cm 吧.

 再往曲池-支溝 2/3 處, 就只剩 3,4 粒,
 分佈區間就更廣, 半徑 10 cm 吧.

左手則從支溝後到曲池呈帶狀分佈,
大概是寬 10 cm 的帶子, 細小而均勻分佈,
不過跟右手不一樣的則是突起的高度,
則從支溝往曲池遞減.

----

也算是經絡共振頻率相吻合區間分佈的特性吧.

jfive 发表于 2005-11-25 15:02:31


看到底下無名兄的感慨, 讓小弟想起以前玩八字練兵的過程.

 一開始會常常希望可以找到磨鍊功力鍛練的對象,
 所以就日以繼夜, 夜以繼日, 在網路上論命.

後來發現單單自己的八字就看不完了,
天天只看自己的八字就有太多現象參不透,
從流日流時到流分, 從自己過去種下的因到現在的果,
從一念之間的抉擇, 回溯當年的為什麼.

 知來者順, 求往者逆,
 身邊所出現的人, 所發生的事都不是偶然,
 甚至希望逆推回出生前的自己是什麼.

最近看醫案看身邊親朋好友, 過程頗為神似.

 像醫案如果處方用藥沒有劑量的就先不看,
 因為劑量可以大大幫助還原當下時空的影像.

 把有詳細劑量的醫案按時間先後依續讀了下來,
 發現其實這就是" 醫案史學 ".

還可以還原那時候人文氣候飲食生活習慣風俗價值觀,
我們大概都很難想像會有圍城十月, 異子而鬻的悲慘邊界條件.

 而中國曾經在唐朝是世界中心, 集各國學問之大成,
 那葉天士所處的康熙, 曾經是連萊布尼茲都來請益過的中國.

王逸之前輩說的對, 雖然各家流派不同,
但是都有個從扁鵲倉公以降, 歷朝歷代一直持續不變的東東在那邊,
昨天小試一下, 跟大家報告一番.

.

昨天早上起來, 看到室友哭哭啼啼, 問了一下,
原來是看不到的部位腫了起來, 腫到像核桃那麼大,
嚇都嚇死了, 才一晚的時間.

 印象前天晚上好像室友跑去吃吃喝喝,
 應該是海鮮吃到飽那類的吧, 都是烤燥油膩容易過敏之類的,
 肯定是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了.

幫室友把了個脈, hm, 壓力很大的弦細脈,
以浮中沉來取, 兩手都是中沉才有脈, 越往下壓, 脈彈的力量越大,
而且是跳很快的數脈, 應該是跟連著好一陣子都沒睡飽有關.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弦細數脈,
 重用連翹入手少陰心經.

 肝經環繞陰器, 得用足厥陰經藥,
 赤芍排膿利尿消腫, 頗為合拍.

才過一晚而已, 看了看舌, 還是白白有津液, 旁邊還有齒痕,
但是有那種瘀點, 那用點牡丹皮應該就夠了, 活血化瘀清熱,
還可以有入足少陰腎經仿六味地黃的味道, 酸收辛散.

 劑量該用多少呢 ? 3 味藥想要向上拉消腫,
 1, 1, 2, 3, 5, 那就用這個比例吧.

連翹為君用到 5 錢, 赤芍臣使用 3 錢, 牡丹皮 2 錢,
年月日時, 君臣佐使, 從低頻往高頻走,
把波調在把到脈的那個 level.

 飯前吃, 一般方子大概效用在 2,3 hours 左右,
 所以 2,3 hours 想到就吃一下, 當咖啡紅茶飲料泡.

----

中午打電話來聯絡其他事, 跟早上哭哭啼啼的樣子完全不同,
私下探聽一下, 據說是消了 1/2 以上.

 大概跟做 chip 一樣, 4 個高手同心,
 很快就可以做完一顆 200 MHz 的 CPU.
 藥能中病, 藥味越少速度越快.

手足陰陽, 5 臟 6 腑, 5 運 6 氣, 金匱 5x5, 傷寒 6!,
check 手邊所有詳細劑量醫案, 歷代一直有人知道,
用是都會用, 但是知道的人不知道為什麼都不說.

 其實金匱就白紙黑字寫在那邊, 5 臟 x 5 中,
 中字跟平字半字米字丰字一樣, 其實就是日晷的標示.

 中間那一劃懸針是晷影, 平字是離卦, 半字是兌卦,
 米字是坎卦, 丰字是乾卦. 坤卦或許是" 非 "字吧.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 臨證醫案指南 "裡, 很少開超過 6 味藥,
脈經證治以傷寒論來玩, 就 6 種考量而已 :)

 東漢魏晉仲景的年代非甘草不可, 戰亂疫病連年不斷,
 也是到了寒氣足經為主的低頻波段, 又是朝代的低點谷底.

可是到了康熙的吳中魚米之鄉, 膏梁厚味跟現在一樣稀鬆平常,
日夜顛倒, 陰虛火旺, 大概甘草大棗生薑乾薑都在少用之列吧.

.

最近習慣全部都用波來看, 全部都用波來導一遍,
而波的背後其實是場, 是勢.

 植物要生活, 需要陽光空氣水份,
 光是電磁波, 進到大氣水份流體材質,
 變成氣流水波, 還是波, 還是場與勢.

眼睛是光電, 耳朵是聲電, 皮膚是壓電,
舌頭是電與化學, 鼻子是電與濕度,
還是不外波, 場與勢.

jfive 发表于 2005-11-28 14:13:45

唸書剛好唸到這個, 想想喜歡用附子的, 好像真的是像底下講的:
四川鄭欽安香港譚述渠上海祝味菊, 在台灣大家喜歡吃冰吹冷氣,
一個不小心太過, 無形中就在身體裡面造成冬天過寒結冰的現象. :)

想想病還是自己找的, 還是在一念之間.
惲鐵樵, " 臨證筆記 ", p.52 :

問:

"今有醫生喜用附子, 且喜用大量附子, 無論傷寒溫病, 一例附子施之,
 亦無論太陽少陽, 無所之而不用附子, 假如殺人則其門當可羅雀,
 營業有關, 彼雖不肖, 亦不至肆無忌憚, 今用之多而營業轉佳,
 必其殺人者乃偶然, 幸中者乃多術, 於此亦有說乎 ? "

答:

"此余經多年研究而後瞭然明白者,
 第一是陰陽勝復關係, 第二是地理關係.
 ......

 所謂本標中氣者,
 太陽之本氣是寒, 標氣是陽, 中見是少陰.
 少陰之本氣是熱, 標氣是陰, 中見是太陽.

 本氣者, 天之氣. 標氣者, 人之氣, 中見者, 陰陽勝復之可能性.

 就事實上說, 本氣是寒, 即天氣寒. 標氣是陽, 即人之氣是陽.
 冬天寒, 人身則熱. 蓋非熱不足以應天之寒氣.
 ......

 標本同屬陽, 則中氣必陰. 同屬陰, 中氣必陽.

 其實人身之溫度, 冬夏並無異致, 然人體之溫度, 不隨天氣之溫度而升降,
 而常維持一種相對現象. 若互相抵抗者, 確是事實, 不過此抵抗之作用,
 平時不甚顯著, 並則非常明顯.

 故人之傷於寒則為病熱, 傷於熱則為病暑.
 病熱則血行之速率亢進, 病暑則汗出而心房衰弱.
 ......

 蓋傷寒則人體應之以熱, 治療用熱藥, 則人體應之以寒,
 惟其有此作用, 故雖誤藥不遽死. ......

 是故通常見服熱藥而反著寒象, 以為不誤,
 見服多量之熱藥, 其人不遽死, 以為當溫, 皆未是也.
 ......

 所謂地理關係者, 六氣六經之說, 本須活著, 不可呆詮.
 一年之中有風寒暑燥濕, 人之一生有生長老病死, 都與六經相應.
 而地球上寒帶, 兩極, 赤道, 溫帶, 熱帶, 亦都有其陰陽勝復之蹟可循.

 故熱帶之植物多屬涼性, 如椰子.
 寒帶之動物都屬溫性, 如冰洋之海狗.
 廣東人多喜服附子, 即是此理.

 上海雖屬溫帶, 而廣東香港南洋群島之人, 僑寓此間為最多,
 為熱帶人治病, 即使誤用附子, 亦幸中者多, 殺人者少.

 而社會上醫生大概良醫少, 庸醫甚多, 病不得愈,
 見用附子醫生治病多有愈者, 遂群以為神, 輾轉介紹,
 而其人門庭如市矣. "

jfive 发表于 2005-11-28 19:46:19

呵呵 小弟是基督徒,
答案應該是讀聖經做禮拜就會知道了吧.

講 3 世因果,
是印度佛教一行禪師 28 宿曜經, 行天宮北斗祭法,
禽星斗數, 道密不分麻醬麵的標準玩法.

 總覺得達摩一掌金算是八字的子集合,
 真正洞悉因果應該是來自內心的純淨,
 萬物靜觀皆自得.

