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运气
发表于 2011-5-23 20:20:04
多有得罪了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4 09:04:37
回复 784# 开元运气
兄台客气了。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指吾非者,吾友也。
hws
发表于 2011-5-26 11:21:31
回复 776# 三分归元
大公无私精神值得敬佩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1:22:26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1:28 编辑
略论拜师及先贤定位
“拜师收徒'是种双向选择,不但老师要考察弟子的德性,子弟也要考察老师的德性。如果德性都不能让人心服或大体赞同,还拜个屁。管它什么嫡传庶传真传假传,即使杨公再世,如果不能让人心服,也没必要理他。反过来也说明,杨公之所以让后人怀念尊重,不仅仅在于他的学术,更在于其精神也。杨公被称为“救贫”,蒋公被称为“地仙”。岂是浪得虚名哉。 观当今,较高下者,必找杨。论德性者,必学蒋。好像杨公成了地仙,蒋公成了救贫。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犹未觉,颠倒乾坤己不知。
集思广益
发表于 2011-5-26 11:47:07
略论拜师及先贤定位
“拜师收徒'是种双向选择,不但老师要考察弟子的德性,子弟也要考察老师的德性。如果德 ...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1:22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中肯。杨公旨在传授"救贫"之法,非教贪....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2:10:55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2:16 编辑
当小弟领悟到上述意思后,一个大胆的推测跟着就瞬间诞生。那就是蒋大鸿所开讲的玄空之学,也许并非杨公之本义。是蒋大鸿在这里出了问题。蒋大鸿就像历史上的司马迁一样。历史性地总汇了风水学的历史。司马迁总汇的是否全部得当(符合事实),暂且不提。而蒋大鸿是极有可能把不是杨公的东西,录入了杨公名下。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各门各派都宣扬自己是杨公真传。如果有个大宗师、地仙级的人物出来也这样,人们是会很容易相信他的话的。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麽究竟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蒋注的五部经典怎么解释? 至于青囊经,自然不必多做解释。那麽接下来的几部,青囊奥语,果真是宣讲蒋的玄空吗?倒真是未必。 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相信李定信的考证。也许青囊奥语。原貌本只有137字。而其所阐述的要旨,也并不是蒋得到的玄空法旨。 问题的关键就变成,蒋收入的几部经典的考证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证据证明,几部书是杨公或其嫡传弟子所著,那麽一个惊人的结论就极大可能成立了。杨公与蒋公的玄空,并非一个法旨。但即使这样,仍然不会影响杨公和蒋公在风水学上地位。杨公的东西可以甚验,蒋公的东西也可能甚验。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矛盾。那麽这样一个新的问题就会出现。如果把青囊奥语,列入三合,而为杨公所传的话。那麽玄空的创立和发展脉络究竟是如何的。玄空究竟是从何而来。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再次涌现我们面前。从目前资料看,最有根据的是吴景鸾传下的玄空。吴景鸾的玄空是来自,陈抟,陈抟又是来自何处,至少从历史资料看,陈抟来自杨公的几率甚微,几无可能。反而是杨公的弟子廖禹倒是有资料显示是求学于吴景鸾。
那麽吴景鸾得传的玄空,究竟是否就是蒋大鸿宣讲的玄空呢?如果是,那麽上面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陈抟,如果不是,那麽蒋大鸿的玄空,就只能往下追溯,无极子和目讲等。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2:21:11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2:24 编辑
上述问题,也请大家多发表意见。不要搞得所学祖宗是谁都不知,乱扣帽子。能理清这一系列问题,未尝不是堪舆史上一大事件。而在理这些问题时,最好能避免先入为主,以为是谁的就全对,不是谁的就全错。这都是片面的看问题。希望多用发展的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杂乱。给先贤应有的合乎事实的定位。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2:42:05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2:54 编辑
而按小弟的推测,蒋的玄空不是唐宋时的玄空。更不是杨的玄空。如果我们把玄空当成无形可见阴阳二气(一气,或生气)的代表词,这个就容易理解了。那麽玄空也就真的可以找到郭璞为鼻祖了。郭璞的葬乘生气。而玄空注重理气一面,也是玄空的特点。那麽杨公的三合也未尝不可以叫玄空。也可以说风水学就是玄空学,就是乘气学。这是否就是玄空的原始意义呢。而狭义的玄空,就是特指,无极子传给蒋大鸿的那套法玄空。而不是理意义上的玄空。也不是峦头意义上的玄而空(峦头气因形察,也可以叫玄空)。如果能找到元空一词内涵和外延的发展演变,也可以从侧面证实上述一系列的推测。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玄空叫元空更恰当些。元者指生气。空者不可见。所以要用一套理来推知其生气所在。后来的发展,就变成外延的描述,时空等等。而其最根本的所在,当在峦头,因形察气。而杨公撼龙、疑龙皆是最原始的无上妙作。风水有流传称,杨公乃江西峦头派之代表。这就更加合理了。而风水的发展脉络,也就甚为清晰。从因形求气(元),到粗略的因空求气(元),再到精湛的形空结合求气(元),代表了风水的三大或者两大发展阶段。然而贯穿其中的都是一个理字,形讲理,空也讲理。一个理字贯穿风水的始终。四川铜山西崩,皇宫灵钟东应, 则是最初的空中求气的经典语言。现在用科学解释,就更加容易理解了。但这个似乎还不是风水空中求气的意思。不过是个基本的科学现象。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3:04:35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3:07 编辑
而从郭璞的语言观之,当时的空中求元,应该还不太成熟,仅是粗略感受而已,并没太多经验,和系统操作方法。但当时的因形求气,却是已经得到很好认识,并且水的意识是天然的融尽风水里,甚至不是风水中来,而是居民生活方便的自然选择。葬经也多言,因形求气之法。蒋公因见经典写,圣人卜河洛,瀍涧二水交华嵩,相其阴阳观流泉,卜世卜年宅都宫,就认为当时先贤已经精湛地运用了他得传的空中求元法系统,似乎不大妥当。倒是先贤的相土、相水之法,更符合当今的环境生态学要求。而非风水学意识上的要求。这一点,也可以从堪舆史的发展梗概中了解到。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3:16:23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3:30 编辑
另外最经典的玄空理气著作,天玉经,据郑樵《通志艺文略》,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杨,曾二 家书无《天玉经》之名。几个方面的资料都偏向,杨公与狭义玄空的关系并不大。根本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蒋大鸿的玄空,就是杨公的玄空。蒋大鸿在这一点上,可能是认祖太过心切了。以至后来诸家众说纷坛,争吵不休。而今习玄空者,又以杨公之名乱批蒋公者,更极有可能是错上加错了。尤显可笑。而资料却更偏向于,吴景鸾之学,更贴近蒋学。也就是狭义的玄空学,不像杨公之学,更趋向源于陈抟,道家所出。也许后人更缅怀杨公的救贫之举吧,把什么好的东西都加在了他头上,也有可能。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3:39:16
转载部分一元一国学网,考证资料。
杨筠松到底写了那几本相地术书籍呢?
