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儒 发表于 2013-1-17 20:15:44

-个人成名不是-朝-夕之事,廖国师之所以能得到此殊荣,没有两把刷子,是经不住严格的层层筛选而成为最佳人选的,再说朱皇也不是傻子,至于事后出现的问题,另有隐情,不便多言.

甲辰 发表于 2013-4-1 20:06:07

慕羲 发表于 2012-2-5 17: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爲了迎合禮制,用假穴才能做大。加上立錯向,堂氣變煞氣。

看過很多發族墳,常常爲了蓋大面積的祖塔,犧 ...

有资料说,长陵竣工于5运前属上元,成祖下葬时已进入5运后之下元,而下葬时廖俊卿已经去世了,所以主持下葬的风水师并未作相应调整,导致长陵理气上的失败。当然这只是从理气上分析。权可作一家之言。

黄先详. 发表于 2013-7-4 22:42:44

长陵的问题,应该不是坐下无真气脉,相反,而是坐下有真气脉,风水师不会用而已。

dongdong228 发表于 2013-7-5 13:47:13

风水是有一定的数。

吴先生 发表于 2013-7-5 15:44:57

慕羲 发表于 2012-2-13 13:57
上将上相居四垣,天乙太乙明堂照。二句互文見意。亦即上将上相天乙太乙居四垣,上将上相天乙太乙明堂照。試 ...

   非常佩服两位版主的学术态度。坚持真理。把自己的数据提供给我们这些学生学习。但是,我想不通的地方是,廖国师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明他已挖到穴位,还有物证、出水什么的。难道王帝的遗体没有放到穴位,还是没有挖到穴位的问题?还是其它人影响的问题?明明这里是好地方呀。

yinhe 发表于 2013-7-5 19:08:38

敢问大师以为清昭陵如何?明长陵乃明清以来皇陵之典范,风水之精华!除清孝陵无可与比!尔等宵小有何杰作敢非先师!

aniusg 发表于 2013-10-19 06:10:25

骑缝

秋水蓝天 发表于 2015-5-28 22:16:08

看完此贴,甚感沉重
卫星图大概一看,就知道此龙到头,左右两边皆有结穴,除了版主说的这个外,另外一边,也是一个好地方,穴证明显,而唯独前面长陵这个地方假的不能再假。却还有人迷信国师的头衔

fanmingyou 发表于 2015-10-5 11:25:53

慕羲 发表于 2012-2-4 10:31
長陵,人造穴,坐癸山,右水到左,水出巽。真正銅鑼穴,坐東北,內水出西南,外大局出巽,還是右水到左 ...

内水出西南那就是左水倒右 但是外大局出巽
当我们给穴位定向的时候 是以内局水路来去定向 还是外局?
可否指点下

fanmingyou 发表于 2015-10-5 15:28:57

天機 发表于 2012-2-4 00:04
補充幾張照片;
1、首先,我們在停車場,堪驗內明堂的合襟水口,會合后,水往左【巽方】流,與外明堂大局 ...

天机兄 你那黄色罗盘好漂亮啊! 可否分享下?

wls 发表于 2016-12-22 15:56:40

長陵的來脈形勢与立向:




wls 发表于 2016-12-22 15:59:02

來脈入首:

wls 发表于 2016-12-22 16:02:48

本帖最后由 wls 于 2016-12-22 16:46 编辑

假定廖均卿定穴沒有問題(只是“假定“,因为廖所定的穴有“喷泉”现象,显然不妥),符合来脉的立向是:



amramcom 发表于 2018-12-9 09:07:52

今秋入京,会在此生活很长的一段时间。
我就住在北京昌平区里
离十三陵很近
昨天参观了明泰陵、康陵
今天去长陵参观
主要是去慕老大所指出的正穴现场亲证。

问道堂 发表于 2018-12-26 15:27:40

fengai556 发表于 2012-2-20 19:00
能否说是1524年八月十九日下葬?或真正下葬是二十日?
十九日六柱
甲辰 癸酉 辛酉


引清人 国学大师 汪宪【号鱼亭 】所钤藏书之《帝陵图说》 南丰 梁份 撰
文曰: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帝崩于榆木川,寿六十有五,十一月庚申,葬长陵。供诸兄参阅。

就在井底观天 发表于 2018-12-26 17:16:57

天機 发表于 2012-2-4 00:04
補充幾張照片;
1、首先,我們在停車場,堪驗內明堂的合襟水口,會合后,水往左【巽方】流,與外明堂大局 ...

风水学传承久远,各家流派难免认知差异。
如果从下面这张图黄线所示来看,内关水路交汇于坤方定局左水倒右是正确的。至于出关后的流向巽方低处与廖氏“左水倒右”这个定义已经没有干涉,在传统风水术中进入下一层次的分配,另有主张。今人研究长陵风水格局多出于己意切入,并以建陵后的皇家人事附会其中,以成败论手段,多属主观性质,能理性而又单纯从学术传统角度判断廖氏风水手法的学者鲜而又鲜。风水本身是个说不清楚的事,不等于一加一等于二的公式,非要用假设性的意见推翻前师的做法,这是不明智的,也是没有半点积极的学术探讨意义的。

http://www.fengshui-168.com/attachments/day_120204/12020400046fb505505746df13.jpg.thumb.jpg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原創】銅鑼穴--明十三陵之長陵實地堪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