 太陽軌跡只是可量測基礎工具,
 不太可能只靠工具就追到原由,
 工具比較像是台北大橋, 連接三重與台北吧.

最近比對入定腦電波圖, 哈哈,
竟然跟那種打俄羅斯方塊打到著魔的腦電波圖很像.
森昭雄有本書叫" 小心電玩腦 ",
可以跟網路上找的到的大師腦電波圖狀態兩相比較說.

 或許打電玩打到走火入魔, 跟進入深層禪定法喜充滿,
 很像很像也說不定.

玩 game 玩股票玩對作,
搞不好最後的境界是預測對手的 3 世因果,
剛剛做了什麼, 現在應該會做什麼, 預計下一步應該會是什麼 ...

 game theory 當中最簡單的是線性迴歸,
 氣象預報用的比較複雜, 中尺度流體力學模型,
 不過一天到晚還是會踢到鐵板, 不如老僧入定,
 因為人是上帝設計最精密的電腦說.

-----

從大雨前輩的照片獲益良多,
跟當年看到大風兄貼照片的感覺很像很像,
感恩感恩~~

 印象王德槐前輩在" 中國仙道之究竟 "裡面,
 有特別強調 72 福地 36 洞天,
 還講了李蜀瑜前輩在坪林找到的蓮花地,
 還有另一處特別適合修練開悟的道場.

相信大雨前輩一定都親自跑過那些地方,
會不會在那邊比較容易得到答案 ?
因為何宗陽前輩老是一直提到仙橋, 搞不懂仙橋是什麼.

 還是大雨前輩有看過人家拿八字跟達摩一掌金當工具講 3 世因果 ?
 印象最喜歡講 3 世因果的, 就是源自印度占星的 27 宿曜 28 演禽了.

方法都是公開的, 但是印證就無從得知了,
甚至像李蜀瑜前輩給集文印的理數部全書,
還有另一本古天文學, 似乎當中都有類似前定數的法則.

jfive 发表于 2005-11-30 10:50:42

wa 感恩感恩, 感謝 anonymous 無名兄的指點,
小弟獲益良多.

----

早上爬起來唸書, 最近都習慣還沒吃飯前就先禱告,
幫同學好友同事的媽媽禱告.

剛剛又把手邊一輩子只開一方的前輩著作拿出來拜讀思考,
脈經證治, 6 氣 8 奇經 12 經脈, 感覺這像是陀螺的模樣,
繞著生氣凝聚的根源轉阿轉的, 就像地日模型一般.

" 揆度奇恆, 道歸於一.
 超乎象外, 如得環中.
 
所謂中根也, 根於外者亦 5.
故生化之別, 有 5 氣 5 色 5 類 5 宜也.

 根於中者, 命曰神機, 神去則機息.
 根于外者, 命曰氣立, 氣止則化絕."

/* 像馬光亞前輩看著看著就往生了,
  肉體都還在, 就差那一口氣而已. */

.

http://baby.imagenet.com.tw/modules.php?name=Forums&amp;file=viewtopic&amp;t=885 

早上回頭又把 1 方道人們的書找出來,
其實是想到昨天在" baby 我的家 養生之道 "那邊,
看到有人找不到大承氣湯幫她媽媽治便秘大罵藥廠,
感觸良多, 這跟拿刀殺自己媽媽其實沒有兩樣.

 承氣者, 氣承也, 其實是順著已經偏勝快要爆開的氣,
 因勢利導, 陽明者, 多血多氣也, 一用這個攻下瀉氣方,
 就跟龍膽瀉肝湯一樣, 一個瀉手足陽明經積聚實熱,
 另一個攻肝腎實熱.

人活著只是那一口氣而已, 上帝當初吹的那一口氣,
生命成形, 宇宙創生凝聚之初的那一點點力量,
沒有很多可以這樣子瀉.

 這個從莫枚士推導承氣系列,
 是從調胃承氣湯推起窺得一二.

 胃以通為補, 去掉後天手足陽明經的偏勝,
 讓陀螺重心不至偏移, 可以繼續維持動態平衡.

.

麻瑞亭, 常鳳翔,加上喻昌在" 醫門法律 "裡面
提到王好古對 5 積散的用法, 似乎在明末清初,
繆仲醇, 傅青主, 都有點用劉一仁在" 醫學傳心錄 "裡的玩法,
這種架構可進可退可補可瀉可寒可熱可加可減.

 劑量調控得當, 吃不死人,
 像"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的開法.

 劑量安排得宜, 像水庫放水一樣迅速,
 像" 辨證奇聞 "裡面的劑量對比.

只是感覺這樣子開, 比較像是應酬話.
大概很多病自己本來就會好,
很多問題稍微調整一下就 ok.

 而且對陀螺轉動, 得順著陀螺原本轉動的形勢,
 太快推它一下會偏斜歪移, 甚至一下子就倒了,
 太慢會反而害它越轉越慢, 最後還是轉不下去.

 最可怕的應該是即使像陀螺那麼簡單的東西,
 也得轉很多轉之後才會發現失去平衡.

 昨晚把張志聰那一派講六氣本標中氣全部翻出來重念,
 念到陳修園註解的神農本草經,
 發現陳修園到後來常常反覆思考, 一個早上才開一個方子,
 大概懂得越多之後, 就越知道可怕謹慎, 學問始於恐懼.

鄒澍說: " 經方治病分六氣以定病源, 以形色性狀定證治. "
對內外原因的掌控, 證象分合互反, 衡量環中根氣,
以無求有, 以有求無.

 關鍵應該不在方, 在看不到的生命原點吧.

所幸脈為氣血之先行, 雖然看不到太陽位置,
但是可以用日晷月影相互推敲量測,
而太陽背後又是什麼, 神而明之, 無法言喻.

jfive 发表于 2005-11-30 23:02:05

剛剛邊 check 唐容川的醫案, 附在" 醫易通說 "的後面,
nt$40, 印象是在集文買到瑞成的版本, 書都黃黃舊舊了,
可是剛剛重新念了念, 感覺彌足珍貴,
唐容川寫醫案真是毫無隱藏, 直話直說,
想想還是怪自己讀書無眼, 白紙黑字寫在那邊,
卻要過了這麼久才領略.

看 baby 養生之道那邊有提到, 帶小孩去給步桃先生看咳嗽的經驗,
似乎跟底下唐容川" 醫案類錄 "這段話頗為相契:

"按咳嗽一症, 屬火者, 10 之 7,8. 屬寒者, 10 之 5,6.
 屬虛者, 10 之 2,3. 古人治咳嗽通用麻杏石甘湯.
 ......

 余閱歷 30 餘年, 治癒咳嗽何只千人.

 世人只知麻黃發汗, 不知麻黃與桑白皮, 元參同用, 並不發汗.
 只知石膏涼胃, 不知石膏與薏仁, 半夏等同用, 並不涼胃.

 余每遇咳嗽, 有寒有火者,
 麻黃至少亦用 2,3 錢, 石膏至少亦用 4,5 錢.
 ......

 但咳嗽之人, 火熱必重, 務於麻杏石甘湯內,
 倍加元參, 以收斂其浮游之火, 且能監制麻黃, 不得發汗.

 若其人咽燥喉乾, 審其心經有熱, 加生地, 麥冬.
 肺經有熱, 加桑皮, 枯芩. 肝經有熱, 加梔子, 白芍.
 脾經有熱, 加花粉, 桔梗. 腎經有熱, 加黃柏, 丹皮.

 痰稠粘者, 熱痰也, 加花粉, 黃芩, 貝母.
 痰沫清冷者, 寒痰也. 加半夏, 芥子, 蘇子.

 順手拈來, 頭頭是道. "

咳嗽醫案的按語結論提到:

"果能依經認症, 依症認方,
 百病皆可奏效, 豈獨治一咳嗽已哉. "

. 

以前初看張隱庵不容易一下子掌握其想法,
到了唐容川" 醫案類錄 ", 比對處方用藥劑量用法就很明確.
君臣佐使, 順順的開, 都是由最大量低頻的 5 臟, 逐步往 6 腑開,
在看色脈證象, 六氣原因, 決定到底是在手足經脈或者入臟腑.

徐大椿說的對, 治病不必臟腑經絡, 但是治病也必得臟腑經絡.

 不依臟腑經絡下去設計創造, 處方是沒有生命力的,
 氣機無法轉動流行, 更不用談" 轉樞機, 通經絡 ".

 但是決定了臟腑經絡的方向之後,
 得依證象來選擇 1 兼 2 顧最佳化處方用藥,
 這就考驗經驗的老練與否了, 因為要考慮的軸向太多了.

很奇怪, 陳修園怎麼會罵 5 運 6 氣, 還節錄改寫張氏醫通張飛疇的話,
陳修園那麼推崇張隱庵, 整個侶山堂的核心架構就是陰陽乾坤生六子,
從掌握內經, 註解傷寒論, 進一步到藥物的運用, 吾道一以貫之,

 邊想侶山堂六氣陰陽, 邊想跟 homa 大師聊到過的 6 經螺旋結構,
 這樣的螺旋結構, 天天一呼一吸間週天循環不息,
 像陀螺繞阿繞到神機熄滅的那一刻.