《月河精舍丛抄》载有丁芮朴的《风水祛惑》,其书对这个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风水之术,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唐宋时人,各有宗派授受,自立门户,不相通用。今考杨筠松书,不免有疑窦。《撼龙经》专言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疑龙经》亦然,其所谓九星者,特取譬之假象耳。《汉书·翼奉传》有贪狼、廉贞之文,而非星名。
王逸注《楚辞》有九魁,谓北斗九星之语,而不详其名。惟道书所有,与此俱同,盖龙经所本也。而《青囊奥语》有巨门、破军、武曲、贪狠;《天玉经》有贪巨、武辅;《都天宝照经》有辅星、贪狼;皆属方位,谓之挨星,又谓之元空。《青囊序》、《都天宝照经》所称罗经,皆主方位,而《撼龙经》云‘不比寻合格地罗’,曰‘不比’,曰‘寻常’,盖轻贱之词。高其悼曰‘杨公已明言非方位之说’,是也。《青囊序》言五行,凡四见。《青囊奥语》言五行,凡二见。《天玉经》言五行,凡十一见。而《撼龙经》云‘龙家不要论五行’,此皆显然舛异者也。《青囊序》云‘晋世景纯传此术’,《青囊奥语》云‘又见郭璞再出现’。不知郭璞葬书晚出,非杨所及见。又云‘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顺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此元陈致虚之语,乃丹家修练之术也。又云‘太极分明必有图’,此亦宋以后之说,其依托之迹,即灼然可验。且杨筠松地理宗派,自宋迄明为人所道者,是峦体。则理气非杨学,略举数条,左证其伪。
从上述也可以看到杨公的主要学术精髓在峦头,是有相当证据的。而方位甚至天心正运之理学是否为其所出,则显得证据相当薄弱,甚至偏向于否定意味。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4:10:36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4:27 编辑
而从吴景鸾上书的阴阳天机表和五行选择表看,即使吴景鸾的理气之学,也还是在传统的朴素易学范畴,是多家五行综合而用。其言:
六家五行,各有取法,合当兼看体用,并行不悖。夺神功改天运,造福响应。先师用之,验于前矣。世俗不究各五行,而专用一定格式取用五行,焉能造福于世哉?
如果吴景鸾在大体上没有欺君的话,则可以看到,即使当时顶尖级(受陈抟所传)的吴景鸾,其理气也与蒋大鸿说的大相径庭。可以看出,吴景鸾这脉,不是蒋大鸿的玄空主旨根源。(正五行论气,八卦五行论局,洪范五行论山纳音,各有所用,难以概论也。)那麽蒋大鸿的玄空主旨是谁呢,只能再往下追寻了。那就极可能是宋之后,元明时期的一些高人了。无极子?目讲? 还是有其他高人,自己发明了这个元空大法。但至少可以确定一点,在宋时,理气之用,不是蒋大鸿说的这样子。没有这么多的颠颠倒倒。所以蒋大鸿的颠倒,是来自无极子前后,大概是元明时期才开创的颠倒法。是有些资料支持的(要嘛就真的是诸般五行乱颠倒了)。但是是否有这个可能呢。从吴景鸾的理气心印看,确实有这种可能。因为吴景鸾已经论及了天运地气的问题,而在法上也已经开创了,诸般五行各有所用。那麽精湛的阴阳玄妙理,挨星大五行,是完全有可能应运而出的。
集思广益
发表于 2011-5-26 15:14:38
而从吴景鸾上书的阴阳天机表和五行选择表看,即使吴景鸾的理气之学,也还是在传统的朴素易学范畴,是多家五 ...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4:10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剖析透彻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5:37:31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5:39 编辑
我们再看吴景鸾的阴阳天机书表所言:
……
臣尝窃观其书,犹恨汗漫无归,玉石不分,尤恐世人不知去取,伏念臣父克诚隈以微劳,粗明卜筮,家寒四壁,取资游艺以养双亲,尤恨不能造其玄。久闻华山处士陈传号希夷者,深明天道阴阳,祸福之机,不远数千里而往从师焉,遂得“先天易数青囊心法”之书。上朔其原,希夷得之于曾文辿,辿得之于杨益,归而验之,无不中者,不幸臣父早卒,乃不闻于世。时臣在幼,罔或知闻,祖母张氏因念而藏其书,臣既卓立,祖母授书至粗知大义,长从师学,于是洞究其说,始知体用,间有扦择,或获谷应,由是里闻郡邑,颇著微名。庆历辛巳,圣诏访求明阴阳术者,郡县以臣为举,臣自揆学疏行薄,不敢奉诏,而有司逼促越急,方敢就道,故待罪阙下,蒙圣上垂询阴阳之妙,特诏臣献纳师授《天机书》及《理气心印》,臣谨补注,悉开列上闻。
……