 DNA 也是這樣的雙股螺旋結構,
 而且 ATCG 本來就可以用 64 卦來做 binary coding.

但是問題來了, 氣聚則生, 氣散則亡, 同性相斥, 異性相吸,
方以群分, 物以類聚, 同氣相求. 到底背後是怎樣的力量與原因,
讓磁偶極一定是 1 陰 1 陽, 而正負電荷對生命所表現的現象是相抵銷 ?

 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 能夠串接 ATCG, 讓它顯現出那樣繞呢 ?
 不然我們可以複製一堆細胞, 卻無從讓細胞凝聚成生命.

文章的生命在意, 表現於因果同步, 或許就在那靈魂的一念之間吧.

jfive 发表于 2005-12-1 10:38:57

呵呵, 氣弱血虛何必吃藥 ?

 最近看路邊都貼出什麼補冬,
 冬令進補一下就好了ㄚ.

仲景有當歸生薑羊肉湯, 全是食物.

 一般像台灣賣那個藥膳的店,
 肯定裡面用的十全大補湯劑量,
 遠超過一般健保&amp;nbsp1 劑&amp;nbsp18&amp;nbspg 多多,
 還會加上很多讓人吃了很興奮的材料.

因為很香.

 " 氣 "的作用速度比" 味 "要快幾十倍,
 如果想要" 氣味相投 ", 就得善用" 氣 "味.

 一般藥物要直接穿透血腦屏障影響大腦很難,
 所以很多宗教寺廟怪怪流派動機不太對的地方,
 多半透過香氣加強講經說法催眠效果.

總覺的遺傳飲食作息生活習慣環境想法,
遠比藥物對人的影響要長久深遠.

.

<a href="http://www.kocm.com.tw/11-3.htm" target="_blank" >http://www.kocm.com.tw/11-3.htm</a>

這張圖蠻有趣的, 氣化是波, 電波磁波都量的到看不到,
倒是不急著強求與形而下的生理解剖實體串接,
抽象化的本身, 其實是經歷過實象千垂百鍊後的意念.

否則又如何能穿越時空, 看到大爆炸的那一刻,
又如何能量測看不到的量子結構, 解開 E = MC2 的能量 ?

抽象化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成就說,
君不見畢卡索與潑墨山水背後之意念 ?

jfive 发表于 2005-12-5 15:04:31

周末來 interview 新人, 排了 1 個多小時的隊,
終於等到車到泓華翻翻, 不過失望多於興奮.

 失望的是好一陣子再也沒看到令人感動的作品了,
 連一些有用的舊書也沒人再印在念,
 表示大概越被考試拖著走的居多,
 ccteng 兄, ocean 學長, homa 大師, 會不會成為絕響 ?

讓人感到興奮的只有一本書: 丹波元堅的" 雜病廣要 ",
丹波家不知道為什麼能收刮那麼多秘笈, 禮失求諸野.

 " 雜病廣要 "大概是" 傷寒廣要 " 3,4 倍的厚度,
 可是價格卻差不多, nt$3.8 * rmb$62, 600 pages 還不到 nt$300.

第 5 版的" 診斷學 "裡面有 12 經脈虛實寒熱表裡脈象證象,
林之翰" 四診抉微 "有小兒" 經證 ", 丹波這本書整理的還算不錯,
把一些關鍵證象都抓出來了.

 " 不明臟腑經絡, 開口動手便錯. ", 所言不虛.

.

來 interview 的睡前又把尤怡的" 傷寒貫珠集 "拿出來翻,
靈機一閃, 王唯工老師的 12 經: 心肝腎脾肺胃膽膀胱大腸三焦小腸,
加上陰陽手足經絡之後, 心是 transform domain 的 DC 值,

 手厥陰心包經,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足太陰脾經,
 手太陰肺經,
 足陽明胃經,
 足少陽膽經,
 足太陽膀胱經,

 手陽明大腸經,
 手少陽三焦經,
 手太陽小腸經.

這個從低頻到高頻的變化, 跟卦變一樣, 從初爻厥陰一直往上變,
到了太陽是上六爻宗廟君主頭部爻, 所以接著往下再變 2 爻.

 這個也跟傷寒論的章節有異曲同功之妙, 也像胚胎演化次序,
 所以傷寒論應該是逆著念, 比較適合熟悉因果推導的傢伙.

太陽篇裡面其實包含了從太陽起點, 到其他 5 經終點的排列組合,
所以內容份量就比其他的多很多很多.

.

而且這個相生的演化次序,
就像老子說的 1 生 2, 2 生 3, 3 生萬物一樣,
算是生命力凝聚的動力來源.

 回家看一堆人都在熱衷選舉新聞, 很無趣,
 拿起陳潮祖的" 臨證解惑 "經驗談醫案, 邊看邊推,
 順手就翻到當歸四逆湯, 試推導如下:

先從劑量大小由上往下排列:

 當歸 3 兩, 溫苦, 補心, 足厥陰肝經.
 芍藥 3 兩, 平苦, 足厥陰肝經.

 桂枝 3 兩, 溫辛, 溫肝, 太陽經.
 細辛 3 兩, 溫辛, 足少陰腎經.

 甘草 2 兩, 平甘, 足太陰脾經.
 大棗 25 枚, 平甘.

 木通 2 兩, 淡甘輕虛, 利通 9 竅血脈關節.
      上通心包, 降心火, 清肺熱,
    下通大小腸膀胱, 導諸濕熱從小便出.

從劑量大小, 君臣佐使, 木火土金水依序相生,
就可以看出從低頻的臟腑到高頻的經絡,
而且就像一氣流行的八字一樣, 氣勢流通.

 也像陀螺, 雙股螺旋, 龍捲風, 太極氣旋那樣,
 神機恆定平衡點根於中, 氣機生化, 5 行相生,
 臟腑經絡, 像萬物演化那樣, 滾雪球越滾越大.

2 味藥的組合, 很像磁鐵的陰陽正負偶極,
磁偶極的來源是電子的規律排列, 規律排列兩味藥,
一陰一陽,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

仲景方都隱含這種強烈生命力的架構在裡面,
彼此之間的疊加, 合方併方, 只要脈經證治抓的準,
像王孟英講的" 轉樞機, 通經絡 ", 考慮清楚,
就不會彼此互相衝突矛盾.

 而且用藥可以方劑單方交錯運用,
 開出來的方子就可以非常簡潔, 千垂百鍊.

 跟扎針一樣, 高手治病不過 3,5 針而已.
 低手練針, 一個不小心就扎成滿身刺蝟了.

不過近代處方藥物都用主治來區分,
所以很多處方就直接查表照主治來開.

反而這種明明白白寫在內經, 從黃帝以降,
一路一直都是這樣用的" 心法 "卻沒人講.

 所以常常看到一個方子開了一堆藥,
 而這些藥彼此之間常是互相衝突與矛盾,
 感覺處方很濁, 沒有爆發的生命力,
 只是跨不出去的平凡八字.

一日之所需, 百工斯為備.

平凡八字用來調養生息, 像食物那樣益處多多.
但要上馬打仗, 與病邪戰鬥, 就得多斟酌了.

jfive 发表于 2005-12-5 15:25:07

有時候想想傳統醫學用的是上帝創造的生命來當藥,
而平常近代醫學習慣的是人工精鍊化學合成的藥.

 我們有何德何能 ?
 憑什麼相信人能超越上帝呢 ?

即使有跑的比花豹還要快的汽車,
卻是溫室效應的主因也說不定.

 我們還創造不出生命,
 卻已自大到認為生命可以超越生命,
 生命源自生命, 唯有生命才能解救生命.

 生命與生命的疊加, 來自同一原點,
 要不然就變成魔鬼生化機器人了.

似乎調節的本身像是把利刃, 直線單一的切開一切,
卻得靠來自生命原點的圓融與生命力盡全力彌補修復.

jfive 发表于 2005-12-8 00:40:03

剛剛在念章次公醫案, " 道少集 ", 算是反省失手回憶錄.

 前一個部分的" 濕溫 "醫案,
 很像現在不停換醫生看出來的" 壞病 ".

 14 歲的女生, 一個感冒看了 2 個多月,
 中西醫, 什麼派的醫生都來了, 結果看到差點掛掉.

 能遇到恰好能醫的醫生也是命.

" 道少集 "的首例是所謂的" 回歸熱 ", 因為用的解法是 606,
很像是梅毒螺旋體, 章次公認為中醫在這上面效果很不好,
如果自己能有多一點背景知識, 當下立刻就判斷出來,
就可以請患者去看西醫, 搶一點時間, 多救幾條性命.

.

同樣的場景, 時空互換, 似乎從丹波家幕府醫學館,
移回民初的上海灘. 放在書桌旁邊的" 傷寒論輯義按 ",
是惲鐵樵前輩補充當年丹波元簡的傷寒論講義.