从这里可以看出,杨公得的书又转到了吴景鸾的手上。那麽吴景鸾进呈的内容,当就是丘延翰的原始内容。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天机书、理气心印,是先天易数青囊心法呢?从其描述看,体用当指,龙运山运之分。也就是说,先天易数乃指,龙运之法。这个是否是元空的滥觞呢?从源头看,是极有可能的。这里又出现第二个问题,从吴景鸾的描述看,从丘延翰得到的天机,已经昭然若揭了。如果此源头没什么问题的话,那麽我们目前所论的三合和玄空,都已经不是丘延翰的外延(元空的内涵还是接近)了。这个是很清晰的。那麽杨公和吴景鸾的两脉天机又是如何传承的呢。杨公的传承已经基本没有什么踪迹可寻了。而吴景鸾却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出了《玄空秘旨》,这很可能是首次,把玄空作为一个风水的名字。即是玄空的起源所在。因为在丘延翰的书里,还都是青囊的叫法,并没有玄空一词的出现。而杨公脉络下的几部书,也都很简略(按李定信的考证)。这里就更加的印证,玄空是吴景鸾所出。根源在于丘延翰。而杨公那个脉络,很可能走的是峦头路线。遂出现一个问题,杨公遂还江右,而杨曾之名始著。这里杨公之名,始著。究竟杨公出名的法宝,是否就是依赖于他得到的丘延翰的东西呢。这个却是未必的。我们说即使得到玄空秘诀,缺少峦头的功底,也很难迅速造福达到精湛,并得名的。而且杨公之精于峦头,是没什么疑问的。这样说来,杨公很可能是没有太过看重,丘延翰的东西。而是有他自己的一套形峦功夫。而玄空的名字,也很可能是来自吴景鸾一脉下的传承。那麽这样分别的话,曾天玉经序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你想,如果曾是陈抟的师父,那麽陈抟结合自己原有所学,开创元空之脉,老师写序是很正常的事。就像今天请名人作序一样。
这是从两脉所留下著述的清晰程度,来看的。从这里资料看,元空很可能是这样发展而来。就像一个师父下的两个徒弟,各有所长。杨公一脉以形峦而闻名,吴景鸾一脉以理气而稍胜。至于其后的其他翻卦三合等等派别,就离这个源头稍远了。行至无极子时,也许吴景鸾开创的这个元空已经达到成熟,甚至是质的突变。进而出现了蒋大鸿所写的玄空。又因为吴景鸾的下大狱和出狱后的修道,(因为论牛首山“坤风侧射,厄当国母;离宫坎水直流,祸应至尊下殿”之语而被下大狱。一直到仁宗去世,才被大赦,出狱后向皇帝献《中余图》,未受赏识,遂佯狂削发,修道与湖北天门县白云山洞,常往来与饶、心二州(均在江西))和与杨公的密切渊源,都加在杨公头上,也是极有可能。甚至据说,吴景鸾的女儿也曾把一些书传于廖禹。可以说杨公一脉与吴景鸾一脉的渊源可谓深厚。两者交织,难以分清,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以上为小弟对于风水尤其元空风水传承的推测。仅为一己之见。错误之处,尚请原谅和指教!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5:42:32
回复 795# 集思广益
多谢集思老兄支持!为理清风水学的发展脉络,只能大胆推测,谨慎验证了。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5:54:09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6:32 编辑
另一个问题,杨公有没有可能根本看不上丘延翰的东西,而另创一个三合法呢。至少从常理上看,可能性不大。也就是把三合归于杨公也同样牵强。三合倒像是后人学子的推演。加上经验的积累,就越验越深奥。至今也出现了真三合、假三合这些名目。也许一切源头都得从雌雄、元空说起。我们今天能看到吴景鸾的上表,是我们的幸运。也许在过去,这些上与皇帝的东西,并不是这么容易就流入民间。因而后人不知元空为何物,不知雌雄为何物。就依据民间普及的干支阴阳顺逆雌雄交媾来推演注解,雌雄、元空这些特别的术语,也是完全合理的事。
注:小弟所写皆是依据目前可见资料,理上推来。小弟对待风水的态度,是认为能有验的都是好风水,验的越多越准越好。不在于是谁创造的。也不在于它师祖的名号是否响亮。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6:10:37
那麽有三本书里面出现的玄空,就当引起注意,一个是《青囊序》。一个是《青囊奥语》,一个是《玄空秘旨》。如果能从这三本书的考证上取得突破,那麽上述的推断就一清二楚了。然目前很多解经的人,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未知经文出处,就开始大力发挥。借用秘旨中的话叫,未识经文来处,焉知下手去处,所解经文皆空。未识传承脉络、焉识真假对错,所传心悟秘诀尽错。
集思广益
发表于 2011-5-26 17:16:33
我研习堪舆的心得:
果真"撼龙经""疑龙经"杨公所著,那么"天玉经""宝照经"是他人手笔。
撼龙九星阐述了天地雄雌论,泄秘了一星生阴阳三生万物之玄机。杨曾问答、杨公倒枝中的阴阳诠释撼龙经。妥否?有识者斧正。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7:47:58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7:49 编辑
回复 800# 集思广益
就兄的问题,小弟也说下个人见解。从小弟研习的情况看,天玉,宝照并非杨公心法。就是整个理气部分,恐怕都难找到杨公的心法。如果要尊杨公,疑龙、撼龙当第一。 杨曾问答,倒杖等等,是否可以诠释龙经,小弟见识尚浅。不能做出个人看法。不过通其理者,为真,不通者为假。只能如此认定了。是什么东西都有一个理存。
集思广益
发表于 2011-5-26 17:54:17
回复集思广益
就兄的问题,小弟也说下个人见解。从小弟研习的情况看,天玉,宝照并非杨公心法。 ...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7:47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8:12:46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8:24 编辑
回复 802# 集思广益
小弟为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花了一天的功夫啊。也有很多收获。比如三合是否杨公风水,玄空是如何来,蒋大鸿错在了哪里。现在总算对风水大致脉络有点看法了。虽不是太成熟,也算是一点个人研习成果吧。不知得出这样的结论,会不会得罪很多人。 会遭围追堵截。
卯酉通
发表于 2011-5-26 18:24:29
风水是我们老祖宗长时间实践总结的精华,有用的法决都是千锤百练的真东西有用的是长期实践的结果。象三潦风水世人为什么觉的好用,那是因为千百年一此没有怎么断层、一此在实践运用!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8:35:30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8:39 编辑
回复 804# 卯酉通
实践验证过的都是好风水。我一再强调这个观点。和兄是一致的。我也认为如果三僚没有真风水,那麽天下就都没真风水了。就像学功夫,如果认为少林寺都没真功夫,那就太失之狂傲了。有是理所当然,传与不传是另外一回事。
集思广益
发表于 2011-5-26 18:49:11
回复集思广益
小弟为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花了一天的功夫啊。也有很多收获。比如三合是 ...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8:12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了堪舆绝学永放光芒,其他可付之笑 。我认为三合表达是时空,历书可诠释。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9:01:26
本帖最后由 三分归元 于 2011-5-26 19:08 编辑
回复 806# 集思广益
有老兄和诸易友的支持,小弟会不懈努力,不畏艰辛。希望能理清一些风水的流传,能把与真相最接近的事实有理有据的汇报给大家。也为了中国的这门绝学能在以后好好的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无怨无悔。小弟也相信有一个理念是大家公认的,风水术越灵验越好,而不是名头如何。如果在一些发现中会触及,某些派别的信仰。还请见谅!
集思广益
发表于 2011-5-26 21:04:51
回复集思广益
有老兄和诸易友的支持,小弟会不懈努力,不畏艰辛。希望能理清一些风水的流传,能 ...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6 19:01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钦佩!刘若谷云:得其诀者,条条是道。失其旨者,步步皆错。有德之人,自会得其诀。叵测之人,.......
bill101
发表于 2011-5-26 23:06:57
拜读帖子,感概楼主精神学识。
菜鸟不懂风水,只是有空就看看帖子。
自称杨公之学现今天下到处都是,如果如果正如某些书上所说杨公时代伪风水学说有百多家,现在传下来的杨公真学概率接近零。现在社会上越是祖传越可能是假。杨公收的徒弟世居三寮,三寮如地方志所载经过多次兵灾杀了又烧,早已人去物非理湮。况且宅男所看到著书立传的三寮之人明师甚少。有些是本地自封的。进了朝廷钦天监的基本都废了滴,只能为皇家服务。
很多人忽略了《雪心赋》的作者卜则魏。地方志有几字提到卜则魏也是在三寮居之。好多的历史悬案。
难以追溯的历史,不可辨别的学说。
三合主要以八卦为底用12地支盘,弄个天地人三盘,再加穿山透地28宿等等五行(很重方位干支)。三元、玄空主要用24山为八卦24爻,近代细到64卦384爻等等五行(重时运卦理来配合方位)。其他纳甲、九星、天星等等,庞大数据理论,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化简?如何精细?如何辨别好坏?现在的时代不该说啥真假风水,杨公的是真?还是九天玄女的真?还是袁天罡的真,还是邱延翰的真?还是郭璞的真?早已人去物非。只有说好坏风水,准验率越高越好。
有兴趣的菜鸟忙生计没时间去研究,幸好有楼主这样的人,有空定多关注。
崇尚宗师
发表于 2011-5-27 09:14:03
吴景鸾仙师说过:学者应在龙穴上核其真,然后诸家取其博。
gfkj
发表于 2011-5-27 09:49:24
学习了,谢谢
三分归元
发表于 2011-5-27 13:16:22
再把小弟搜集的资料贴于此(摘自客家风水网络)