 當年丹波家會那麼努力認真考據,
 為的是因應來自歐洲文藝復興之後的荷蘭醫學,
 希望能夠以當時中國在學術主流" 訓鈷學 "上的認真,
 繼續維持官方醫學優勢.

在朝者丹波, 在野者吉益東洞, 這場比賽下來,
之後的淺田惟常(識)在清末來到中國行醫,
因為當下日本早一步接觸歐洲文明,
原本的幕府中國醫學也隨之漸行式微.

 淺田來到中國看病, 跟中國醫生比賽,
 其實是很精采的, 很多當下的醫生不堪一擊.

但是不管 anyway, 會不會淺田在日本遇到近代醫學的當下,
也是像章次公在處理回歸熱遇到 606 那樣, 感觸良多 ?

.

惲鐵樵前輩所處的時空, 似乎是將幕府與近代文明比賽的場景,
往後延了數十年, 而再度補強的" 丹波家醫學講義 ",
又過了60 年後來看, 當中真理依然不朽.

 可是形勢一如幕府被近代文化取代一樣, 尺有所長, 寸有所短,
 606 ASIC dedicated 解法, 還是有贏過 general purpose CPU 的地方.

就像我們不太會用電腦看電視看電影聽收音機接電話一樣,
雖然電腦都可以做到這些事, 但是電視, DVD, DVR, DVB, 手機, 相機,
這些特定用途的工具, 在每個人想要的環境下, 還是非常非常好用. :)

-----

優勢在哪 ? 缺點是什麼 ? 如何運用 ? 又如何補強呢 ?
應該得從" 中 "醫所掌握的" 陽氣源頭 "離卦, " 平 "字入手吧.

 " 經方者, 本草石之寒溫, 量疾病之淺深, 假藥味之滋,
 因氣感之宜, 辨 5 味 6 辛, 致水火之齊, 通閉解結, 返之於平. "

西漢班固在" 漢書, 藝文志 "講的, 觀念真的是非常清楚阿. :)

jfive 发表于 2005-12-9 13:36:42

<font>剛剛看到陽光冒了出來, 窗戶都可以打開暖活多了,
翻放在旁邊的 3rd ver. 中醫內婦兒科手冊,
想想當初錢乙跟惲鐵樵醫案裡解小朋友問題的毛病,
越想越覺的直接就用仲景方下去解, 有點恐怖.

 因為小朋友膽經之後的部份還在長,
 還像火氣向上向外升發, 小兒為純陽之體,
 所以像錢乙即使要用腎氣丸, 也得去掉桂附,
 這也是為什麼兒科得獨立出來的原因.

女生是因為有比男生更複雜的構造,
所以也是要很謹慎.

-----

傷寒雜病論裡好像少了兒科的部份,
那個應該不只是劑量減半的問題而已,
可能連處方用藥都得隨之調整而謹慎.

 仲景方之所以過了幾千年還能用,
 是因為來自人體的恆定.
 基因隨時間變異的程度還在可掌控範圍.

小朋友還長阿長的, 人是被環境所定義的,
一念之間, 吃進去身體的, 進到腦海裡的,
新陳代謝, 全部變成自己的一部份.

 單單一根針扎在穴位, 隨著氣血像太陽系像陀螺運轉,
 對恆定就可以造成蝴蝶效應, 接近風暴似的改變.

生病本來就是亂度增加的過程, 用藥等於同時扎很多針在身上,
不停看中醫看西醫又增加更大的亂度.

前後接手對彼此了解與默契不夠,
就跟接力賽一樣 ......

-----

應該最少得念念前人在兒科學上面累積的經驗,
還得對近代醫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img src="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images/graemlins/smile.gif">

 小朋友的小毛病,
 不是應該先試試推拿跟按摩這些的手法嗎 ?

以前老弟問小朋友的毛病,
很多這樣子操作一番就會改善許多了說.</font>

jfive 发表于 2005-12-13 12:03:04

上面是書上講的, 底下這個是臨床醫生開的. :)

http://www.wretch.cc/blog/tcm2005&amp;amparticle_id=2608474

這一篇越看越覺的有意思,
如果像 panken 兄那樣, 有複診的記錄就更棒了.

-----

最近都找" 有劑量 ", 又有" 診次記錄 ",
同時" 脈證治 "明確醫案思考,
像" 吳鞠通醫案 "那樣寫給自己看的, 就很精彩,
比較容易抓到心法要訣之所在 :)

最讓人感動的是即使回去從內經" 示從容篇 "醫案,
史記扁鵲倉公醫案, 一路下來到 24 史醫案裡的
錢乙, 龐安時, 劉河間, 張元素, 李東垣, 戴思恭, 王肯堂, ....
方法思路都可以一以貫之, 真是太棒了 :)

jfive 发表于 2005-12-14 14:37:13

trinity 我們討論就好, 小弟功力多少, 自己心知肚明,
又不是什麼星宿老怪, 多找醫案努力思索, 踏實一點比較好.

 有時候網路這邊比較傷腦筋, 因為不能隨便貼處方用藥.
 大毒去病, 10 去其 7, 用藥 3 分毒.

想想葉天士跟錢乙一樣, 從治小兒科入手, 小朋友臟腑經絡還在發育,
跟老年人逐漸從高頻往低頻退化的方向剛好相反, 所以輕靈是必然的.

 仲景方跟減肥藥一樣, 效果越好, 副作用越大.

李廣的大弓一拉, 千百公尺外的匈奴頭頭中箭落馬,
擒賊先擒王, 解掉主證主象, 其他小問題自然軍心渙散.

 一貼處方用藥, 怕人家買了就去試, 那其實是罪過罪過.

更何況根本沒看到人, 也沒有色脈經證 4 診資料,
聊聊討論還好, 就像你常講的, 網路目前還是沒辦法看病的,
有問題還是得找臨床高手.

.

 最近越玩越覺得易水一派真是不傳之秘,
 這得感謝李東垣花了大錢, 用重金讓秘訣重現人間.

坦白說, 真要講象數, 對大自然道理的體會,
我們是玩不過金元醫家的.

 金元醫家入手功夫就是把脈, 要讓自己靜下來,
 在張開眼睛 4 診合參時, 還要能維持腦波接近 8-10 Hz 的狀態,
 這個大概不是沒有師承可以輕易做到的事.

這也就是為什麼易水一派, 一直到孟河醫家, 都是名醫御醫的原因.

 靜下心來, 閉眼" 聽 "脈, 可能比較容易" 感受 "到事情的真相.
 不過這也會很危險, 因為就像電感共振, 自己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這年頭網路上到處都是秘訣免費下載,
只是困難的是沒有口傳心授, 心眼未開.

.

http://www.tcmet.com.tw/Infection/Infect_Keyword.asp

-----

哈哈 到了年底附近 手邊好多都來問工作選擇喔

 小弟最近越來越覺得人實在是受環境影響很大
 不知不覺中, 就被環境所定義.

韓信還是在橋上的小混混時, 被人家壓著要爬過跨下.

 等到統領萬軍時, 連頭頭都不敢得罪他,
 韓信點兵, 多多益善.

等到張良當快閃族時, 他還在那邊搞不清楚狀況,
3,2 下就被砍.

----

內外合互自反無, 不管我們想不想變, 外在環境的大家眾人一直在變.
我們也是大家眾人社會的一個粒子, 風氣趨勢就像是粒子所凝聚的波動現象.

 陽光, 水與空氣來自眾人的匯集,
 而進到身體裡, 又變成自己的一部份.

方以群分, 物以類聚, 同氣相求,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其實也沒什麼是所謂非侵入式這回事, 看的聽的吃的喝的,
全部都隨著那一念之間, 變成自己的一部份.

 就像陽光照在水面蒸發成水蒸氣, 水蒸氣上浮為雲,
 雲在沒有陽光熱力的情況下越凝聚越多,
 就下到地面河川變為流水.

 水還是一樣的水, 不過隨著環境的不同,
 就被定義成雲雨蒸氣, 絕大多數的時候,
 還得幫忙洗碗拖地沖馬桶.

心臟跳阿跳的振阿振的, 就把所有進到身體裡面的東西排列組合,
能量就像車子載了一拖拉庫的砂石, 到了工地, 就築阿築的建起來.

 也像從看的見摸的著的力學,
 逐漸推導看不見摸不到的電磁學一般,
 特定群體彼此之間靠著萬有引力牽引匯聚.

 排列組合規律的電子就有磁場, 心念專一凝聚,
 就像手機可以透過共振, 傳送接收訊號.

雖然說是被環境所定義, 不同型態的轉換,
不過就像陰陽男女選擇, 還是決定在那一念之間.

.

那個站很有趣, 中醫其實蠻靈活的, 藥吃了會吐,
還有一堆不用吃藥的方法可以拿來用說.

 針與灸的速度快, 解法靈活, 不過優點也是缺點,
 就像 RLC 迴路一樣, 我們在那邊用針進去像調收音機那樣調.