1.曾文展:又名文远,字继舆,号逸真。生于唐大中甲戌岁(公元八五四年)。妣谢氏,继朱氏,生子一名十七。其父名德富,母胡氏;兄名文遄,弟名文迪。世居于都崇贤里。曾文展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幼习诗书,长有民画像,星眸灿灿,岳狱严严,熟究天文、纤纬、黄庭内经诸书,胸怀宽广,弃文从贾,后洁身避乱隐居于都黄龙禅寺,得悟易十大道。时常祖梦彩霞护体,缘遇杨筠松觅徒传术。文展以师事之,执弟子礼,以势、察穴以形,青囊秘奥,使用兼妙,遂通堪舆大道。杨公嘉其神慧每呼仙辈而不名于斯时也。
世有非常之人,抱非常之志,成非常之功业者,或治国安邦,名标青史,或经纶满腹,洁身隐迹,或介公益之举扶危济困,或扶奇异之术,行道于世,此所谓人同非常,而道 志各别,皆能流芳千古者也。曾文展自师事杨筠松所,已萌生出尘之想而不愿仕进。师徒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普济有缘之人,孝子获尤者。
后梁贞明丙子年(公元九一六年),曾文展与诸徒曾十七、陈博、赖澄山等于袁州万载见观坵山,见有形五牛饮水穴,结穴于池中心, 指谓子徒曰:“吾死当葬此,尔切记”。时值是冬腊月,阖然仙逝,诸子徒如合安葬,命其地名曰:“曾仙塘”。后经年,其子徒将其著《八分歌》整刊刻行世,验之如神。宋时其后裔及徒孙于居兴国三僚选吉址建祠。塑杨筠松,曾文展遗像,四时祈祀,以彰功德,元时学士欧阳珪到祠虔拜,并有诗赞曰:“大道无形,公独有像,神仙不死,公独有葬。”古有《蔡克》钟有曰:曾文展原宁都会同里人。子孙徙居兴国之三僚。历宋、元至今;与廖金精后裔俱世传其家学,白衣承治,代不乏人。虔之言青乌家言者,必称三僚曾、廖,故不得而解也。又《豫韩》云:曾文展,于都崇贤里人。师事杨筠松,凡天汉纤纬,黄庭内景之书,靡不根究。尤精地理。梁贞明间至袁州万载,爱其西山之胜,谓其徒曰:“死葬成于此,卒如其言……”,所著有《八分灵》二春遗世。
2.廖瑀:祖藉宁都人,字君玉(八六五至九一二年),号金精山人。因体弱多病,幼时送入金精山学道,后杨筠松游金精山,即拜为师,朝暮相随,后居于怀得乡僚溪,五代时请其伯明公徙居传经禄舍,廖凝。后唐封其为国师,要其给皇家踏几穴风水宝地,好让他们把皇位子子孙孙坐下去。但廖瑀看出后唐皇帝和皇室是胡人,不是真命天子,所以不愿为他们点“龙头地”、“天子地”之类的真穴地,后唐果然很快就跨台了。廖瑀于乾化二年仍入金精山隐迹。其父廖俨系乾符乙未榜眼进士及弟,官至福建团体散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点太子宾客兼国子监祭酒,御使中显士柱国。因有政绩,人称“廖长官”。母亲黄风姑,知书达礼,温厚贤良,相夫育子,封为诰命一品夫人。廖瑀兄弟八人。长名傣,字君平,次句子名垓,字君盛,三名平,字君善,四名庭,字君示,五兄名焯,字君秦,六兄名环,字君实,七兄名坦,字君宽,廖瑀第八为末弟。
《江西通志》引《安志》云:廖瑀,字伯玉,宁都人,年十五,通五经,人称廖五经,建炎中以芪异荐不弟,后传父三传堪与之术,卜居金精山,所著有《怀玉经》。据此,这个廖五经是南宋时代的人了(建炎中为一一一○至一一三○年)这里有二个廖瑀出现,但后廖史书记录较多影响也较大;南宋廖瑀,其父廖三传,师作则□,而作则款师承杨筠松,后廖在《地理正宗》中记为字克纯,或云与邦,宁都人作《穴法》和《鳌极金精》,并云他是杨筠松六传弟子为唐时人,两者总有一错,如果仆都监为唐未五代人,廖瑀不可能在南宋建炎年间还是年十五这么年轻,因为和前面唐时廖瑀相隔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另外,今三僚廖氏族谱中只记载有后廖,字克纯,父三传,是二房的,三房后迁涉于僚溪,而前面唐末的廖瑀其父廖俨为官,虽属宁都黄陂视宗崇保后裔,故未见其榜中有名,因此,历史上应当有二个廖瑀,前面所说的唐末廖瑀是杨筠松亲授弟子,而南宋建炎中的廖瑀是传其父廖三传和吴景鸾的脉系。
3.黄妙应:唐未福建邵武人,祖藉河南固始;于太宁杨筠松母亲引见拜师杨筠松习形家术。所较早于其师兄弟著书,宋初有其《博山篇》传世。主要诀法为概论相地法。“论龙、论穴、论砂、论水、论明堂、论阴阳、论阳宅、论平地”,以三四、五七歌诀形式叙述深入浅出,朗朗入口。如云:地户闭,天门开,知其诀,登仙台,天下道理,阴阳五行,不离一园。这一闵者,生死之窍。天地之间,有小的园,有大的园,识得此园,处处皆园,倡曰:白玉园园一个圈,乾旋坤转任自然,能知圈办四般趣,便是人间行地仙。
其传弟子曹明乐赞曰:此祖师见理之精也。心阖之妙也,铎此数合,天下道理尽在是矣。曹传其一高徒励伯韵,赞合:不见先生面,雅闻先生诀。大哉我曹师,千载传其法。
有生荣公者,伊君(阿昌)是他的女婿,在其为护军校官,是时邀请生荣公,妙应先生皆同他友三、四人,携酒作春郊游。归时小恬于一墓门边;墓前松揪阴翳,阿昌同其友人啧啧赞以此为真佳厅也。荣公曰:“今日有妙应先生在此,那有小儿吠口也”。妙应曰:此墓已为绝地也,何足羡称?生荣公问其故,妙师曰:观此松柏已有百年以上,若他有后人传宗,则早被其子孙砍伐而货他人为栋梁很久了,下焉至今能于地安然无羌乎?阿昌友尚以师为恶意谑弄,仍不以为然;既而有当地地保至,阿昌礼问及此墓主为谁?地保曰:此墓为汉军张氏之墓,张时为百万富家,而今已成过去矣,已绝子孙十几年了。众大骇,益神之。后世赞杨黄之学问曰:一术之精,便能言之如何响,趋吉避凶,专始非道也。神通乎枝而进乎道,信乎?
4.刘江东:于都葛垇人(公元八六四至九五二年)。杨筠松在虔州,江东与曾文展等传其术。初,杨与曾不著文字,江东稍作口诀。其后裔刘谦者行其传后为宁吏部郎中,在袁州(今宜春)作州知事时;乃著《囊经》七篇,曰:星龙、穴窍、案应、曜证、罗城、明堂、水口,词旨明畅,人传诵之其术始显。刘江东曾在卢光稠营中,收谭全播子谭元漠为徒,行其真传,精堪舆术,著有《天元一气论》,词理精微,深得江东肯綮。后刘江东把女儿嫁给了他。而谭元漠又把这一风水术传授给其孙子谭仲简。其这一传糸遍及江西、广东、福建成、江浙、安微及港台一带。尤其在今丰城、宜春、江洲很出名。由于种种因素,杨筠松高徒曾文展、廖瑀传术基本上于本族中选择弟子,或父传子,或父传孙,代代传承延续;而刘江东的传系较为广泛,不仅是限于本族,外姓也来者不拒,虽然本姓素能代代延续,但宋有刘谦、刘潜,元有刘秉忠,明有刘伯温,历史上比较出名。刘江东尊唐刘韶为一世祖,至江东为八世,现于都葛垇上垴,刘氏谱载《刘江东行藏记》云;公爵大学士刘韶之后,上世有知虔州者家焉。居于都上老(今于都葛垇上垴村),厥祖为卢王参政,因此,遇杨公遂使公授术焉;晚号刘白头,异处入调市语曰:刘漆碗,盍指刘七碗,上老家谱也。公常与文展会于家,曾公偶获一地献公曰:“坟肖更鼓响叮铛,儿孙代代入朝堂”。公往观之果然饿虎形,望江王字穴,公自葬之,曾公怒私往其地观之,果然而断曰:“坟肖更鼓响叮铛,半夜饿虎咬新郎”。然后之父子分房别墅,其子再娶,是夜五更初起于池庭内漱时,果被套虎伤之,其妇有孕,厥后子孙发五佰余口。又谣曰:“半夜新郎五佰口”;至今因名其别墅之基为五百口焉。公之术甚精,哝当历衍又远,惟福汀州而已,今使术有穴葬法所闻上老术者无此,若非公之言著书,则地理之妙难以考究。厥后子孙世相传,诗书仕官代代有继。俾后志业其术之士,皆赖以之传及皇明永乐间几失其传,幸有伯魏者,复授术于敦素,所谓仁者必有信矣(邑人李涞撰)。刘江东曾为“三宝经”作序幕云:杨夫子讳益,字筠松,别号长茂。山东窦州人,唐太和甲寅年三月初八日生。自幼颖敏通天文地理,壮年登第入朝官拜金紫光禄大夫,知钦天监,掌灵台事。因黄巢寇京,朝廷失守,开御林库,窃取邱公所呈郭璞青囊,避难江南至我虔州而来,为人卜葬,捷好影响,以至虔州防御史卢光稠名葬其父百日升节度使加平章,滴行事,后梁王封其汝王……。恐杨公为他人相度吉地,阴使毒置酒中于杨饮,至于都药口毒发而身卒也……。
5.李曲脚:原吉州庐陵人,得杨筠松形学的家真传,后涉虔州赣县家居。时有广西布客王某偶急疾发死客邸,乡人之从葬之邸后山后松树下。后十余年其子侄商获利累资十余万,故乡已获牛眠吉地,议发当归正首丘,闻李师神术,祈其往堪之。李与子至墓所同视,即对子曰:“此穴已得木之气基旺,不可更迁也,而且翻土后见尔父骸骨于君大不利。”子听后想停此搬迁,而其乡亲友不同意,其老伯曰:“富而不荣葬其亲,致掩蔽骸异地非孝也”。子不得已故,雇工发掘,未及咫尺,已见松树概萦绊力抽而刀断之,即闻有清松香扑鼻。及至棺,则尽为松概蟠络,密密麻麻不露寸木。意半日之力图,始取棺出;搬动中棺已朽,一臂在外,工纳之入棺内而臂骨响折断,子见之大哭,观者乡亲靡不惋惜概叹。既而子谢过李师;与众亲乡扶枢归,于路中途忽坠下折一臂,遂成疯疾,旋卒于逆族。棺置于一古庙中,无马鬟封也。
又:韶州护军统叶某公为其先人营葬,令葬者接检,灵舆甫至穴前适李曲脚一旁路过,合曰:“职家贫,资钱四十万,所不能矣,谨具生刍之吊。今观佳城郁郁而土色纯,恐致不祥,特请李师一观朱寿之具”。李素耳其名,函命缪幕示之,叶惊而李对其曰:“穴已确定乎”?叶回答:“定矣”。李即对叶说:“且勿葬此穴”。因为此穴是为张姓风水师所建,张亦素负盛名,但气度狭小,一听李曲脚讲不能葬此穴,心下不服,即大怒说:“君勿乱讲一通,这方园几里之内,舍此眠地那里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正穴哪”?众中亦多附和张说,叶无奈,令下棺而崇封。李顿足曰:“此廖矣”。急取向墓之南掘地为沟,深尽余,长二丈,阔一尺,对顺说:得此,其祸遮可免矣。既后辞职去,临走,用木炭书一“火“字于碑石的后面。张先见之,诮叽不已。然而不到一刻,见数骑自城中飞驰而来。报告叶某突然失火,麾□俱焚,叶公始大惊而张惭。始信李术之神奇。自此声名远播。