 身體始終抱元守一, 盡可能維持恆定,
 所以外來刺激效果會越來越小,
 所以用針的高手得隨狀況去靈活選擇.

像 24 史醫案裡面, 沒辦法吃進去, 就透過皮膚呼吸藥氣,
所以有那個用蒸汽浴的藥浴法, 還有很多" 外治法 "阿.

-----

其實現在最需要發展的是" 老人預防醫學 ",
每個人都會老, 年紀一大, 什麼毛病都會冒出來,
而且先天腎氣越來越少, 後天脾胃之氣來不及補,
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 要做到最好的表現, 是考驗高手功力之所在.

jfive 发表于 2005-12-15 15:38:14

最近反覆念醫案, 覺得真是藝術阿.

 像徐小圃前輩的兒科醫案, 跟惲鐵樵醫案一樣精采,
 跟仲景一樣, 都有過痛失親人之烙印,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雖然思路治法觀念相同, 但在用藥真的是各有各的獨到經驗.

" 徐小圃學術經驗集 ", p.105,
這個不但可以看到逐漸好轉的過程是由外向內,
由高頻的小腸三焦大腸逐步往脾胃改進, 精氣神,
而且最後連心主神明的神識低頻部分也逐步好轉.

-----

張幼,

1 診,
便痢半月, 氣陰兩傷, 瞳散匡陷, 口糜已爛, 齒齦紅腫,
舌無苔, 脈虛軟, 乾噁不思納. 證屬棘手, 姑與扶正潛陽.

 活磁石 60g (先煎), 生龍齒 30g (先煎),
 朱茯苓 18g, 酸棗仁 18g,
 煨益智 12g, 破故紙 12g, 料豆衣 12g,
 西洋參9g, 陳阿膠9g (烊沖),
 橘皮 4.5g, 烏梅炭 4.5g,
 小川連 2.1g, 上安桂 1.8g (後下),
 雞子黃 1 枚 (打沖)

/* j5 註: 這個用仲景方效果可能會好些, 不過只有在王叔和" 脈經 ",
    還存留仲景關於小兒雜病的蛛絲馬跡.

    這醫案有點像腸病毒, 裡面沒有大便的顏色跟味道, 不好判斷,
    不過每個高手都會先從自己有把握的主要證象開始往後解,
    甘露飲應該也會蠻好用的吧.*/

2 診,
便痢得減, 乾噁得止. 瞳散未斂, 舌光糜爛, 脈虛軟.
氣陰兩傷, 再宗前法, 以冀轉機.

 生龍齒 60g (先煎),
 花龍骨 18g (先煎), 朱茯苓 18g, 酸棗仁 18g,
 煨益智 12g, 破故紙 12g, 夜交藤 12g,
 西洋參9g, 陳阿膠9g (烊沖),
 烏梅炭 4.5g,
 小川連 2.1g, 上安桂 1.8g (後下),
 雞子黃 1 枚 (打沖)

3診,
便痢已止, 瞳神散大尚能收縮, 口糜, 脈軟.
氣陰兩虛, 再宗前法.

 青龍齒 60g (先煎), 生牡蠣 60g (先煎),
 花龍骨 18g (先煎), 朱茯神 18g, 酸棗仁 18g,
 煨益智 12g, 破故紙 12g,
 西洋參9g, 陳阿膠9g (烊沖), 黃附片 9g (先煎),
 小川連 2.1g, 上安桂 1.8g (後下),
 雞子黃 1 枚 (打沖)

-----

這個真的很像程式設計, 抓住手上對生命的了解,
針對問題需求, 設計需要的功能加以調節. :)

jfive 发表于 2005-12-16 21:09:30

<font size="-1">http://www.ycrc.com.tw/author.php?publisher=leaves&amp;search=%E6%BB%95%E5%AE%88%E5%A0%AF

----

這兩天念書, 發現有一個人功力遠在小弟之上.

 滕守堯, " 道與中國醫學 ",
 揚智文化出版, 1996.

好強好強, 大概繼林語堂" 老子的智慧 "之後,
唯一能夠媲美的大師. :)
</font>

jfive 发表于 2005-12-18 15:46:56

人家寄給小弟的徵驗, 關於柴胡龍牡湯 :)

----

您好﹐因友人於六月車禍昏迷六星期後甦醒﹐
想用一些中藥幫助化淤﹐
請教先生在論壇上所述之柴胡龍骨牡蠣湯處方﹐
遠志, 菖蒲, 丹參, 川七, 荷葉, 及麝香應該加多少 ﹖
請您幫忙﹐謝謝並祝安康

.

謝謝J5先生指教﹐病人是本人上司﹐意外至今服用9丸安宮牛黃﹐
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showflat.php?Cat=0&amp;Board=8words&amp;Number=1541921&amp;
fpart=&amp;PHPSESSID=
如先生有時間﹐請先生幫忙看看病人是否能痊癒﹖
感激非常。

.

就是不是在台灣啦﹗在美國﹐所以很難囉﹐﹐
病人現在可以自行如廁﹐可以認人﹐
但長時間一直喊累和睡覺﹐
胃部還有食管﹐因為進食功能不佳。
現在服用柴胡龍骨牡蠣丸﹐
一天18粒分三次。
我好像看到一位已經死亡的人復活。

謝謝您。

jfive 发表于 2005-12-19 12:04:31

感謝提供詳細醫案過程.

.

上司在昏迷時期左右眼睛不自主的張開﹐
左眼不能閉上﹐很嚴重的發炎﹐
右眼只能在睡眠的時候閉上﹐
手腳不自主的上下左右移動﹐還滿有力的。
六星期後上司忽然雙眼都睜開﹐但沒有意識﹐
從深切治療室轉到普通病房﹐
喉嚨和胃部插管和尿管沒有拿走。

三天後轉到腦部受傷療養院﹐還是沒有意識。
醫生檢查後就說左眼99%不能痊癒﹐
盲的機會很高﹐身體其它地方還算健全。
大部份時間睡覺﹐醒來時﹐眼神非常空頭﹐
對任何聲音和人都沒有反應。
身體大部份時間則左邊﹐左手一直抓住床邊的防禦架子。
大概20天後尿管去除﹐開始可以餵一點點水﹐
偷偷給冬蟲夏草燉水﹐醫院不知道﹐
有一點意識﹐眼神還是很空洞﹐
不能講話﹐但痰嚇人的多﹐要求抽煙。
開始給紙筆寫字﹐亂七八糟的塗。
第一恢復的語言是中文﹐然後是英文。

十天左右可以用筆回答問題﹐字體還是亂七八糟﹐
自己和他的孩子和父母的名字和生日正確﹐
但歲數不正確﹐記憶停留在20歲的歲月。
開始不停止要水喝﹐很恐怖大量的喝﹐
除了睡眠﹐就是一直喝一直小便﹐不給時會握雙手求人。
回答問題記憶停留在30歲﹐用筆寫﹐可以發一點聲音。
有時候會要求穿鞋更衣﹐然後問車子到了嗎﹐原來他想上學。
睡眠很少﹐一直要水﹐開始坐﹐不穩健﹐
偷偷餵燕窩﹐醫院不知道﹐因為院方怕食物會進入肺部。
開始站立﹐5妙左右﹐無力。
可以進食雪糕﹐厚水﹐果醬。
院方很嚴厲﹐但還是偷偷餵核桃芝麻糊﹐
上司開始挑食﹐和他平時習慣一樣﹐只愛冷的﹐偷偷給冰塊含在口。
大概就是這樣的過程維持5﹐6星期﹐脾氣開始火爆﹐
不肯回答問題﹐打人﹐踢腿﹐很嚇人﹐我想他真的很痛。
醫生和護士不敢接近﹐檢查時會用布條先綁手。
眼睛﹐語音﹐吞噬功能還是不好。
站立很穩健﹐也能扶助走動﹐但脾氣超級壞﹐
家人很下屬都被扁的黑青。
大概就這樣維持很久﹐拔除喉管。

保險公司再次要上司轉到次等醫院﹐
因為覺得病情不能再進步﹐意外的有一位腦課醫生復假經過﹐
就說再為他檢查一次﹐那時轉院的車子已經在門口等候﹐
但貴人醫生檢查後說馬上要轉到NYU醫院﹐
因為如果不馬上做手術﹐兩枚眼睛都會瞎。
第二天做掃描﹐第三天馬上做去除瘀血開腦手術。
手術後還是一樣﹐一直要水﹐脾氣嚇人。
第六天把左眼縫上﹐怕長時間發炎。一星期後轉到療養院。
易怒﹐暴躁﹐罵人﹐哭鬧﹐還是不能進食﹐只餵流質食物
口語不清。這兩星期開始好轉﹐沒有大發脾氣﹐只一點點而已。
開始進食一些硬的食物﹐麵包﹐鰻魚﹐軟米飯﹐海膽﹐布丁﹐豆腐花﹐﹐
主要還是要求水﹐但﹐是汽水﹐是他還沒受傷時的主要飲料。
意識大部份時間清醒﹐只有很累的時候又好像回到很久以前的記憶。
能夠走路﹐不用扶助﹐可以自行刷牙﹐上廁﹐但要手拉手﹐身體還是很累。
上星期二檢查眼睛﹐很意外﹐左眼反而正常﹐右眼將來可能需要眼鏡﹐
後天會回去醫院復診。