6.唐岩仙:又名九仙。唐五代虔州九镇人(今会昌县),僖宗朝为司天监,熟天文择日,公元八七五年,同僚友赣县严从善随杨筠松藉修建皇陵之机避乱居虔州水墨洞,(严后造虔化太平教里,唐同杨筠松等涉杨洞居。杨筠松带曾求已离开杨洞后,唐二年后亦离开杨洞到九州镇,公元宵年,唐岩仙同严从善至怀德僚溪学习杨筠松形势理论。转年随杨筠松师徒隐迹,后于绕州婺源显踪,专为胡姓者卜觅阴阳宅地。后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有书载云:唐岩仙者,又名九仙,于杨、曾术于赣东、浙西一带,民咸如神,其不有处长边幅,好独行者,一日,在浙南途中,孑然一身,资斧断绝,一打是来安,山中有一小庙,距郭不远,但见神像抛露,为众丐占居,天色将晚,唐上前对众丐说:“尔等能供养我之吃住,我能为尔等改造命运”。丐首说:“你是谁,你真是唐九仙吗?”唐应曰:正是,价钱你看如何?众丐听是唐九仙,就是杨救贫的亲传弟子,随即满口答应,即清洁殿后一地给唐住,拜为首领,各各勤乞于厅里郭市,归于洁鲜衣食供于唐,并挑选二年轻貌姣者女丐服侍左右,礼奉甚是周到。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丐中原首领有一黄耳小犬,忽有病菌痫,唐岩仙命丐领醵钱,于市购小木棺,并以衣冠殓之,父披麻带孝执杖举幡,号泣如仿生于庙后原十点之吉地开穴瘗犬。讵瘗后三日,众丐心神顿明,渐知愧耻。离跪于唐面前,泣哭向唐拜见曰:唐九仙师零点胜神矣,思吾等前时噱足就嗟食,何其难堪乎?请吾师指蹼迷津,明示前途。唐岩仙要大家起来说:尔等自今日起各改积习,可散回家或织蒲,或负贩,当渐得利,众诺而散去。
果不到二年,众丐遵唐师嘱示,俱脱胎换骨,转进为小康,各于近村建造家室,然不忘唐恩,仍争供养之,天天于各家就食。一日,唐对众人说:“尔曹前囊以庙败,渎神已甚,盍当再醵资,略修建茸亲,吾能使庙香火兴旺不衰。”众欢呼雀跃喊:好,照办。于是众购来材料邀来工匠;唐于吉日良辰开盘架线,改山门于坎位,收离方南山之秀,开土池于辛戌位,以泄北来阴煞。重朔精气神三如来,十八罗汉,室殿前厅立四大天王,前弥罗后韦院,山厅前左顺风右千里;置于签筒、集签诗。果然神亦显灵,有求必应,四方信士香徒,车马纷纷来报富,日日人涌如潮,炎茶卖香烛,市小吃者环居渐成村落。后来高僧主持,缁衣自足,意至不下百僧,添筑庙宇僧舍。知客房堂,画展栋雕梁,晨钟暮鼓,成大精兰。从益神唐之术神远近富家大室,争相邀至,而唐已杳矣。
史云:唐岩仙之传张子微后,而杨、唐一术在江浙白光诸省传人甚多,至明代已有微派建筑风水之最,他的后世传系衣钵者很多亦白衣承诏在朝中封为钦天监博士,或于民间成一代师者。
7.仆则巍:又名应天。今赣州赣县人,史载卜精形家言,著作甚丰,所传《雪心赋》,旨约而开,业地理者宗之。公元八八五年冬,有孙誗领镇百胜军同李迈将军驻兵虔化,以平黄巢乱军,时仆任都监一职,随之而来,领旨收缴杨益于禁库中挟带出的“天机、玉函”两部禁书。通过当时自封虔州剌史的卢光稠暗中调停,将杨缴出二部禁书送到仆都监手中,事情算是摆平了。然而仆则巍看此二部禁书竟爱不释手,私下约杨益同孙誗、李迈见面,几人竟成了至交,后说动李迈选了几位西北藉将士把这二部书送回了朝延,而孙誗等藉口战乱未竟,竟于虔化居家;仆则巍则弃职,向杨筠松习练风水之学,因其天资聪颖,一时融会贯通,乃后来者居上。他五传廖三传,而三传在七十岁时,其小儿廖瑀十五岁未中举,乃学父所传之杨学,精研始成,在他四十岁时为虔州张知狱卒,得吴景鸾女(为张知夫人)给他父亲的秘藉;阅后为自已作速发之地神术果有应验。《早赣州府志》题:仆都监,逸其名,官司天都监。黄巢之乱与杨筠松避地虔化,遂以青乌术传中坝廖三传。三传传其子廖瑀。瑀传其婿谢世南,世南传其子永赐。而坊作本《雪心赋》题作“唐章贡人”。诸地理书又云:“官致唐昭宗文馆学士”;今皆无考。而《江西通志、艺文略》刊有《雪心正经》一卷,亦无所谓《雪心赋》,岂即其书乎?大抵仆氏当属唐宗间人。《李志》仍早《府志》以为明人,谬矣。今据王谟《豫章十代文录》考正,附识于此,以俟后之博雅君子。