偷偷餵服清音丸﹐大活絡丸﹐牛丸清心丸﹐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至今服9丸﹐清音丸8顆﹐大活絡丸12顆﹐牛丸清心丸4顆。
上述的中藥是讀一些中醫書嘗試給﹐因為外國人不太相信﹐包括上司的家人。

這幾天服食柴胡龍骨牡蠣丸﹐一天18顆﹐分三次﹐主要是見到您的貼文。

今天早上意識不太好﹐給一些六神麝香放熱毛巾抹臉順便給聞﹐
外國人多數用檸檬聞。
喝桔子汁﹐吃甜甜圈﹐柴胡龍骨牡蠣丸9顆﹐然後睡覺。
中午醒來大解﹐精神很好﹐進食米飯﹐魚﹐蛋﹐菠菜茸﹐汽水﹐
柴胡龍骨牡蠣丸9顆﹐到樓下室內走走﹐然後再躺臥休息﹐
沒有睡覺﹐起床吃一些水餃﹐再臥﹐偷聽別人講話。
大約3時﹐他孩子來接班﹐我就走了。
有一點差點遺漏﹐上司雖然話不多﹐但一直在偷聽我們聊天﹐
有時候聽得很激動﹐會放聲大哭﹐一直講對不起﹐
害我們都哭了﹐﹐﹐
謝謝您的柴胡龍骨牡蠣湯。

jfive 发表于 2005-12-26 16:14:17

呵呵 這兩天回家做禮拜跟家人一起過聖誕節,
手邊念了幾本秘笈, 其中一本就是齊有堂齊秉慧醫案.

 丹溪總結金元心法, 直接傳給戴原禮,
 這個心法不知道為什麼被喻昌給參走了.

照理應該是寫"傷寒大白""症因脈治"的秦皇士為主流,
何時希家族幾百年用丹溪心法也用的蠻好的說.

 接下來黃超凡串接喻昌與舒詔舒馳遠, 傳給齊有堂,
 武進孟河費伯雄一家不知道為什麼又傳了下去,
 接下來像余聽鴻, 丁甘仁, 繼續發揚光大.

這個比對醫案就可以發現脈絡了說. 雖然書上嘴巴上不講,
可是核心技法都會在看病的紀錄裡顯現.

 看低頻的選方用藥挑的是什麼, 劑量用多少,
 大概就可以抓到在想什麼說.

 沿著時間軸這樣 trace 醫案真有趣,
 很以前在追水龍河川那樣, 從源流處一直追到出海口.

最近沒有劑量診次的醫案實在念不下去,
反而回過頭來翻像冉家收集的方劑學大成.

 齊氏醫案算是寫給自家小孩念的秘笈說,
 rmb$12, 換成 nt$ 不到 50. 如果想要享受速度的快感,
 這裡面的方子效果應該不輸給西醫.

 馬光亞前輩在台北臨床 20 年第二集裡面提到的冷哮丸,
 齊秉慧很早就寫在齊氏醫案裡了, 這種用砒霜的方子, 有兩種版本.
 
不過換另一個角度來看, 跟人們設計單一軸向方方正正的東西一樣,
這種速效頂貫串截的方子, 都得考慮常態分佈的大範圍,
否則可能某人的仙丹, 就是另一個人的毒藥, 反之亦然.

 上帝設計的時候考慮多多, 考慮跟這世界已有的萬事萬物,
 盡可能相吻合, 站在同一個設計原點上, 所以設計出來的東西,
 多半圓融, 瞻前顧後. 像水那樣, 盡可能循環生生不息.

jfive 发表于 2006-1-4 11:26:01

http://oak.zero.ad.jp/~zai50476/

 呵呵, 剛剛看到貼這個四分曆法的程式,
 感恩感恩~~

這幾天邊搞定家人感冒, 邊念瘍科的書, 照時間軸念下來:

 洞天奧旨(康熙), 外科選要(乾隆),
 瘍科心得集(嘉慶), 醫門補要(光緒).
 
裡面有本孟河馬培之寫序, 裡面一堆外科怪醫案的秘笈,
趙濂" 醫門補要 "最後面也在講 5 運 6 氣秘圖.

 這個圖秘之所在是照 24 節氣下去劃分, 還是 4 分曆法,
 照地支 120 度 3 合, 365.25, 取 5 為不足, 以 6 為有餘.

有句話很有意思:

 " 每年有化氣,
  又有 5 主運, 復有 5 客運.
  加以司天, 又加以在泉.
  更有 6 氣之主氣, 6 氣之客氣.

  7 者聚於 1 時, 總以客氣所剋者受邪,
  若客氣是木, 即脾生病也, 餘仿此. "

----

不過反向來看那個統計分佈裡面所有證象比較有意思,
大概不管是什麼情況, 都要想辦法得心應手,
像內經" 示從容篇 "那樣就是了 ...

jfive 发表于 2006-3-26 03:50:19


<a href="http://www.ihp.sinica.edu.tw/%7Emedicine/conference/19th/ccc.PDF" target="_blank"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conference/19th/ccc.PDF</a>

最近天天都在念陳可冀先生整理的" 清宮醫案研究 ",
這書很有趣, 家族命譜少, 家族醫案更少,
可是這份資料裡面有完整的清朝皇室家族醫案.

 來把之前八字書上整理的清朝皇帝命例配上,
 就可以看到整個家族遺傳疾病的演變及治療,
 而且蠻符合命理上面的推論模擬說.

 從醫案來看, 清朝皇室其實越來越虛弱,
 不知道是不是只能跟滿族近親繁殖的原因.

 而且似乎對天花這種傳染病的抵抗力超弱,
 雖然天下在手上, 可是卻對天花束手無策.

另外感受最強烈的就是一個 team 的興衰成敗,
真的跟 team leader 的身體健康狀態息息相關,
像康熙乾隆的身體都蠻不錯的, 可是之後的每況愈下.

 像慈禧根本就是很不平衡的人, 結果卻在那樣不平衡的情況下,
 影響那麼多的人, team leader 身心的健康真的很重要說,
 方以群分, 物以類聚, 像慈禧旁邊的寵臣太監,
 也跟慈禧身體狀況很像, 也難怪亂搞.

大自然有氣候的規律, 或許從歷史人事變化,
也可以看到像是四季興盛衰亡春夏秋冬的程序,
對應在相關人物的命理胚騰上面, 更是明顯阿~~

jfive 发表于 2006-4-10 04:10:33

- Fri Apr7 20:57:28 2006

山茱萸2.5 玉竹2.5 生地10 知母4
荔枝核2.5 橄欖2.5 鐵皮石斛2.5
肉蓯蓉2.5 玄參10補骨脂4
益智仁2.5 沙苑蒺藜4 桂枝2 大棗6
白朮3 麥芽3


單位:錢

-----

太虛兄, 跟中醫師好友請益的一些資訊 :)

jfive 发表于 2006-4-18 12:09:47

這個當初好友急著要去度蜜月, 可是卻遍尋不著護照 :)
一年後才剋應的卦例, 真有意思 :)

-----------------------------------------------

- Tue Apr 18 10:51:30 2006

哈哈 找到了真好 :) 果然應期還得多加努力,
就像看醫生時, 大多數的人總會問:

 " ㄚ這個要吃多久才會好ㄚ ? "

-----

就像 homa 大師上回說的一樣, 看當下的病不難,
但是要看到病的全程, 看到人的過去未來,
看到來龍去脈起因機轉預後, 這個就得有功力了.

 也像 ocean 學長上星期講到,
 仲景幫仲宣開五石飲的" 色脈證治 ".

直接望診, 可以直接看出有沒有吃過方藥,
仲景的洞悉力可以透達 20 年後仲宣眉毛毛髮掉光光,
真是太強了 :)

.

- Tue Apr 18 09:32:58 2006

懇請五哥大大解惑,占失物何在或可尋獲否?感激不盡!!


占卜時間:94年 4月 3日15時    乙酉年 己卯月 丁巳日 戊申時
旬空:子丑
貴人:亥酉
咸池:午
驛馬:亥

兄弟 丁未   ───   丙寅 官鬼青龍    ───         
子孫 丁酉   ──。應 丙子 妻財 玄武   ─── 辛巳 父母
妻財 丁亥   ──   丙戌 兄弟白虎   ─ ─         
子孫 丙申   ───。   甲辰 兄弟 螣蛇   ── 戊午 父母
父母 丙午   ───世 甲寅 官鬼 勾陳   ───         
兄弟 丙辰   ───。   甲子 妻財 朱雀   ── 戊寅 官鬼
伏   神   艮土二世卦─山天大畜          離火五世卦─風水渙


呼叫 law, 呼叫各方高人,
底下那個卦看起來小弟是貢龜了,
因為找了幾個地方:

 . 袋子或衣服的夾層
 . 脾胃論的書裡

這幾個地方, 好友大概都沒找到他的護照, 請各方高人大力相助阿,

.