8.胡矮倦:豫章人(今奉新华林)氏。系唐昭宋朝侍御史胡高戚侄子。公元九○○年五月,胡矮倦,时为十六岁,随叔胡御史于婺州考水迎接杨筠松师徒来到,为胡昌翼卜地建造阳居,工程三个月,即礼拜见杨筠松为师学艺。宋史艺文志中载云其曾作《三十六穴图》、《至宝经》二书遗世。五代时涉家居微州徙溪,其后裔胡舜申者,得其学真传,苏州府志有载其人之学识神术。
志传云:胡矮倦在乐平给右丞相马廷鸾下扦过祖地,地名雀儿龙。后廖金精至作钳云:“先师黄老善寻龙,五福源头两发踪,山东来祖四十里,丙午丁未山为龙。迢迢宛转乾亥骨,乾亥五里穴其中,丑癸二山为出面,出面是穴为仙官。坐癸向丁未正案,案前耸出贵人峰,贵人卓入走云里,日月捍门山峺隆。秀山在案头边出,排衙列陈山重重。男女子孙分次位,一十二座贪狼峰。庚寅生人遇年月,甲科当出状元公;午未生年为最妙,高蔫及弟荣祖宗。惜手水短居绝位,富夭贫长贵不终。”按是地以廉贞作祖,迢远数十里,入局开帐,顿跌大小一十二峰,龙蛰旺处转身结顾祖之穴,垂乳头前□褥,下臂抱裹四势拥从有情,近案员平远朝秀异。虽穴在穷源局甚逼窄,而山皆光彩不□,且水出口处西岸卓立石墩,水从中流,谓之日月捍门,至贵之诬也,余气山去数里又结方御史祖地,正见气盛不已也,但坐后仰瓦,又无乐山,横龙结穴,形势不止,又扦粘穴,非明师其熟能三敢相焉。
9.邹庭监:江洲人(今九江德安县)氏。他是杨筠松收授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公元九○○年秋,杨筠松师徒离开婺州考水至浮梁过江到微州绩溪、黔县上黄山寻龙观景,于秋未至鄱阳湖进星子到达德安太平常乐里的永清村陈旺家中,为其相地卜宅,营造新村吉地时有邹庭监父亲在陈家任总管,相熟之间请杨筠松收他儿子邹庭监为学生。邹庭监在杨筠松身边整整六年,直到杨师在峡江玉笥山仙逝后,才同师兄们分开,回到江州老家,行术于世,其踪迹传承主要在湖北、湖南、广西,世称明师。他的之传弟子有叶七、赖白头、叶兑等。
乡人传邹庭监于杨家形术异神外还潜于奇门,禽遁之学,亦称国手,能以拳石筑小山,为桥梁亭榭,栽经寸松柏,郁郁耸耸,有天然之致。山巅悬瀑布一道,穿桥曲折泻落,承以磁盆,水流循环,昼夜流淌不绝,有欲窃其机巧者,拨而视之,不得。仍置盆内,水止不流。经邹而拨弄,依然洋溢。殆按八门生死开闭之法制艺,好事者愿出重金购之,不能售。问其数曰:“入他手,不过旬日,水法即不灵矣,人必以我为欺诈,我不售是不愿贻人口舌也。
其妻周氏,父为邑名医,子四人,或继业或设肆,因此起家。村有无赖之徒,岂见其有肆,欺诬讹诈,四子苦累。教子谈书应试,凡入庠者,可支门户,盼望綦切。时周翁泰山考终,将葬四舅以葬期谋于邹师曰:“妹夫,明晰阴阳,精于形家,能为人福,使我子侄一人入泮,以足或慰故父遗愿,感甚。”其妻在侧亦力促之。邹师敬诺,择冬月某日未时,应天微雨有两狗在开挖墓旷时,啣花戏于墓侧,一男子戴铁帽,一孝妇索取石灰,此正时后,速举棺封址,孙必游庠,魁星至家矣。诸舅皆惊哗曰:“冬月惟有梅花,品甚贵重,狗焉能得?况铁帽唯军中才有之,太平之世,谁敢戴此。恐未必如妹夫所神算。”邹师正容答曰:“我亦不能预知,不过依师传之经而断,我尽心力为岳父批算选取,恐未必不验,造化弄人耳。”
至是时,天果下有小雨,舅已奇其言,與榇入茔停待正吉时刻安经落葬,果有两小犬,争抡芦花一枝来墓间;又有一农夫于圩买得一铁锅回,戴于头顶,以代雨具;尔时孝妇亦至求索石灰少许;诸舅大悦,令工同推棺闭冢。次年,果一孙入讳,后每科都中,亦神人亦术神耳。