Law@] - Fri Apr 8 22:24:26 2005


J5兄:

這個卦前幾天小弟就看到了,只是卦很怪,所以沒把握。^__^

要我猜的話,我會認為這個卦神告之重點不在找失物,

而是關乎起卦者在後續處理事情上的決策、狀況及過程,

.

........找到了.......果然是在黃色(脾胃論)的活頁文件夾中,
放在透明文件夾袋裡(袋子或衣服的夾層 )......
奇的是,當初應該有機會找到的,不知為何視而不見。

-------------------------------------------------------------

jfive 发表于 2006-5-19 18:35:19

前幾天請 ning 來講八字, 以科學的方式探索陰陽五行,
讓中國歷來哲學思想宋明理學的領略, 有個具體可行的操作型定義.

早上本來要一早起來趕去 ntu meeting, 累到不醒人事, 睡到爬不起來,
吃了早午餐後, 想想還是把最近放在心裡的想法敲一敲.

以前跟志銘同學聊天, 他總覺的逼使人們努力的最大動機是懶惰,
因為人們不想那麼累, 因為人們總想不勞而穫, 所以才會發明各種現代化設施,
而現在看起來的進步也正因於此.

不過反者道之動, 雖然越來越進步, 不過大家彼此手上的工具也跟著越來越精巧,
所以競爭也跟著越來越激烈, 因為人的身心並沒有辦法像 transistor 那樣,
每 18 個月倍增的速率成長, 所以一個不小心就被外在環境拖著跑,
而忘了最核心最關鍵而重要的是什麼.

大概越接近人的部份成長速度越慢, 以熟悉的 video coding 來說,
差不多是每 6 年壓縮率才有辦法倍增. 中醫這邊的演進更慢,
差不多 100 年左右一個學說流派才有辦法成熟茁壯.

更不用說什麼 500 年才有王者興, 20 年風水輪流轉,
180 年的六氣大司天, 第 3 冰河期之類的週期循環了.

------

古人真的很聰明, 既然養生送死是無法改變避免的大自然規律,
那就想辦法把生死死生之間的關連性找出來, 透過經驗法則的掌握,
想辦法讓下一代好一些, 優秀一些.

最近念吳元音" 葬經謙註 ", 感覺跟斗數是一致的,
右旋起紫微, 左旋起天府, 山水都從 12 長生,
紫武廉是丑酉巳, 殺破貪是申子辰.

傷寒論的六經也是如此陰陽左右旋轉相交,
少陽太陽陽明, 厥陰少陰太陰.

學問的背後有一脈相承的源流. 斗數是陳摶前輩創造的,
陳邵講先天易學, 斗數盤的背後其實就是還原孕育出生的地理環境是什麼,
而從天的時間原點北極星, 串接空間星體山水, 以此推測類象人情事故.

背後的根本還是" 數 ", 一個不停累積比對 similar pattern 的全息架構,
就像曹亮吉教授在" 阿草的聖杯 "裡面解析如何以 pattern 來了解事物.
這個動作, 幾千年來的中國人一直沒有停止過.

.

王德薰前輩" 山水發微 " p.172 :

"余曾祖父室城公, 葬本鄉裁松嶺, 於老山中, 坎龍入脈, 橫結開窩.
 龍身粗大不秀, 龍虎兩砂又短絀不特, 故未結穴也.

 所取者, 坤申回轉作案照穴, 申宮倉板田水逆潮, 穴前田水半畝,
 乃立寅山申向以收之. 左不見未水去, 右不見庚水來, 尚稱藏風聚氣.

 殊向前坤砂帶洩, 至乙酉歲 6 月 15 日, 堂叔仲璠公, 不幸為日寇擊斃,
 時年 30 有 7 歲. 蓋坤納於乙, 在向前為 2 房之砂, 乙之星屬土, 來克箕水,
 6 月建未, 亦陽戈之方, 是以凶禍應於 2 房之 2 矣. "

仲璠公的八字如下:

 癸癸癸戊
 丑酉亥申

曾祖父是仲璠公的父執輩, 坎龍入手, 戊申癸亥天干 3 癸.
坤申回轉作案, 所以地支除了申字之外, 還有巳酉丑金局.
申宮倉版田水逆潮, 所以亥子丑還是水局.

眾旺取其弱,強眾擊寡, 所以這個八字關鍵在戊字,
根基丑字受到酉丑亥子丑的合化力量, 戊字底下申字又半輔半洩.

37 歲走到日柱, 乙酉年酉字重疊, 地支走到 6 月夏天月柱,
申酉戌推亥子丑, 酉丑又合金, 全局金水動盪不安,
戊土又犯旺攻擊乙木, 應該是被日本人激怒而螳臂擋車吧.

女生從案來看, 戊申的對面是甲寅, 所以王德薰前輩八字:

 癸戊甲甲
 丑子戌寅

也與曾祖父的緣份頗深, 因為八字上都還有這個軌跡出現,
而戊癸亥子丑也都重現在八字裡.

.

再來是朱熹的八字與風水. 嘉佑 4 年 (1059) 8 月,
吳景鸞洪士良師徒因渴探泉, 謂有翰墨香, 為報朱氏而嵌:

" 金斗穴居樑, 朝案信鴉崗, 溪山環九曲, 道學世流芳. ", 子山午向.

建炎 4 年 (1130) 9 月 15 日午時生朱熹, 八字如下:

 庚甲丙庚
 午寅戌戌

慶元 6 年( 1200) 3 月 9 日午時過世.
這是鐘義明前輩" 中國堪輿名人小傳記 ", p.95-97 的資料,
上面還有轉自" 地理人子須知 "的圖.

除此之外, " 地理遷婆集 ", p.936 圖記著:

"案源縣乾嶺高山之平橫龍, 卸下 3 節結穴,
 癸龍午向加下穴, 前有 4, 5 里水析出. "
 
" 地理啖蔗錄 ", p.18 講五星聚講也有相關敘述.

丙戌底下寅戌拱午, 木火土星為主的格局,
橫龍入首轉了 90 度, 真有趣.

.

其實完整八字的例子還有一些, 像鐘義明前輩" 地理實用集 ", p.322,
就記載了 3 組完整的家族八字與風水剋應. 不過找了念了這些資料,
有點很深的感觸, 就是" 風水使人墮落 " ......

怎麼說呢 ? 雖然懶惰是科學的原動力, 企圖不勞而穫更是貪嗔癡天性,
可是風水似乎是標準" 以財貨殺子孫 "的具體化呈象.

這可以從明朝大黑暗時代的風水與八字來證明, 一直到現在,
相信還是有很多靠著祖蔭天天不用努力就可以吃喝玩樂,
對自己跟對別人都沒有具體創造建設只是促進消費像皇帝的人存在吧.

大家都知道創業唯艱,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 清太祖順治, 都不是省油的燈.
明成祖戰鬥之後, 跑去北京定都, 接下來就是拿天壽山當歷代皇陵,
在" 紫禁城風水 "這本紅皮書 p.302 頁, 可以比對壽陵與之後孕育小孩皇帝的八字:


. 明太祖 (永樂)

 辛癸辛庚
 酉酉巳子

 長陵, 天壽山中峰, 艮龍, 癸山丁向.

接下來是:

 獻陵, 天壽山西峰, 艮龍, 癸山丁向, 洪熙.

 景陵, 天壽山東峰, 癸龍, 艮山坤向, 宣德.

 裕陵, 石門山, 艮龍, 癸山丁向, 正統天順.
 茂陵, 聚寶山, 艮龍, 癸山丁向, 成化.

 泰陵, 史家山, 亥龍, 壬山丙向, 弘治.


. 明武宗 (正德)

 戊丁戊辛
 申酉戌亥

這個八字很聰明, 又很有錢, 比對前面祖先的風水還蠻像的,
可是吃喝玩樂, 像高血壓一樣, 沒辦法好好運行就用宦官高壓,
還通釋典梵語, 可是因為祖先留下太多, 嗜酒荒志, 好勇輕身.

最後埋在康陵, 金嶺山, 戌龍, 辛山乙向.


. 明世宗 (嘉靖)

 己辛己丁
 亥巳酉卯

這個應該是跟弘治的泰陵同步, 阿公亥龍壬山丙向.
正德爸爸的酉字申字扣入己酉辛巳, 也是亂搞, 一代不如一代.

 永陵, 陽翠嶺, 癸龍, 艮山坤向.


. 明穆宗 (隆慶)

 辛癸癸丁
 酉卯卯酉

正德阿公的金嶺山, 戌龍辛山乙向在這裡也是很明顯.
葬在昭陵, 大裕山, 辛龍, 乾山巽向.

如果以來龍 12 長生開始排, 以永樂為祖,
看起來到了嘉靖之後就漸漸走向" 墓 "字了.


. 明神宗 (萬歷)

 辛癸辛癸
 酉亥酉亥

對應嘉靖的癸龍艮山坤向. 這些八字都是富裕好命的八字,
可是卻讓整個國家朝代越來越墮落朝向滅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ㄚ.

 定陵, 大裕山, 乾龍, 戌山辰向.


. 明光宗 (泰昌)

 乙丙己壬
 未申酉午

體弱多病, 好女色, 內惑女寵. 8 月即位, 9 月即死.
天壽山西峰右下, 艮龍, 癸山丁向.


. 明熹宗 (天啟)

 甲甲壬己
 子午申酉

這個八字與譜系所列生年不合, 徐樂吾前輩整理的八字,
從韓雨墨前輩, " 中華帝王命譜 "上 p. 65 看來的.

 德陵, 潭子嶺, 卯龍, 甲山庚向.


. 明思宗 (崇禎)

 己乙戊庚
 卯未寅戌

這個如果不要當皇帝, 應該會過的很不錯.
後面就沒有明朝了說.

---------------

總覺的雖然有風水醫藥這些外在的方法,
可是關鍵還是在內心的一念之間, 反者道之動,
越信這些外在的技術與力量, 短期的確有效,
可是短期的越有效, 卻是為求速效, 反致速亡.

像風水無不為小孩子孫妻財子祿不勞而獲榮華富貴努力,
但是卻像是不停吃補藥強身, 吃春藥威而剛助性那樣, 越搞越糟.

使人墮落的學問.

jfive 发表于 2006-6-4 03:38:05

最近聽到的都是被命理跟風水所害的例子, 剛剛跟 ocean 學長聊天,
或許副院長也會覺得西醫被中醫所害也說不定.

sigh, 人真的是太複雜了, 把脈像是 debugger,
看到 error message, 看到循環系統血管壓力波的傳遞 f(t),
去猜 code 去猜 chip/computer 到底那邊出了問題, 去參到底原因是什麼.

該修 software code 的修 code, 該換的換, 該拔的拔,
可是身體本來就有 auto repair 的功能, 該插手到哪, 能做的是什麼,
因為數量上的複雜, 到現在還像是藝術一件, 就像到 90 nm, 65 nm 之後,
design 本身的不穩定度大大提高, 搞到都變成機率 model 了.

中國古代的數學基礎來自勾股弦定理, 543,
量到的波是 f(t), 解析合成 function 的手法太多了,
f(t) = sum( a*sin(n*pi+theda) + j*b*cos(m*pi+phi) ),
當中的 sin, cos 就是勾股弦說.

要感謝被夾動脈的狗與老鼠, 不然那麼多可以解析 f(t) 的手法,
不太可能就一下子命中勾股弦定理說.

透過這個, 就可以跟戴震的老師江永聊天了.

-----

作者: suei (似水巨蟹女子) 看板: Fortune
標題: 生性討厭兒子?!
時間: Mon Feb 20 19:47:50 2006


我的一位好友Monica去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風暴。

她討厭她的老二(二兒子)。討厭到晚上做夢殺他。

她說,自小,老二就是黑黑的,好吃,吃得胖胖的,不得她寵。

只是沒有想到,才三歲半的他,會讓她厭惡到無法與他同處於一個空間的程度。

我們眼中的她,35歲時已達成了五子登科的理想,自己有穩定的工作,
連得二子,有自己的新屋,正是如魚得水的年齡。

沒想到,去年讓她幾乎瀕臨崩潰邊緣。

她無法接受自己一直做這樣的夢。她看到小孩就頭疼。


於是,無助的她,求助於她懂命理的好友。                              

好友甲看了看她與她先生的八字。

搖搖頭說:”你們........二人不適合當夫妻。”

她半信半疑,另一位好友乙說:”我自己在有危機時,曾去找過這位命理師。
我介紹那位高明的命理師給你!”

在好友的陪同下,Monica到了相命館。

丙命理師說:”你的老二是你上司,在前世想盡千方百計來害你。
你們二人的關係很難解套。”

他又說:”你的命盤不適合結婚。””你老公是那個天天坐你對面跟你吵架的人。”
”如果你離了,跟先生的關係反而比較自在。”

她直打哆嗦。

她說:”那我該如何?”

命理師又說:”如果你不想離婚,為今之計只有先把老二交由褓姆全天照顧,
你在家附近另租房子,暫時離開目前這個家。”                                 

她半信半疑。

後來,她又在友人的介紹下,找到一位量子力學的博士丁,用二根棍子來算命。
他只說了:”你和你先生的緣分快盡了!””你老二在以前是出家的命。”

天呀!每一家說的都差不多,她不得不相信。

她仔細回想結婚這八年,老公因為忙於工作,很少主動關心她的情緒,
也常為大小事吵架。

於是她跟老公攤牌。說要孩子還是要老婆。

若要孩子,她選擇離婚;若要她,得找解決方式。

她老公聽了,眼眶泛紅。

她已不是第一次在老公面前情緒崩潰。

於是,她也把老公帶到相命館去。

命理師說:”你的老婆在前世是你的小老婆,你的老二在前世是你的大老婆。
你最愛小老婆,但你對大老婆有責任。”            

對她老公來說,怎麼可以任意割捨?!

後來,老公還是選擇了Monica

老二只在週末回家。

她在週末晚上到自租的公寓去。

只是這樣的過程,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因為Monica也還在接受心理治療。

她說:”我不能確定,當我老公和我大兒子提到二兒子時,我的心情會不會不開心?”

”我只要看到二兒子,一股無名火就會升上來。”

 現在,他回家只能在地下室跟佣人吃飯,我們三人在一樓用餐。

 他也怕我,我也討厭他。”

”等他大了,我希望把他送到全天住宿的學校,我根本不想看到他。”         

”即使我知道,他即將動一個手術,我也不想去醫院看他。”

”我知道,你聽了可能會嚇到!但,這真的是我一年來的心路歷程。”

我說:”布施會不會改善你們二人的情況?”

她說:”我不曉得。”


我知道,向朋友坦白這樣歷程的痛苦。

一個美好的家庭,竟然會遭遇如此風暴。

我不知道,命理到底可不可信?

那晚的我,竟有點迷惘........ 。

--

jfive 发表于 2006-6-22 02:53:55


奇怪, 小弟怎麼念都深深覺得汪叔游教授
在 20 多年前出版的" 中醫脈證學 (1) ",
還有民國 80 年附在" 中醫診斷科手冊 "裡面,
" 脈學圖形判讀精義 "深刻異常, 可是似乎現在言及者稀.

 就像魏凌雲教授在 20 年前寫的
 " 針灸科學與技術 "瀕臨絕版一樣,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像大家都很希望可以直接從脈波圖找出脈證治,
這個有阿, 而且比對小弟手邊量測過的波型,
感覺應該相當準確, 拿這個來算" 病 ",
肯定會變成口耳相傳的大師.

 奇怪, 寶物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為何捨近求遠, 還跑到深山裡拜師,
 沒個 4,5 年還把不到脈 ....

" 中醫脈證學 ", p. 7-91 ~ p. 7-101,
10 頁的" 脈證治 "秘訣說 !!

jfive 发表于 2006-7-11 00:11:44

陰歷:1913癸丑年9月27日戌時
國曆: 1913.10.26 19:00~21:00

 丙庚壬癸
 戌辰戌丑

 丁戊丁己
 戊癸戊辛
 辛乙辛癸

出生年份      妻生      妾生
1937丁丑      男      
1938戊寅      女      
1939己卯      女      
1940庚辰
1941辛巳      女      
1942壬午              
1943癸未              
1944甲申      女             
1945乙酉               
1946丙戌      男      女
1947丁亥                 女
1948戊子      男      

1949已丑                 女
1950庚寅      男      女
1951辛卯            
1952壬辰                 男
1953癸巳      女         
1954甲午           
1955乙未            
1956丙申                 女

妻:1915年乙卯;
妾:1927丁卯。

丙戌年生的兒子服兵役時溺水而亡。
壬辰年生的兒子天生弱智。

-----

紫雲前輩" 斗數論子女 "中的命例,
這個大概像迴龍入首, 虎砂來作案,
丙戌庚辰壬戌, 這都是非常有力的龍,
配上癸丑明堂, 剛剛好說. :)

 丙火生戌土, 辰戌沖解開乙字財星入庫力量,
 所以 24 歲丁丑前的丙子, 子辰合讓乙木照到陽光丙火得以透出,
 應該是乙卯 (1915, 民國 4 年)的老婆吧 :)

因為結穴在癸壬, 所以動到丑戌就有生小孩的可能,
丑為大老婆, 戌為小老婆.

 丙丁, 戊癸合火, 官星生男.
 甲乙, 丁壬合木, 財星生女.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三個現代醫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